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399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docx

2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

 

分校(站、点):

闵一分校

姓名:

学号:

年级:

09秋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日期:

2011年4月30日

 

提纲

一、案例来源

(一)案例来源:

2009年4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二)案例内容概要: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的文章说,三年前葛源镇实行“林改”,原本以为农民拿到“林权”后会爱惜山林,可想不到,有些农户却将自己山上的用材林一砍而光。

而面对大面积砍伐,政府只能干着急,管不了。

因为林权归了农户,农民享有处置权。

经查访,原来是农民担心林木被盗。

林改前,公家有护林队专人看守;可林改后,护林队没了,防盗的责任落到了农民自己头上。

盗林者多是亡命之徒,农民自聘的护林员基本不管用。

以前护林队由于有政府背景才有威慑力。

由此看,国家把“林权”界定给农户,方向对;但如果政府不维权,农民的“林权”也就形同虚设。

(三)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政府将“林权”给了农民:

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林农生活、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民主管理

2.农民享有处置权:

林权归了农民,农民享有处置权后农户却将自己山上的用材林一砍而光

3.农民没有聘请护林员:

盗林者多是亡命之徒,农民自聘的护林员基本不管用(四)对本案例分析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1.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它们是决定或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其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复杂多样性、差异性、动态性、不可复制性。

2.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机关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要求,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相关活动。

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在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

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

二、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林权改革是政府施行的公共政策:

一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改善了林农生活、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四是促进民主管理。

2.林改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

农户是利益主体,利益主体的目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3.政府对林权缺乏有效维权: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又是产权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起维权的责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

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是农村生产责任制在林地上的延伸,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发展空间的扩展和延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明确利益的主体:

公共政策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公共政策的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3.加强对林权的有效维权:

政策环境是政策生成、运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一切条件的总和。

其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复杂多样性、差异性、动态性、不可复制性。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一)分析的结论:

通过对《林权归了农民政府仍须维权》案例分析,了解到国家推行“林权改革”,舍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将“林权”给予农民是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情况,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富裕,让农民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并未充分了解农民的情况,农民在风险的压迫下考虑利益的最大化,唯有选择将拥有的林木全部砍掉,国家把“林权”界定给农户,方向对;但如果政府不维权,农民的“林权”也就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无论何时农民都需要政府的保护,政府作为公共的主体,理应承担起维权的责任。

(二)推论及感想:

国家施行公共政策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既然是为了农民的利益,理应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群众的意愿,舍身处地的去维护人民的利益,只有符合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策才是行而有效的,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问题,作为政策的主体一方,政府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让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获得最大化。

 

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

政府推行林改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户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在施行中却没有考虑到农民是利益的主体又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面对风险肯定会选择能使私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来解决,导致农户将山林一砍而光,“林权”给农户,方向对,但政府不维权,农民的“林权”也就形同虚设了。

政府作为产权的监护人又是维护社会治安的行政主体,应当采取维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通过对《林权归了农民政府仍须维权》案例分析,我发现案例中,国家施行林权改革,将林权分配给了农民,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由于政府没有考虑到,利益主体是一直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农民,而导致林权改革政策,在整个推行过程中实施效果不佳,拥有山林后的农民,却将山林一砍而光。

因此,政府首先应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进一步明确公众利益的主体,同时加强对林权的有效维权,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获益。

 

关键词:

政策环境公共政策政策效果

 

关于千万元形象工程《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来源

(一)案例来源

2009年1月9日《法制日报》

(二)案例内容概要

1月5日12:

46分,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阵地动山摇的震动,昔日设计总投资3500余万元、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主塔高92米、连同塔尖共135米、顶部有旋转观光厅、能俯瞰万州城全景、有万州形象工程之称的“三峡明珠观光塔”,轰然“谢幕”。

据相关资料显示,“三峡明珠观光塔”由万州区龙宝管委会投资建设。

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后,于2005年4月17日被突然叫停,整个前期工程耗资1000万余元。

停工后的“三峡明珠观光塔”,被当地市民称之为“烂尾楼”。

2008年12月19日,在“三峡明珠观光塔”停工三年半之后,施工队伍再次开进现场。

但施工队伍这次进场,不是继续修建,而是实施拆除这座有“烂尾楼”之称的建筑。

(三)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决策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2.行政决策不合理

3.官员为民服务意识太差,加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

1.公共政策评价是指: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2.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机关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要求,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相关活动。

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行政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政府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拟订并抉择方案的过程。

二、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公共政策评估不够完善:

公共政策评价是指: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着重要的区别。

第一,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他比一般的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第二,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第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虽然,公共政策及其评价都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且公共政策一开始就伴随有评价活动的进行,但是只有在公共政策实施后的评价中才能得出公共政策的整体结论。

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公共政策评价最重要的就是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中公共政策效果的概念必须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

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影响;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条件环境的变化。

投入公共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公共政策所取得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率。

2.政府行政决策不合理:

行政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公共政策时必须摒弃个人价值偏好,而以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

在公共政策中,政策主体必须代表公众的利益。

政策制定者可能对遗像提出的政策的利弊或者利益有不同意见,但他们的争议必须是公共利益而不是私人好处的阐述。

政府应该是社会转型的领导者,制定变迁的推动者,行为规范的制定者,制度运行的监督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不难看出,这都与公共政策紧密相关。

政府能力是以汲取权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为前提的,并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得以体现。

由于政府能力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和社会支持是有限的,政府能力也必定是有限的。

有限的政府能力不可能承担无限的政府职能。

通常中央的宏观调控总需要时间,常表现出“滞后效应”。

相反,地方政府则能轻易地直接获得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面对市场作出较快反应,因而需要他们出各种对策。

问题在于某些地区纯粹从地方利益出发,置中央三令五申的政策于不顾,把非法的对策合法化。

只有通过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价活动,人们才能判定某一公共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其是否延续、革新或终结;才能对公共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当公共政策主体作用于公共政策客体,也就是说公共政策投入运行后,必将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效果。

从事公共政策评价时,必须对政府效果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概括而言,公共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

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

象征性效果可以一般地将公共政策效果看做公共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但对我们必须将公共政策效果同公共政策目标与公共政策输出区别开来,克服在公共政策理解上的两种片面观点。

一是将公共政策效果同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政策评价就是就某项公共政策在完成其预定目标方面所产生效果的一种客观、系统的检测。

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在于它将公共政策评价的范围局限于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上,而忽视了对其全部结果的考察。

二是将公共政策效果与公共政策输出混为一谈,将公共政策评价仅仅视为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检测,忽略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3.官员缺乏主动为民服务意识:

政策执行与政策方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策制定基本是由许多政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政策执行阶段却基本只有一个组织担负政策执行任务,这就是官僚组织。

“官僚”在此是中性的,是指执行公共政策的政府官员,“官僚机构”是指执行公共政策的政府组织。

阿尔蒙德认为:

“我们时常强调,大多数政治部门和机构都执行着好几种不同的功能,而官僚机构几乎是单独执行着一项关键性的政治功能—在各种情况下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官僚垄断了政治体系的输出方面。

”因此对政策实施的研究重点放在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身上,是对公共政策内容执行分析的关键。

那些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及成员,不仅数量庞大,在执行政策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且实际上还拥有其他重要功能。

他们不仅取得了相当多的政策制定权,而且也掌握主要的政治与政策信息。

那些谋得权力的官僚,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他们占据于不用层级的特殊位置上,比社会上任何一个团体都具有可能牟利的条件。

从职业上看,他们既要为社会服务,也要谋取自己的利益。

“当官僚的职业目的和自身目的的不矛盾,而且社会能基本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要求,并对他们的超常利益要求进行制约时,官僚尚能履行公务、执行政策。

但当官僚的职业目的和他们自身目的相矛盾时,官僚自身利益就可能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恶性膨胀发展起来,出现了官僚的腐败行为。

”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少数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偏离中央的统一部署,使不少政策变了调,走了样,失了效,进入了误区。

政策成了某些地方政府手中的资源,被肆意践踏。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直接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来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现在政府主要通过分配政策,即制定“特殊政策”来控制企业行为。

政策的分配结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分配者的意志。

政府忙于制定并决定向谁分配优惠政策,企业却通过各种关系与手段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对公共政策的评估:

公共问题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意味着公共政策的层次和复杂性,要求公共政策主体多元化,同时也要求政策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

从实践来看,道德,法律是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两把利剑:

道德是软约束,法律是硬管制。

我们虽然一直强调法制,但真正对人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可以说还是道德和人的思想观念。

法律只是对人的行为产生震慑和管制力量。

在公共政策主体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所以,重视人的因素,并用道德来强化每一位政策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强调公共责任,进而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形成道德化的体制和道德作用机制,将会对公共政策主题能力的提升起到持久的稳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通过道德来引导政策人员,使道德内化为其自觉的行为原则和价值尺度,即实现政策人员的道德化,是整个公共政策系统道德化的基点和重要力量来源。

“社会资本的存量,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和可累计性。

良性循环会产生社会均衡,形成高水平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

它们成为公民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与此相反,缺乏这些品质的非公开精神共同体,也是自我增强的。

在恶性循环的令人窒息的有害环境,背叛、猜疑、逃避、利用、孤立、混乱和停滞,在互相强化着。

这表明,至少存在这两种广泛的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问题的社会,往往都会朝着其中之一发展,而且,均衡一旦实现,往往会自我增强。

”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的非正式规范的良好公共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变迁要比正式规范慢得多。

但是一旦形成了,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重新塑造正式规范。

另外,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的公共文化的形成对克服搭便车和参与冷漠的问题有着制度设计所不及的功用,它反过来还推动制度设计的完善和科学化进程。

2.进一步改进政府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政府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拟订并抉择方案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行政决策的结果—公共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基本阶段,它决定公共管理工作的成败。

而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的地位合作用,绝不亚于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合作用。

政策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

这是有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特征决定的,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须主动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面,更多地、主动地引导公众的行为向良好的社会规范方向发展,而不是出现问题时才加以控制。

我们现行的很多公共政策都是针对已经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而做出的,丧失了政策主动权,而且起到可较差的社会师范效应。

虽然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但“公共问题”不完全等于“出现的问题”。

如果公共政策主题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掌握政策的主动权,将“公共问题”解决在“出现的问题”之前,注重“预防”而非“治疗”,就会节约公共政策成本,取得较大的社会成效,从而确保公众的最大利益。

3.进一步提高官员的为民服务意识:

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由于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必须通过法律来对政策程序进行规制,以约束公共政策主体的行为,克服不遵循政策程序、主观臆断、霍布森决策等不良现象。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政策主体能力最大、最直接的威胁和耗损来自于腐败。

因此,除了涉及有关国家机密的政策外,公开公共政策过程,加强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将提醒和促使公共政策主体时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并对力图左右公共政策的组织或个人构成一定的外部压力和外部惩戒,从而提高政策的科学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

“公共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表现形式。

“公共精神”既包括平等也包括参与。

从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从公共政策主体开始搜集公共问题的信息、了解把握公众意愿到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有效的管理始终应该贯穿着吸纳公民对公共政策的高度参与。

可以说,公众参与程度是公共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一)分析的结论

通过对《3年“折腾”5秒“谢幕”》的案例分析,了解到政府制定政策本质应是为民服务,但是缺乏公众的参与,变成了政府官员为显政绩的工具,最终导致政策的失败。

看来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还包括第三部门以及广大社会公众等。

“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的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公民。

”案例中“三峡明珠观光塔”耗资千万,却匆匆谢幕,没有公民参与的政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且还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最终悄然谢幕。

(二)推论及感想

随着社会变迁、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与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程度大大增加,公众正在或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众参与提高了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公开公正化水平,在与其他政策主体的互动与沟通中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对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构成一种压力和动力。

由于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通过公共政策来参与对社会的管理,因此,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将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

 

参考资料

注:

《公共政策概论》作者陈庆云、版本2003年7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