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863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docx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小学“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总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蕴涵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为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举办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

这次活动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我们这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赛,各班按要求在本班内开展比赛,由各班自行组织实施。

(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一轮海选,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同学都有参赛机会,从中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比赛,)第二阶段——决赛,各班经过班级选拔后,每班筛选出2名优秀选手,推荐参加学校的决赛。

总结本次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时练习好少(紧张),教师指导欠缺。

2、普通话运用较好,面部表情欠丰富,肢体语言不够得体,声音抑扬顿挫,故事的感染力有待增强。

3、大多数孩子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不敢人前展示。

总之,这次比赛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比较成功的。

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演讲水平,心理素质,更提高了学生们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今后,我们要加强对所有孩子的培养锻炼,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各种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周班会,我班选出来“十星“学生,我班的“十星评比”过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优秀学生,更是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个规范过程。

我班先对十星要求进行细化规定,让学生老师了解细则。

通过班级活动,评选出班级的十星,促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格体系向更健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然后再以点带面,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

整个评比过程起到了如下作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老师的赞许,再调皮的学生也有一颗向上的心,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学生身的闪光点,就能找到转化的突破口。

有的学生学习不行,但体育好,就可以评文体之星;体育也不行,但有礼貌,就可以评礼仪之星……通过评比,以此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局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其中像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周同学在回家途中拾到皮夹一个,里面有银行卡、证件和现金若干,他马上返回学校,请班主任老师联系失主。

而周某平时身上有不少的坏习惯,班主任老师,以此为突破口,当月他便评为班级的诚信之星,为他找到了改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再通过一步一步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让这些曾经的问题学生成为了一名合格学生。

2、榜样示范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班里一些孩子,我们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适时适当的做出榜样,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慢慢地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比如时刻保持干净的环境,对于别人的帮助要及及时感谢等,这样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后,一批孩子不良学习习惯渐渐有所改变,对学习活动的体验也丰富了,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兴趣。

在通过实践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及时总结法”“对比竞争法”“心理暗示法”等等。

同时也会将这些有效方法积极的广泛开展,从多方面对行为上存在不良的学生展开深入研究。

3、“十星”评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行为程度。

具体表现在:

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如学校的草坪,几乎看不到学生上去踩踏,看到地上废纸能为你弯腰捡起。

其次文明礼仪程度提高,遇到陌生不熟悉的人,都能主动打招呼。

还有学生劳动的意识增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部分孩子服务意识增强,班干部认真负责,班级中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

4、评比过程中,人人参与评价,人人可成榜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泛众化;挖掘身边的学生为榜样,学习的模范由学生自己树立,相互监督,互相促进,整体提高,实现评价结果的效能化。

4、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拓宽了老师教育教学的思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得发展。

总之,我班充发挥十星评比活动的功能,让学生在评比活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我们也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寻求方法、提升效果我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光靠“十星评比”还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公共道德可简称为社会公德,是一种与个人德行(涉及个人生活以及品德、作风、习惯等等)相对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下面是关于社会公德调查的个人心得范文2篇参阅,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启示。

社会公德调查个人心得篇一:

一、渭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1、环境与卫生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

由此可知,渭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

渭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渭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

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

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文明交通问题也是渭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调查数据表明,渭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

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下面是几个公众反映较多的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

1、园内占座情况严重。

本应有着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似乎永远也抵制不了占座的欲望,哪怕座位资源并不稀缺,哪怕自己并不需要。

随便一本书或是一个本子就能将一个座位据为己有,是少数人不良心态,是大多数人的被逼无奈。

一些学校出台了相关的措施禁止无人占座的行为,然而收效甚微维持不长。

更重要的恐怕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道德氛围,然而这样的氛围还需要坚定的态度来支持。

2、抢公交。

也许是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也许是大家筋骨越来越弱,承受不起久站之累,公交车一战总是一触即发。

简单挤挤倒是能接受,很多人表示现在有些人借各种理由抢座,抢的理直气壮,例如你们挤坏了我的腰谁也赔不起之类的话不绝于耳,让人万分无奈。

强行要座的行为也随之慢慢出现,颇有倚老卖老嫌,当原本心甘情愿的让座行为变成被逼无奈时,再善良的人心里也会有疙瘩。

3、恶意拖欠物业费。

以各种理由拒付物业费,反正一个人不交钱物业公司也照样干活。

被蹭物业费的人当然也心有不甘,于是事件愈演愈烈,拖得物业吃不消,服务最终真的如他们所愿的变差了,结果害人害己。

贪图小便宜这种事,对于他人的伤害往往微乎其微,然而其恶劣的影响却远胜于事件本身。

4、不爱护环境。

这是老问题了,也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个直观印象。

在他们看来随地吐痰实在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确实,我们有垃圾桶,可哪怕两步一个也挡不住一些人的随地解决。

在年轻人接受着正确的教育的同时,大街上的无数榜样们却做出了相反的例子,最终把后辈们也教成了不讲卫生一族。

有人说群体中的人们总是相互影响的,不会总是把好的教坏,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坏毛病的改正难度很大,好习惯的放弃可能就在一朝一夕,让整个社会遵循游戏规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力的干预。

5、闯红灯。

今天的闯红灯事件多发生于行人身上,这还要多谢我们的路口监控系统。

虽然近年来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逐渐加强,然而还是有些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惊得司机们一身冷汗。

很多人闯红灯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车离我远着呢,觉得自己个人技术过硬,然而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常人能预料的,在乱穿马路的同时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过往汽车的威胁。

更恶劣的依然是其对他人的影响,带着别人一起犯错永远都是不负责的行为。

或许更多的交通事故录像能使情况改善,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也不好使,那我们只能从道德层面对其进行约束了。

二、渭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从总体上看,渭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

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

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

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

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渭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

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渭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渭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

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

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1、公德意识不够。

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

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

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

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

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

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

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

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

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

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

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

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关心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相互尊重、关心和照顾,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建立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

尤其要教育青年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

(二)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

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社会的公共秩序良好,人们就能解除后顾之忧,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局面。

反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青年人不仅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争。

(三)在个人修养上,要教育青年讲究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又是维护人们社会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

(四)在家庭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爱幼,夫妻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对待家庭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规则,使公德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

当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轻则有规则可循,重则有法可依。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

毫无疑问,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

同时,每个个体也是公众舆论的构成者,是舆论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要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遵循这些规则,采用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个人修养。

只有在微观上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才可能在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面貌。

社会公德调查个人心得篇二:

提升居民社会公德的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

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面貌存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公民对于社会公德的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了提高公民整体公德水平,改善社会公德面貌,需要强化对公民社会公德的教育,完善和确实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根据调查的数据和个人谈心,我对社会公德的现状进行了总体描述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背景:

调查目的:

通过了解当前社会公民的社会道德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意见,解决社会公德中的问题,提高全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牢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调查地点: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个人谈心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我国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提起社会公德,大家都会想到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都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但当我们注意观察周边时,总能发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

例如:

乘公交车时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等。

二、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自7月20日开始,通过网上搜索及参考书籍调查有关社会公德的问题,决定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设计了调查问卷。

一共发送了15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达74.7%。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Q1:

您的性别A男(59%)B女(41%)Q2:

您认为社会公德有哪些方面(可多项选择)A文明礼貌(100%)B助人为乐(100%)C爱护公物(100%)D保护环境(89.28%)E遵纪守法(93.75%)Q3:

对待社会上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你会怎么做?

A有钱就捐(28.57%)B漠不关心(1.79%)C视情况而定(69.64%)D坚决不捐(0%)Q4:

你会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吗?

A偶尔会(69.64%)B经常会(3.57%)C从来不(26.79%)Q5:

扶不扶倒地老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果是你遇到老人倒地的情况,你会怎么选择?

A毫不犹豫的去扶(21.43%)B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去扶(58.93%)C不去扶但会打120(16.07%)D不理不睬(3.57%)Q6:

你在公共场所排队时有人插队,你会怎么做?

A马上制止(25.00%)B心里抱怨(66.07%)C视而不见(8.93%)D嘴里谩骂(0%)Q7:

对失信的人,你会怎么做?

A鄙视(19.64%)B不再信任(44.64%)C以牙还牙(1.79%)D其他(33.93%)Q8:

如果让您给自己的公德打个分,你会打?

A满分(5.36%)B优秀(58.93%)C及格(33.93%)D不及格(1.79%)通过问题2发现,绝大部分的人知道社会公德的内容,但是也存在将近10%的人对社会公德的内容不清楚,说明了当前社会国家有关机关及相关媒体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这表明了学校及政府应该继续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问题3和问题5,在助人为乐方面实际行动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爱心募捐有近70%的人要视情况而定,而老人倒地有近60%的人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扶。

这些数据显示由于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低下而使得人们对社会产生了怀疑。

倒地老人被爱心人士扶起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可是目前屡次发生人扶起来但是被讹诈的事件寒了多少人的心,以至于多少好心人慢慢的也收起了好心,慢慢的也小心起来被讹诈了。

及时还存在21.43%的爱心人士存在,但是相对于全体公民来说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稳定人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互基本的诚信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失信于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的信誉问题!

如果人品不端正,失信于人,那么给人别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为人不可靠,做事品德不端正,这样或许能影响人生以后的道路!

因此在任何交往中,许诺不可轻率,否则,你就一定要做到:

言必行,行必果!

闯红灯多用于形容机动车违反信号灯的行为或其他一些违反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比喻超越现有规则办事的行为。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6.79%的人从不闯红灯,其他人时而会违反法律法规。

闯红灯不仅是对他人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轻视。

国家应加强对闯红灯的处罚。

对于行人,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约束行人,进而使闯红灯现象不再发生。

通过问题8数据显示,98.21%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比较满意,但只有5.36%的人给自己打了个满分,所以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认为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调查对象的交谈,总结了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

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薄。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产生问题的原因:

1、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心态制约着人们公德意识的发展。

被动等待公正、崇信善恶相报、安分守己、避祸自保、消极求生存的隐忍心态,导致了责任意识的缺乏。

2、市场经济的冲击。

当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专项市场经济以后,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产率快速提高,同时,从制度前提上松懈了传统的伦理实体,为社会公德公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实践也证明了,市场经济对社会公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3、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例如社会公德具有超功利性、弱监督性、从众性;公共领域的发育与社会公德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公德形成机制的不健全,公民意识匮乏、社会公德教育缺失、社会公德监督缺失。

三、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通过个人交谈的方式,分析总结得到一些关于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措施:

1、培养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平等意识、主人意识、权力与义务意识这三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的意识。

2、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具体可有以下途径:

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座谈会等凡事集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二是通过在公共秩序方面培养公民自觉遵守法规意识、在公共交往方面培养尊重、关爱、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突出重点领域的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三是通过开展公德进村镇,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构建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3、培养公德精神,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

这注重内在的自觉性培养,树立道德信念,培养公民坚定地道德操守和较强的自律能力,确立现代慎独观。

4、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道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运用立法的形式讲公德要求固定下来,使某些社会公德成为可操作的规范,并明确奖励与惩罚措施。

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的社会公德示例,为大家指明一个正确的道路。

6、加强中小学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必要礼仪,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掌握科学文化只是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

为此,可通过学校积极举办公德素质宣传,进行道德素质演讲,父母以身作则为小孩做好榜样,个人不断加强学习,丰富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感悟与收获:

这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

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是对我的一次磨练。

活动过程中,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积极的配合我进行活动的开展,给予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但也有一些人对这活动不予理睬。

这次活动前后独自由我一人完成,虽然辛苦,但是收到的是满满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让我面对面的了解社会现状,感受社会,为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小结:

社会公德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好快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存在问题,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关于社会公德调查的个人心得范文2篇参阅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参考价值,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