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1120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docx

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

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中国青基会于1998年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如今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

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2000年11月29日的谈话语)紧接着,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

再紧接着,下发的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表明:

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

可见,诵读经典诗文极其重要!

笔者认为:

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

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一)、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

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二)、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

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

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

二、 课内诵读诗文的方法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

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

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

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

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

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

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

“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

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

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呢?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把诗歌读成什么样了?

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

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

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二)、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

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 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

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

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

问:

“蓬头稚子”干什么?

答:

蓬头稚子“学垂纶”。

问:

“谁”侧坐莓苔草映身?

答:

“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

谁“怕得鱼惊不应人”?

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

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

有的提出 “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

还有的提出:

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

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 “招手”是“摆手”的意思。

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三)、适度讲解  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

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结束《古风》的教学时,适度讲解:

此诗题目也作《悯农》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

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四)、展开想像、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

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

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

《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

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 课外诵读诗文的途径 

儿童读经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巧。

(一)、“流行”可以制造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

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

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

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

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

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

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 “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

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情感”可以维系兴趣

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四)、“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五)、“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

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

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六)、“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

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

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七)、提供机会多念多背

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

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

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

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

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

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

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参考书目:

俞平伯著《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文史知识》《儿童读经之基本理论》(王财贵博士著《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激活传统 继往开来》(陈越光 中国青基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主任)

反复吟诵唇齿留香

——低段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快捷方式。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古诗拓展教学。

“反复吟诵、积少成多”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让孩子尽情徜徉在古诗词浓郁的古典氛围里;“自主吟诵、个性发现”在摇头晃脑的吟诵中,让孩子享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层次吟诵、以文绘图”在递进式的诵读中,让孩子把握住古诗的整体意境;“对比吟诵、主题积累”在主题式的对比吟诵中,让孩子打开课外诵读古诗的新视窗。

 

【关键词】反复诵读拓展积累

 

   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快捷方式。

“小时能背,终身难忘。

”道德修养自然地渗透在古诗文中,可谓是极好的素质教育。

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经历“学知—习行—养性”的过程,真所谓是一举数得的大好差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以后,《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而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每学期在书上出现的古诗只有四首,以这样的数量计算整个小学读完也只有寥寥32首而已,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离《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

所以,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古诗拓展教学。

一、反复吟诵积少成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音韵铿锵,节奏鲜明,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味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的意境。

这种效果是教师分析讲解无法达到的,古诗词的学习本来可不断地玩味欣赏,不同年龄不同时间吟诵,会有不同的体会。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更要注意反复吟咏。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吟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人。

”……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让孩子尽情徜徉在古诗词浓郁的古典氛围里。

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然会慢慢理解其中的意思,会读会写会运用。

1、数量:

一周一古诗

   新课程的教材特点是量大,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

为了不过多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也为了防止要求过量出现欲速不达的情况。

以一个星期为单位时间,根据孩子对古诗掌握的程度学习更新1-2首古诗,因为每首古诗的难易程度不同,也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了。

这样的数目既不增加孩子额外的课业负担,也不用刻意地留有专门的时间来教学古诗。

孩子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读读、背背在轻松的过程中习得古诗,不会因为过重的负担产生厌恶古诗的心理。

这样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孩子至少能接触到17-18首古诗,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0-30首!

2、形式:

课前吟诵

   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让小干部带领着以各种形式读读、背背。

可以齐读,可以男、女生分读,还可以小组赛读,或者是抽取个别同学到讲台上带着背诵。

内容既可以是读背这星期的新诗,也可以是复习以往学习过的古诗。

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开始一堂课的教学既巩固了一首新诗,又让孩子们快速地静下心来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去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了。

3、评价:

考级制度

   古诗的学习过程是轻松的,为了有一定的量化和检测手段就设立了一个评价制度。

一是每天花十分钟的时间抽取一部分的同学上来带着同学背诵。

这样既有一个检测的作用,也能让全体同学参与进来提高了一定的效率。

二是建立一个古诗的考级制度,不限制时间不规定场所只要你过关了一首古诗可以随时随地找老师背诵。

过关一首敲一个印章,一学期统计通过15首的可以获得古诗1段的证书,通过20首的可以获得古诗2段的证书。

考级制度建立后大大激发了孩子背古诗的兴趣,有的同学自主地在课外去背诵其他一些古诗,下课的时候经常能看见孩子们围着我背古诗的场景。

一个学期尝试下来,班级里已经有背出二十多首获得2级证书的同学诞生了。

我相信长此以往,这样出口成诗(章)的孩子在我们班里会越来越多,而学习古诗词的氛围也将越来越浓厚。

二、自主吟诵个性发现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

有位哲人说:

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

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

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

只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在遇到一些孩子们在诵读后仍旧意犹未尽的古诗词,我会鼓励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比如《独坐敬亭山》中有的孩子发现了“众鸟高飞尽”的“众”和“孤云独坐闲”的“孤”是一对反义词,有的找出了“独”和“两”意思是相对的,还有的孩子发现“只有”也是孤独一个的意思。

真的为孩子们的个性发现而叫好!

在此基础上,我采用了2005年第五期的《小学青年教师》杂志中《放飞孤独》一文中的做法,引导孩子们发现:

整首古诗只有20个字,而“孤”“独”“只”“有”“众”就占了六个字,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孤独感”!

然后再结合当时的背景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这样在孩子们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提升,这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真好!

三、层次吟诵以文绘图

    古诗词的美不但是语言本身的韵律美,还有诗词描绘的一种意境美(画面美),很多古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在拓展教学《渔歌子》的时候,我没有逐句地让孩子去解释、揣摩诗句的含义,而是从整首诗的意境入手,让孩子们在不断的诵读中发现文字中所蕴涵的优美意境。

因为一开始在课前的诵读孩子们读得不到位,稀稀拉拉没有韵味。

“老师读一遍给你们听听?

”“好!

”众口一词。

我就抑扬顿挫地范读起……“听了我的朗读,有什么评价?

”“你最后一句读得最好!

”一个同学说,然后他也学着我的样子细声柔气地诵读起来,那种斜风细雨的感觉已经初露端倪了。

“你听得真仔细,现在也读得很不错了!

”老师鼓励道。

“听了你的朗读,我真的感觉到那里的鱼长得很肥美!

”另一个同学说。

“我觉得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哦?

何以见得?

”我故意卖着关子。

“因为这里依山傍水,是个世外桃源。

“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

”别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接口说着。

“是呀,这里风景秀丽。

虽然下着细雨但诗人还舍不得离去呢!

让我们好好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第二次的读是一次质的飞跃。

“这一次,你们又读出什么美了?

“青山前白鹭在飞,鸟语花香有色彩美。

“还有,桃花、湖水、箬笠各自有各自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更有画面美!

”立即有学生附和道。

“是呀,从白鹭飞这个词老师还看到了一种动态美。

“斜风细雨那是一种朦胧美!

”又有同学有新的感悟了……

   从整体出发以范读为切入口,让孩子对这首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

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又是课外补充的古诗拓展教学。

孩子们能做到琅琅上口地诵读,脑海能奔流出那样一幅朦胧的写意画来。

于是知足常乐:

如若唇齿能留香,不求甚解又何妨?

四、对比吟诵主题积累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

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

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是以秋为主题的单元,里面有两首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

教学后让孩子们去收集和秋有关的古诗词,然后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四首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了主题式的古诗词学习。

我把《秋日》、《秋日湖上》、《汾上惊秋》、《秋风吟》几首古诗影印在纸上,连带诗人介绍和古诗的注解。

发下去让孩子先自己诵读,然后请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古诗来诵读,其余同学评价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接着向他学一学也来好好读一读这一句。

变换形式地诵读过以后挑选自己最先记住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带着大家背一背。

最后,归纳总结:

今天学习的几首古诗有什么特点?

有的孩子说都是关于秋天的,有的还读出了诗人忧郁的心情。

真为孩子敏锐的触觉感到由衷的高兴!

然后引导孩子和书中的古诗和课文进行对比,同为一个秋色,为什么在有的诗人眼里是“正是橙黄橘绿时”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喜庆场景,而在有的诗人眼里却是“古道少人行”的落叶萧瑟,孤独清凉的情景呢?

孩子们体会到心情不同所以同是一个季节个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

最后让孩子们自己背诵了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古诗,鼓励了学习的积极性。

   需要说明的是:

主题式学习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从开始的收集资料开始到课堂的专门教学再到后面的拓展部分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

比如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一个古诗鉴赏会。

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

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

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诵读古诗的新视窗。

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

让学生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的仅是苍海一粟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孩子们在不断扩展的学习、诵读中逐渐提升品味。

 

     陶渊明有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废寝忘食”,所以古诗词的学习完全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反复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灵动和诗意,才是古诗词拓展教学的旨意所在。

此外,古诗词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古诗词读得多学得好的人,在运用现代汉语时,也往往会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苍白和漂浮;多一份精练和轻灵,少一份芜杂和笨拙。

千言万语凝一句:

古诗词学习多多益善!

降低要求增加数量,让孩子们在古诗词的百花园中反复诵读唇齿留香,看尽那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陈晓秋

《小学青年教师》2005、5

《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王崧舟

1

杨敏;“庞眉”考辨[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2

黄桂凤;《诗经》比兴的分类[J];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3

黄桂凤;《诗经》比兴研究概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孙念;当代大学生情绪健康教育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年04期

5

张廷银;论玄言诗产生的文学原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5期

7

张征联;试论朱自清散文美学原则[J];广西师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