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6227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章)

第1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2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二、粉碎反分中国的图谋

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

1、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

答: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二、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2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1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与局限

第2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3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1、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两个纲领分别是什么?

答: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答: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具体表现:

1、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3、无法长期保证领导集团的团结。

3、洋务运动的口号和内容是什么?

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内容:

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

4、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是什么?

答:

维新派的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具体: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次,维新派对的局限性。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第3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1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2节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1、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2、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3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兴中会和同盟会有什么区别?

答:

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兴中会”的建立,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答: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4、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原因是什么?

答:

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答:

一、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同的;

2、客观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3、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4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1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潮流

2、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2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第3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何在?

答:

历史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它在社会上掀起的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局限:

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子,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还是一般资产阶级的方法。

2、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后有哪些发展?

答: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

五四运动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

答:

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

5、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6、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答: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7、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三、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8、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

从客观上讲:

1、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2、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3、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主观方上讲:

1、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2、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3、共产国际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1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2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2、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3、长征的胜利

1、1927年三大起义都是什么?

答: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2、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重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得的”。

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内容如何?

答:

首先,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动暴动,是一种特征;其次,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4、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答: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5、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935年1月15日。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长征胜利有哪些历史意义?

答: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有宗旨,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表现出了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

这些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6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2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3、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3节国民党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4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5、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延安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

第5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在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原因是什么?

答:

客观原则:

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主观原因: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即不敢发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么形成的?

答: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

请阐述中间势力包括哪些?

答:

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中间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5、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持续败退的原因是什么?

答:

客观原则:

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主观原因: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即不敢发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6、简述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

答: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7、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8、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

意义: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经验:

1、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三、提高综合国力;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不惧怕战争;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已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1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2节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4、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5、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3节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1、南京国民政权的覆灭

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是什么?

答:

1946年4月,《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内容:

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1947年7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蒋介石在抗战结束以后,邀请毛泽东和谈的原因是什么?

答: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是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但是,由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而国民党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要把他们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布署需要时间,加上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实现和平建国,因此,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谈判。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

答:

一、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中国的革命形式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4、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如何开始合作的?

答:

 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智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逐步走向成熟。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

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

原因:

一、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进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

3、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4、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第8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1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3、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4、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第2节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第3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哪两个?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答: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3、新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是什么?

答:

一、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二、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4、两大民主遗留问题体现在哪里?

答: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怎么样进行改造的?

答: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4年1月,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

开始时,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第9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6、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2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3、国民经济的调整

4、“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5、“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6、“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第3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1、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

2、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是什么?

答: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经济建设上: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政治上,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简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答:

主要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10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4、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2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就事业跨世纪发展

1、邓小平南方谈话

2、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3、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4、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4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5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2、中共十八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署

3、党和人民九十多看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思想上: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2.政治上:

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3.组织上:

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

1.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4.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答: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3、四项基本原则具体指的是哪几项原则?

答: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