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docx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第七章八纲辨证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出自( )
A.《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医学六要》
D.《伤寒质难》
E.《景岳全书·传忠录》
2.最早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医家是( )
A.张三锡
B.祝味菊
C.张景岳
D.张仲景
E.王执中
3.八纲辨证是( )
A.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
B.其他辨证方法的延伸
C.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D.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E.以上都不是
4.表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外邪直中
B.劳倦内伤
C.虫兽所伤
D.六淫袭表
E.里邪出表
5.不属于寒证病因的是( )
A.阴液亏虚
B.阴邪致病
C.寒邪直中
D.阳气不足
E.饮食生冷
6.不属于热证病因的是( )
A.风热侵袭
B.阳邪亢盛
C.阴液不足
D.阳气亏损
E.以上都不是
7.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
A.邪气亢盛
B.正气不足
C.正虚邪盛
D.正邪相持
E.正邪相争
8.病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善太息,脉弦,常见于( )
A.表寒证
B.真寒假热证
C.半表半里证
D.表寒里热证
E.表热里寒证
9.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
A.阳气暴脱
B.阴盛阳虚
C.阴盛格阳
D.阴阳俱虚
E.以上都不是
10.病人手足厥冷,烦渴喜冷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干,脉沉数有力,证属( )
A.里寒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寒假热证
D.里实热证
E.阴虚内热证
11.病人腹部胀痛时作时止,按之痛减,脉弦硬者,证属( )
A.实证挟虚
B.真虚假实
C.虚证挟实
D.真实假虚
E.虚实并重
12.病人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 )
A.表寒里热
B.表实里虚
C.上热下寒
D.上虚下实
E.虚实真假
13.病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苔白干糙,证属( )
A.上热下寒
B.表寒里热
C.表实里虚
D.表热里寒
E.表里俱热
14.病人先见高热口渴,汗出,后出现消瘦,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脉细无力,证属( )
A.实证转虚
B.真寒假热
C.表寒里热
D.虚实夹杂
E.热证化寒
15.表证发热的特点是( )
A.寒热往来
B.壮热
C.恶寒发热
D.身热不扬
E.但热不寒
16.病人自觉身热烦躁,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触之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口渴但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应属于( )
A.真热假寒证
B.真寒假热证
C.上热下寒证
D.上寒下热证
E.表热里寒证
17.表证恶寒的病机是( )
A.阳气不足
B.肺卫不固
C.外邪束表,卫阳被郁
D.风性开泄,腠理疏松
E.肺气不足
18.对里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多见于内伤杂病
B.里证一般不见于外感病
C.可由外邪直中脏腑而成
D.情志为病多属里证
E.饮食劳倦所伤为里证
19.属于亡阳证的舌脉是( )
A.舌淡胖嫩,脉象沉迟
B.舌淡而润,脉象虚细
C.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D.舌红津干,脉细数疾
E.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20.属于亡阴证的舌脉是( )
A.舌红津干,脉细数疾
B.舌红苔黄,脉细有力
C.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D.舌淡胖嫩,脉象沉迟
E.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21.辨别表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寒热往来
B.恶寒发热
C.头身疼痛
D.脉数
E.壮热
22.不属于里证表现的是( )
A.壮热
B.恶寒发热
C.五心烦热
D.口渴
E.苔黄
23.病人胃痛数年,遇寒则剧,近日小便热、急、痛、色黄量少。
最可能诊断为( )
A.表寒里热证
B.表热里寒证
C.上热下寒证
D.上寒下热证
E.真寒假热证
24.腹胀如鼓,四肢消瘦,神疲乏力,应诊为( )
A.实中挟虚
B.虚中挟实
C.虚实并重
D.里虚证
E.里实证
(二)B型题[每题由1组备选答案(5个)和1组题干(2~5个)组成。
先列出5个备选答案,然后接着提出多个问题。
要求应试者为每个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选1次或1次以上,也可不选]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D.阴阳
E.真假
1.辨别病位深浅的纲领是( )
2.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是( )
3.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是( )
A.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紧
B.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缓
C.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D.发热,恶寒,汗出,脉浮数
E.发热,汗出,口渴,脉洪大
4.外感表虚证的主要表现是( )
5.外感表寒证的主要表现是( )
6.外感表热证的主要表现是( )
A.八纲的相兼关系
B.八纲的错杂关系
C.八纲的转化关系
D.八纲的真假关系
E.八纲的同病关系
7.表寒里热属于( )
8.表证和里证同一时间出现,属于( )
9.里虚热证属于( )
A.上热下寒
B.上寒下热
C.表寒里热
D.表热里寒
E.真寒假热
10.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证属( )
11.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证属( )
12.身热面赤,口渴喜热饮,但欲盖衣被,脉大无力,证属( )
A.证候相兼
B.真寒假热
C.真热假寒
D.证候错杂
E.证候转化
13.疹毒外透,证属( )
14.“寒包火”证属( )
A.表寒证
B.实寒证
C.虚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亡阳证
15.脘腹冷痛拒按,大便秘结多见( )
16.脘腹冷痛喜按,大便溏软多见( )
A.表热证
B.实热证
C.虚热证
D.亡阴证
E.真热假寒证
17.发热烦渴,热汗淋漓,脉躁疾无力,多见于( )
18.发热烦渴,大汗出,脉洪数有力,多见于( )
(三)C型题(每题均由4个备选答案和1组题干组成。
先列出4个备选答案,其中第3个备选答案为“两者均是”,第4个备选答案为“两者均否”;然后提出2~4个问题。
要求应试者从4个答案中选择)
A.恶寒和发热同时出现
B.恶寒发热交替出现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表证见于( )
2.里寒证见于( )
3.半表半里证见于( )
A.伤寒
B.中寒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4.感受风寒之邪而致病者称为( )
5.寒邪袭于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 )
6.寒邪直伤脏腑阳气者称为( )
A.邪气亢盛
B.正气不虚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7.八纲辨证中的“实证”是指( )
8.八纲辨证中的“虚证”是指( )
A.表、实、热证
B.里、虚、寒证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9.阴证包括( )
10.阳证包括( )
A.外感六淫
B.久病消耗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1.实证的常见病因是( )
12.虚证的常见病因是( )
A.感受热邪
B.阴虚阳亢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3.实热证的病因是( )
14.虚热证的病因是( )
15.表热证的病因是( )
16.里热证的病因是( )
(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
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
1.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有( )
A.表证起病急,里证起病缓
B.表证多为新病,里证多为久病
C.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D.表证寒热并见,里证寒热独见
E.以上都不是
2.属于热证表现的有( )
A.恶热喜冷
B.口渴
C.恶寒喜温
D.舌红苔黄
E.尿黄便干
3.属于寒证表现的有( )
A.恶热喜冷
B.肢冷
C.恶寒喜温
D.面白
E.便溏
4.下列属于实证表现的有( )
A.疼痛拒按
B.恶寒
C.壮热
D.畏寒
E.舌苔厚腻
5.下列属于虚证表现的有( )
A.疼痛喜按
B.畏寒
C.五心烦热
D.神疲乏力
E.舌质淡嫩
6.以下可以鉴别虚实真假的有( )
A.舌质的老嫩
B.脉象是否有力
C.声音气息高亢气粗与低怯微弱
D.病人体质
E.疾病的新久与病程的长短
7.虚寒证和实寒证的共同表现有( )
A.形寒肢冷
B.肠鸣腹泻
C.腹痛拒按
D.小便清长
E.舌质淡嫩
8.属于实热证的症状有( )
A.腹痛拒按,大便秘结
B.腹痛拒按,肠鸣腹泻
C.口渴饮冷,小便短赤
D.痰鸣咳喘,口淡多涎
E.舌红苔黄,脉数
9.八纲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相互转化
B.可以相兼
C.可以错杂
D.可以彼此孤立
E.绝对对立
10.属于阴证的有( )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虚证
11.属于阳证表现的有( )
A.口渴引饮
B.畏寒喜暖
C.五心烦热
D.尿黄便干
E.腹痛喜按
12.寒证转化为热证的原因有( )
A.寒证过用寒凉温燥之品
B.阳虚之体,感受热邪
C.外感寒邪而素体阳气旺盛
D.热邪伤阴而阴虚内热
E.寒湿郁遏,郁久化热
13.热证转化为寒证,常提示( )
A.邪气渐衰
B.正不胜邪
C.病情好转
D.病情加重
E.正气不支
二、填空题
1.将、、、、、、阴、阳八者作为辨证的纲领,实际上形成于。
2.在八纲辨证中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寒热是辨别的两个纲领;虚实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3.临床辨证时,一般把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者,称为;病在脏腑,病位深者,称为。
4.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筋骨属;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脏属;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脏腑属。
5.表证见于,多因邪气所致。
主要特点是、、。
6.里证可见于、,或为。
基本特征是,,。
7.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8.八纲辨证在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候有、、、、、等。
9.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10.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通常称为,是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所表现的证候。
11.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所致,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多为;因内伤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偏胜者,多为。
寒邪袭于表,多为;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虚阴盛所致者,多为。
12.因外感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病势急骤,形体壮实者,多为;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多为。
风热之邪袭于表,多为;热邪盛于脏腑,或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为。
三、名词解释
1.八纲
2.八纲辨证
3.表里同病
4.寒热真假
5.虚实错杂
6.证候相兼
7.证候错杂
8.表证
9.里证
10.直中
11.虚证
12.实证
13.证候转化
14.表里出入
15.“寒包火”证
16.热极肢厥证
17.虚阳浮越证
四、简答题
1.简述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
2.何谓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如何?
3.如何理解证候真假中的“真”和“假”?
4.如何鉴别寒热真假?
5.如何鉴别虚实真假?
6.里证的成因有哪些?
7.表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8.热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9.寒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0.辨别证候错杂有何临床意义?
11.证候转化有几种情况?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2.试述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3.试述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4.如何鉴别阳证与阴证?
5.举例说明证候错杂关系的四种情况。
6.试述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鉴别要点。
7.试述虚实辨证的临床意义。
8.如何理解“虚证转实”,实际上就是“因虚而致实”?
六、病案分析题
1.李某,男,18岁。
因气温骤降,晨起自觉头痛,鼻塞声重,喷嚏,恶寒发热,周身骨节酸痛。
查体:
体温38.6℃,肌肤初按热甚,久按反转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2.赵某,男,12岁。
昨日午睡后自觉身热,微恶寒,头痛,略有汗出,口干微渴,咳嗽,咽喉红肿疼痛,舌尖边红,脉浮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3.王某,女,50岁。
素体虚弱,食欲缺乏,便溏肢冷。
近2日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纳呆,腹胀便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尖边红,脉浮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4.王某,2岁,高热已3日,面红目赤,胸腹灼热,四肢逆冷,小便黄少,大便已3日未行,舌红绛苔黄厚干,脉滑数,指纹紫暗,已达命关。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5.王某,男,44岁。
胃部胀痛7年余,近半年脘胀痞满益甚,胸闷,纳呆,大便3日一行,但不干燥,伴气短乏力,按之腹部软,痛而喜按,舌淡,脉弱。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6.张某,女,35岁。
咳嗽,痰色黄黏稠3日,就诊时见咳嗽,痰黏色黄,胸中烦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红苔黄,脉滑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7.章某,女,28岁。
因外出感受寒邪,回家后突然脘腹冷痛暴作,拘急难忍,已有2小时之久,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口不渴,但喜热饮,热饮后稍舒,肢冷,舌苔白,脉弦紧。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8.姚某,男,32岁。
1周前,曾因外感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等症,未服药诊治。
1日前出现高热,汗出量多,烦躁,口渴引饮,喜冷饮,面赤气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9.谢某,男,21岁。
4日前,偶因冷水浴而出现头痛,恶寒发热。
近2日来渐感口渴,咽痛,小便色黄,大便干燥,面赤唇红,皮肤灼热而无汗,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结论,并作证候分析。
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D
2.D
3.A
4.D
5.A
6.D
7.B
8.C
9.C
10.B
11.B
12.C
13.B
14.A
15.C
16.B
17.C
18.B
19.C
20.A
21.B
22.B
23.D
24.C
(二)B型题
1.A
2.C
3.B
4.B
5.C
6.D
7.B
8.B
9.A
10.C
11.A
12.E
13.E
14.D
15.B
16.C
17.D
18.B
(三)C型题
1.A
2.D
3.B
4.C
5.A
6.B
7.C
8.D
9.B
10.A
11.A
12.B
13.A
14.B
15.A
16.B
(四)X型题
1.ACD
2.ABDE
3.BCDE
4.ABCE
5.ABCDE
6.ABCDE
7.ABD
8.ACE
9.ABC
10.BCE
11.ACD
12.ACE
13.BDE
二、填空题
1.表 里 寒 热 虚 实 明代
2.病位浅深 疾病性质 邪正盛衰
3.表证 里证
4.表 里 表 里 表 里
5.外感病初期阶段 感受六淫 起病急 病位浅 病程短
6.外感疾病中 后期阶段 内伤疾病 病情较重 病位较深 病程较长
7.证候相兼 证候错杂 证候真假 证候转化
8.表实寒证 表实热证 里实寒证 里实热证 里虚寒证 里虚热证
9.表里同病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10.少阳病证 外感病邪 少阳枢机不利
11.实寒证 虚寒证 表寒证 里寒证
12.实热证 虚热证 表热证 里热证
三、名词解释
1.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
2.根据四诊所得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出疾病的类别,病变部位的深浅,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作为辨证纲领。
3.是指病人同一时期出现表证和里证。
4.指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寒极”或“热极”时,可能出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
5.指虚证中夹有实证,或实证中夹有虚证,以及虚实并重的证候。
6.广义的证候相兼,指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
狭义的证候相兼,指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候存在。
7.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8.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9.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10.是指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11.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等特征的各种证候。
12.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13.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
14.是指病情表与里的相互转化,或病情由表入里而转化为里证,或病邪由里出表而有出路。
15.是指表里同病,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有表实寒里实热证,即“寒包火”证。
16.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古代亦有称阳盛格阴证者。
17.真寒假热的实质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古代亦有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者。
四、简答题
1.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四个方面。
2.半表半里证指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脉弦等。
3.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掩盖着病情的真象。
所谓“真”,是指与疾病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所谓“假”,是指疾病表现出某些不符合常规认识的假象,即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应的某些表现。
对于证候的真假,必须认真辨别,才能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情作出准确判断。
4.辨别寒热证候的真假,应以表现于内部、中心的症状为准、为真,肢末、外部的症状是现象,可能为假象。
如胸腹为内,故胸腹的冷热常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者为寒证。
5.辨别虚实真假,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
6.形成里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种种证候。
7.表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一般多为感受六淫等病邪经皮毛、口鼻而入所致,主要表现为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8.热证多因外感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或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所致,常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症。
9.寒证多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以及内伤久病,阳气虚弱所致,常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症。
10.证候的错杂,给辨证与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临床应当认真辨析。
错杂的证候中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反映着疾病的本质,因而不可忽略。
临床辨证当辨析表里证候的缓急,寒热虚实病性的主次,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
11.证候的转化有两种可能,一是病情由浅及深、由轻而重,向加重方向转化;二是病情由重而轻、由深而浅,向好转方向转化。
具体包括:
表里出入(由表入里、有里出表),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几种情况。
五、问答题
1.所谓“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
“大实有羸状”即真实假虚,指疾病本质为邪实亢盛的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的证候。
表现为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羸瘦,脉象沉细等表现。
但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肢体羸瘦而腹部硬满拒按;脉沉细而按之有力。
是由于热结肠胃、痰食壅积、湿热内蕴、瘀血停蓄等邪气大积大聚,以致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因而表现出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羸瘦、脉象沉细等类似虚证的假象。
但病变的本质属实,故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虽肢体羸瘦而腹部硬满拒按,脉虽沉细却按之有力。
“至虚有盛候”即真虚假实,指疾病本质为正气不足的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的证候。
可表现为腹部胀满,呼吸喘促,或二便闭涩,脉数等表现。
但腹虽胀满而有时缓解,或触之腹内无肿块而喜按;虽喘促但气短息弱;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虽小便不利但无舌红口渴等症。
并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等症。
其病机多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故可出现腹部胀满、呼吸喘促、二便闭塞等类似实证的假象。
但其本质属虚,故腹部胀满而有时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可知并非实邪内积,而是脾虚不运所致;喘促而气短息弱,可知并非邪气壅滞、肺失宣降,而是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之故;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系阳气失其温运之能而腑气不行的表现;阳气亏虚而不能气化水液,或肾关开合不利,可表现为小便不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更是正气亏虚的本质表现。
2.寒证与热证可以从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以及面色、四肢、大小便、舌脉象等的变化方面进行鉴别。
其中寒证恶寒喜温,口不渴,面色白,四肢畏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迟脉或紧;热证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色红,四肢温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3.虚证与实证可以从病程、病势、体质以及症状、舌脉等方面加以鉴别。
其中虚证病程长;体质多虚弱;精神萎靡;声低息微;疼痛喜按;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胀满时减;五心烦热,午后微热;畏寒,得衣近火则减;舌质嫩,苔少或无苔;脉象无力。
实证病程短;体质多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疼痛拒按;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胀满不减;蒸蒸壮热;恶寒,添衣加被不减;舌质老,苔厚腻;脉象有力。
4.阴证与阳证可以从四诊角度进行对照鉴别。
如问诊方面,阴证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阳证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烦,口干渴引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干硬,或秘结不通,或有奇臭。
望诊方面,阴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踡卧,倦怠无力,精神萎靡,舌淡胖嫩,舌苔润滑;阳证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而生芒刺。
闻诊方面,阴证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阳证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
切诊方面,阴证腹痛喜按,肢凉,脉沉、细、迟、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