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1628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必刷卷二(全国通用版)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6分)(2016高一上·河北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2.(6分)(2017·吉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

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

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

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

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C.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2)

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則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D.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落红萧萧为哪般

迟子建

①萧红[注]出生时,呼兰河水是清的。

月亮喜欢把垂下的长发,轻轻浸在河里,洗濯它一路走来惹上的尘埃。

于是我们在萧红的作品中,看到了呼兰河上摇曳的月光。

那样的月光即使沉重,也带着股芬芳之气。

萧红在香港辞世时,呼兰河水仍是清的。

由于被日军占领,香港市面上骨灰盒紧缺,端木蕻良不得不去一家古玩店,买了一对素雅的花瓶,替代骨灰盒。

这个无奈之举,在我看来,是冥冥之中萧红的暗中诉求。

因为萧红是一朵盛开了半世的玫瑰,她的灵骨是花泥,回归花瓶,适得其所。

②香港沦陷,为安全计,端木蕻良将萧红的骨灰分装在两只花瓶中,一只埋在浅水湾,如戴望舒所言,卧听着“海涛闲话”;另一只埋在战时临时医院,也就是如今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的一棵树下,仰看着花开花落。

③我三月来到香港大学做驻校作家时,北国还是一片苍茫。

来港后的次日黄昏,我无意中散步到此,见到围栏上悬挂的金字匾额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时,心下一惊,难道这就是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

难道不期然间,我已与她相逢?

④我没有猜错,萧红就在那里。

⑤萧红1911年出生在呼兰河畔,旧中国的苦难和她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让她饱尝艰辛,一生颠沛流离,可她的笔却始终饱蘸深情,气贯长虹。

萧红与萧军在东北相恋,在西安分手。

他们的分手,使萧红一度心灰意冷,她远赴日本疗伤。

此间,鲁迅先生病逝,这使内心灰暗的她,更失却了一份光明。

萧红才情的爆发,恰恰是她在香港的时候,那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岁月。

《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的绝唱,茅盾先生称它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谓一语中的。

她用这部小说,把故园中春时的花朵和蝴蝶,夏时的火烧云和虫鸣,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飞雪和麻雀,连同那些苦难辛酸而又不乏优美清丽的人间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绣花针,疏朗有致地绣在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后花园”,生机盎然,经久不衰。

⑥萧红在浅水湾的墓,已经迁移到广州银河公墓,而她在呼兰河畔的墓,埋的不过是端木蕻良珍存下来的她的一缕青丝而已。

一个人的青丝,若附着在人体之上,岁月的霜雪和枯竭的心血,会将它逐渐染白;而脱离了人体的青丝,不管经历怎样的凄风苦雨,依然会像婴孩的眼睛一样,乌黑闪亮。

⑦圣士提反,是首位为基督教殉难的教徒,他是被异教徒用石块砸死的。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女校,有一股说不出的悲壮,更有一股说不出的圣洁。

其实萧红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只不过她信奉的教是文学,并且也是为它而殉难。

她在文学史上的光华,与圣士提反在基督教历史上的光华一样,永远不会泯灭。

⑧清明节的那天,香港烟雨蒙蒙。

黄昏时分,我启开一瓶红酒,提着它去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祭奠萧红。

萧红是黑龙江人,那里的严寒和长夜,使她跟当地人一样,喜欢饮酒吸烟。

我多想撒一瓶呼兰河畔生产的白酒给她呀,可是遍寻附近的超市,没有买到故乡的酒。

我只能以我偏爱的红酒来代替了。

⑨复活节连着清明,香港的市民都在休长假,圣士提反女校静悄悄的。

我在列堤顿道,隔着栏杆,搜寻园内可以撒酒的树。

最终,我选择了两棵大树,它们看上去年过百岁,而且与栏杆相距半米,适合我撒酒。

一株是高大的石榴树,一棵则是冠盖入云、枝干遒劲的榕树。

铁栏杆的缝隙,刚好容我伸进手臂。

我举着红酒,慢慢将它送进去,默念着萧红的名字,一半撒在石榴树下,另一半撒在树身如水泥浇筑的大榕树下。

红酒渐渐流向树根,渗透到泥土之中。

它留下的妖娆的暗红的湿痕,仿佛月亮中桂树的影子,隐隐约约,迷迷离离。

⑩撒完红酒,我来到圣士提反女校旁的城西公园。

一双黑色的有金黄斑点的蝴蝶,在棕榈树间相互追逐,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快乐;而六角亭下的石凳上,坐着一个肤色黝黑的女孩,她举着小镜子,静静地涂着口红。

也许,她正要赶赴一场重要的约会。

如今的香港,再不像萧红所在之时那般的疏朗了。

而圣士提反女校周围,亦被幢幢高楼挤压着。

萧红安息之处,也就成了繁华喧闹都市中深藏的一块碧玉。

不过,这里还是有她喜欢的蝴蝶,有花朵,有不知名的鸟儿来夜夜歌唱。

作为黑龙江人,我们一直热切盼望着能把萧红在广州的墓,迁回故乡,可是如今的呼兰河几近干涸,再无清澈可言,你看不到水面的好月光,更看不到放河灯的情景了。

我想萧红一生历经风寒,她的灵骨能留在温暖之地,落地生根,于花城看花,在香港与涂红唇的少女为邻,也是幸事。

更何况,萧红临终有言,她最想埋葬在鲁迅先生的身旁。

⑪走出城西公园,我踏上了圣士提反女校外的另一条路——柏道。

暮色渐深,清明离我们也就越来越远了。

走着走着,我忽然感觉头顶被什么轻抚了一下,跟着,一样东西飘落在地。

原来从女校花园栏杆顶端自由伸出的扶桑枝条,送下来一朵扶桑花。

没有风,也没有鸟的蹬踏,但看那朵艳红的扶桑,正在盛时,没有理由凋零。

我不知道,它为何而落。

可是又何必探究一朵花垂落的缘由呢!

我拾起那朵柔软而浓艳的扶桑,带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梦。

                        

(选自《2010年中国最佳散文》,有删改)

【注】萧红(1911—1942)中学时代接触了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了成名作长篇小说《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写有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1年在香港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1)

文章开头两段分别从萧红骨灰盒的选择和骨灰的去处写起,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2)

作者以“落红萧萧为哪般”为文章标题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

请结合萧红的创作成就和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4.(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

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

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

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

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

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

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

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北口的一家茶馆,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茶馆门前。

我完全如愿以偿。

巡回艺人一行正在那里小憩。

舞女看见我呆立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把它翻过来,推到了一旁。

“噢……”我只应了一声,就在这坐垫上坐下。

由于爬坡气喘和惊慌,连“谢谢”这句话也卡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了。

我就近跟舞女相对而坐,慌张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支香烟。

舞女把随行女子跟前的烟灰碟推到我面前。

我依然没有言语。

舞女看上去约莫十七岁光景。

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

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活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

舞女的同伴中,有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两个年轻的姑娘,还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他身穿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字号的和服外褂。

舞女这一行人至今我已见过两次。

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

当时有三个年轻的姑娘。

那位舞女提着鼓。

我不时地回头看看她们,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

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

我坐在楼梯中央,聚精会神地观赏着那位舞女在门厅里跳舞。

……她们白天在修善寺,今天晚上来到汤岛,明天可能越过天城岭南行去汤野温泉。

在天城山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上,一定可以追上她们的。

我就是这样浮想联翩,急匆匆地赶来的。

赶上避雨,我们在茶馆里相遇了。

我心里七上八下。

不一会儿,茶馆老太婆把我领到另一个房间去。

这房间大概平常不用,没有安装门窗。

往下看去,优美的幽谷,深不见底。

我的肌肤起了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浑身颤抖了。

我对端茶进来的老太婆说了声:

“真冷啊!

“唉哟!

少爷全身都淋湿了。

请到这边取取暖,烤烤衣服吧。

老太婆话音未落,便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她们的起居室去了。

(1)

开头第一段中写“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有什么作用?

(2)

第二段中写到“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试写出“希望”的内容。

(3)

在“我”与“舞女”的再相见的情节中,小说塑造“我”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4)

赶上避雨,在茶馆相遇后,“我”心里为什么七上八下?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1分)(2019·天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益柔字胜之。

为人伉直尚气,喜论天下事。

补荫至殿中丞。

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使还以学术政事荐知介丘县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

益柔讼之日:

“水洛一障耳,不足以拒贼。

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

”出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

上言:

“今考课法区别长吏能否,必明有显状,显状必取其更置兴作大利。

夫小政小善,积而不已,然后能成其大。

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虚名无实之风日起。

愿参以唐四善,兼取行实,列为三等。

”不行。

熙宁元年,入判度支审院。

诏百官转对,益柔言:

“人君之难,莫大于辨邪正;邪正之辨,莫大于置相。

相之忠邪,百官之贤否也。

若唐高宗之李义甫,明皇之李林甫,德宗之卢杞,宪宗之皇甫镈,帝王之鉴也。

高宗、德宗之昏蒙,固无足论;明皇、宪宗之聪明,乃蔽于二人如此。

以二人之庸,犹足以致祸,况以文致其奸说者哉!

”意盖指王安石也。

益柔少力学,通群书,为文日数千言。

尹洙见之日:

“赡而不流,制而不窘,语淳而厉,气壮而长,未可量也。

”时方以诗赋取士,益柔去不为。

范仲淹荐试馆职,以其不善词赋,乞试以策论,特听之。

司马光尝语人日:

“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

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

”其好学类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使还以学术政事/荐知介丘县/

B.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舸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使还/以学术政事荐/知介丘县/

C.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舸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使还以学术政事/荐知介丘县/

D.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舸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使还/以学术政事荐/知介丘县/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荫,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荫补官员与其它途径出身的官员共同构成了官僚队伍。

B.转对指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通常每五天一对。

C.明皇,是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庙号,与高宗一样都是皇帝死后在太庙被供奉时被称呼的名号。

D.策论,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常用作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益柔明辨是非,敢于直言。

尹洙被贬庆州,王益柔为其辩护,认为刘沪有违君命虽杀之也不为过,但他也认为尹洙不该一味听命于朝廷而不敢行使将军之职。

B.王益柔尽职尽责,奏除吏弊。

他担任两浙、京东西转运使时,认为当时的官吏考核标准会产生诸多弊端,建言参照唐朝的四善制,依据实绩,分为三个等级。

C.王益柔以史鉴今,心忧朝政。

他认为人君之难莫大于分辨正邪,他列举前朝佞相蒙蔽朝政、制造祸端的史实,暗谏皇上应谨防当朝宰相王安石以奸说祸政。

D.王益柔博览群书,致力于学。

尹洙曾盛赞其文章;范仲淹举荐他时因其不善辞赋而请求以策论试之;司马光感叹能读完《资治通鉴》全篇的只有王益柔一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虚名无实之风日起。

②以二人之庸,犹足以致祸,况以文致其奸说者哉!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7分)(2017高二上·洛阳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边的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什么主旨?

请结合文本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7.(3分)(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

“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又前而为歌曰:

“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8.(1分)(2020高一上·深圳期末)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生动。

要求:

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不超40个字。

读书,就是在追溯文明的长河。

鼓起船帆,借远古吹来的风或顺流而下,或逆风而上;划动船桨,借湖海荡起的波或驶向彼岸,或回归炊烟升起的地方。

《诗经》以其无邪之思,给我国历代诗人带来滋养;①________;②________。

9.(5分)(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请用一句话概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

(不超过15个字)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

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

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

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

“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

”雕匠缓缓说道:

“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5分)(2020高三上·榆林模拟)以《三年前的花瓣》为题,给这幅漫画配一节六行小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1-1、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6-1、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7-1、

7-2、

7-3、

7-4、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8、答案:

9-1、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