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7968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docx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修改版

第一篇: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一)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去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式成一个个具体形象,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顺序列出镜头的镜号。

②确定每个镜头的景别:

如远、全、中、近、特等。

③规定每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及镜头组接的技巧。

(如推、拉、摇、移、跟,切淡化划键。

④用精炼、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要表现的画面内容,必要时借助图形、符号表达。

⑤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⑥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音响效果。

依据文字稿本加工分镜头稿本,不是对文字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稿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接近电视或者说它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获得某种程度可见的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如同建筑大厦的蓝图,是为电视教材的摄制提供依据,全体摄制组人员都是依据分镜头稿本的要求,分工合作,进行摄、录、编的各项工作。

(二)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机号景别技巧时间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备注

通常采用这样的格式,共十个栏目,其含义如下:

1.镜号:

即镜头的顺序号。

按组成电视教材的镜头的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拍摄时不一定按此顺序号拍摄,但编辑时则必须按这一顺序号进行编辑。

2.机号:

现场拍摄,用2-3台摄像机同时工作,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是由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通过特技机进行现场编辑,单机拍摄就无需标明。

3.景别: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确定要突出的整体或局部,一般有远、全、中、近、特等。

4.技巧:

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的运动技巧,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如分割、键控)以及镜头间的组合技巧(切、淡、化、划等),一般在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中,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间组接技巧。

5.时间:

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时间以秒去标明。

6.画面内容:

用文字描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可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甚至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分割为两部分,或键控出某一图像等。

7.解说:

对应某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8.音响:

在相应的镜头上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如机器声,实验操作声,声现象中的声效)

9.音乐:

注明音乐的内容(曲子的名称)及起始位置,用来作情绪上的补充和深化,增强表现力。

10.备注:

方便导演记事而安排的,可把拍摄地方,特殊要求,注意事项等写在此栏。

第二篇:

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一、分镜头

(一)什么是分镜头

所谓分镜头,是将文字稿本中写出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照创作意图,将镜头的内容、艺术特点和摄制要求,在稿本上用文字或图形体现出来,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含义。

比如文字稿本写出的形象为“一个小孩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分钱,把钱交给民警叔叔”,分镜头可这样:

1.全景:

小孩在路上边蹦边跑,突然停下,低头。

2.近景:

小孩低头看。

3.特写:

马路上一分钱硬币。

4.中景:

小孩弯腰下蹲拾钱。

5.全景:

小孩向前跑去。

6.近景:

小孩将钱交给民警。

将上面6个镜头连接起来的镜头组就完整地表达了文字稿本的内容。

当然也可以用8个或4个镜头来表现,但如何分才能更有效的去呈现同一内容,这得有一套理论与方法作指导。

(二)分镜头的依据1.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电影电视画面是给观众看的,观众在看时就会有怎样才能把被拍摄对象看得更清楚的心理活动。

比如,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是整体看,或是局部看;是从高处往下看,还是从低处往上看;是跟着看,还是固定下来详细看。

在分镜头时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心理需求去分镜头,并注意镜头的景别与拍摄的技巧。

人们在观看电视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会迅速地、连续地出现许许多多的疑问、联想和猜想,同时又会迅速地、连续地在观看中得到解答,得到印证。

这种“疑问-解答”的思维变化始终在观看过程中自然地、以本人不易察觉的方式反复进行着。

如果有些疑问或要求得不到满足,观众就会感到极不愉快。

镜头处理得好,会巧妙的引导和把握观众的思维和感受,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视觉和心理的满足。

作为一个导演应该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仔细揣摩观众在看到画面和听到解说时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从内容到形式上按思维逻辑和观察习惯去划分镜头。

(如世锦赛中,法国--捷克的点球大战镜头的切换;教师黑板写字近景特写;专题片中反映农民富裕花钱拍照片,只拍摄很多像册,不拍摄照片。

电视台文艺节目,精彩的地方换成观众等。

2.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用蒙太奇手法进行组接,从而构成镜头组,是分镜头的重要依据。

3.依据画面内容的表现需要。

文字稿本中画面内容的描述,勾画出一系列需要表现的形象和动作。

这些形象和动作在导演的头脑中一经形成后,就要仔细分析表现它们的可能性,设想从什么样的角度和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表现。

把这些设想的雏形和实际拍摄的对象进行核对后,要用多少镜头,每个镜头的长度,以及镜头的技术和艺术要求等基本上都可以确定。

例如,文字稿本上一段画面内容:

“在辽阔的高原草地上,放牧着一群群肥壮的牦牛。

牛群中一只黑色的小牛犊紧衔着母牛的乳头,吸吮着奶汁。

小牛的脖子上,系着一块小铜牌,上面打印着编号:

试B--012。

如果用镜头来表现上述内容,可以这样分析:

“在辽阔的高原草地上,放牧着一群群肥壮的牦牛”其中要表现“辽阔的草地”和“一群群牛”,需要用远景镜头或摇拍的全景镜头;而要看清是“牦牛”,则只有选择全景镜头。

对于“牛群中一只黑色的小牛犊紧衔着母牛的乳头,吸吮着奶汁”这一小段内容,其中要表现“牛群”,应该用全景镜头;而表现“小牛吸乳”的动作,则最好用近景镜头。

那么,两者接合起来,可以用全景镜头推至近景镜头来表现。

对于“小牛的脖子上,系着一块小铜牌,上面打印着编号:

试B--012”这一小段内容,则应该用一个特写镜头来表现。

按照上面分析,划分镜头时可以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用一个镜头表现:

①全-近-特(全景、摇拍)辽阔的高原草地上,30秒)一群群牦牛。

(机位下移、推拍)牛群中一只黑色的小牛犊衔着母牛乳头在吸吮奶汁。

(推成特写)小牛脖子上有个铜牌,上面打印着编号:

B--012。

这个镜头整个过程是全景摇推近景,同时机位下移近景推至特写。

全部过程完成一般需要30秒至35秒,并且从全景直推到特写,对摄机变焦镜头的倍数要求较高;摇、推、移全用上,拍摄难度较大。

其中采用机位下移是由于全景摇拍时,一般拍摄角度是俯拍,机位较高,而近镜拍摄小牛吸吮乳汁又必须采取较低的机位仰拍或平拍,因此在全景推近景的过程中机位要同时下移。

第二种方案,用三个镜头表现:

①远景5秒辽阔的高原草地,牛群遍布。

②全景3秒牦牛群。

③近-特10秒黑色的小牛犊紧衔着母牛的乳头,吸吮着奶汁。

小牛脖子上的铜牌上,清晰地打印着编号:

“试B--012”

两相比较,采用第二种方案划分镜头较好。

4.依据摄制的可能性

文字稿本中画面内容,有时是一大段描述(例如场面描写),只需一个镜头便可以表现;有时是一句话,却不得不用两个或是多个镜头才能表现。

这主要依据摄制的可能性来确定。

例如,文字稿本上一段画面内容:

“在显微镜下观察液滴,无数的毛蚴在不停地游动。

”用分镜头表现应该是:

①近景5秒实验员将玻片上的液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显微8秒无数毛蚴在游动。

由于画面内容必须表现显微镜(普通拍摄),又必须表现毛蚴活动(显微拍摄),只能用两种拍摄方法摄制,应该分为两个镜头来表现。

二、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一)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去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式成一个个具体形象,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顺序列出镜头的镜号。

②确定每个镜头的景别:

如远、全、中、近、特等。

③规定每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及镜头组接的技巧。

(如推、拉、摇、移、跟,切淡化划键。

④用精炼、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要表现的画面内容,必要时借助图形、符号表达。

⑤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⑥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音响效果。

依据文字稿本加工分镜头稿本,不是对文字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稿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接近电视或者说它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获得某种程度可见的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如同建筑大厦的蓝图,是为电视教材的摄制提供依据,全体摄制组人员都是依据分镜头稿本的要求,分工合作,进行摄、录、编的各项工作。

(二)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机号景别技巧时间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备注

通常采用这样的格式,共十个栏目,其含义如下:

1.镜号:

即镜头的顺序号。

按组成电视教材的镜头的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拍摄时不一定按此顺序号拍摄,但编辑时则必须按这一顺序号进行编辑。

2.机号:

现场拍摄,用2-3台摄像机同时工作,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是由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通过特技机进行现场编辑,单机拍摄就无需标明。

3.景别: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确定要突出的整体或局部,一般有远、全、中、近、特等。

4.技巧:

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的运动技巧,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如分割、键控)以及镜头间的组合技巧(切、淡、化、划等),一般在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中,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间组接技巧。

5.时间:

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时间以秒去标明。

6.画面内容:

用文字描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可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甚至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分割为两部分,或键控出某一图像等。

7.解说:

对应某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8.音响:

在相应的镜头上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如机器声,实验操作声,声现象中的声效)

9.音乐:

注明音乐的内容(曲子的名称)及起始位置,用来作情绪上的补充和深化,增强表现力。

10.备注:

方便导演记事而安排的,可把拍摄地方,特殊要求,注意事项等写在此栏。

第三篇:

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电视教材是由电视画面与声音共同去表达教学内容的。

一个15分钟的专题电视教材,就是电视画面连续在电视屏幕上呈现15分钟,这些连续呈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的。

最简单的电视教材画面也是有许多镜头连接起来的。

镜头和镜头的组接使电视手法之一,利用电视的手法去呈现教学内容是电视教材的一个特色。

我们编制电视教材,就必须对镜头和镜头的组接由有透彻的了解。

1、镜头与镜头组

(1)镜头

什么是镜头?

这里的镜头不是指摄像机的光学镜头,而是指摄像机拍摄下的画面。

所谓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始拍摄直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连续画面。

换句话说,镜头就是摄像机连续拍下的一段由不同画幅的画面。

这里应注意他是“连续拍摄”下的,不是经剪辑(编辑)连接起来的,每一编辑点的前后已经是两个镜头。

镜头有长有短,电视教材中使用的场镜头比较多。

一步15分钟的专题电视教材,大概有100个镜头,平均一个镜头约10秒钟。

但电影股市或电视剧,情节紧张的段落会用许多短镜头,一般是3-5秒,有些甚至少于一秒。

电视广告片的短镜头更多,一个30秒的广告,往往也有几十个镜头。

长镜头增加真实感,且能边看边思考;短镜头会加快进行的节奏,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同时加大了传送的信息量。

镜头的长短应有教学内容的性质及其表达的要求决定。

(2)镜头组

我们将分别拍摄下的镜头组接起来,不是随意的。

镜头组接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还要依据一定的艺术手法。

我们编制电视教材不能照搬电影、电视的艺术手法,也要防止那种只讲课堂教学班上电视屏幕的做法,要充分使用影视的艺术手法去呈现教学内容,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电视教材。

最基本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应用镜头组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里,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它只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

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句子,它由词和词组依据语法规则连接构成。

在画面语言里,最小的单位是镜头,它通常只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相当于“词”。

通常有几个镜头连接组成的镜头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相当于“句子”,称为“蒙太奇”(montage)句子。

例如下面几个镜头:

(1)一学生在座位上,

(2)凝视着前方。

(中景)(3)教师在讲台的黑板前板书。

(全景)(4)学生在笔记本鞋子。

(近景)

上面每一个镜头单独出现时,只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若将

(1)和

(2)连接在一起,则表示:

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课。

这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构成了一个句子。

若将

(1)、

(2)和(3)连接起来,则表示:

学生在用心听课作笔记,构成了一个内容更丰富更完整的句子。

通常是有几个以上的镜头组成一个镜头组。

但一个能够表达一段完整意思的镜头,也可以成为镜头组。

比如,将上例

(1)和

(2)可连续拍摄为一个镜头:

“一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侧影;镜头摇向讲台,教师在黑板前板书。

”这一镜头已经完整表达了“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课”的意思,也是一个镜头组了。

但是没有表达完整意思的单一镜头不能称为镜头组。

如,“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镜头,只有和后面看到什么的镜头相接,才能构成表达完整意思的镜头组。

镜头组可以由同一时间或空间拍摄下来的若干个镜头组成,如上例在教室这一空间里的师生活动;镜头组也可以由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拍摄下来的若干个镜头组成,比如将教室里拍下的“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镜头,和另一个时间在剧院里拍下的“演员表演精彩的芭蕾舞”镜头,以及在电视素材带上剪辑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观众热烈鼓掌”镜头,组成一个完整意思的镜头组。

由若干个镜头构成的镜头组,往往会产生新的含义,其到单个镜头不能祈祷的作用,产生出比每个单独镜头更丰富的意义。

苏联导演库里肖夫为此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

他使用一个演员无表情的脸的镜头,然后一次把他放在一碗汤、一个孩子做游戏、一个老妇人尸体的三个镜头前面,这样就分别表现了饥饿、温情、悲伤三种不同的含义。

这是由于上下镜头的连接,产生了使观众联想的作用,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一篇文章的构成是这样的:

由若干词汇按语法构成完整意思的句子,由若干个句子构成段落,再由若干个段落构成一篇文章。

电视教材的构成和文章由完全类同之处:

由若干个镜头按影视语言的“语法”去构成具有完整意思的镜头组,由若干个镜头组去构成电视教材的段落,在由若干个段落构成一部电视教材。

编制电视教材就应该从镜头、镜头组和段落的结构上下功夫。

2、分镜头

(1)什么十分镜头

分镜头的工作,是编制电视教材的重要工作环节,就是要将文字稿本上各处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镜头,以及由它们组成机构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意义。

比如,在文字上写出的形象为:

“一个小孩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分钱,把钱交给了民警叔叔。

”在分镜头时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镜头:

1、全景,

2、小孩在路上边蹦边跑,

3、突然停下,

4、低头;

5、近景,

6、小孩低头看;

7、特写,

8、马路上的一分钱硬币;

9、中景,

10、小孩弯腰下蹲拾钱;

11、全景,

12、小孩向前跑去;

13、近景,

14、小孩将钱交给了民警叔叔。

将上面六个镜头串接起来的镜头就完整地表达了腕子稿本的内容,有头有尾,交待清楚。

当然这样的内容,你也可以分成另外六个或四个甚至八个镜头,这就看导演的构思与艺术手法了。

如何分才能更有效地区呈现同一内容,这得有一定理论与方法作指导,我们将在下面去论述。

最初的原始电影是没有分镜头的,它只是用一个全景,把风光、故事、表演等,从头到尾拍在一个镜头里。

一部片只有一个镜头,当然这种电影是很短的。

后来电影师才发现:

可以改变摄影机与被摄物的距离,去拍成全景、中景或近景,使原来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片被分切成许多镜头,这就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表现力,是单纯的纪录式原始电影,进入了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电视教材导演应认真重视与做好分镜头工作,应充分利用电影分镜头这一艺术手法,使电视叫才能有更强的表现力。

(2)分镜头的依据1.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电影电视的画面是给观众看的,观众看时就又怎样看得更清楚被拍摄对象的心理活动。

比如,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是整体看,还是局部看;是从高处看,还是从低处往上看;是跟着看,还是固定下来详细看;另外,使观众看,还是剧中人看,等等,这些都是根据视觉心理规律去分镜头所用的景别与拍摄技巧。

2、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用蒙太奇手法去进行镜头组接,从而构成镜头组,是分镜头的重要依据。

这方面的知识,将在第

三、四节作系统的介绍。

3、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1)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区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

它的内容包括有:

(1)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2)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组接的技巧;(3)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4)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

依据文字稿本加工成分镜头稿本,不是对文字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稿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

虽然分镜头稿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接近电视,或者说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获得某种程度可见的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为电视教材的摄制提供依据,全体摄制人员根据分镜头稿本,分工合作,协调进行摄、录、制的各项工作。

(2)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讲授型电视教材,多数采用讲演稿式与教案式文字稿本,它的电视画面是一教师形象为主的长镜头画面,相应的分镜头稿本比较简单,可以在原来文字稿本基础上注明拍摄镜头的类别与技巧。

但对图解性和戏剧型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必须将每个画面镜头、镜头间的组接技巧、相应的解说词、音乐与音响效果等写清楚。

为了方便写作和使用,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

(见表5-1)表5-1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机号景别技巧时间画面解说音响音乐备注

现将表中个栏目的含义作简要说明:

1、镜号:

即镜头顺序号,

2、按组成电视教材的镜头先后顺序,

3、用数字表示。

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拍摄时,

4、不

5、必按这一顺序拍摄,而

6、编辑时,

7、必须按这一顺序进行编辑。

8、机号:

现场拍摄时,

9、往往是用2-3台摄像机同

10、时进行工作,

11、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那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

12、镜头的连接,

13、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即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

若是采用单机拍摄,

14、后期在进行编辑的录制,

15、标

16、出的机号就没有意义了。

17、景别:

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18、它代表在不同

19、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

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20、技巧:

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

21、如推、拉、摇、移、根等,

22、以及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

23、如分割画面和键控画面等,

24、还有时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

25、如切

26、换、淡入淡出、叠化、圈入圈出……等。

一般在分镜头稿本中,

27、在技巧栏只是标

28、明镜头之间的组合技巧。

29、时间:

指30、镜头画面的时间,

31、表示该镜头的长短,

32、一般时间是以秒去标

33、明。

34、画面内容:

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

为了阐述方便,

35、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接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有的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

36、如画面是属分割两部分合成,

37、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38、解说:

对应一组镜头解说词,

39、它必须与画面密切40、配合。

41、音响效果:

在相应的镜头标

42、明使用的效果声。

43、音乐:

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

44、备

45、注:

方便导演作记事用,

46、导演有时把拍摄外景地点和一些特别要求写再此栏。

第四篇:

分镜头剧本格式

分镜头剧本格式(范例)(利友影视黄玉整理编辑)

┌──────────────────────────────────│场号:

镜号:

序号:

││时间:

秋,白昼

场地:

橡树林

道具:

││主角:

鸟,橡树

││配角:

山丘

││取景:

角度:

高度:

││用镜:

运镜:

││特效:

多媒体剪接:

秒数:

5”

││开镜:

一棵高大的橡树,背景为山丘,有几株疏林。

│└──────────────────────────────────(主题音乐。

)(利友影视黄玉整理编辑)(在微风中,山丘上一片橡树,生机勃勃。

┌──────────────────────────────────│场号:

镜号:

序号:

││时间:

接上

场地:

同上

道具:

││主角:

橡树之实

││配角:

││取景:

角度:

高度:

││用镜:

运镜:

││特效:

同上

剪接:

秒数:

4”

││开镜:

橡树

└──────────────────────────────────(一颗高大的橡树,绿叶茂发,结实累累,枝头群鸟竞飞。

)(利友影视黄玉整理编辑)┌──────────────────────────────────│场号:

镜号:

序号:

││时间:

接上

场地:

同上

道具:

││主角:

啄木鸟,种子

││配角:

││取景:

特写

角度:

高度:

││用镜:

运镜:

││特效:

同上

剪接:

秒数:

4”

││开镜:

一枝树干,结实累累。

│└──────────────────────────────────(橡树的种子长得饱满健康,虽然有的被虫?

?

食,但无不在技头招摇。

(一只啄木鸟左边入镜,啄下橡实,向左边飞走。

(风吹处,树动技摇,橡实甚坚,有一粒被摇落,顺势掉下。

)(利友影视黄玉整理编辑)┌──────────────────────────────────│场号:

镜号:

序号:

││时间:

接上

场地:

同上

道具:

││主角:

种子,幼芽,松鼠

││配角:

││取景:

角度:

高度:

││用镜:

运镜:

由上向下

││特效:

同上

剪接:

秒数:

4”

││开镜:

种子落在地上。

└──────────────────────────────────(地上已经长了无数的幼芽,在相互竞争下,难以茁壮。

(一只松鼠从树干右窜出,衔了一粒橡实,钻回右侧浓荫深处。

)(利友影视黄玉整理编辑)┌──────────────────────────────────│场号:

镜号:

序号:

││时间:

接上

场地:

同上

道具:

││主角:

松鼠

││配角:

种籽

││取景:

角度:

高度:

││用镜:

运镜:

││特效:

同上

剪接:

秒数: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