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813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docx

江西理工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学生用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手册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二○一○年十月

 

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大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教务部汇编《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作为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进一步加强我校区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真正达到培养合格人才,提升教学水平之目的。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务部

2010年10月

 

一、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1

二、附件1: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7

三、附件2:

软件学院毕业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12

四、附件3: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细则……………………………………………21

五、附件4: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评价表………………………24

六、附件5: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综合检查指标体系………………25

七、附件6: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及任务书…………………………31

八、附件7: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3

九、附件8: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1…………………………34

十、附件9: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2…………………………35

十一、附件10:

软件学院毕业答辩记录及成绩表……………………………36

十二、附件11:

软件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37

十三、附件12: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成绩统计表……………………39

十四、附件13: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汇总表………………………………40

十五、附件1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41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以及“教高厅[2004]14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做到职责分明,有章可循,经研究决定编订的《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环节(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选题;

(二)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三)设计(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四)工程或工艺设计、计算,实验研究、数据整理;

(五)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分析、论证;

(六)编写中、外文摘要;

(七)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

(八)答辩。

第二章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校区教学主管校长领导下,教务部宏观管理与监督,各系、教研室具体负责,协同完成。

校区和各系领导均应重视和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

第六条教务部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校区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正常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各系应成立由系主任亲自负责、相关教研室主任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监控,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具体职责是:

(一)教务部职责

1.统一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要原则问题;

2.研究、制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例、规定及其它文件;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和工作监督;

4.组织各系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检查、总结以及质量评选工作。

(二)各系职责

1.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组织制定本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工作进程、评分标准及管理细则等;

2.审核各专业教研室上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任务书和指导教师(包括兼职指导教师)名单,负责组织师生双向选题工作;

3.经常检查了解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成立系答辩委员会,负责本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

5.配合教务部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检查和质量评选工作;

6.组织本系“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推荐工作;

7.组织对本系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分析、汇总、上报,向教务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

8.收集、保存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资料。

(三)教研室职责

各专业教研室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本单位,其具体职责是:

1.落实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包括选聘校内外指导教师;审议并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组织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经费、设备的分配等;

3.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宣布纪律及注意事项;

4.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5.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确定各答辩小组的人员并指定负责人;平衡各组进度及评分标准;

6.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向本系提交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告及改进意见。

第三章选题及指导教师

第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恰当与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合适的选题使指导教师与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一)选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题目难易要适当、份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对于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可适当加大份量与难度;

(二)提倡不同学科专业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

(三)要注意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训练学生查阅中、外文资料、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注意把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结合起来;

(四)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

对于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每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小课题,且每个学生必须对课题的全过程有所了解,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受到全面的训练;

(五)每一个题目都必须先有充分的资料、文献、数据和规范等依据。

不允许先立题目后找依据;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需经教研室研究审定,由所在系主任批准后报教务部备案。

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若因教学或科研的实际需要须改变题目内容的,需经教研室主任审定、报批和备案;

(七)指导教师填写好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讨论,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后,报系部系主任批准后下达并供学生双向选择。

第十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一)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部分新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校外同行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

指导工程设计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经历;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技术职称;

(二)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设计、实验或研究工作经验,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陶冶起有益的影响;

(三)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业务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指导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课题,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应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和进度计划;

2、及时指导和检查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即时答疑(质疑),定期检查学生设计(论文)的进度;

4、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出恰当的审查意见。

审查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5、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语,提出成绩评定的初步意见。

(四)凡在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除该单位指派指导教师外,相关的系部还必须指定教师参加指导和联系,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四章学生

第十一条根据本系本专业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进行选题,学生选题后必须尽早与指导教师联系,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两周后,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包括课题来源、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认识、要求、文献资料查阅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等),并报指导教师审阅。

第十三条应充分发扬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认真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内容、进度,独立完成设计(或论文)。

严禁互相抄袭或请他人代做。

第十四条遵守校区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有关规定、纪律和要求,努力和认真完成毕业环节。

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违犯纪律者,要严格按照校区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按照系、教研室所规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编写要求进行撰写、打印和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原则上工科不得少于2万个印刷符号,经、文类原则上不得少于1.5万个印刷符号。

第十六条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期间,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现场和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节约水、电和其他消耗材料。

第十七条对涉及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未经许可,一律不准对外泄密。

第十八条通过论文答辩后,应对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意见作出必要的修改。

第十九条需提交完整的纸质毕业设计(论文)和电子文档各1份。

第五章考核及成绩评定

第二十条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

严格考核程序,合理评定成绩,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治学严谨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意义。

因此,必须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通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分别写出评语,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第二十一条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论文)进行“审阅”,其内容包括:

(一)任务的难度、份量及完成情况;

(二)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

(三)有无创新;

(四)工作态度;

(五)指出存在问题及错误。

第二十二条由答辩小组负责人聘请评阅人对学生的设计(论文)进行“评阅”,其内容包括:

(一)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二)内容是否正确、严密,有无独创性;

(三)设计、计算及主要图纸的质量;

(四)文字表达及其他附件的水平;

(五)英文摘要的译文质量。

第二十三条“答辩”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使学生认真总结思考,巩固提高已学过的知识;又是衡量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正水平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均应在毕业答辩会上公开进行。

答辩时间一般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最后一周内进行。

(一)各系应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答辩委员会(5至11人),负责主持本系的答辩工作。

要根据各专业学生人数和课题性质,划分为若干答辩小组(须3人以上)进行答辩工作,并指定相应的负责人。

必要时,教务部有关人员按照各系日程安排检查答辩。

(二)需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教学时数三分之二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答辩时,学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课题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2.所参考的主要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

3.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4.设计(论文)的价值及有无创新。

然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约15分钟,提问内容:

1.与课题有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

2.设计(论文)中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四)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汇报、审阅意见、评阅意见和答辩情况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写出评语。

各专业的评分标准由各系根据其学科性质制订。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及格”:

1.设计中有原则性重大错误或基本没有完成任务;

2.弄虚作假,有抄袭行为;

3.答辩时概念不清,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

4.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教学时数三分之一。

(五)二次答辩。

在小组答辩完成以后,各系可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答辩。

第六章检查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教务部应根据本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各系的配合下,组织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选题、落实、指导、考核、答辩等方面加强阶段性检查和监督工作。

第二十五条各系要特别重视和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考勤、考纪。

第二十六条各系在答辩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并撰写质量分析总结报告。

第二十七条校区要保证毕业环节的顺利完成,妥善处理好毕业分配与教学工作在进程中的矛盾,努力减少和消除毕业分配对毕业环节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第二十八条对获得校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同时,须完成3000字左右的缩写小论文(含中、英文摘要)纸质和电子文档各一份,各系汇总后交教务部组织编制校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编。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各系对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进行整理,全部归档保存五年左右,保存地点为各系资料室。

第三十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

1.《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详见附件1;(教师用)

2.《软件学院论文统一格式规定》(含模板),详见附件2:

(师生共用)

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细则》,详见附件3;(分系部、教师、学生用3个版本)

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价、质量分析指标体系》,详见附件4;(系部、教师、专家用)(含质量分析、质量评估、工作评估等工作总结性提纲)

5.《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详见附件5;(含扉页、任务书,师生共用)

6.《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详见附件6;(学生用)

7.《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1》,详见附件7;(学生用)

8.《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2》,详见附件8;(学生用)

9.《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表》,详见附件9;(学生用)

10.《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选题、审题表》,详见附件10;(学生用)

1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成绩统计表》,详见附件11;(系部用)

12.《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12;(系部用)

13.《软件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评价表》;

1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原有关文件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

毕业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封面格式要求:

采用浅色(蓝或绿)波纹纸A3幅面,以下为封1,2,3内容及顺序,内容页单面打印,胶装,封三需手写签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题题目:

学院:

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

职称:

时间:

2013年6月5日

说明

 

请按以下顺序编排:

一、封面

二、任务书

三、开题报告

四、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五、目录

六、正文

七、附录(可选)

八、参考文献

九、外文资料(可选)

一十、致谢

一十一、小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中文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设计(论文)中没有抄袭、剽窃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存在为获得江西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为本设计(论文)的完成给予过的帮助、做出过的贡献均已在设计(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江西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宋文设计(论文)的原件,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

即使是保密的设计(论文)解密后也应遵守此项规定。

签名:

日期:

内容部分格式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保证我校区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现制定《软件学院关于毕业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提出如下要求:

1.结构要求

毕业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英语专业除外),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任务书,(3)开题报告,(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2.1封面

采用校教务部统一规定的封面。

2.2评阅、答辩记录书

指导教师评阅书(成绩评审表1)、评阅教师评阅书(成绩评审表2)和答辩记录书(答辩记录及成绩表)表中各项内容要认真填写(包括签字盖章)。

该表一式两份,一份附在论文内,一份交教务部保存。

指导教师评阅书中的“评阅意见”不能少于100字,主要包括开题报告、设计或研究内容、外文资料和译文、工作量、工作态度、设计或论文质量、创新性、应用性、论文写作、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评阅教师评阅书中的“评阅意见”不能少于50字,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设计或研究内容、外文资料和译文、工作量、设计或论文质量、创新性、应用性、论文写作、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方面意见;

答辩记录书中的“综合评价”应达到100字左右,主要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工作量、设计或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答辩记录”主要包含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情况等,答辩记录由答辩小组秘书填写。

2.3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含专题)、原始依据、参考文献、设计内容和要求。

原始依据要填写明确,且不得少于200字,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不得少于200字,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论文题目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醒目,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5字,用三号字、黑体;任务书第1页除题目外,其余各项用四号、加黑、宋体字,第2、3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2.4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不少于1500字。

内容包括: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要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完成,指导教师和审题小组组长审阅签字后,学生保存并装订于毕业设计(论文)中。

课题名称、系部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2.5中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简要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

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7个。

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分号。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NewRoman。

2.6目录

“目录”二字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

目录的各章节应简明扼要,其中每章题目采用小三号宋体字,每节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要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2.7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应占据主要篇幅,一般应有前言和文献综述,前言说明设计(论文)的工作目的(背景),并引出课題,文献综述要对国内外同类工作做出对比,指出前人成绩与不足,引出本研究工作方案。

基础理论类的研究型论文的正文文字一般不少于10000字,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其它类正文文字一般不少于15000字(仅限于工科);工程设计类图纸折合成零号图纸不能少于三张。

在正文当中,如果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释说明。

注释说明要求一律采用页末注,而不是行中注和篇末注。

在同一页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先后顺序编注释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在右上角,如×××1,隔页时,注释号需从头开始不得连续。

注释内容当页写完,不得隔页,采用小五号宋体。

2.8附录

另起一页。

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

“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

附录中有程序源代码的因篇幅限制可酌情考虑内容的序号。

2.9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本专业教科书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除个别专业外,一般应有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

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15篇。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详见附件)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著:

作者.书名(译音).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博士:

[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

申请者.专利名.国家.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举例如下: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顶格)

[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

1-7.

[2]李明.物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58~62.

[3]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combinedimmunodefici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