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2350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docx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

虚拟研发中心—汽车研发的新模式

     【摘   要】文章在总结国外汽车研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一种由汽车企业、国内外各中小设计开发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模式———虚拟研发中心,并通过国内外汽车研发模式的对比和对虚拟研发中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阐述,提出了我国设立汽车虚拟研发中心的措施及意义。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汽车的发展非常迅速。

以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为基础的现代汽车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性能高等特点。

在激烈的、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在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利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市场的需求。

由于传统的汽车研发组织管理机构僵化,人员结构庞大,管理幅度大、层次多,决策和执行的速度比较慢,很难适应现代汽车开发的要求。

这就需要在汽车研发模式上突破固有思想并做出重大调整。

我国在汽车研制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社会各方对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关心并有强烈的参研愿望。

因此,利用设立虚拟研发中心,充分调动国内外各方积极性,利用一切资源共同发展汽车技术,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适合国情的汽车发展途径。

  一、市场需要汽车采取新型研发模式

  

(一)国内汽车研发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后,以一汽、东风等老牌国有汽车企业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几乎放弃研发,一方面只盯着外国技术,不认为自己的技术人员有价值,不尊重技术人员的意见,长官意志严重,领导在决策上经常不考虑技术可行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常常急功近利,认为外国的技术先进可靠,引进比开发成本更低廉,而且可以很快上市,产生效益。

即使开展研发活动,也常常是习惯于在本企业内组织个班子,由几名或数十名相关技术人才进行攻关,然后再请专家学者鉴定,研究出的产品非常落后。

造成的局面是:

中国汽车工业成为汽车技术的“洼地”,只培养了一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和一些企业管理人员。

  本世纪前后,以地方汽车企业(如奇瑞、长城)、民营汽车企业(如吉利)为代表的新型汽车企业开始重视研发工作,采用了自主研发和虚拟研发等方式增强我国的研发实力,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如奇瑞公司采取的自主研发与虚拟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方式,开发出东方之子、QQ、瑞虎等大量广受市场欢迎的汽车。

  

(二)国外汽车研发的现状

  全球汽车工业经历了一场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汽车工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也在发生着深刻的革命性转变。

一些高科技公司与汽车界日益紧密地联合,各种高科技也被国内外汽车公司大胆地运用到产品研发过程中,如并行工程、各类计算机软件、虚拟制造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研发手段已逐渐在汽车界深入应用。

采取虚拟方式的研发网络全球化成为汽车工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竞争态势下的必然产物。

据悉,虚拟产品研发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都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

在这一领域,美国处于国际研究的前沿,福特汽车公司和戴-克集团的克莱斯勒公司在新型汽车和开发中已经大量应用虚拟产品研发技术,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发布时间。

宝马公司能在7个系列的产品开发中都应用虚拟产品研发的解决方案。

丰田公司实施了“前期装载”的概念,进行早期的虚拟设计并配合相应的

觑。

笔者认为,有必要吸纳这些组织来共同开发汽车。

笔者建议:

组建由汽车企业、汽车科研院所、各中小专业研发公司、高等院校等机构组成动态企业联盟———虚拟研发中心是可行之路。

  二、虚拟研发中心概述

  虚拟研发中心(Virtual research center 简称VRC)是“一种完善的网络组织结构,它是组织、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集成,是虚拟组织概念渗透于科研机构所形成的一种R&D新模式,是由若干独立的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联合组成的一个网络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为一定的目的结成的一种动态联盟”。

显然,虚拟研究中心与传统的研究所相比,突破了传统组织的界限,使各种组织之间相互渗透和延伸,并可以大量利用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进行集成,把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按照一定的目标和系统组建团队,以最低成本、最快的应变速度,针对需求组织研究资源,以其共享文化和对国内外和全社会的开放性,为智慧的集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一种采取矩阵式管理模式的网络化平行组织。

  

(一)虚拟研发中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以信息技术和通讯网络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仿生技术等方式相互联系,并建立资源共享型合作关系。

  2.以各成员的核心能力为依托,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和工作积极性。

  3.以市场机遇为契机,当机遇出现时迅速组建,当机遇消失时,自行解体,或进入下一轮虚拟合作,能够对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

  4.以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为优势,中心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小中心、大网络的多扇形组合体”,中心内部不再是按职能划分的固定的层次式组织结构,而是由不同研究核心及成员企业组成的扁平化、易于重构的柔性结构。

  

(二)汽车研发采取虚拟运作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1.虚拟研发中心的伙伴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与具有不同特长的企业进行动态合作。

  2.可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和联合使用生产要素,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优势互补。

  3.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快速形成自己独有的技术优势,使产品尽快实现其商业化,缩短汽车研发周期。

  4.通过知识产权的合作共享,可以有效减少成本,降低汽车研发、技术创新的风险。

  5.跨地区合作使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基于以上优势,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组建一个动态联盟———虚拟研发中心,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共同努力,实现汽车研发的根本目标。

  三、虚拟研发中心组建程序

  以上是对汽车虚拟研发中心的背景分析和特征及含义的理论探讨,下面结合我国汽车研发实际,简述组建虚拟研发中心的组建程序。

  汽车的研发过程的决策和管理,可以采用简单的委托--企业二级模型来描述。

委托人为汽车企业或其他机构,根据市场机遇提出研制任务要求,企业为其他汽车企业、国内外各中小设计开发公司、汽车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作为任务承担单位负责具体研发工作。

  虚拟研发中心的组建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一)确定是否组建虚拟研发中心,确立盟主

  具有核心优势的汽车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及顾客的需求,自主决定是否组建虚拟研发中心,各汽车企业可以自行决策,也可以由其他企业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安排确立。

结合我国实际,在各大型汽车企业(如一汽、奇瑞等)能够承担并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情况下,都可以作为盟主,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完成任务。

如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东风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就是由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设立虚拟研发中心的方式,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所,共同展开整车和零部件子课题攻关,并获得成功的。

  

(二)市场机遇实现的能力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并确定

  盟主需要对新的市场机遇进行分析判断,并明确市场机遇出现的原因、目标、时间、地点及实现的可能性、风险性、经济性和方式,即以收到的汽车开发订单为机遇,对汽车研发的成本、质量要求、技术标准、装配工艺、完成时间等进行描述和分析,对经济性、风险性及获利能力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接受该订单,同时,根据研发的要求与自己具有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进行比较,并确定是否需要其他企业及采取的研发方式。

  (三)确定合作的程度、类型及目标任务分解

  通过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的比较,选择行业内零部件加工企业,如发动机、底盘、变速机构、仪表等企业,根据承担的任务、风险、核心能力、核心资源、交货时间等需求信息,确定哪些项目由自己研发、研发的深度和广度、哪些项目需要合作及合作的程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分解目标和任务。

  (四)选择合作伙伴、形成合作关系

  合作伙伴是组建虚拟研发中心的关键,要明确合作伙伴应当具备的条件、选择的范围、选择的方式及评价方法。

在选择的过程中,由盟主与伙伴企业成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对虚拟研发中心的各项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同时根据各企业参与中心的形式及投入,与合作伙伴进行分工合作,进行利益、风险分配方面的协商,并根据协商结果,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责。

  (五)运行、解体及清算

  虚拟研发中心作为一种企业组织,根据合同确立的权责,共同对客户负责。

各伙伴之间采取并行工程的运行方法,通过网络技术、卫星通讯等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

虚拟研发中心作为一种动态联盟,一旦市场机遇消失或者完成了某项任务,就像实体企业一样面临解体,并进行必要的清分和结算。

  基本路线图如下:

 

      综合以上可以得知,虚拟研发中心非常适应当前快速多变的市场要求,充分调动、整合国际国内的技术、资金等资源,快速地达到国际发达的研发水平,满足国内、国外不同的开发要求,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四、建立汽车虚拟研发中心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我国汽车工业领域建立虚拟研发中心宜采取以下措施,即要创新经营理念,树立全球市场的观念;打造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避免低质、同质化竞争;重视高素质员工的培养,重建企业文化;加强立法工作,改善市场环境,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一)创新经营理念,树立全球市场的观念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饱和,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变得十分重要。

面对国内、国外顾客需求的日益个性化,从客观上就要求企业细分顾客的需求和根据细分后的顾客要求来研发,要充分运用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为顾客提供最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共享市场、共享研发,从竞争转向互补,从对立转向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佳的选择,树立一种务实的“共赢”合作观念,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打造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避免低质、同质化竞争

      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大、全、强”不如“专、特、精”,企业要立足市场,就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虚拟研发中心建立的前提。

长安汽车集团公司为增强汽车的研发实力,与意大利、德国顶尖的汽车设计、发动机设计公司合作,合作开发中长安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开发”,不仅全程参与,而且在开发车型中,既要拥有产权,更要拥有知识,由初步参与到做一些设计工作,再到第三、四款新车主要由长安牵头,承担50%以上的开发设计工作,循序渐进,最后达到自主开发的目的,企业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推出了CM8等领先车型,避免了与竞争对手进行无差别的残酷竞争。

  (三)重视高素质员工的培养,重建企业文化

       江淮汽车在此方面已做出成功的表率。

江淮汽车提出了建设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

公司于1996年开始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从“系统思考,团队学习”核心理念的提出,到“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共同愿景的建立;从“五项修炼”的培训到“品格第一”的培养,从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到大人才观和核心竞争力内容的确立;从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企业创新体系的形成到各种沟通渠道的构建,公司从各个方面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并建成汽车行业第一个学习型企业。

江淮汽车通过企业文化的重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员工,为与上海同济大学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江淮汽车·合肥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进行联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立法工作,改善市场环境,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有关虚拟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纠纷还难以做到有法可依,现有《公司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主要是解决实体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无法解决一些虚拟的、非实体组织之间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就极易产生纠纷。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信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核心在于信赖、信任。

而信用机制作为一种法律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信息的传递、披露、监督等环节良性运作来发挥作用。

因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虚拟研发中心也不例外,一个充满欺骗和无信誉的混乱的、无秩序的经济,是难以保障运行正常的虚拟组织的,从另外一方面来讲:

市场环境的优劣是建立虚拟组织的关键。

只有保证了外部环境的畅通无阻,才能使中心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已经与国际全面接轨,是世界经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五、意义

  “汽车行业虚拟产品研发的速度发展很快,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MSC.Software中国区总经理李军毅说。

美国Debra说:

“21世纪将是第五代研究开发时代,以知识作为资产,通过跨领域学习和知识流,合作创新的时代”。

汽车企业是我国早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已经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为增强我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一切社会资源,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虚拟研发中心是一条可行途径。

本文只是对虚拟研发中心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虚拟研发中心的具体实施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管理者和研制者的思想观念必须要有深刻的变化,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力量和资源的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王硕.虚拟企业理论与实务[M].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文峰,姜彦福,尤政.虚拟企业—小卫星研发的新模式[J].中国航天,2002,(12).

  [3]王文利,段宝岩.虚拟研究开发中心(VirtualR&D)———基于网络的异地合作设计模式[J].机械设计,2000,

(2).

  [4]刘定震,杨志峰.关于在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建立虚拟研究中心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1998,(3).

  [5]叶飞,孙东川,张江.面向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新过程框架结构研究[J].系统工程管理与实践,2003,(11).

  [6]汪应洛.虚拟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结构优化的有效形式[J].中国机械工程,1998,

(1).

  [7]金周英.组织创新和虚拟研究所[J].中国软科学,1998,(4).

  [8]瞿群臻.中国虚拟研发中心的发展研究刍议[J].科技与管理,20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