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9753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知识导图

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服务业

1.定义:

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

(1)商业性服务业:

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2)非商业性服务业:

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1.商业性服务业

(1)自然因素:

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

①市场:

人口规模尤为重要,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

②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例如,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③劳动力:

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

通过集聚,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

⑤其他:

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2.非商业性公共服务业

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

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3.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订制服务等。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

5.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

1.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主要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等。

2.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服务、高附加值以及辐射功能强、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3.服务业空间布局

(1)生活性服务业大多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其布局大多分散。

(2)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其聚集区多以中心商务区、科技创意产业园、软件与信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形式出现。

———————————————[预习效果自测]———————————————

一、判断题

1.服务业是专门为人类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

2.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不受自然因素影响。

(  )

3.商业性服务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  )

4.网络信息技术是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  )

5.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

(  )

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据此回答6~7题。

6.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主要部门有(  )

①物流服务 ②餐饮服务 ③旅游服务 ④管理咨询 ⑤机构培训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7.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性服务业会使工业生产投入加大,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增加

B.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是生产性服务业首先兴起和发展的地区

C.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实现虚拟化

D.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专业化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将会逐渐衰落

解析:

第6题,根据材料,生产性服务业要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所以必须保证物流服务,使原料、产品运输便利,①对。

餐饮服务是工业生产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②错。

旅游服务与生产关系不大,③错。

管理咨询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④对。

机构培训有利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⑤对。

所以D对。

第7题,根据材料,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生产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可能因生产效率高使利润增加,但不会使产品附加值增加,A错。

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制造业发展而兴起的,所以首先兴起和发展的地区是在发达国家,B错。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实现虚拟化,C对。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专业化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将会增长更快。

D错。

答案:

6.D 7.C

 影响商业性服务业布局的因素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中关村原是规划建设的文化教育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

但由于科研与经济曾长期脱节,经济发展缓慢。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从贸易和技术服务起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以北大、清华、中科院和“电子街”为核心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如图)。

现拥有一批国内高技术骨干企业,以及一些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和大量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成为我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

但由于发展历史不长,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也有待建立、健全。

(1)在中关村聚集的服务业属于哪一类?

(2)影响中关村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提示:

(1)商业性服务业。

(2)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集聚等。

1.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商业性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为商业性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

人文因素

市场

市场对商业性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商业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

人口规模是市场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区,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物流的集散

劳动力

不同类型的商业性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如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集聚

集聚可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

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km)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

A.①B.②

C.③D.④

3.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

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

C.玩具制造业D.生物制药业

解析:

第1题,因物流业货物集散量大,时间要求紧迫,所以受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较大,在距机场近的范围内密度最大,且距离机场越远(交通不便地区),密度越小,其变化幅度较大。

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①,在机场附近密度最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题,空间布局灵活的产业受区位限制较小。

由图可知,④曲线表示的产业密度与距机场远近关系不大,受交通因素影响最小,空间布局最灵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3题,该区域的制造业需要靠近飞机场,说明产品需要进行航空运输。

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最可能是生物制药业。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

1.A 2.D 3.D

读某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回答4~5题。

4.影响该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②制造业分布

③交通通达度④城市化水平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③④

5.制造业分布最集中区域的特征是(  )

①交通便利②环境清新

③能源丰富④地价便宜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城市服务业分布模式图的变化特点为市中心密度大,郊区密度小,由市中心向郊区密度越来越小,说明影响该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和交通通达度,①③正确,故B项正确。

第5题,据图可知,制造业在市中心和远郊的密度均较小,在

近郊的密度较大;制造业要运输原料和产品,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制造业占地面积较大,分布在地价便宜的区域,①④正确,故B项正确。

答案:

4.B 5.B

选择题

一个地区某产业的相关指标(如产值或就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占全国该产业的比重称为空间基尼系数。

读我国三个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基尼系数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示期间,三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

A.变化趋势一致     

B.长三角最稳定

C.京津冀一直领先

D.珠三角波动上升

2.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化程度,城市群内部可以(  )

A.强化政府干预

B.各城市产业合理分工

C.减少与其他城市的交流

D.各个城市共同发展服务业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期间三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变化趋势不一致;长三角波动较大;京津冀在2012年后低于珠三角;珠三角波动上升。

故D正确。

第2题,各城市产业合理分工利于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因此有利于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化程度,故B正确。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主要是经济原因,强化政府干预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故A错误。

减少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做法错误;各个城市共同发展服务业不符合题目要求,故C、D错误。

答案:

1.D 2.B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下表是三个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潜力对比表(数字越大,潜力越大)。

读表回答3~4题。

  国家

因素  

爱尔兰

加拿大

语言

4

5

5

政府支持

5

4

3

人力资源

5

3

3

基础设施

2

4

5

教育体系

4

4

5

工资成本

5

3

1

3.关于甲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城市化水平高

C.服务业比重比加拿大高

D.基础设施完善

4.甲国吸引服务外包产业迁入的最大优势是(  )

A.消费市场广阔

B.自然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解析:

第3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甲国在人力资源、工资成本上优势明显,而基础设施较差,可推断甲国应为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甲国人口增长快,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选A。

第4题,根据材料中“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可知,服务外包产业技术含量不高,需要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再结合上题,甲国为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选D。

答案:

3.A 4.D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5.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地租B.交通

C.环境D.技术

6.若R最小时是在近郊区,表明该城市(  )

A.制造业仍具有高聚集趋势

B.制造业过剩

C.服务业比重出现增加趋向

D.产业结构未发生改变

解析:

第5题,根据题干提示,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R值越大,说明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差距越大,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说明在近郊区布局制造业密集,这主要考虑近郊区的地租较低,交通方便,对市中心区环境影响小,与技术关系较小。

第6题,R值的最小值出现在近郊区,说明在近郊区布局服务业密集,不能说明该城市制造业高度聚集和过剩,但可以说明该城市服务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答案选C。

答案:

5.D 6.C

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下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  )

①承德 ②保定 ③张家口 ④廊坊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8.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  )

①人口多 ②交通便捷 ③环境良好 ④经济实力雄厚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第7题,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分析图中四城市各因素,可以看出保定和廊坊两城市交通最为便捷,最适合承接北京分散的批发、物流业,故答案选C。

第8题,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京津等大城市服务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人员流动。

从图中可以看出保定在四个城市中人口优势最大,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所以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为发达,故正确答案选A。

答案:

7.C 8.A

读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图,回答9~10题。

9.关于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正确的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多

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

10.北京和上海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信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

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

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

答案:

9.C 10.A

读某年南京市分圈层(按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划分)各类汽车服务业企业分布数量(单位:

家)统计,回答11~12题。

第一圈层

第二圈层

第三圈层

外部圈层

合计

4S销售店

9

33

218

28

288

汽车维修

8

66

334

61

469

汽车配件

13

70

337

34

454

汽车租赁

49

72

85

3

209

11.4S销售店、汽车维修、汽车配件业主要集聚在第三圈层的主要原因是(  )

A.临近居民区,市场广阔

B.交通便捷、土地租金便宜

C.临近汽车生产厂家,便于及时进货

D.环境优美、政策支持

12.汽车租赁与其他汽车服务业在城市中的区位明显不同,决定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

C.地价D.政策

答案:

11.B 12.A

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2018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

“要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其发展理念。

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关于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区位优势,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

B.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雄厚

C.环南海的经济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D.劳动力质优价廉

14.海南自贸区的产业结构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原因是(  )

A.旅游业为主体产业,是综合性服务产业

B.科技发达,服务业水平高

C.工、农业基础薄弱

D.城市化水平很高,自身服务业需求量大

15.下列关于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房价下跌,购房压力减轻

B.可以在家门口买到平价进口商品

C.人口迁移量减少

D.利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

解析:

第13题,海南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海南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化水平不高;海南农业、旅游业所占比例高,科研力量不强;海南劳动力特点与自由贸易港定位不符。

故C正确。

第14题,海南主导产业为旅游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区位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海南服务业主要面向外来旅游者;B、C、D错,故选A。

第15题,自贸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商品关税,从而降低进口商品价格;自贸区的设定必定带来海南经济的发展,吸引人口迁入,地价上涨,房价也会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较低,与自贸区发展方向不符;A、C、D错,故选B。

答案:

13.C 14.A 15.B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

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

据此回答16~17题。

16.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劳动力B.人才技术

C.政策D.市场

17.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①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③填补3D产业空白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6题,产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市场广阔,获得的利润高,才能存在发展下去。

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市场广阔,D对。

劳动力、人才技术、政策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第17题,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①对。

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迁入,需要劳动力少,不能缓解“民工荒”问题,②错。

美国产业迁入的是生产部门,不能填补3D产业空白,③错。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④对。

D对。

答案:

16.D 17.D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

读图表,回答18~20题。

表1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

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现代服务业

609

金融

54

计算机制造

397

化工及相关产品

53

微电子及电器设备

198

制药业

40

现代通信工程

123

食品及日用产品

35

表2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H国

61.00

13.49

世界平均

78.60

26.42

18.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

A.技术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19.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

A.发展速度在减缓B.劳动力素质较高

C.金融业比重较小D.提供就业岗位多

20.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解析;第18题,根据表1中的主要产业部门判断,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技术密集型,A对;在食品、日用品等劳动密集型,化工等资源密集型,金融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资金少,B、C、D错。

第19题,读图,H国第三产业出现产值比重上升,从业人员比重下降这一特点,其原因可能是劳动力素质较高,需要劳动力少,B对;产值比重增加,说明该产业发展速度在加快,A错;与金融业比重无关,C错;需要劳动力少,提供就业岗位少,D错。

第20题,根据表2分析,H国成人识字率、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导致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难以持续,D对;与人口发展基数太大无关,A错;该国教育水平低,应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B错;与外资投入行业失衡关系不大,C错。

答案:

18.A 19.B 20.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