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0239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docx

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单元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授课课题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要求:

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

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分与合,学生能很快算出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师生探究。

1、谈话:

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

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

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

(板书:

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

3加2等于5。

小结:

“+”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3、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4、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

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

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5、谁知道得数多少?

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并领悟计算方法,而且还能根据图意理解给出的加法算式的含义。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

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

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

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

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

1+1=(),你能说出结果吗?

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

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

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小结:

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体会,进一步感悟加法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四、拓展应用

1、讲述:

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2、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体会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5以内数的减法

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能力要求:

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

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

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

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

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放气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体会情景,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

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

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

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场景图引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并领悟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

(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或操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领悟减法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四、总结

提问: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

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回忆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要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

“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

”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

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师生探究。

1、操作学具:

讲述:

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

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1:

讲述:

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2”的那一页。

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

并提问:

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等于多少?

为什么等于0?

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2:

交代:

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

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

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0=5

左边一盆开右边一盆一朵两盆一共

的朵数也没有开的朵数

4、教学“想一想”。

讲述:

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

0+3为什么等于3?

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让学生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0的含义,算出得数,进一步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

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

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

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

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

晚餐它吃了几个?

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

你看到了什么?

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讲述:

根据刚才看到的,谁能把每组题整好队,按顺序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交流,进一步体会0的加、减法计算的规律。

四、总结

1、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2、安排学生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规律。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练习五

教科书第46、47页内容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巩固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有关零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

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利用5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体会加减法

1、老师先出示3枝铅笔,再拿出2枝,问孩子一共有多少枝?

(让孩子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用算式来计算。

2、老师再将5枝铅笔中的1枝给一位小朋友,问孩子还剩下几枝。

(让孩子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用算式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二、实践加减法(交流算法)。

1、看图写算式(46第1题)列式后重点让孩子交流算法。

2、完成46第2题,重点交流算法。

3、算一算,比一比(46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47第4题(学生看图交流图上信息在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2、让学生尝试自己根据加减法算式编写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练习相关的加、减计算,也能锻炼学生有选择地组合信息、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和是6、7的加法

教科书第48页的例,第48-4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

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

“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

”7说:

“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

”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

(出示课题:

和是6、7的加法)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

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1

电脑演示学生植树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

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教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

(2+5=7,5+2=7)

提问:

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2

电脑出示例2图:

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

这是括线和问号。

让学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

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提问:

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叙述:

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

完成“想想做做”第2-5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掌握规律,灵活计算。

四、小结与质疑

1、“想想做做”第6、7题

第6题要让孩子结合刚才摆的结果,与6的分与合联系,有顺序地写下和是6的算式,同理写出和是7的算式。

2、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填不同算式的练习,让学生自主总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感受这些算式的排列规律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6、7减几

教科书第50页例题、“试一试”,第50—5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在问题情景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要求:

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在问题情景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

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种方法更能表达图意呢?

(1)学生评价,教师引导。

(2)学生讨论并列出算式。

7-3=47-4=3

2、“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初步学会由一道减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减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列式。

(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交流时重点探讨第3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计算并交流算法。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计算后画线连一连。

4、“想想做做”第4题。

计算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掌握规律,灵活计算。

 

四、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第5题。

数学游戏,两人一组,一人拿7的卡片,一人拿0-7的卡片,用减法算一算。

2、“想想做做”第6题

按照顺序分一分,写出7的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填不同算式的练习,让学生自主总结7减几的减法算式,感受这些算式的排列规律。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智慧爷爷带我们到课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获?

你是怎样得到他的礼物的?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授课课题

练习六

教科书第52-53页。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和交流巩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练习巩固6、7加减法的算法。

能力要求:

通过练习使孩子能较熟练地运用6、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教学过程:

一、加减法意义

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孩子根据老师的情景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说说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加法,理解意义。

(如先在黑板上放3个磁铁,再放4个,问孩子一共有几个?

怎样计算。

再拿走5个,问孩子剩下几个,怎样计算。

2、完成53页5、6题,看图写出加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含义和相应算式的内在联系。

二、算法交流。

1、完成52页第1题,整理和是6、7的算式,并说说算法。

2、完成53页第2题,通过操作整理6、7的减法并交流算法。

3、计算(52页第3题)

4、算一算,连一连(52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53页第7题

(学生先交流图上信息,再提出问题解答)

2、学生根据加、减法算式,自己结合生活实际编简单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应用

完成53页第8题

(让孩子先观察,找到规律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寻找简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并巩固对学过的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认识6—9的练习课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在认识和理解6~9后,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不同含义。

体会数的顺序。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

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能力要求:

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

教学难点

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仪器

1-10的数字卡片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

小朋友已经通过学习认识了不少的数字宝宝,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已经与哪些数字宝宝交了朋友?

共同回忆。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二、师生探究。

1、师:

引导学生拿出尺子,认真观察。

(1)在尺上有哪些学过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2)5离8近一些还是1近些。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也能想个这样的问题考考你的同桌吗?

2、师:

数字宝宝从尺上走下来,自己排起了队,可是离开了尺子,有几个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小朋友能帮帮忙,把他们排进空位吗?

(出示书上22页第4题)

(1)小朋友独立填一填,再交流:

你是怎样知道该填几的?

(2)上面的数比8小的有哪几个?

在哪里?

比7大的呢?

比6大的呢?

比6小的呢?

(3)看着直线上的数,请小朋友按顺序读一读。

既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读一读。

(4)师:

小朋友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体会几和第几

【设计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师:

小朋友认真听课认真思考。

为了奖励大家,小马拉来了一车的水果(出示22页第6题)

1、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水果?

一共有几个?

2、在书22页第6题,小朋友独立填写。

3、交流。

菠萝前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

苹果后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

体会一一对应。

师:

小马拉来了一车的水果,每一种都同样多。

同样多,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

小朋友你能比一比老师这里苹果和梨的数量吗?

出示书23页第8题。

独立填一填。

交流。

为什么这么填?

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师:

苹果比梨多,也就是9比5多,可以写成9>5。

小朋友可以用“>”、“<”号来填一填书上的第7题吗?

【设计意图】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

三、巩固反思

写数练习

书23页第9题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学校

授课课题

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科书第54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4~55页“想想做做。

学时

第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的: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能力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