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172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五单元面积

总课时

分课题

什么是面积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49-50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能理解面积的含义,区分面积与周长。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什么是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渗透面积单位的作用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能理解面积的含义,区分面积与周长。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什么是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

口算题卡、ppt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课前谈话:

什么是面积?

二、动手拼摆,在操作中理解什么是面积

1.看一看,比一比

(1)课本和硬币哪一个面积大?

(2)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面积大?

提示:

试着用小正方形摆一摆,比一比。

2.引导发现问题:

师:

老师也把摆出的这些长方形带给了大家,这些图形的周长相等,大小一样吗?

3.学生汇报:

(1)平铺后数小正方形的个数;

(2)重叠后比剩余部分的大小;

(3)摆出单排的小正方形,算出个数后比较;

(4)利用方格纸比较……

4.小结引导:

师:

通过比较,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正方形最大)

5.巩固扩展:

出示三角形、心形、十字形,引导比较面积大小,渗透封闭图形的概念。

三、实际体验,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面积

1.引导认识:

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的面积呢?

同桌两人找一找并比一比它们的面积。

2.出示:

长方体2个

它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来摸一摸)

生体会:

6个面的面积之和是长方体的面积。

现在这样能直接看出长方体的大小吗?

怎么办?

(教师出示展开图)

3.小组合作认识立体图形面积

请你摸一摸拿到的立体图形的面积,并给小组内的同学展示你拿到的立体图形的面积。

4.引导归纳:

刚才我们比较了很多面积,那你能用自己话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看书P49定义)

四、练习提高

1.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

哪个面积最小?

2.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使它的大小等于12个方格那么大。

五、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喜欢用那种方法来比较面积?

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你是怎么想的?

六、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五单元面积

总课时

分课题

面积单位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51-52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3.小组汇报。

二、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

认一认。

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一)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出你身体上所表示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大小。

2.摸一摸: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

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

封闭图形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三、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五单元面积

总课时

分课题

长方形的面积

分课时

1

内容

P53-5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

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

教具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课前谈话:

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

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

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

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有图,图长3厘米,宽2厘米;图长5厘米,宽2厘米;图长4厘米,宽3厘米。

分组操作。

第一组:

图我们摆了6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第二组:

图我们摆了10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

第三组:

图我们摆了12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师:

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投影出示下表,求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2.练一练。

四、归纳公式

(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

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五、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五单元面积

总课时

分课题

面积单位的换算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56-57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景,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间的换系。

2.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初步培养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教具

学生课前进行小研究,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和1平方分米的方格纸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问题引入

师:

我们已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进行了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

昨天留了小明家修补地砖的问题给同学们思考请读题。

小明家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师:

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首先要解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面积单位的换算(出示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板书)

二、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师下到每组与学生交流。

三、班内组间交流

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结:

我们知道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就可以看成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板书结论(100)

2.解决课前问题

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了,小明家的问题能解决了吗?

3.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交流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

汇报(学生正确地运用迁移类比,准确地进行了估算,然后汇报归纳。

教师及时点拨)

生1:

先测量它的边长,再计算面积10×10=100平方分米。

生2:

用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摆一摆,1排摆10个,摆满10排,

10×10=100平方分米。

生3:

只摆1排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用尺子量一量可以摆多少排,这样估算出要用100个 1平方分米。

师小结: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师:

你能利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吗?

四、单位换算。

(一)填一填

1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换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若用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水泥砖铺地,需要砖多少块?

 五、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五单元面积

总课时

分课题

练习四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58-60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查缺补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尺子等。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

同学们,第五单元的新知识我们都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分析。

复习整理: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

面积单位及进率。

面积的计算方法。

练习巩固;

师用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58页第1-6题。

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第7、8题。

师生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二月月考试题

总课时

分课题

第二月月考试题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巩固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第二月月考试题

一、我会填。

1.被乘数是45,乘数是30,积是();25×11的积是().

2.乘数不变,被乘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

3.24与40相乘的积是(),23的30倍是().

4.一个数乘6得216,这个数是().

5.24的50倍是().

6.选数填空

102030405060708090

()×()=1200()×()=2800

()×()=900()×()=800

二、请你做判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25×40所得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

3.35+29×47读作35加上38的和乘以47.()

4.()×70<4200,括号里最大能填60.()

5.计算45×33时,两次乘得的积都是135.()

三、细心选一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5×30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A.两B.四C.三

2.有15箱饮料,每箱20瓶,一共有瓶饮料.[]

A.30B.300C.3000

3.50×=2400[]

A.48B.480C.60

4.积是四位数的算式是[]

A.22×31B.425×31C.57×32

5.把35连续加21次,结果是[]

A.635B.735C.567D.455

四、请你来动手。

1.列竖式计算

46×33=95×30=22×67=45×14=

2.脱式计算

(165-45)×4(135+65)÷5(46+32)×34

(40+35)×27(69-35)×24158+42×27

五、解决问题

1、.商店卖出25盒圆珠笔,每盒12枝,每枝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东仁小学组织375名学生前往乡镇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他们租借汽车运输公司36座的大客车,租10辆够吗?

3.小强每分钟走75米。

他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到达书店,又走了18分钟,到达公园。

(1)小强家到书店有多少米?

(2)小强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4.卖苹果。

有25箱苹果,苹果单价每千克5元。

(1)每箱苹果重16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2)这些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5.

(1)这种电饭煲每天特价收入最多有1000元吗?

(2)促销期间,这种电饭煲每天最多一共优惠了多少元?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数学好玩

总课时

分课题

小小设计师

分课时

1

内容

P61-62

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

2.会将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

4.在欣赏美丽图案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妙,体会;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设计图案;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

课件、剪刀、固体胶、手工纸等;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设计艺术节微辉

1.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艺术节微辉你呢?

(1)要突出活动的主题。

(2)要体现我们学校自己的特点。

(3)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设计,创造美图

1.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3.汇报交流,鼓励创新

说一说: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设计的微辉?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升

在小组内将相同的一组图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赏。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五、作业布置:

给咱们班设计一个班辉。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数学好玩

总课时

分课题

我们一起去游园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63-64

教学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谈话导入

在节假日,家长都带你外出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的,给同学介绍一下,让我们一同分享快乐。

引入课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

你们在旅游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

二、组织活动

1、打开课本,看一看课本中列举了哪些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出发的时间计算,租房的人员安排,租车的方案,还有吃饭的费用计算等等。

2、解决问题。

(1)审题,明确课文情境中的问题。

(2)独立思考,探索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结果。

(4)全班交流。

明确几个问题:

(1)“怎样租车最省钱?

”租车的问题与“租房”问题类似。

即最省钱的方案是:

如果所租的车座位不可能刚好坐满,空

(2)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教师补充强调: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省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四、作业布置。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数学好玩

总课时

分课题

有趣的推理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65-66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推理,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力。

教具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情景图,自学回答问题

2.自学提示:

根据统计表来推断,他们分别在哪一个组。

3.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三、总结与反思。

四、作业布置。

单元反思: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总课时

分课题

分一分

(一)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67-6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法:

小组合作学法:

小组合作

教具

折纸,彩笔,小黑板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引导探索

1.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讨论: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引出2分之一,板书分子/分母读作:

多少分之多少

二、动手操作(折出1/2)

三、合作学习

1.用依仗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3.介绍分数:

像1/2,1/4,2/4,„„都是分数。

四、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五、当堂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六、作业布置:

练一练1、2题写作业本

七、小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潘爱东曹高鹤

管雪雁王建花

总课题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总课时

分课题

分一分

(一)第二课时

分课时

1

内容

教学内容:

P67-6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的含义的理解。

教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法学法:

小组合作法

 

图纸,彩笔,月饼图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我的特色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

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

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对折,重合等操作。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①指出: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②指导学生读、写。

③学生活动:

用图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2.认识。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应该怎样分?

这个怎么表示出来?

怎么写?

学生活动后,

师小结: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做完第2题,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猜想:

哪个分数大一些?

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

(4)合作探究。

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5)通过这六个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6)“练一练”第3题。

看是不是平均分了?

三、总结:

分数怎么读?

四、板书设计:

分子/分母读作:

多少分之多少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写练一练习题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王建花

集体备课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