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6960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docx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2自然地理微专题19

阶段综合滚动测试

(二) 自然地理微专题1~9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丁四点的视线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可以互望B.乙丙可以互望

C.乙丁可以互望D.甲丙可以互望

解析:

图中显示甲、乙之间为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两地之间没有障碍,故可以互望;可借助画地形剖面图方法来判读其他三地,均不能互望。

答案:

A

2.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法规规定:

河道2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且地面坡度(坡度=两地高差/水平距离)大于40%以上的地区为崩塌危险区,不准开发。

有一位牧民希望寻找一处理想的场所建牧场,在符合法规的同时欣赏牧场朝阳,则该牧场可能位于(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依题意,距离河道200米之内不能建牧场,则可排除丙地;地面坡度大于40%以上的区域不准开发,可排除丁地;还能欣赏朝阳,要求牧场地势要西高东低,乙地东侧有山脊,不符合条件,甲地地势西高东低,符合要求,故选A项。

答案:

A

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0.5S2B.S1=S2

C.S1=4.1S2D.S1=3S2

解析:

图中A、B分别位于135°W和45°E,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则最短距离为从A地沿经线至北极点再到B地的距离,即(30°+60°)·111km;而A、D两地最短距离为30°·111km。

故D项正确。

答案:

D

4.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

A.1次B.2次

C.3次D.4次

解析:

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60°N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或夜长为18小时;而一年中该地昼长为18小时的天数有2天,夜长为18小时的天数也有2天,故此情形一年中会出现4次。

答案:

D

5.下图为“嫦娥二号”三次制动后绕月轨道示意图,三次减速制动后,“嫦娥二号”依次进入12小时环月轨道、3.5小时环月轨道、118分钟圆形环月工作轨道。

那么,“嫦娥二号”卫星在三次变轨过程中(  )

A.线速度依次增大,角速度依次减小

B.线速度依次增大,角速度依次增大

C.线速度依次减小,角速度依次减小

D.线速度依次减小,角速度依次增大

解析:

由图可知,三次变轨过程中,轨道长度大幅度减小,因此卫星的线速度依次减小;三个轨道中卫星绕月转动一周的角度都相等,而所耗费时间减少,因此角速度依次增大。

答案:

D

(2016·河南调研)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据此回答6~7题。

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约为(  )

A.11月1日6:

40B.11月1日14:

40

C.10月31日22:

40D.11月2日22:

40

解析:

“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着陆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1月1日6时40分左右,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区时)约为11月1日6时40分减去8小时,即10月31日22:

40。

答案:

C

7.内蒙古作为我国航天器着陆场的原因,不包括(  )

A.场地开阔,地势平缓

B.天气状况好,能见度较高

C.人烟稀少,区内没有大河

D.交通便利,科技实力雄厚

解析:

航天器着陆场选址主要考虑天气状况、地形地质、人口密度、交通运输、安全系数等因素,而科技实力不是着陆选址的必要条件,同时内蒙古地区科技欠发达。

答案:

D

(2016·湖南长沙统考)下图为某城市的太阳历广场平面图,该广场参考古代的某种天文观测方式,在图示位置竖立标杆,①至⑥处分别放置石柱。

一年中,标杆顶影子的移动范围介于曲线①②和⑤⑥之间。

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地理位置可能是(  )

A.20°N,126°EB.30°N,114°E

C.20°S,126°ED.30°S,114°E

解析:

由时差校正方法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4分钟,因此该地经度为114°E;读图可知,全年正午标杆影子都朝北,说明该地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依据正午太阳方位规律推断,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答案:

B

9.一年中,当标杆顶影子刚好移至石柱①时,此时最可能是(  )

A.夏至日日出B.夏至日日落

C.冬至日日出D.冬至日日落

解析:

读图,石柱①位于标杆安置点的西北方位。

根据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可以推断,当标杆顶影子刚好移至石柱①时,太阳位于标杆安置点的东南方。

根据日出日落方位规律推测,此时最可能为冬至日日出。

答案:

C

10.下图是由2010年1月至12月期间当地时间10时摄于匈牙利维斯普雷姆的多张照片合成的8字形日行轨迹图。

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出现在(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解析:

匈牙利位于欧洲,同一时刻,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于冬季。

因此,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出现在夏至日,最低点则出现在冬至日。

答案:

B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1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答案:

D

12.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由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由冬季时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距海近

解析:

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选项A错;此时,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不可能为冬季,选项C错;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越低,选项D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带来降水。

答案:

B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中实线为剖面线,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示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它是(  )

A.甲B.乙

C.丙D.丁

14.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8:

00~9:

00B.12:

00~13:

00

C.15:

00~16:

00D.23:

00~24:

00

解析:

从图示来看,该题组考查山谷风,如果表示白天,则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应向上弯曲,乙、丁两处气流方向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正确。

如果表示夜间,则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应向上弯曲。

题目中只有一处正确,则可能为夜间,表示山风示意图。

正确的如下图:

答案:

13.C 14.D

下图示意某区域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

读图,完成15~16题。

15.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丙地主要受信风带的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丁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戊地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应为热带草原气候。

综上可知,图中五地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故选B。

答案:

B

16.当北半球的乙地受信风带控制时(  )

A.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B.阿尔卑斯山雪线较高

C.华北平原正值雨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解析:

当北半球的乙地受信风带控制时为北半球冬季(冬半年);由于尼罗河中上游大部分地区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冬半年)降水少,正值枯水期,故选A。

答案:

A

(2016·山东实验中学诊断)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图甲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

⑥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③⑤B.②④⑤

C.①④⑥D.⑤⑥

解析:

b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虽然该地纬度稍高,但由于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并受巴西暖流影响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A

18.影响图乙所示气候类型与图甲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信风带

解析:

图乙所示气候类型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不同期,知其为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a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故二者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

C

下图为某气象台记录的某年11月8日~11日6:

00气温垂直分布数据。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地图示时段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8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

B.9日,该地出现大风、升温天气

C.10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

D.11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

解析:

8~9日,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低温晴朗、气压较高;10日出现了大幅度升温,很可能是暖锋过境;11日,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暖,气压较低。

答案:

C

20.最不利于晨练的日期是(  )

A.11日B.10日

C.9日D.8日

解析:

8日垂直方向20米以下随海拔上升气温升高(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困难,污染物含量大,不利于晨练。

答案:

D

(2014·浙江文综)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21~22题。

2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解析:

考查对图表的判读能力。

由图中可以看出,①地水分盈亏量只有7、8两月大于0,水分条件适宜,其他月份都小于0,说明水分条件不足,该地各月的平均温度都小于20℃,不能满足该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所以A、C两选项错误。

②地水分盈亏量各月都小于0,说明水分条件不足,5~9月的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说明温度条件适宜,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答案:

B

2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

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由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地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均小于0℃,因此不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C两选项错误;①地7、8月份降水量较多,且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选项错误。

①地夏季气温较低,气温的年较差又较小,所以可能是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全年降水量较少,气温的年较差大,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区域为黑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D点地方时为______。

(4分)

(2)此日,伦敦(51.5°N)日落时间为______,正午太阳位于________方。

(4分)

(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飞行大约需要________小时。

假若起飞时北京时间为3月21日8时,则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6分)

解析:

(1)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显示了北半球的城市,可见中心应为北极点。

由北半球昼夜平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由0°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80°经线。

由图可推出D点位于135°W,由180°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出135°W地方时为15时。

(2)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日出于6时,日落于18时。

伦敦位于北半球,此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

(3)飞行路线是解题的关键,从北京沿经线飞行,经过极点到达匹兹堡,飞行路线跨过北京以北的50个纬度、匹兹堡以北的50个纬度。

飞行时间应该是(50+50)×111千米÷1100km/h≈10小时。

起飞时匹兹堡的区时是3月20日19时(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减一日),10小时后为3月21日5时。

答案:

(1)(0°,180°) 15时

(2)18时 正南 (3)10 21 5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大气环流运动的成因。

(7分)

(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

(3分)

(3)受材料一大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

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4分)

解析:

(1)题,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不同产生气温的差异,气温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题,根据其分布回答即可。

第(3)题,W势力增强导致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西北季风(L)增强,亚洲高压(G)的范围向东、向南扩展。

答案:

(1)南太平洋东岸为寒流,气流以下沉为主,近地面气压较高;西岸为暖流,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气流;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2)G为亚洲高压,L为西北季风,N为东北季风。

(3)变化:

G的范围向东南方向扩展,L的势力增强。

原因:

W势力增强,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25.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4分)

(1)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6分)

(2)图中B、C两处实际存在锋面的是哪一处,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8分)

解析:

(1)题,甲、乙两地均可由等压线判断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而后向右进行偏转即可得出风向。

等压线密集处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处风力小;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则寒冷干燥,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则温暖湿润。

(2)题,低压槽中两侧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高压脊处气流辐散,不能形成锋面。

答案:

(1)甲地为偏南风,风力小,温暖湿润;乙地为偏北风,风力大,寒冷干燥。

(2)B处。

 B处位于低压槽,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而C处位于高压脊,气流向外围辐散不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6.(2016·试题调研)下图是两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

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简要说明原因。

(4分)

解析:

根据陆地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陆分别为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大陆。

①地大致位于25°—35°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②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

③④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气候差别较大,③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⑥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悬殊,从大气环流上看,⑤地受东南信风影响,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上看,⑤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沿海低地面积狭小,⑥地位于亚马孙平原上,面积广阔。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的阻挡

(3)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面积狭小。

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广阔的亚马孙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