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接地习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0532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9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 接地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41 接地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41 接地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41 接地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41 接地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1 接地习题.docx

《141 接地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 接地习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1 接地习题.docx

141接地习题

14.接地

一、单选题

1.工作接地是指()。

A.在电气设备检修时,工人采取的临时接地;

B.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

C.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的接地;

D.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储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接地装置是指()。

A.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B.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网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

C.垂直接地极;

D.A与B的总和。

3.接地电阻是指()。

A.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

B.接地网的对地电阻;

C.接地装置的对地电阻;

D.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4.接触电位差是指()。

A.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人接触设备外壳或构架时,在人体手和脚间的电位差;

B.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或架构间的电位差;

C.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5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D.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5.跨步电位差是指()。

A.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地面上水平距离0.8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B.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0.8m处对接地网边沿接地极的电位差;

C.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人体两脚间的电位差;

D.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且人体跨于接地网外与接地网间时两脚间的电位差。

6.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是指()电压的接地装置。

A.380V及以下;B.10kV及以下;C220kV及以下;D.500kV及以下。

------------------------------------------------------------------------------------------------------------------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

7.接地有很多种,不属于按用途分的接地是()。

A.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B.防静电接地;

C.工作(系统)接地;D.保护接地。

8.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情况下应符合式

的要求。

式中I为:

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

是考虑采用在接地装置()流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值。

A.内短路时;B.外短路时;C.内、外短路时;D.边缘短路时。

9.装置下列部位中,不需采用专门敷设接地线接地的是()。

A.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内的钢筋;

B.发电机机座或外壳;

C.避雷器、避雷针、线等的接地端子:

D.变压器及GIS的接地端子。

10.在有效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接地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

一般在工程中多采用钢作接地线,钢接地线的短时温度不应超过()。

A.300℃;B.350℃;C.400℃;D.450℃。

11.在接地线引进建筑物的入口处,应设标志。

明敷的接地线表面应涂15~100mm宽度相等的专用颜色的条纹来表示。

正确的是()。

A.黄色条纹;B.黄色和红色相间的条纹;

C.红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D.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12.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可用螺栓连接的地方是()。

A.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B.接地线与接地线的连接;

C.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D.接地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极的连接处。

13.低压系统接地可采用多种型式,其中TN-C-S系统的明确含义是()。

A.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

B.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且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C.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且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有一部分是合一的;

D.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且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14.安装在建筑物外的、向B类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不得与电源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且其接地电阻要求是不宜大于().

A.4Ω;B.5Ω;C.6Ω;D.10Ω。

15.低压系统由单独的低压电源供电时,其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超过()。

A.2.5Ω;B.4.0Ω;C.5.0Ω;D.8.0Ω。

16.接户线的绝缘子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低压线被建筑物等屏蔽的地区或接户线距低压线路接地点不超过()绝缘子铁脚可不接地。

A.15m;B.30m;C.45m;D.50m.

17.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接地线的最小截面除应满足有关公式计算值外,埋入土壤内没有防腐蚀保护的接地线,其最小截面按规定应符合()要求。

A.铜10mm2,钢16mm2;B.铜16mm2,钢25mm2;

C.铜25mm2,钢50mm2;D.铜20mm2,钢40mm2。

18.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非供电电缆或电缆外护物组成部分的每根保护线,在无机械保护时,其截面不应小于()。

A.2.5mm2;B.4.0mm2;C.6.0mm2;D.10.0mm2。

19.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中,等电位连接主母线的最小截面应不小于装置最大保护线截面的一半,并不应小于下列导线截面积()。

A.4mm2;B.6mm2;C.10mm2;D.16mm2。

20.接触电压(接触电位差)是指接地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多少处与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A.水平距离为0.6m、垂直距离为1.5m处;

B.水平距离为0.8m、垂直距离为1.8m处;

C.水平距离为1.0m、垂直距离为2.0m处;

D.水平距离为1.2m.垂直距离为2.5m处。

------------------------------------------------------------------------------------------------------------------

------------------------------------------------------------------------------------------------------------------

21.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最大跨步电压(最大跨步电位差)的确切含义是()。

A.在接地网内的地面上,最大跨步(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B.接地网孔中心对接地网接地极的最大电位差;

C.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处时接地网边缘接地极的电位差;

D.在接地网内的地面上,最大跨步(水平距离为1.0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22.IT系统当发生相对其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短路时,其短路电流为()。

A.单相短路电流;B.三相短路电流;C.零序电流;D.电容电流。

23.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其供电系统不应采用的接地型式是()。

A.IT;B.TT;C.TN-CD.TN-S。

24.对医院手术室等有不间断供电要求的场所,其供电系统宜采用的接地型式是()。

A.IT;B.TN-C-S;C.TN-C;D.TN-S.

25.对于采用IT系统供电的场所,其故障报警应采用()装置。

A.剩余电流保护器;B.绝缘监视装置;

C.电压监视装置;D.单相电流表。

26.TT系统自变配电室引出后,中性线应()。

A.在进户处重复接地;B.不应重复接地;

C.可与PE线合并没置;D.不应配出。

27.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中,TN系统和TT系统的共同点是()。

A.电源侧一点直接接地;

B.电源侧一点经大电阻接地;

C.受电侧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D.受电侧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接地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28.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中,TT系统和IT系统的共同点是()。

A.电源侧一点直接接地;

B.电源侧一点经大电阻接地;

C.受电侧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D.受电侧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接地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29.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中,TN系统中两个字母的含义是()。

A.T表示电源侧一点直接与大地连接,N表示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接地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B.T表示电源侧一点经电阻与大地连接,N表示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接地的电源点接地;

C.T表示电源侧一点直接与大地连接,N表示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不接地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D.T表示电源侧一点经电阻与大地连接,N表示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接地的电源点接地。

30.与B类电气装置系统电源接地点共用的接地装置,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其接地电阻应为()。

A.4Ω;B.5Ω;C.10Ω;D.30Ω。

31.下列导体不可以做自然接地极的是()。

A.非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B.征得供水部门同意的金属水管系统;

C.供暖系统的金属管道;

D.征得电缆部门同意的铅质包皮和其他金属外皮电缆。

32.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关系是()。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

C.两者总是相等;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

33.TT系统中,当采用普通变压器为安全超低压供电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变压器二次侧接地;

B.变压器二次侧不接地:

C.变压器金属外壳与一次回路的保护线连接;

D.变压器一次侧设具有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

------------------------------------------------------------------------------------------------------------------

14.3.9在TN或TT系统中,一次侧为50V以上、二次侧为50V及以下安全超低压供电的变压器,宜采用双重绝缘或一次和二次绕组之间有接地金属屏蔽层的安全变压器,此时二次侧不应接地。

在正常环境中对于电压等级在24~48V范围内的安全电压,还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若采用普通变压器取得50V及以下电压,变压器二次侧应进行接地,且一次侧应装设具有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变压器外露可导电部分要与一次回路的保护线相连。

------------------------------------------------------------------------------------------------------------------

34.总等电位连接不包含下列()设施。

A.建筑物内的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B.金属天然气管道;

C.接地干线;

D.安装高度大于2.5m的金属灯具。

35.同一建筑物内的低压系统工作接地、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最大允许值应为()。

A.三者的最大值;B.三者的最小值;C.三者的平均值;D.无法确定。

36.对于游泳池的安全保护,除采取总等电位连接外,还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A.进行辅助等电位连接;B.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连接;

C.采用非导电场所的间接接触保护;D.采用阻挡物的直接接触保护。

------------------------------------------------------------------------------------------------------------------

14.8.3游泳池

     14.8.3.1安全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或要求,应根据所在不同区域而定,区域的划分见附录E.3。

     14.8.3.2建筑物除采取总等电位联结外,尚应进行辅助等电位联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必须将0、1及2区内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与为于这些区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起来,并经过总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

     具体应包括如下部分:

     

(1)水池构筑物的所有金属部件,包括水池外框,石砌挡墙和跳水台中的钢筋;

     

(2)所有成型外框;

     (3)固定在水池构筑物上或水池内的所有金属配件;

     (4)与池水循环系统有关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配件,包括水泵电动机;

     (5)水下照明灯的电源及灯盒、爬梯、扶手、给水口、排水口及变压器外壳等;

     (6)采用永久性间壁将其与水池地区隔离的所有固定的金属部件

     (7)采用永久性间壁将其与水池地区隔离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管道系统等。

     14.8.3.3在0区内,只允许用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安全超低压供电,其安全电源应设在2区以外的地方。

     14.8.3.4在使用安全超低压的地方,不论其标称电压如何,必须用以下方式提供直接接触保护:

保护等级至少是IP2X的遮栏或外护物,或能耐受500V试验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

     14.8.3.5不允许取阻挡物及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直接接触保护措施;也不允许采用非导电场所及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的间接接触保护措施。

     14.8.3.6在各区内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至少具有以下保护等级:

     在0区内:

IPX8

     在1区内:

IPX4

     在2区内:

IPX2,室内游泳池时

           IPX4,室外游泳池时

     14.8.3.7在0、1及2区内宜选用加强绝缘的铜芯电线或电缆。

     14.8.3.8在0及1区内,不允许非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也不允许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

     14.8.3.9开关、控制设备及其他电气器具的装设,须符合以下要求:

     

(1)在0及1区内,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辅助设备。

     

(2)在2区内如装设插座只在以下情况是允许的:

     a.由隔离变压器供电。

     b.由安全超低压供电。

     c.由采取了漏电保护措施的供电线路代电,其动作电流

值不应超过30mA。

     (3)在0区内,只有采用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安全超低压供电时,才可能装设用电器具及照明器(如水下照明器、泵等)。

     (4)在1区内,用电器具必须由安全超低压供电或采用Ⅱ级结构的用电器具。

     (5)在2区内,用电器具可以是:

     a.Ⅱ级。

     b.Ⅰ级,并采取漏电保护措施,其动作电流值不应超过30mA。

     c.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

     14.8.3.10水下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应保证从灯具的上部边缘至正常水面不低于0.5m。

面朝上的玻璃应有足够的防护,以防人体接触。

     14.8.3.11对于浸在水中才能安全工作的灯具,应采取低水位断电措施。

     14.8.3.12埋在地面内场所加热的加热器件,可以装设在1级2区内,但它们必须要用金属网栅(与等电位接地相连的),或接地的金属罩罩住。

14.8.4喷泉、喷水池、装饰展览池等亦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具体可参照本章第14.8节所规定的内容执行。

------------------------------------------------------------------------------------------------------------------

37.下列装置可用于IT系统的第一次接地故障保护的是()。

A.隔离变压器:

B.过电流防护电器;

C.绝缘监测器;D.漏电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38.下列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保护接地的是()。

A.配电屏的框架;

B.手握式电器;

C.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

D.采用不接地局部等电位连接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

39.在装有澡盆和淋浴盆的场所,应根据区域确定安全防护措施。

下列设置正确的是()。

A.在2区内装设配有封闭面板的接线盒;

B.在2区内装设采用剩余电流保护措施(动作电流值不大于30mA)的回路供电的插座;

C.在2区内装置Ⅱ类照明器及其开关;

D.在2区内有不属于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

------------------------------------------------------------------------------------------------------------------

14.8.2装有澡盆和淋浴盆场所

     14.8.2.1安全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或要求,应根据所在不同区域而定,区域的划分见附录E.2。

     14.8.2.2建筑物除采取总等电位联结外,尚应进行辅助等电位联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必须将0、1、2及3区内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与位于这些区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结起来,并经过总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

     14.8.2.3在0区内,只允许用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安全超低压供电,其安全电源应设于3区以外的地方。

     14.8.2.4在使用安全超低压的地方,不论其标称电压如何,必须用以下方式提供直接接触保护;保护等级至少是IP2X的遮栏或外护物,或能耐受500V试验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

     14.8.2.5不允许采取用阻挡物及置于伸臂范围以外的直接接触保护措施;也不允许采用非导电场所及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的间接接触保护措施。

     14.8.2.6在各区内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至少具有以下保护等级:

     在0区内:

IPX7

     在1区内:

IPX5

     在2区内:

IPX4(在公共浴池内为IPX5)

     在3区内:

IPX1(在公共浴池内为IPX5)

     14.8.2.7在0、1、2及3区内宜选用加强绝缘的铜芯电线或电缆。

     14.8.2.8在0、1及2区内,不允许非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也不允许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

     14.8.2.9开关和控制设备的装设,须符合以下要求:

     

(1)0、1及2区内,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辅助设备。

在3区内如安装插座,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是允许的:

     a.由隔离变压器供电。

     b.由安全超低压供电。

     c.由采取了漏电保护措施的供电线路供电,其动作电流值不应超过30mA。

     

(2)任何开关的插座,必须至少距淋浴间的门边0.6m以上。

     (3)当未采取安全超低压供电及其用电器具时,在0区内,只允许采用专用于澡盆的电器;在1区内,只可装设水加热器;在2区内,只可装设水加热器及Ⅱ级照明器。

     (4)埋在地面内用于场所加热的加热器件,可以装设在各区内,但它们必须要用金属网栅(与等电位接地相连的),或接地的金属罩罩住。

------------------------------------------------------------------------------------------------------------------

40.以下不是接地电阻包括的内容的是()。

A.接地极的自电阻;B.接地极之间的互电阻;

C.接地极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D.接地极与建筑物之间的接触电阻;

41.A类电气装置是指()。

A.22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

B.220kV及以上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

C.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

D.500kV及以上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

42.集中接地装置的作用是()。

A.加强对接地短路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

B.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

C.A和B;

D.降低接地电阻。

43.变电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主设备或严重影响供电的建(构)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电阻是()。

A.不应大于5Ω;B.不应大于10Ω;C.不应大干15Ω;D.不应大干30Ω。

44.在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的向B类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装置,其接地装置与B类电气装置系统电源接地点共用。

请问:

当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其接地电阻应符合()。

A.不宜大于1.5Ω:

B.不宜大于4Ω;C.不宜大于5Ω;D.不宜大于10Ω。

45.在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中,标准规定了接地装置导体的最小尺寸,下面是一组常用于地下敷设的扁钢尺寸,其中符合规定的值足()。

A.截面24mm2,厚度3mm;B.截面24mm2,厚度4mm;

C.截面48mm2,厚度3mm;D.截面48mm2,厚度4mm。

46.设计工程接地网中,均压带可采用不等间距布置。

此时接地网地表面的最大接触电位差和最大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与等间距布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公式及系数取值完全相同;B.计算公式相同,系数取值不同;

C.计算公式及系数取值均完全不相同;D.计算公式不相同,但同一个系数取值相同。

47.根据热稳定条件,在未考虑腐蚀时,接地装置接地极的截面Sj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截面Sx之间的关系是Sj不宜小于Sx的()。

A.65%;B.75%;C.80%:

D.85%。

48.以下不是接地装置的构成部分的是()。

A.接地极;B.接地线;

C.保护线:

D.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导体.

49.某建筑物内设一10/0.4kV变电所。

已知变压器高压侧为经小电阻接地,低压侧采用TN系统,下列措施不能防止由高压侧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击事故的是()。

A.高压保护接地和低压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B.高压保护接地和低压系统接地分开独立设置;

C.实行总等电位连接;

D.建筑物外的TN系统改为局部TT系统。

50.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极外,应敷设以()为主的人工接地网。

A.接地线;B.接地极;C.水平接地极;D.接地棒

51.当供电给建筑物的配电变压器设在该建筑物内时,若该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而且变压器保护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建筑物内采用等电位连接,则低压系统()与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A.不得;B应;C.可以:

D.不考虑。

52.TN—S系统表示,低压侧为()线制。

A.三;B.四;C.五;D.其他。

53.TN-C系统表示,低压侧为()线制。

A.三;B.四;C.五;D.其他。

54.在一般三相负荷基本平衡,有专职电工负责维护管理的工业厂房,可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