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507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二).doc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

(二)

单位:

姓名:

成绩:

日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3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5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

、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和“”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8、风险伴随的、、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9、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0、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

和。

11、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

13、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1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15、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可行性、、。

16、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17、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8、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9、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0、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1、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应当全部或局部并经过一定时间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隐患。

二、选择题(每题0.5分,共12.5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

3、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

A.红色B.黑色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C.班后会

11、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

12、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A.效果验证B.效果验证与更新C.效果评价D.效果验证与评价

13、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14、()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

15、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16、()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

17、1级风险(红色风险):

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8、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

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9、山东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

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

20、()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

21、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

22、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A.70B.160C.320D.50

23、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

24、公司针对各科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制度

25、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2.5分)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6、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7、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

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四个方面。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

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1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1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1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1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1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6、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17、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18、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9、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20、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21、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