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9120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

第五讲 压强

(一)固体和液体的压强                

1.(2016香城中考)第31届里约奧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首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了巴西人的快乐和处事的方式。

图中吉祥物对地面压

强最大的是( B )

A) 

B) 

C) 

D)

2.(2016苏州中考改编)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

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

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p1=p2 F1=F2B.p1>p2 F1p2 F1=F2D.p1F2

3.(2016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A )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

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4.(2016哈尔滨中考改编)利用下列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B )

) 

)    

5.(2016南京中考)贴在竖直墙面上的塑料吸盘挂钩(塑料吸盘挂钩重力不计),当挂上适当的重物后,也不会脱落的原因是( C

 )

A.大气压力大于重力B.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C.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等于所挂重物的重力

D.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所挂重物的重力

6.(2016襄阳中考改编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

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小于__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等于__p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2016郴州中考)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

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D )

A.

和GB.ρgh和GC.

和ρghSD.ρgh和ρghS

8.(2016兰州中考)(多选)关于压力和压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

越小的原理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

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9.(2016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在游泳池的底部和侧壁,铺满了面积相等的小瓷砖,请画出水对A、B两瓷砖压力的示意图。

10.(2016山西中考)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

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

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

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F/N

10.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2)分析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10__N

,由图像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4~7s电梯匀速上升(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__(写出一条即可)。

11.(2016上海中考)如图所示,柱形容器A和均匀柱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A中盛有体积为6×10-3m3的水,B受到的重力为250N,B的底面积为5×10-2m2。

(1)求A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3)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B上截去一定的厚度,B剩余

部分的高度与容器A中水的深度之比hB′∶h水为2∶3,且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求B的密度ρB。

解:

(1)m水=ρ水V水=1.0×103kg/m3×6×10-3米3=6kg。

(2)pB=

=5×103Pa。

(3)pB′=

=ρBgh

B′,p水=ρ水gh水,pB′=p水,ρBghB′=ρ水gh水,ρB=

ρ水=

×1.0×103kg/m3=1.5×103kg/m3。

 

(二)大气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016潍坊中考)(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蓄水箱示意图,箱内装满水,M、N是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点,K是阀门,K关闭时,M、N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M、pN,K打开流出水时,M、N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M′、pN′,则( AD )

A.pM=pNB.pM>pNC.

pM′=pN′D.pM′>pN′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16菏泽中考)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塑胶运动场上突然刮起龙卷风,将一名小学生卷起,如图所示。

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3.(2016株洲中考)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 B )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D.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

4.

(2016常德中考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船闸是利用连通

器原理工作的

B.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

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5.(2016黄石

中考改编)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

的是( A )

A.用高压锅容易使饭煮熟——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B.活塞式抽水机——大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C.

水下潜艇能上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D.船闸——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如图所示为2014年中国海军赴地中海为运输叙利亚化学武器船只护航的情景,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并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列选项中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A )

  

    

    

  

      

7.(2016遵义中考)水翼船

下部的水翼做成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直的形状,当水翼船在水中高速行驶时,随船便获得升力,这是因为( A )

A.水翼上方水流速度大,压强小B.水翼上方水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水翼下方水流速度大,压强小D.水翼下方水流速度大,压强大

8.(2016黄石中考)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深度有关

C.人体内部的压强跟外部的大气压强相等,互相平衡,所以人不觉得受到巨大的大气压力

D.1971年6月30日,前苏联宇宙飞船“联合Ⅱ号”由太空返回地面时,由于飞船密封舱壁漏气,致使三名宇航员死于血液沸腾症,这

是由于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增大引起的

9.(2016乐山中考)下列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D )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10.(2016临沂中考改编)暑假里,李辉同学到拉萨

旅游。

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旅游区的大气压__大__,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__不变__,袋内气体密度__变小__。

11.给你一个吸盘、一个弹簧秤、一把刻度尺、一块玻璃,请你设计一个粗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计算大气压值的数学表达式。

解:

①将吸盘紧附玻璃上(将空气完全挤出);②用弹簧秤勾住吸盘,恰将吸盘拉离玻璃的力就等于大气产生压力F;③用前面学的刻度尺知识量取吸盘的直径D,那么半径r=

,所以S=

;④p=

12.(2016重庆中考A卷)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

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

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

水平地面

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

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解:

(1)F=pS=5100Pa×0.2m×0.2m=204N。

(2)由乙图,F=GA+GB=ρAga3+ρBgb3,又∵ρA∶ρB=3∶1,联立可得,ρA=1.2×103kg/m3,ρB=0.4×103kg/m3。

(3)GA=ρAga3=96N,GB=ρBgb3=108N。

设B还余下的比例为x。

GA+GB·x=p′·b2·x,解得x=

,∴切去了1-

13.(2015淮安中考)某小组

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甲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__大气压__的存在。

(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__深度__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__飞出瓶外_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__向瓶中迅速吹气,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气体压强__。

 固体的压强

1.(2013贵阳中考21题4分)当你走在冰封的湖面时,突然冰面出现裂纹,为了立即减小对冰面的压强,此时最好的办法是__趴下__。

若你的质量为60kg,每只鞋底与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10-2m2,则当你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1.5×104__Pa。

(g取10N/kg)

思路点拨:

走在冰封的湖面时,突然冰面出现裂纹,为了减小人体对冰面的压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大受力面积,故最好的方法是趴在冰面上往前移动;由p=

可知,当人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p=

=1.5×104Pa。

易错警示:

人体对冰面的压力为F=G,人体与冰

面接触的受力面积S′=2S。

2.(2016贵阳中考16题2分)如图所示,体重为475N的芭蕾舞演员,表演时单脚鞋尖触地,鞋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10-4m2,则此时她对地面的压强为__5×105__Pa。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13贵阳适应卷18题2分)如图所示,5个工人如同杂耍般挤乘一辆摩托车疾驶在公路上。

这5个人此时相对摩托车的运动速度为__0__

m/s,请结合物理知识,指出他们如此乘车的危险之处__压强过大,压爆轮胎__(写出一条即可)。

 液体的压强

4.(2015贵阳适应卷

)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

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橡皮管漏气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深度__有关。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深度__不变。

(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__不可靠__。

原因是:

__小强

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__。

思路点拨:

(1)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且没有高度差,出现的问题是橡皮管漏气。

(2)排除故障后,重新将金属盒浸没水中,发现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越大,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越大,故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水的深度保持不变。

(4)小强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其原因是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加入盐水后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2016贵阳中考19题3分)在有漩涡的河中游泳极其危险,当人接近漩涡时就会被一股很大的“吸力”吸入水底。

漩涡是由于河床的沟壑变化而产生的漏斗形旋流,漩涡处水流速度突然加快,如图所示。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漩涡产生“吸力”的原因。

解:

水中漩涡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当人接近漩涡时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会被一股很大的“吸力”吸入水底。

6.(2013贵阳中考24题3分)如图

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天窗此时能够向外“抽气”的原理。

解:

天窗前闭后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大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压强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液体压强与浮力的综合

7.(2014贵阳中考10题2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

均为0.3m,其中a容器只有水,b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是__3000__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分别为ma和mb,则ma__=__(选填“>”“=”或“<”)mb。

(ρ

水=1.0×103kg/m3)

思路点拨:

(1)知道a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

(2)鸭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鸭子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相等,则鸭子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1)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

(2)因鸭子漂浮,所以,F浮=G排=G鸭,即放入鸭子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鸭子的重力,因两个容器完全相同,所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相等。

8.(2015贵阳中考14题3分)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同样深度的水,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如图所示。

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球所在的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甲=F乙       B.F甲<F乙

C.p甲=p乙D.p甲>p乙

思路点拨:

根据题目中告诉的信息:

两球的体积相等,根据图示两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可以确定两者V排大小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确定两者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利用V排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水的深度,进而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确定两者压强的大小。

解析:

两球体积相等设为V,都浸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V排甲<V,V排乙=V,所以V排甲<V排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

F甲=ρ水gV排甲;乙球受到的浮力:

F乙=ρ水gV排乙,所以F甲<F乙,故A错误,B正确。

由于两个容器完全相同,设横截面积为S,由于V排甲小于V排乙。

根据公式Δh=

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Δh甲<Δh乙;由于两容器中原来的水位相同,根据h=h0+Δh可知,h甲

p甲

故选B。

 大气压与物态变化的综合

9.(2016贵阳中考10题2分)生活中物理知识几乎无处不在。

下列关于一些厨房器具应用压强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将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B.高压锅煮饭易熟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的沸点低

C.吸盘挂钩紧贴在墙上,是因为空气对它产生了压强

D.换气扇能够向外排气,是因为其附近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大的缘故

思路点拨:

挂钩吸盘内,空气稀薄气压很小,外界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壁上,产生向上摩擦力,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不落下。

10.(2013贵阳适应卷23题3分)高压锅是我们常用的炊具之一。

在使用高压锅煮某些食物时易造成排气孔堵塞而发生危险,所以在锅盖上设计了一个装有易熔(熔点较低)片的“安全眼”,如图

所示。

请你解释易熔片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原因。

解:

液体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

当锅内压强过大时,温度过高而使熔片熔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压强

1.影响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压力的大小__有关,而且跟__受力面积大小__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__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__。

2.定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__压力__与__受力面积__之比叫做压强。

用字母__p__表示。

3.公式:

p=__

__。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则是__牛/米2__,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__帕斯卡__,简称__帕__,符号是__Pa__。

5.物理意义: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单位面积上__所受的__压力__。

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__明显__。

 液体的压强(高频考点)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具有__流动性__,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a.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相等__。

深度越深,压强越__大__。

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密度__越大,压强越大。

2.连通器

(1)定义:

上端开口,下

端__互相连通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

如果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

是__相平__的。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1)产生原因:

空气具有__流动性__,所以空气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悬空倒置的塑料管中的水能用纸片托住,吸管吸饮料等。

2.大气压的测量

意大利科学家__托里拆利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__760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__标准__大气压p0,p0=__1.01×105__Pa。

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105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高频考点)

1.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小__。

3.飞机的升力: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横截面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比较平,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__大__,压强较__小__;下方的空气流速较__小__,压强较__大__。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__压力__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中考重难点突破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B.铁轨下面铺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D.图钉尖做得很细

【答案】B

【方法指导】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1.(2016北京中考)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D )

)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液体压强

【例2】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30m,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

若该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2×105Pa

,则最多还允许水位上涨________m。

(g取10N/kg)

【解析】根据p=ρ水gh公式求出30m深的水所产生的压强,已知坝底所能承受最大的压强,再根据h=

公式求最高水位h1减去30m即为允许水位上涨

的高度。

【答案】3.0×105;2

2.(2016浙江中考改编)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__低__。

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是__转动旋钮__。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3】如图所示,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踩上去有凸凹感的黄色带区域,人必须站在黄色区域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黄色区域以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_、压强________,易发生安全事故。

【解析】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

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答案】大;小

3.(2016广州中考)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

下列选项包含图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B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压力

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例】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结论是:

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用海绵而不是木板材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3)乙、丙;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