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A.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9077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7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城市规划原理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城市规划原理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城市规划原理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城市规划原理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A.docx

《城市规划原理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A.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A.docx

城市规划原理A

序-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1.1城市的概念

字源学的解释P19

中文:

城:

“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

•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品有了剩余•

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物与物的交换(量的增加及次数的频繁)•

专门的手工业者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

•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居民点的分化•

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城市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1.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Button:

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

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Hartman: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3)地理学

F.Ratzel:

“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其他不同学科还有着不同的认识:

历史学家:

城市是一部用建筑材料写成的历史教科书。

政治学家:

城市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舞台。

综合而言:

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作业:

说出你理解的城市本质是什么?

并结合实际谈你心目中的城市是通过什么体现的。

大家在Q群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间讨论。

1.3各国采用的城乡定义评述五个基本因素•1)人口规模:

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少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

但各国所采用的最小人口限额是非常悬殊的。

•瑞典、丹麦:

200人;•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法国、古巴:

2,000人;•美国:

2,500人;•比利时:

5,000人;•日本:

30,000人。

•2)人口密集:

有时人口虽多,却分散在宽广的地域上,并且互不联系;有时人口虽少,但密集于狭小的区域。

两者相比,后者城市色彩可能更加浓厚。

•3)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这一因素主要是根据历史、政治或行政的观点,而不是基于统计与物资设施的考虑,具有比较静止的趋向。

•4)职业构成:

将职业构成比例作为城市标准之一,其目的是要反映人口聚居地的经济活动。

城市是依靠那些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非农业部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口聚居地居民的主要职业是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二、第三产业是必须集中较多的人口才能得到发展的。

•5)城市设施:

按此因素,凡具有某些城市特征的人口聚居地方都能设市。

这些特征包括:

完整的街道形态,连续成片的建筑,具有一定规模的下水道、自来水、供电、交通系统、医院、市场、教育机构、法院等。

1.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吴良镛:

“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建国以来,我国设市和镇的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目前采用的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和1986年9月19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确定的设镇和市的标准。

中国建设部消息,截止2002年末中国已有城市人口3.5亿,全国设市城市660个。

([url][/url]2003年05月26日15:

05中国新闻网)•

(一)设镇标准•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二)设市标准•1、非农业人口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

•2、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

•3、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实力大小决定。

沈阳市划分13个辖区:

共辖9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三个县。

行政区名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区域人口(万)区(县)政府驻地和平区6070十一纬路76号沈河区5870盛京路25号皇姑区6680庐山路3号大东区10199津桥路20号铁西区484114兴华北街34甲浑南区(原名东陵区(浑南新区))913(292)30世纪路13号于洪区49960黄海路37号沈北新区109840中央路64号苏家屯区78243.5翠柏路14号新民市331870新民市市府路12号辽中县146050辽中县蒲西街道康平县217535康平县康平镇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

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

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交通通讯子系统:

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空间子系统:

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现代城市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理。

•思考: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它将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决定城市的建设规模,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没有城市规划,那么城市的建设将会陷入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城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有自然优势:

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

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组织

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

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

文化中心城市

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

贵族区

凉风

热风奴隶住区

卡洪城P06说明文字

现代城市:

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

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

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研究时,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中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世界上已有六大城市群达到城市带的规模:

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地处大西洋沿岸平原,从马萨诸塞洲的波士顿至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一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卫星城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城市密集区。

形状成带状。

2、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神户连接起来的范围,包括各大城市间充填的众多卫星城镇,成为一个几乎全是由城市连接起来的城市密集带,几乎看不见各大城市地区之间的田野。

该城市群又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

4、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的小城镇。

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从阿姆斯特丹到巴黎的一带地区,还包括沿莱茵河向上直到德国的鲁尔区,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一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兰斯塔德、比利时等城市群组成。

6、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一大批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的城市群,现在还在发育之中。

3.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3.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管子。

度地篇》有关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近日,有媒体报道“百湖之市”武汉要开挖市内最大的人工湖,相关规划已经进入公示阶段。

消息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点赞,但也有更多人吐槽。

有网友直言:

近些年武汉一边大肆填湖,一边又花钱挖人工湖,简直是瞎折腾。

(2014年7月22日中国广播网)(3)古城:

唐长安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

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

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

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特点

(1)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社会秩序而产生的严谨,中心轴线对称规划布局;

(2)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3.2现代城市规划学科

(1)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2)卫星城镇规划理论卧城-半独立-独立(3)《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小区规划等

卫星城镇理论的发展过程

1.卧城---除了居住建筑之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机构。

2.半独立--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3.独立---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成都田园城市蓝图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课后要求:

熟练绘制“田园城市”方案图—第四版P29

土地资源消耗-近20年市域土地开发过程分析

市域范围城乡建设面积统计分析(含太湖)

年度面积(平方公里)百分比1986264.4479873.11991469.65962495.61996928.741330311.019981121.25946513.320021576.11000318.620032181.16699725.820042420.22797728.6注:

市域范围总面积8460.22平方公里,其中太湖1447平方公里

苏州

4.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4.1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单向:

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

封闭:

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复合:

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

发散:

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

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确定为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一种动态过程。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刚性的规划思想方法特征即缺乏多种选择性。

造成刚性规划思想方法的原因之一是机械的社会观,之二是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以设计工作的思想方法代替规划工作的思想方法。

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表现为规模的必要弹性、时效期的必要弹性、用地形态上的必要弹性。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规划决不是在实际城市发展中起指令性控制作用的中心枢纽。

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控制论思想,它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在城市发展进程的引导性控制作用,城市规划是向各系统提供正确的发展选择的引导者。

4.2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4.2.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分析的广泛性:

收集数据资料的广泛性、分析角度、分析对象的多样性;论证的严谨性:

思想方法、论证手段的严谨;成果的弹性:

不仅仅是一套规定的图纸,规划成果通过非图纸表达的方式会有新发展。

4.2.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1)规划技术论证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工作,其内部的工作传递方式是横向的,复合的。

2)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是确认规划的法律效果。

3)组织开发经营活动的传递关系是相互配合性的。

5.城市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5.1规划的概念

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

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P.Hall:

“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先目标得以实现”。

“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达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5.2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5.3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

“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5.4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未来5年百姓生活将会怎样•15分钟:

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30分钟:

规划提出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50万人:

加强并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50万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10.8年: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1000兆比特每秒:

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约3000公里: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2个3万公里:

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2000万套: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3个1亿人:

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五年后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一小时通勤都市圈

第一章城乡规划体制

1.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管理职能,是以城市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使用为核心的公共干预。

目的是要:

(1)克服城市建成环境开发中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

(2)确保城市建成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需求;(3)同时保障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

2.城市规划体系构成

•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体系•规划运作系统•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国家的《城乡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2专项法•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3.3相关法•城市建成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包含多个方面和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4.1集权制度•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较大的干预权(如英国和法国)。

•4.2分权制度•地方政府对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充分的自治权(如美国)。

•4.3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规划局、建委、建设局。

•4.4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行政决策权、行政决定权、行政执行权。

5.城市规划技术体系

•5.1规划编制•

(1)战略性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2)实施性规划(法定规划)•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5.2法定规划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5.3规划依据•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政策•城市政府及其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

•6.1规划管理•

(1)通则式规划管理•主要特征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具体,作为规划管理的唯一依据,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几乎不享有自由量裁权。

•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的优点,但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较为欠缺,如美国的区划制度。

6.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2)个案式规划管理•主要特征是开发控制规划的各项规定比较原则,规划人员在审理开发申请个案时享有较大的自由量裁权。

•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优点,但在确定性和客观性方面较为欠缺,如英国的审批制度。

•(3)综合型规划管理(双层管理)•第一层面:

针对整个城市发展地区,制定一般的开发控制要求,进行通则式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层面:

划定城市中的各类重点地区(如城市中心地区、景观重要地区、历史保护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附加特别的开发控制要求,采取个案评审方式,进行个案式管理,以强化精细程度。

•6.2规划开发制度•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行“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7.结论: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

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2)艺术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

城市天际轮廓、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等)。

(3)政策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

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5)综合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区域规划、国土规划

总体规划分区规

划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属于城市规划阶段

(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7.1城市总体规划(3)主要内容纲要9条;体系7条;中心城区规划18条;近期建设6条;比如: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等。

1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