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571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docx

四年级奥数题第30讲用假设法解题

第30讲用假设法解题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运用假设法的思路解应用题,先要根据题意假设未知的两个量是同一种量,或者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相等;其次,要根据所作的假设,注意到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精讲精练:

例1:

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与兔共有30只,共有脚7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2、鸡与兔共有20只,共有脚5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8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例2:

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

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练习二

1、孙佳有2分、5分硬币共40枚,一共是1元7角。

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2、50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11只船,其中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

问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3、小明参加猜谜比赛,共20道题,规定猜对一道得5分,猜错一道倒扣3分(不猜按错算)。

小明共得60分,他猜对了几道?

例3:

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

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练习三

1、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

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2、有一堆黄沙,用大汽车运需运50次,如果用小汽车运,要运80次。

每辆大汽车比小汽车多运3吨,这堆黄沙有多少吨?

 

3、一批钢材,用小车装,要用35辆,用大车装只用30辆,每辆小车比大车少装3吨,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例4:

某玻璃杯厂要为商场运送1000个玻璃杯,双方商定每个运费为1元,如果打碎一个,这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要赔偿3元。

结果运到目的地后结算时,玻璃杯厂共得运费920元。

求打碎了几个玻璃杯?

 

练习四

1、搬运1000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到一只可得搬运费3角。

但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

如果运完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多少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一题倒扣1分。

刘亮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

刘亮做对了多少道题?

 

3、某校举行化学竞赛共有15道题,规定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道或不做倒扣4分。

小华在这次竞赛中共得66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例5:

某场乒乓球比赛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

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练习五

1、某场球赛售出40元、30元、50元的门票共400张,收入15600元。

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门票各售出多少张?

 

2、数学测试卷有20道题,做对一题得7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不做得0分。

红红得了100分,她几道题没做?

 

3、有甲、乙、丙三种练习簿,价钱分别为7角、3角和2角,三种练习簿一共买了47本,付了21元2角。

买乙种练习簿的本数是丙种练习簿的2倍,三种练习簿各买了多少本?

 

三、课后作业。

1、有若干只鸡和兔子,数一数一共有13个头,38只脚。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2、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

28只蜘蛛、蜻蜓一共有194只腿,问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

 

3、鸡兔同笼,有13个头,40只脚。

鸡兔各有多少只?

 

4、把一根木头锯断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多少分钟?

 

5、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5只,鸡兔共有脚132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6、鹤龟同池,鹤比龟多12只,鹤龟的足共72只,求鹤龟各有多少只?

 

7、小刚买回80分邮票和40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各付出多少元?

 

8、摩托车展销会上共有三轮和两轮摩托车58辆,小丽数了数,一共有134各轮子。

请你算一算,三轮和两轮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9、小红的储蓄罐里有2角和5角的硬币共35枚,共9元1角。

算一算,2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10、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

评分规定:

每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要倒扣一分。

小明同学虽然答了全部的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请问:

他答错了几题?

 

11、某运输队为超市运送暖瓶500箱,每箱装有6个暖瓶。

已知每10个暖瓶的运费为5元,损坏一个的话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成本10元,运后结算时,运出队共得1353元的运费。

问共损坏了多少只暖瓶?

 

12、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脚316只。

鸡兔各有多少只?

 

13、有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43元,问2元和5元的各有多少张?

专题简析:

假设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运用假设法的思路解应用题,先要根据题意假设未知的两个量是同一种量,或者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相等;其次,要根据所作的假设,注意到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例1:

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与解答:

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来解答,即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脚的总数必然与条件矛盾,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假设全是鸡,那么相应的脚的总数应是2×35=70只,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4-70=24只。

减少的原因是把一只兔当作一只鸡时,要减少4-2=2只脚。

所以兔有24÷2=12只,鸡有35-12=23只。

练习一

1,鸡与兔共有30只,共有脚7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2,鸡与兔共有20只,共有脚5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80只。

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答案】1.兔:

(70-2×30)÷(4-2)=5(只)鸡:

30-5=25(只)

2.鸡有15只,兔5只。

3.兔:

(2×100-80)÷(2+4)=20(只)鸡:

100-20=80(只)

例2:

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

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是面值2元的人民币,那么27张人民币是2×27=54元,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9-54=45元,减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当作一张面5元的人民币,要减少5-2=3元,所以,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有45÷3=15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有27-15=12张。

练习二

1,孙佳有2分、5分硬币共40枚,一共是1元7角。

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2,50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11只船,其中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

问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3,小明参加猜谜比赛,共20道题,规定猜对一道得5分,猜错一道倒扣3分(不猜按错算)。

小明共得60分,他猜对了几道?

【答案】1.5分:

(170-80)÷(5-2)=30(枚)2分:

40-30=10(枚)

2.大船:

(50-4×11)÷(6-4)=3(只)小船:

11-3=8(只)

3.20-(20×5-60)÷(5+3)=15(道)

例3:

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

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分析与解答:

求出大车每辆各装多少吨,是解题关键。

如果用36辆小车来运,则剩4×36=144吨,需45-36=9辆小车来运,这样可以求出每辆小车的装载量是144÷9=16吨,所以,这批水泥共有16×45=720吨。

练习三

1,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

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2,有一堆黄沙,用大汽车运需运50次,如果用小汽车运,要运80次。

每辆大汽车比小汽车多运3吨,这堆黄沙有多少吨?

3,一批钢材,用小车装,要用35辆,用大车装只用30辆,每辆小车比大车少装3吨,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答案】1.4×16÷(48-16)×48=96(吨)

2.3×50÷(80-50)×80=400(吨)

3.3×30÷(35-30)×35=630(吨)

例4:

某玻璃杯厂要为商场运送1000个玻璃杯,双方商定每个运费为1元,如果打碎一个,这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要赔偿3元。

结果运到目的地后结算时,玻璃杯厂共得运费920元。

求打碎了几个玻璃杯?

分析与解答:

假设1000个玻璃杯全部运到并完好无损,应得运费1×1000=1000元,实际上少得1000-920=80元,这说明运输过程中打碎了玻璃杯。

每打碎一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3元,这样玻璃杯厂就少收入1+3=4元。

又已求出共少收入80元,所以打碎的玻璃杯数为80÷4=20个。

练习四

1,搬运1000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到一只可得搬运费3角。

但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

如果运完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多少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一题倒扣1分。

刘亮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

刘亮做对了多少道题?

3,某校举行化学竞赛共有15道题,规定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道或不做倒扣4分。

小华在这次竞赛中共得66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答案】1.(3×1000-2600)÷(3+5)=50(只)

2.20-(5×20-64)÷(5+1)=14(道)

3.15-(10×15-66)÷(10+4)=9(道)

例5:

某场乒乓球比赛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

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分析与解答:

因为“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所以可以把40元和50元的门票都看作45元的门票,假设这200张门票都是45元的,应收入45×200=9000元,比实际多收入9000-7800=1200元,这是因为把30元的门票都当作45元来计算了。

因此30元的门票有1200÷(45-30)=80张,40元和50元的门票各有(200-80)÷2=60张。

练习五

1,某场球赛售出40元、30元、50元的门票共400张,收入15600元。

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门票各售出多少张?

2,数学测试卷有20道题,做对一题得7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不做得0分。

红红得了100分,她几道题没做?

3,有甲、乙、丙三种练习簿,价钱分别为7角、3角和2角,三种练习簿一共买了47本,付了21元2角。

买乙种练习簿的本数是丙种练习簿的2倍,三种练习簿各买了多少本?

【答案】1.把40元和50元都换成45元,

40元或50元张数(15600-30×400)÷(45-30)÷2=120(张)

30元张数:

400-240=160(张)

2.1道题没做,做错3道,做对16道题

3.(7×47-212)÷(7×3-3×2-2)=9(本)

丙:

1×9=9(本)乙:

2×9=18(本)甲:

47-9-18=20(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