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1548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docx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Gropius,1883-1969)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

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

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

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

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

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

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

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

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

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

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

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

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

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勒·柯布西耶

(LeCorbusier,1887-1965)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

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

他早年学习雕刻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巴黎A·佩雷和柏林P·贝伦斯处工作,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

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密斯·范·德·罗

(LudwigMiesvanderRohe,1886-1969)

  现代建筑大师。

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

未受过正规的建筑训练、幼从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

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以其娴熟的处理手法引起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贝伦斯的注目,而于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

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1930-1933年任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年移居美,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这是一件现代主义建筑的精品。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朗格住宅、湖滨公寓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其中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堪称国际式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密斯风格的顶峰。

赖特

  赖特(FrankLioydWrignt,1869-1959)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

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

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

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

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

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野。

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

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

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剌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

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渡过,那是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时代。

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

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说:

“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但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

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

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诗人。

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1959年,赖得以89岁的高龄离开人世。

  赖特的主要作品有:

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

阿尔瓦·阿尔托

(AlvarAalto,1898~1976,全名为HugoAlvarHerikAalto)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1898年2月3日生于库奥尔塔内,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

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1957)。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他说:

“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

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匦危诤嫌琶谰吧绺翊科印?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

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

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

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

  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根据阿尔托建筑思想发展和作品的特点,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白色时期:

1923~1944年,作品外形简洁,多呈白色,有时在阳台栏板上涂有强烈色彩;建筑外部有时利用当地特产的木材饰面,内部采用自由形式。

代表作为维堡图书馆(1927~1935)和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1929~1933)。

  红色时期:

1945~1953年,创作已臻于成熟。

这时期他喜用自然材料与精致的人工构件相对比。

建筑外部常用红砖砌筑,造型富于变化。

他还善于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

室内设计强调光影效果,讲求抽象视感。

代表作为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1950~1952)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舍──贝克大楼(1946~1949)。

  第二白色时期:

1953~1976年,这时期建筑再次回到白色的纯洁境界。

作品空间变化丰富,发展了连续空间的概念,外形构图重视物质功能因素,也重视艺术效果。

代表作为芬兰珊纳约基市政府中心(1950~1952年建)、伊马特拉市教堂、卡雷住宅、奥尔夫斯贝格文化中心(1958~1962年建)、欧塔尼米技术学院礼堂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大楼(1946~1949年建,A.阿尔托设计)、赫尔辛基芬兰地亚会议厅(1962~1975年建,A.阿尔托设计)伊马特拉附近的伏克塞涅斯卡教堂(1956~1958)、联邦德国沃耳夫斯堡的沃尔斯瓦根文化中心(1958~1962)和不来梅市的高层公寓大楼(1958~1962)等。

 

彼得·贝伦斯

(PeterBehrens,1868-1940)

  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

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贝伦斯早年在汉堡的艺术学校学习,1897年赴慕尼黑,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达姆施塔特艺术新村,在那里他由艺术转向了建筑。

1903年他被任命为迪塞尔多夫艺术学校的校长。

1907年他被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聘请担任建筑师和设计协调人,1909-1912年参与建造公司的厂房建筑群,其中他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贝伦斯后期作品有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馆(1911-1912)、奥地利烟草公司(1930)等。

1922-1927年任维也纳美术学院教授。

 

 

路易·康

(LouisIsadoreKahn,1901-1974)

  美国现代建筑师。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

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

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

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

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

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02、03、04、05)、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所(02、03)、爱塞特图书馆(02)、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02、03、04)、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02、03、04、05)、等。

  路易·康的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等。

 

罗伯特·文丘里

(RobertCharlesVenturi,1925-)

  美国建筑师。

1925年6月25日生于费城,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1950年获硕士学位,1954-1956年在罗马的美国艺术学院学习,后曾在O·斯托诺洛夫、E·沙里宁、L·卡恩等人的事务所任职。

1957-1965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任教。

1958年起在费城开设共同事务所。

1964年和洛奇一起开办事务所。

1965年曾代表美国国务院赴苏联讲学。

1966年任罗马美国艺术学院住宅建筑师及该学院理事(1966-1971),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顾问。

  罗伯特·文丘里的作品与著作与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的功能主义主流分庭抗礼,成为建筑界中非正统分子的机智而又明晰的代言人。

他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6年)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年)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他反对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少就是光秃秃”。

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不懂,而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

他认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面貌,包括狭窄的街道、霓虹灯、广告牌、快餐馆等商标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众的喜好,建筑师要同群众对话,就要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于是过去认为是低级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学术舞台上立足。

  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品有费城母亲之家、费城富兰克林故居、伦敦国家美术馆、俄亥俄州奥柏林大学的艾伦美术馆、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马尔巴罗·布朗赫姆旅馆的改建等。

  文丘里声明自己是“现代的”建筑师,他批评后现代派“只强调回收历史,是复旧”。

    

 

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LajosBreuer,1902-1981)

  马塞尔·布劳耶是国际式建筑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

1902年5月21日生于匈牙利佩奇市。

1920-1924年在包豪斯学习,毕业后任教至1928年。

1928年柏林开设事务所,1937-194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任教,以后开业。

1944年入美国籍,1946后迁居纽约,1968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1977年退休。

  马塞尔·布劳耶在美国主要从事住宅设计,1938-1960年与格罗皮乌斯合作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设计过一些住宅,把包豪斯的国际式与新英格兰地方风格融为一体,简洁、明快、新颖,对当时美国的传统建筑观念是一次突破,对美国各地的住宅建筑很有影响。

布劳耶后来还设计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筑,比较重要的有纽约萨拉·劳伦斯学院剧场(1952)、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1953-1958,与P.L奈尔维,B.采尔福斯合作)、鹿特丹比仁考夫百货商店(1955-1957)、法国戛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中心(IBM)大厦等。

布劳耶的作品风格严谨,功能组织简洁,细部简明完整,注意利用材料的对比,有明确的特征和一贯性。

 

迈克尔·格雷夫斯

(MichaelGraves,1934-)

  迈克尔·格雷夫斯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1934年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

在辛辛那提大学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

1960年获罗马奖后又在罗马美国艺术学院留学,1962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64年在该地开设事务所,1972年成为该大学教授,此外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

  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

有人认为,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尼迈耶

(OscarNiemeyer,1907-)

  尼迈耶是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

1907年12月15日生于里约热内卢,1934年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后在L·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他们一起设计了巴西教育卫生部大楼(1936-1937)和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馆(1939)。

1937年尼迈耶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1947年代表巴西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中国代表为梁思成教授)。

1956-1961年参加了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大教堂、巴西利亚宫等主要建筑,达到其事业的顶峰。

1960年以后移居巴黎和以色列。

尼迈耶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又增加了表现主义和巴洛克的因素。

  尼迈耶重视体形的表面,尤其爱用“自由的和有感情的曲线”。

他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曲线体形。

尼迈耶的著作有《我在巴西的经验》(1961)、《论建筑形式》(1978)。

 

诺依特拉,R.J.

(RichardJosephNeutra,1892~1970)

  美国建筑师。

1892年4月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毕业于维也纳高等技术学校。

1921~1922年在柏林建筑师E.门德尔松事务所工作。

1923年移居美国,在芝加哥市荷勒柏-洛歇事务所工作。

1924年,在建筑师F.L.赖特处的工作对他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1929年入美国籍。

1970年4月16日逝于联邦德国伍珀塔尔。

  诺依特拉的作品主要是小住宅。

这些住宅因特别适合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要求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的特点,而在美国独树一帜。

  诺依特拉的早期作品洛杉矶市劳维尔住宅(1929)引起建筑界的注意。

这所住宅为轻钢框架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板和金属材料围护,结构符合机械装配施工的要求和美学原则。

他设计的加利福尼亚州考夫曼住宅(1946)和特里迈尼住宅(1948),标志着诺依特拉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前者明显地带有L.密斯·范·德·罗的影响,后者则有新型田园风格。

他在50~60年代设计的住宅,充分发展了后一种风格,其建筑平面布置适应梁柱结构体系,简洁、明了,大面积玻璃外隔断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巧妙利用地形和背景以加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

他利用钢、玻璃、木材、块石和混凝土这些不同材料的质感来丰富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这些建筑是诺依特拉对人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各种感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

1956年设计的洛杉矶塞尔鲁尼别墅可以作为代表作品。

诺依特拉设计的公共建筑虽规模不大,但有所创新,对美国同类建筑有一定影响。

1935年设计的洛杉矶市考罗那初级小学,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使每一间教室都有露天活动场地,教室之间有推拉隔断,教室中的坐位不固定,以适应小学生自由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部分则利用草坪和绿篱代替惯用的沥青地面和围墙。

1948年设计的梅列海滨的汽车旅馆、1953年设计的洛杉矶市鹰石俱乐部也都是诺依特拉负有盛名的作品。

  诺依特拉生前曾获得多种荣誉奖和荣誉博士学位。

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还追授他金奖。

皮埃尔·奈尔维

(PierLuigiNervi,1891-1979)

  意大利工程师兼建筑师。

1891年6月1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桑德利奥,1913年从波仑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波仑亚市混凝土学会工作两年。

1915—1918年在意大利工程兵部队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组工程公司,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组织奈尔维-巴托利工程公司,1947年任罗马大学教授。

  奈尔维具有把工程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