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0294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做到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四、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在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

《古诗两首》:

《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

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

调查→除害→开渠。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

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

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女娲补天》:

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

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

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

《夸父追日》:

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

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

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五、课时分配

29古诗两首2课时30西门豹1课时

31女娲补天2课时32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3-4课时 

         

2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

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

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具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1、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2、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

“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3、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

(调查) 

第二段:

(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

(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

先做了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

 (3)新娘从哪里来?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

(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

(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

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

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

”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

) 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四)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

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板书设计:

30西门豹

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

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教学反思: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

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

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

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塌下、窟窿、山冈、洪水、熄灭、冶炼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

”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

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教学反思:

 

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会复述这个故事。

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

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

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

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

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

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

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三、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

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四、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五、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六、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七、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八、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

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

你能认准它们吗?

(出示词语投影片)

(二)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

自读──轮读──指名读。

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三、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

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

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

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

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

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

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

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b.组织比赛:

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

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

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