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0140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及长度的测量方法;

2.误差的理解。

教学难点

长度测量中估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停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飞机空中加油的动画:

想想议议:

空中加油机能够完成给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加油,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解决空中加油问题,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空中加油机为什么能够给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加油?

在高速飞行的条件下,要准确实施空中加油,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学完本章后,将会解除你的疑惑。

二、学习新课

1.国际单位制

(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引出国际单位制。

(2)介绍国际单位制的由来。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符号为L。

2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纳米(nm)等。

(3)长度单位的换算:

(4)介绍国际上对于米的规定以及光年这个长度单位。

(5)测量长度的工具的认识及简单介绍。

(6)视频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7)通过学习,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使用前:

①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

①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数时,要带上单位。

可简称为“选、观、放、看、读、记”。

(8)学生活动:

练习测量桌面上各种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数据,展示,讨论正误。

(9)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长度和距离。

(10)想想议议: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关系(比如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

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3.时间的测量

(1)学生说说生活中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2)介绍国际上对于秒的规定。

(3)想想议议:

教师展示钟表和停表,学生讨论它们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学生活动:

①分组练习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②练习测量单摆摆动周期的时间,讨论单摆的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5)想想议议:

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

八上物理教案(RJ)1

的?

比一比,看谁说出的测量时间的方法最多。

(视频展示各种测量时间的方法,学生了解)

4.误差

(1)概念

思考:

结合学生刚才的测量活动,对于同一个物体的测量结果不同说明了什么?

概念: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理解:

误差不能消灭,但应尽量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

思考:

结合刚才的测量过程,我们该怎样尽量减小误差呢?

(4)误差与错误

思考:

误差是错误吗?

学生讨论。

(5)学生展示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四、练习拓展

1.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1.08m、1.10m和1.05m,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A1.077mB.1.08m

C.1.1mD.1.10m

B.乒乓球的直径

C木铅笔的直径

D.图画纸的厚度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3)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运动的描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欣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模拟动画,思考:

汽车、公路、树木,它们分别是运动还是静止呢?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1)视频了解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视频了解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所示的运动以及视频中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

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2八上物理教案(RJ)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机械运动:

在物理

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为

运动。

(板书)

(3)机械运动举例。

(4)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

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

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

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

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可见,机械运动

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1)播放列车运动的视频:

然后提问:

“为什么乘客

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学生活动:

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

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让学生讨论回答: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取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3)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

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

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理解: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就说

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

(4)趣味练习:

欣赏毛毛虫和蚂蚁运动的动画,填

由上可知,以地面为参照物,毛毛虫和蚂蚁是—

—的,以毛毛虫1为参照物,毛毛虫2是

的,以蚂蚁1为参照物,蚂蚁2是的。

(5)参照物的选择:

①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的参照物有

关。

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

同。

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问题的

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欣赏视频思考:

为什么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不一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相对静止:

以对方为参照物,另一方是静止的。

学生讨论举出相对静止的实例。

思考:

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什么?

(4)相对静止的条件:

运动快慢一样,方向一样。

讨论:

相对静止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5)相对静止的应用:

空中加油,400m接力赛等。

三、想想议议

1.给定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四、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相对静止:

以对方为参照物,另一方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的条件:

运动快慢一样,方向一样。

(4)相对静止的应用:

空中加油,400m接力赛等。

五、练习反馈:

1.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宇宙里一切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B.宇宙里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C.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D.我们把一切机械的各种运动总称为机械运动

2.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是向北运动的,乙说是向南运动的,丙说是静止的。

请举例说明。

3.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谈谈你的方法,并与看过电影的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对多媒体图像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从多媒体图像“猎豹捕羚羊”的生存竞争中,体

八上物理教案(RJ)3

1.3运动的快慢

会速度的重要性。

6.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欣赏《龟兔赛跑》的故事,思考:

1.运动的描述

(1)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的,兔子是

的,乌龟是的;

(2)以乌龟为参照物,树木是的,兔子是

的,地面是的。

2.运动快慢的描述

(1)我们平常认为兔子跑得快,是如何来进行判断的?

(2)在这个故事中,结果是狐狸裁判判定乌龟赢了,说明应该是乌龟跑得快,这又是如何来判断的?

二、新课教学

1.运动快慢的描述

以龟兔赛跑为例,分析讨论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3)视频小结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4)想想议议:

如果两个人运动的时间不同,经过的路程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得更快?

2.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想想做做:

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

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具体回答。

提示:

可利用刚才学到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来思考计算。

(3)速度:

①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

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

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只要用物体通过的路程去除以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

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

②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4)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v=s/t

让学生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5)单位:

m/skm/h

教师指出: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

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m,时间的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

交通运输中常用“km/h”作速度的单位。

并推出:

1m/s=3.6km/h;1km/h=1/3.6(m/s)

(6)学生重温教材上给出的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了解速度的大小。

(7)速度单位表示的物理意义:

如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表示人步行时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1m。

3.速度的计算

(1)例题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

这项奥运会记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学生先试做,教师再进行规范化板演。

并说明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解题规范化要求:

①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②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

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③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

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④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

(2)例题2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演板练习,教师纠正错误点评。

4.了解频闪摄影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频闪摄影,并结合科学世界,了解摄影在研允运动中的应用。

(2)展示两张频闪摄影的照片,思考:

哪个球运动的时间较长?

哪个球运动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哪个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5.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就称为勻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讨论辨析:

由公式u=s/t可知,做勻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在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在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4八上物理教案(RJ)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在勻速直线运动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但不能认为!

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也不能认为:

在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想想做做:

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线运动,小明记录了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试用描点法描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时间t/s1234

路程s/m1234

教师小结并弓丨导学生直观认识勻速直线运动的图

像。

6.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1)思考:

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是作勻速直线运动吗?

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出:

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

变速运动比勻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3)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4)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二总路程/总时间

u=s/t

三、课堂小结

1.运用快慢的比较

(1)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的远近——观众的

方法。

(2)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裁判的方法。

2.速度

(1)物理意义: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公式:

u=

(4)单位:

m/skm/h

3.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就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长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短,速度一定大

C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汽车的速度是36km/h;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km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3.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车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2秒,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汽车长5米,那么根据以上条件()

A.能算出2秒内车的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车的运动方向

B.不能算出2秒内车的平均速度,但能判断车的运动方向

C.只能算出2秒内车的平均速度,不能判断车的运动方向

D.既能算出2秒内车的平均速度,又能判断车的运动方向

4.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成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过程与方法:

3.能写出比较完整的探究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知道个人的见解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实验中时间的测量及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八上物理教案(RJ)5

教具准备

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前准备:

(1)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公

式:

,单位:

.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国际单位制

中,基本单位是。

(3)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国际单位制

中,基本单位是。

2.想想议议: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来测量某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学习新课

1.测量平均速度;

(1)想想议议;

①实验原理是什么?

②你能说出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吗?

③你能简单描述实验的操作方法吗?

④你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吗?

(2)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2.停表的使用;

(1)教师展示停表(指针式或数字式),介绍使用方法及技巧。

(2)学生练习停表的使用。

3.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注意:

①分组实验,每组至少6人,实行组长负责制;

②在斜面上选取三个点:

起始点A、终点B和中间位置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这三段路程的长度;

③两个同学配合反复练习停表的使用,力争计

时准确;

④注意斜面的坡度不要太大。

(2)学生实验,教师适时点拨。

(3)分组展示实验成果。

(4)交流讨论: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

不足。

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方法:

用停表测出小车在斜面某段路程上运动的时间t,用刻度尺标出这段路程的长度s,利用

求出平均速度。

四、练习拓展

1.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B.8.3m/s

C7.15m/sD.7.75m/s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

A等于4mB.大于4m

C小于4mD.以上均有可能

3.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

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4.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

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第二章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4.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

法。

5.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6八上物理教案(RJ)

7.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拉小提琴、吹笛子、鸟鸣和水声的画面,思考:

画面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些物体在发声?

它们在发声时有哪些特征?

二、授新

1.声的产生:

(1)物理学研究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首先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中注意观察时,要盯住发声的物体;同时思考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活动:

提供给学生铃铛、两端固定且绷紧的琴弦、橡皮筋、鼓,让学生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

①拨动琴弦和皮筋,观察弦上贴着的小纸条的摆动。

摇动铃铛,观察铃铛的运动。

在鼓皮上撒点碎纸屑,敲鼓,纸屑开始跳动。

当纸屑停止跳动时,鼓声也消失了。

把薄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使之产生振动,就会听到声音。

——可观察到发声物体在振动。

②用手指触摸喉头,同时发声——触觉感受发声物体在振动。

(3)演示实验:

①使尺子发声,学生观察思考:

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敲响音叉,学生观察。

③用玻璃棒搅动水发出声音,学生观察。

④用嘴对空瓶吹气,可以听到声音。

在同学们观察、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可概括出!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发声时都在振动,所以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或者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举例:

小提琴等各种弦乐器的发声,是靠琴弦的振动;口琴和风琴的发声,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

的簧片发生振动。

蜜蜂和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并不是用声带,因为它们没有发出这样大的声音的特殊器官,而且只有在飞行时才有声音产生,原因是它们的翅膀能很快地上下扇动。

而青蛙的发声是通过气囊的振动,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来发声的。

我们知道,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声器,而雌蝉则没有,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

提问: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液体或气体发声的例子吗?

组织学生回答:

液体发声:

泉水叮咚响、海边的波涛声等是由于水的流动而引起的。

气体发声:

笛子、黑管和铜号等管乐器发声,是由于通过的气流使管内气柱振动而发声。

呼啸的风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结论: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5)探究创思:

声是怎样停止的?

提问:

振动停止,发声体还会发声吗?

实验:

用手握住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同时也听不见声音了。

结论: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6)想想议议:

图中各发声体各是靠什么振动发声

的?

2.声音的传播。

(1)提问:

声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学生提出猜想: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种物质来作媒介。

(2)学生观看视频演示实验,思考填空:

结论:

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是,不能在

中传播。

(3)想想议议:

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在太空中战斗的场面。

你认为在太空中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吗?

(4)学生活动一:

①先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放在一起。

一位同学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子上,同时用手捂紧另一只耳朵,另一位同学轻敲另一张桌面。

②再把两张桌子离开一定距离,重新做一遍。

提问:

对比两次听觉的感受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结论: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且比空气中传声的效果好。

提问:

你能再举出一些固体传声的例子吗?

电影《铁道游击队》片段“战士们将耳朵贴在铁轨上来判断敌情”。

他们怎么知道鬼子的军车来了?

八上物理教案(RJ)7

们是通过什么听到声音的?

说明:

铁轨可以传声。

它比从空气传播得要快。

火车和汽车司机常把金属棒的一端放在发动机的各个部位上,另一端靠近耳朵。

利用金属棒良好的传声特性,倾听机器内部机件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5)学生活动二:

①把一个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上,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②鱼儿能听见拍手声。

结论: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提问:

尔们能设计一个检验液体是否传声的实验吗?

提供给学生水槽、蜂鸣器和塑料袋等器材,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师小结:

实际上,液体是很好的传声介质。

我们知道钓鱼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否则鱼儿通过水听到岸上响动会跑开。

人们发现:

在海洋中无线电波和光波都不及声波传播得远,它们在海水中传播时很快就衰减了。

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造出声呐设备,可用来发现海面下的潜水艇、礁石及其他水下目标。

(6)小结: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