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519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 历史大地构造学.docx

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

幻灯片1

Chapter4Historicaltectonics

第四章历史大地构造学

4.1Methodologyofhistoricaltectonics

历史大地构造及其分析方法

4.2Whatareaplatform&geosyncline

地槽、地台的概念

4.3Outlineofplatetectonics

板块构造简介

4.4Howtoreconstructapaleoplate

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4.5Tectonicprovince,cycle&stage

大地构造分区、旋回和阶段

幻灯片2

第四章历史大地构造学

第一节历史大地构造及分析方法

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大地构造控制着地层的发育。

一、历史构造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地层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构造发展状态和过程,划分构造演化阶段和大地构造分区,恢复不同地区、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化过程即为历史构造分析。

推断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性质和演化

幻灯片3

第一节历史大地构造及分析方法

研究岩石的新老关系及确定地质年代

根据岩石特征及所含化石确定沉积环境、再造古地理、古气候

研究地壳发展演化规律

地层的发育和岩相变化严格地受到了大地构造的控制;

只有搞清楚了大地构造分区,才能更好地掌握地层分布规律

幻灯片4

二、构造性质/Tectoniccharacters

全球构造性质分类

1、稳定-stable:

地震、火山活动少,地貌反差强度低

2、活动-active: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地貌反差强度高

3、过渡-transitional:

介于二者之间

幻灯片5

稳定、过渡型、不稳定型构造环境在海陆的分布

1、稳定型:

陆:

广阔的准平原,内陆盆地,近海平原

海:

广阔的陆表海,陆棚海

2、不稳定型:

陆:

强烈上升的高峻山系和巨大的陆缘

火山活动带。

海:

大陆边缘的弧后海,弧间海,深海

沟,远洋盆地

3、过渡型:

陆:

近海沉陷盆地,海陆交互带

海:

大陆斜坡

幻灯片6

Methodologyofhistoricaltectonics

三、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

(一)Composition,texture&morphology

地层成分、结构和体态分析

(二)Thickness-facies

厚度-相分析

(三)Analysisofsed.association&basin

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分析

(四)Analysisoftectonicmovement,metamorphism

&magmaticactivity

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分析

幻灯片7

(一)地层成分、结构和体态分析

Quartzsandstone

Arkose

Graywacke

成分分析

幻灯片8

(一)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地层成分、结构和体态特征

稳定区:

成分,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沉积体一般为板状或席状沉,积旋回简单。

石英岩砾岩及等石英岩砾石组成的砾岩(石英质砾石);石英碎屑及等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石英砂岩);稳定组分的泥岩(如高岭石粘土岩);稳定组分的可燃有机岩(如孢子煤、树皮煤)。

过渡区:

花岗岩砾石及等花岗岩砾石组成的砾岩。

长石碎屑及等长石碎屑组成的砂岩(如长石砂岩、长石质石英砂岩);次稳定组分的泥岩(如水云母粘土岩),次稳定组分的可燃有机岩,沉积体一般为楔状带状、收缩体,沉积旋回复杂而结构清晰。

活动区:

成分,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沉积体一般为扇状。

扩张体、移位体,沉积旋回复杂,从节奏明显到无节奏。

杂砾岩;岩屑并包含火山碎组分和基质很高的砂岩(杂砂岩、硬砂岩)非稳定组分的泥岩(如杂粘土岩);非稳定组分的可燃有机岩,如杂有机岩类。

幻灯片9

成分和体态分析

席状

楔状

幻灯片10

成分和体态分析

幻灯片11

(二)沉积厚度分析

沉积物的古环境和厚度分析是判断地壳垂向运动的幅度和速率的重要手段。

(1)补偿盆地:

基底下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大体一致,致使古水深不变,岩相类型不发生较大变化。

地层沉积的厚度大致等于沉积基盘(沉积前的地面)下降的幅度。

(2)非补偿盆地:

沉积基底下降速率高于沉积速率,即沉积区的底盘沉陷迅速,而沉积物供给少,沉积物不足以补偿下降幅度,致使水深加大,表现为海进。

(3)超补偿盆地:

沉积物的沉积速率高于沉积基底下降速率,使水体深度减小,沉积物厚度大于沉积基底下降的幅度,表现为海退。

幻灯片12

补偿compensation

厚度→升降幅度→构造性质

非补偿starvation

超补偿

Over-supply

幻灯片13

(三)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分析

(1)、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环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概念核心:

1沉积时的构造条件

2较长时期

3一定的区域范围

4综合特征(组分-结构-构造等)

(2)、构造背景分类:

稳定、过渡、活动三种类型

幻灯片14

沉积组合与构造性质

 

幻灯片15

板块背景下的部分沉积盆地分布示意图(据Dickinson,1974)

沉积盆地的类型和特征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密切相关,大地构造状态决定了盆地的类型和特征。

因此,通过了解盆地沉积物组分、沉积相、沉积体系及其时空关系、古水流分布格局等,可以恢复盆地的性质和类型,确定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幻灯片16

(四)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分析

构造运动是通过地层的变形表现出来的,如果地层褶皱强烈,呈紧闭状态线型延伸,甚至出现大型倒转褶皱,大型逆断层或推覆体,表明这套地层受过强大的水平挤压,当时地壳处于活动状态。

如果地层比较平缓或只有轻微舒缓褶皱,断层不太发育,只有为数不多的正断层,表明这套地层没有受过强大水平挤压,没经过剧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以后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

地层中岩浆岩越多,地层岩石变质越深越普遍,表明地层所经受的构造运动越强烈。

如地台基底中含有大量岩浆岩,变质深而普遍,说明基底岩系是在强烈普遍活动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相反,地台盖层岩系中很少岩浆岩和变质现象,表明是在稳定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幻灯片17

第二节地槽和地台概念

一、地槽(geosyncline):

是大陆边缘或大陆之间的槽状强烈活动带,早期强烈下降,后期强烈上升,最后上升形成褶皱山系,以发育巨厚海相沉积为主的活动大地构造单元.

二、地台(platform):

古生代以前固结的,具有平整沉积盖层的稳定大地构造单元,通常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其间为大型的角度不整合面。

幻灯片18

三、地槽的特点

1、规模巨大的槽状地壳构造活动带,长可达数千公里,宽可达数百公里(狭长的带状);

2、早期强烈沉降、呈岛弧海环境,接受巨厚海相沉积及海底火山爆发,岩相厚度变化显著(厚度大,岩浆活动强烈);

3、晚期遭受强烈的构造变动(褶皱、岩浆侵入、区域变质),逐步升起脱离海侵,最后转化为高峻的褶皱山系(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形成山脉);

4、地槽中心含有大量火山物质,称为优地槽;地槽外侧不含或极少火山物质,称为冒地槽

幻灯片19

四、地台的特点:

1、具有双层结构

2、面积大,轮廓一般呈方圆形

3、基底是由遭受强烈褶皱和岩浆活动的(古生代以前)古老的结晶变质岩系组成,变质前的原岩为巨厚的活动类型沉积

4、盖层未遭受重要构造变动,代表地史中稳定的沉积组合类型

5、现代地形一般是丘陵、平原、高原或平坦广阔的浅海区

6、基底和盖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反映了地台区地壳构造性质由活动转化为稳定的一次重要质变。

幻灯片20

大地构造分区图

格陵兰地台区

燕山褶皱带

加里东褶皱带

西伯利亚地台区

喜马拉雅褶皱带

加里东褶皱带

北美地台区

东欧地台区

加里东褶皱带

燕山褶皱带

海西褶皱带

加里东褶皱带

海西褶皱带

塔里木地台区

中朝地台区

喜马拉雅褶皱带

燕山褶皱带

扬子地块

海西褶皱带

阿拉伯地块

印度地台区

燕山褶皱带

喜马拉雅褶皱带

海西及印支褶皱带

非洲地台区

喜马拉雅褶皱带

南美地台区

喜马拉雅褶皱带

澳大利亚地台区

海西褶皱带

地台和地槽空间上相互过渡,时间上可以相互转化。

地槽旋回:

是一个地槽从开裂沉降、闭合褶皱、升起成山的·全过程

海西褶皱带

幻灯片21

第三节板块构造简介

大陆和海洋的空间位置,包括互相之间的位置以及对于地级和赤道的位置,在地史发展中到底是基本未变抑或发生过大规模漂移?

一、板块学说

地球表面是由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状体拼合而成的.板块之间通常以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大陆裂谷和褶皱带等为边界.板块间的离合碰撞及其相关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缘.岩石圈板块能够在塑性的软流圈上逐渐滑动、这些板状体(板块)相对于赤道或地极可发生大规模的横向水平位移。

板块边界(各种构造活动带)是地球表面构造运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地带

幻灯片22

世界六大板块

幻灯片23

全球地震灾害分布图

幻灯片24

板块学说认为,大陆板块和大洋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并非一成不变和永恒存在的。

大陆板块的分离导致大洋盆地的形成;大洋盆地的萎缩、封闭导致大陆板块的聚合;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导致造山带的形成。

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1973)根据现代大陆和大洋的实例归纳了大陆板块离合和大洋盆地演化的发展旋回模式,即威尔逊旋回。

他把洋盆演化分为六个阶段:

幻灯片25

幻灯片26

联合古陆的组成:

北方陆块群(劳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

华夏陆块群(早古生代末,扬子、华夏(包括

黄海-东海-南海古陆)、中朝、柴达木、塔

里木、昆仑-北羌塘-昌都-印支等陆块曾一

度拼贴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大陆)

特提斯洋

冈瓦纳大陆:

南极大陆、美洲、非洲、澳大利

亚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北方大陆

(劳亚大陆)

幻灯片27

二、板块边界分类

离散型边界:

如洋中脊、大陆裂谷

聚合型边界:

如太平洋两侧的海沟带(即发生洋壳俯冲消减的Benioff带)

平错型板块边界:

以转换断层为特色

东非裂谷

大西洋中脊

幻灯片28

B-type

A-type

 

O-type?

会聚型/convergent

B-typesubduction/洋-陆

A-typesubduction/陆-陆

Oceanicplatesubducting

underoceanicplate/洋-洋

幻灯片29

平错型

幻灯片30

三、板块构造的空间模式(大陆边缘类型)

1、主动大陆边缘类型:

洋壳板块与陆壳板块间俯冲消减

B式俯冲:

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存在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边缘海)体系(西太平洋型),又如南美西缘,存在海沟—火山岛弧(安底斯型)

A式俯冲:

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古洋壳板块已全部俯冲消失,两块大陆板块直接碰撞(阿尔卑斯型)

幻灯片31

Platetectonics

沟-弧-盆型

安第斯型

幻灯片32

幻灯片33

幻灯片34

2、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是地壳从洋壳到陆壳的过渡的过渡壳,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位置最厚,宽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如大西洋两侧的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发展阶段

幻灯片35

板块学说认为,大陆板块和大洋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并非一成不变和永恒存在的。

大陆板块的分离导致大洋盆地的形成;大洋盆地的萎缩、封闭导致大陆板块的聚合;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导致造山带的形成。

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1973)根据现代大陆和大洋的实例归纳了大陆板块离合和大洋盆地演化的发展旋回模式,即威尔逊旋回。

他把洋盆演化分为六个阶段:

幻灯片36

四、板块构造的时间模式——威尔逊旋回(大洋盆地的发展)

①胚胎期,指在大陆板块内部伸展拉张形成大陆裂谷的时期,现代实例为东非裂谷;②初始洋盆期,指陆壳分裂形成狭长的海槽,局部出现洋壳,现代实例为红海;③成熟大洋期,由于大洋中脊的向外扩张,大洋边缘尚未出现俯冲消减,使大洋盆地迅速扩大,现代实例为大西洋;④衰退大洋期,大洋中脊持续扩张,但大洋边缘出现俯冲消减,使洋盆出现萎缩,面积缩小,现代实例为太平洋;⑤残余洋盆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洋壳快速消减,洋盆急剧萎缩,出现残留的小洋盆,现代实例为地中海;⑥消亡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碰撞,洋盆最终闭合,海域消失,形成造山带,沿碰撞带(古缝合线)残留洋壳残余(蛇绿岩套),现代实例为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造山带。

幻灯片37

五、板块构造与地槽地台的关系

互补关系:

板块解释槽台

地台→板块的陆壳部分

冒地槽→被动大陆边缘

优地槽→活动大陆边缘

幻灯片38

地台

陆壳板块

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火山岛弧

弧后盆地

板块构造与地槽地台的关系

幻灯片39

第四节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一、地缝合线/geosuture:

板块构造的最直接证据

1、蛇绿岩套/ophiolitesuite:

由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代表洋壳残片

2、混杂堆积/melange:

为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板块物质的混杂体,是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

3、双变质带/doublemetamorphicbelts:

指板块碰撞俯冲带附近发育的高压低温变质带(蓝闪石片岩)、高温低压变质带(红柱石、矽线石、兰晶石),它们往往沿缝合线相伴出现

4、深断裂带/Deepfaultbelt:

一定是一个又深又大的断裂带,它切割岩石圈,进入上地幔,长可以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如我国的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

幻灯片40

二、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的有序分布

幻灯片41

三、特殊沉积类型

礁灰岩,厚层灰岩,铝土矿,冰碛岩

 

指示特殊的纬度

Tillite,SouthAfrica

幻灯片42

四、古地磁学方法

幻灯片43

五、生物古地理分析

1、生物古地理分区:

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

两大因素长期形成的生物

分类和演化体系具重要区

别的地理区划。

2、级别:

一级:

生物大区;

二级:

生物区;

三级:

生物省、生态区

▲不同于生物相(环境不同产生的生物群生态组合方面的差异)

▲形成原因:

隔离(气候条件、陆地、海洋)

幻灯片44

Kiwi

Lion

Kangaroo

亚洲大陆东洋界大区

很狭窄的较深海峡

澳洲界大区

生物分区

幻灯片45

北美

上新世晚期

形成

Panama

Isthmus

Placental&

Marsupial

同属不同种

南美

幻灯片46

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

●四足短矮的陆地爬行类水龙兽,广泛分布于南美、南非、印度、南极等地。

●不可能漂洋过海,只能通过陆地迁移

●河口环境淡水中生活的中龙化石,出现于南非、南美两地。

幻灯片47

六、古气候分析

主要研究古气候的各种生物和沉积标志,确定生物化石、矿物或岩石与气候的关系。

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的板块处于不同的纬度,其古气候环境不一样,以前纬度差别很大的两个板块相撞在一起,必然出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的沉积物及生物群彼此相邻,为寻找板块边界提供了重要证据。

例如:

喜马拉雅地块石炭纪处在高纬度寒冷气候,冰水沉积普遍,海相生物为宽铰蛤冷水动物群,陆相为寒冷气候的灌木草本植物群舌羊齿植物群。

东侧的扬子地块当时处于低纬度热带区,以造礁型复体珊瑚为主,陆相植物为高大石松、节蕨、科达等,为热带植物景观,如今,这两个这两类隶属于两种纬度差别极大的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和生物群沿班公错——怒江断裂彼此相邻,说明这两条断裂是板块边界。

幻灯片48

七、岩浆岩组合特征

岩石圈内各种岩浆岩组合也受到不同构造环境的控制,例如大洋拉斑玄武岩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特征,仅见于洋壳海域,钙碱型火山喷发是火山岛弧或安第斯式陆源火山活动带的典型产物,一般出现在俯冲带附近,是寻找板块边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稳定大陆板块内部出现大面积的溢流玄武岩喷发;而拉张的裂谷中往往出现玄武岩和流纹岩共生的模式,通过这些岩浆岩组合的空间分布格局,也能推测板块分布或地缝合线的位置。

幻灯片49

第五节大地构造分区、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一、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

构造活动程度

二、注意事项:

由于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构造活动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进行大地构造分区时,必须具有历史分析的观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进行。

三、大地构造分区具有不同的级别,即级别性

(一)一级分区分为两类:

一是稳定的板块区,二是板块间活动的狭长的活动构造带(包括板块的非稳定大陆边缘和地壳消减对接带或叠接带)。

(二)二级构造分区包括在稳定的板块区出现的较活动的裂陷槽和陆内的碰撞带,在板块间(大陆边缘和古大洋)相对稳定的地块和微板块等。

幻灯片50

四、构造旋回:

地球的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规

律性的旋回现象,这种全球性的构造

旋回现象称为构造旋回。

五、构造阶段:

构造旋回进行的时间。

它与地质年代

单位中的代大致相当。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是相互对应的。

六、构造旋回级次:

一级旋回:

对全球的岩石圈板块来讲,大陆板块的离

合旋回即威尔逊旋回是一级旋回。

二级旋回:

大陆边缘或造山带旋回。

幻灯片51

七、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构造阶段的划分

(一)划分主要根据:

全球性的威尔逊旋回或造山带旋回划分的。

(二)构造旋回和阶段的命名一般采用经典造山带所在地命名。

1、早古生代后期在欧洲形成加里东造山带,该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称之为加里东构造旋回和加里东构造阶段;

2、晚古生代形成海西(或华里西)造山带,该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称之为海西构造旋回和海西构造阶段;

3、中新生代形成阿尔卑斯造山带,相应的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分别称为阿尔卑斯构造旋回和阿尔卑斯构造阶段。

幻灯片52

二叠纪至三叠纪早期:

全球大陆漂移汇集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三叠纪后期(印支构造阶段):

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分裂,特提斯海向西延伸,形成近东西向、较狭窄的特提斯海西段。

冈瓦纳大陆本身也开始分裂,印度板块、澳洲—南极洲板块与南美—非洲板块分离,同时特提斯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发生强大的构造运动(即印支运动)。

侏罗纪—白垩纪早期(早期燕山构造运动阶段):

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进一步分裂,特提斯海西段加宽;印度大陆向北漂移,特提斯海东段变窄;南美洲与非洲分离,大西洋南段开始形成;北美洲与欧亚大陆分裂,大西洋北段开始形成;太平洋板块东西分别俯冲于美洲大陆和亚洲大陆之下。

白垩纪中、后期—古近纪初期(中晚燕山运动):

印度大陆、非洲大陆向北漂移,特提斯洋洋壳进一步俯冲消减于欧亚大陆之下;非洲和南美洲进一步分离,大西洋北段延伸扩张;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进一步发展。

新生代——全新世(喜山构造运动阶段):

非洲、印度不断向北漂移,非洲北部与欧洲南部对接,印度北部边缘与亚洲南部边缘对接,特提斯海关闭,仅西部有残留(现金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系形成;太平洋板块不断扩张,东西分别俯冲于亚洲和美洲板块之下,且消减速度大于扩张速度,太平洋进入萎缩阶段。

幻灯片53

幻灯片54

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西伯利亚古陆

蒙古古陆

哈萨克斯坦古陆

准格尔古陆

华北古陆

苏禄古陆

帕米尔古陆

塔里木古陆

柴达木古陆

唐古拉-昌都地块

羌塘地块

苏禄

华夏古陆

拉萨地块

兰坪思茅地块

幻灯片55

中国主要古板块边界

华北一塔里木板块北部边界的艾比湖—居延海至索伦—西拉木伦线;分隔华北—塔里木板块、柴达木板块、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的修沟—玛沁—勉略线、北祁连线、丹凤—信阳线;扬子板块、义敦微板块、昌都—思茅微板块、东南亚板块、羌塘微板块、冈底斯微板块、印度板块之间的甘孜—理塘线、金沙江—藤条河线,北澜沧江—昌宁—孟连线、班公错—怒江线及雅鲁藏布江线;分隔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南海板块的江绍上钦防线和琼州海峡线等。

幻灯片56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准格尔地块

长白褶皱区

松辽地块

兴安蒙古褶皱区

天山北山褶皱区

塔里木地台

昆仑褶皱区

中朝地台(华北地台·1)

柴达木地块

祁连褶皱区

羌塘地块

西秦岭褶皱区

雅鲁藏布褶皱区

松潘三江褶皱区

东秦岭褶皱区

西藏滇西褶皱区

喜马拉雅地块

扬子地台

 

江南褶皱区

闽浙沿海褶皱区

华夏褶皱区

台湾褶皱区

幻灯片57

中国古大陆三大板块:

华北板块、

扬子板块、

塔里木板块

中国的四大褶皱带:

天山—兴蒙褶皱带、

昆仑山—秦岭—淮阳古陆褶

皱带(大别山)、

东南沿海褶皱带、

青藏川滇褶皱带

幻灯片58

八、我国中新生代构造阶段划分:

根据我国及东亚地区

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特点划分的构造阶段

在中国和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具一定的特殊性。

故进一步细分为印支构造旋回和印支构造阶段(三叠纪)、燕山构造旋回和燕山构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喜马拉雅构造旋回和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新生代)。

褶皱带:

在某构造阶段由于地壳回返褶皱上

升形成的巨大山系。

幻灯片59

阜平运动:

是太古宙末期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褶皱构造运动(25—26亿年)。

发生于华北地区,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华北地区太古宙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形成。

吕梁运动:

是指早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太古宙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华北地台或板块的基底—华北原地台—华北板块雏形。

晋宁运动:

指晚元古代晚期(10—8亿年间)发生于扬子地区的构造运动,该运动使川鄂地块周围的边缘海以及下扬子的海槽全部褶皱升起,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花岗岩类的侵入以及区域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扬子板块基底。

幻灯片60

加里东运动:

是早古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

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

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

形成从爱尔兰、苏格兰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加里东造山带。

海西构造运动:

由德国海西山得名,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海西运动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南秦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