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docx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授课人张道星时间2015年4月27日第6节
【考纲展示】
1.了解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非金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硅及其化合物
2.氯及其化合物
3.硫及其化合物
4.氮及其化合物
一、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CO32—
BaCl2溶液+稀盐酸
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SO32—
稀盐酸或稀硫酸+品红溶液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
2H++SO32—=SO2↑+H2O
SO42—
BaCl2溶液+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生成白色(淡黄色、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Ag++Cl—=AgCl↓
Br—
①AgNO3溶液+稀
硝酸②氯水
①生成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分层,CCl4层呈橙红色
①Ag++Br—=AgBr↓
②Cl2+2Br—=2Cl—+Br2
I—
①AgNO3溶液+稀
硝酸
②氯水
③氯水+淀粉溶液
①生成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分层,CCl4呈
紫色③加淀粉溶液,溶液为无色,加氯水后,溶液呈蓝色
①Ag++I—=AgI↓
②Cl2+2I—=2Cl—+I2
③Cl2+2I—=2Cl—+I2
NO3—
铜屑+浓硫酸
溶液浓缩后,加入铜屑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蓝色
2NO3—+4H++Cu
Cu2++NO↑+2H2O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B.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不能恢复原色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Cu反应,A项错误;明矾溶于水能电离出Al3+,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用作净水剂,B项正确;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的原因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加热后溶液不能恢复原色,C项错误;金刚石为碳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D项错误。
答案:
B
【典例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中SO2废气可用石灰乳吸收B.某些金属氧化物可做颜料
C.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弱D.C60具有碳单质的性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
S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在空气中氧化可得到石膏,A正确;Fe2O3、TiO2等可以作为颜料,B项正确;碳、硅同主族,前者的非金属性强于后者,故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C项错误;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C
金属及其化合物
授课人王菊时间2015年4月29日第2节
【考纲展示】
1.了解金属(如Na、Al、Fe、Cu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了解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关系图
1.钠及其化合物
2.铝及其化合物
3.铁及其化合物
4.铜及其化合物
二、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
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Na+
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K+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NH4+
NaOH溶液
加热,生成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
H2O+NH3↑
Fe3+
①KSCN溶液
②NaOH、氨水等碱液
③苯酚溶液
①溶液有黄色变为红色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溶液有黄色变为紫色
①Fe3++SCN—=[Fe(SCN)]2+或Fe3++3SCN—=Fe(SCN)3
②Fe3++3OH—=Fe(OH)3↓
Fe2+
①KSCN溶液+氯水或氯气
②NaOH溶液
①加入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或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红色
②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②Fe2++2OH—=Fe(OH)2↓;4Fe(OH)2+2HO2+O2=4Fe(OH)3
Cu2+
NaOH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Cu2++2OH—=Cu(OH)2↓
Mg2+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Mg2++2OH—=Mg(OH)2↓
Al3+
NaOH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如NaOH溶液,沉淀又逐渐溶解
Al3++3OH—=Al(OH)2↓
Al(OH)3+OH—=AlO2—+H2O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
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的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
电化学基础
授课人吕冬梅时间2015年4月30日第3节
【考纲展示】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
电化学中电极的确定是电池反应式正确书写的前提,判断的方法有:
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
不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阳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能找出电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则可迅速确定电极。
2.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
不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总是从阳极(负极)流向外电路;电解液中总是阳离子移向阴极(正极),阴离子移向阳极(负极)。
3.根据溶液pH变化或电极现象判断电极
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只要是有H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溶液的pH就增大,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极为正极;只要是有O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pH就减小,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为负极(阳极)。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首先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然后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最后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总方程式。
注意事项:
(1)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时,要以实际参加放电的离子表示,但书写总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
(2)要确保两极电子转移数目相等,且注明条件“电解”。
三、电解计算
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
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凡是总反应式反映出的物质的量关系都可以列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计算:
由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的关系式,如
物质:
H2~O2~Cl2~Cu~Ag~H+~OH—~e—
mol21224444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
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
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u-2e-=Cu2+
有机化学基础
授课人王庆新时间2015年5月15日第5节
【考纲展示】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同系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作用。
5.了解上述有机物所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作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有机物的常考规律
1.甲烷的特性:
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有五种:
CH3Cl、CH2Cl2、CHCl3、CCl4、HCl,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
2.乙烯的特性: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慢慢褪色,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3.苯的特性:
有芳香气味,但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均不褪色;苯与溴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在镍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环己烷。
4.乙醇的特性:
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加入酚酞显红色;在铜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醇的催化氧化)。
5.乙酸的特性:
乙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如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pH试纸变红;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6.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具有独特的反应(特征反应),可用于这些物质的检验。
加入的试剂
反应条件
现象
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形成银镜
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浊液
加热至沸腾
砖红色沉淀
淀粉
碘酒(或碘水)
常温
蓝色
蛋白质
浓硝酸
酒精灯微热
变黄(颜色反应)
点燃法
烧焦羽毛的气味
二、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代表物质
举例
取代反应
烷烃、芳香烃等
加成反应
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饱和烃
酯化反应
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水解条件
产物
蔗糖
加热、稀硫酸作催化剂
葡萄糖和果糖
淀粉、纤维素
加热、稀硫酸作催化剂
葡萄糖
油脂
加热、酸作催化剂
丙三醇(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加热、碱作催化剂
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钠
蛋白质
酶作催化剂
氨基酸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w.w.w.k.s.5.u.c.o.m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为:
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
D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授课人周惠芬时间2015年5月8日第5节
【考纲展示】
1.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应用,综合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重要仪器及使用方法
名称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托盘天平
①托盘天平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④托盘天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量筒
①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②量筒上无“0”刻度。
③量筒上标有使用的温度值。
④量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容量瓶
①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②常见容量瓶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几种,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体积的溶液。
③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和规格。
④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滴定管
①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分酸式和碱式两种。
②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还可以盛放氧化性试剂,碱式滴定管还可以盛放还原性试剂。
③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④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⑤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
读数时视线与管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或相切。
温度计
①温度计上有“0”刻度。
②不能充当玻璃棒用于液体搅拌。
酒精灯
①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质的2/3,不能少于1/5。
②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③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④酒精灯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洗气瓶
①气体流向“深入浅出”。
②洗气瓶中只能盛放液体试剂。
玻璃棒
①主要用于固体的溶解、液体的稀释中的搅拌操作。
②过滤、溶液配制中的引流。
③转移少量液体药品,用于溶液性质的检验
漏洞
漏斗分为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向小口容器中添加液体和组装防倒吸装置,长颈漏斗用于向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也可向反应容器中随时加入液体反应物。
二、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中学化学中涉及的重要气体有O2、H2、Cl2、CO2、SO2、NH3、NO、NO2等。
1.气体的制取装置
(1)装置选择及组装
①气体制备装置选择
O2、NH3等采用“固体+固体
气体”的装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大试管,装置图如图1所示
H2、CO2等采用“块状固体+液体→气体”可采用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装置图如图2所示。
Cl2等采用“固体+液体
气体”的装置,气体发生装置一般选择烧瓶,装置如图3所示。
图1图2图3
②装置气密性检验
制备气体的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否则会导致气体制备失败。
检验的方法有升温水柱法和注液液柱法,图1装置可采用升温水柱法,图2装置可采用注水水柱法,图3两种方法都可以。
(2)气体的净化
①干燥剂及其选择
气体分类
气体举例
干燥剂类别
干燥剂举例
酸性气体
Cl2、CO2、SO2、
HCl、NO2等
酸性干燥剂、
中性干燥剂
浓硫酸、P2O5、CaCl2等
中性气体
H2、O2、N2等
所有干燥剂
浓硫酸
碱性气体
NH3
碱性干燥剂
碱石灰
②净化剂及其选择
制备Cl2、CO2、H2等气体时,一般采用盐酸,所以制得的气体中常含有HCl,除去的方法是分别通过饱和食盐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即可。
若还需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应最后除去水蒸气。
(3)气体的收集和验满
①气体收集的方法
收集方法
气体特点
气体举例
排空
气法
向上
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
Cl2、O2、CO2、SO2、HCl、NO2等
向下
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
H2、NH3等
排水法
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H2、O2等
排溶液法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Cl2(排饱和食盐水法)
②气体验满的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及方法
蓝色石蕊试纸法
酸性气体:
Cl2、CO2、SO2、HCl、NO2等
红色石蕊试纸法
碱性气体:
NH3
特殊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O2;用燃着的木条验满CO2;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验满HCl或Cl2;
(4)尾气吸收与处理
实验过程中必须对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氨气和HCl用水吸收,要注意防倒吸。
可燃性气体点燃。
2.气体性质实验
(1)水溶性实验:
如SO2的水溶性实验,NH3、HCl的喷泉实验、NO2的水溶性实验。
(2)燃烧实验:
如H2、CO等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H2、铁丝、铜丝在Cl2中的燃烧实验。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硫酸
D.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解析: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A错;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蒸馏水中,B错;检测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排除等CO32—、Ag+、SO32—离子的干扰,再加入溶液,C错误;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
答案:
D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授课人孙继强时间2015年5月7日第5节
一、解答简单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过程与思路
化学实验设计题(如高考大实验题)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它所选择的课题往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
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从题目中敏捷地接受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择、调用自己贮存的相关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验设计的新问题。
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
1、接受信息
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要求迅速、全面地吸收题目中的新信息,分析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把信息归类、并对各个信息在实现实验设计中的作用做初步评估。
接受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二是明确实验条件;三是明确设计要求。
2、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
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
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设计实验方案②构思实验方法、步骤
③选择实验仪器、药品
①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收集资料②收集实验数据
③处理实验问题
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
分析,得出结论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③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现象的考查可以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可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可将有关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正确的结论等联系起来。
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是分析实验关系、细节和误差等等。
实验结果的处理,可以直接报道数据,也可能是找出相关关系得出公式,或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试题较多。
其中有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也有设计确定某混合气中组分的实验;有验证鞭个化学原理的设计实验,也有设计某物质纯度的测定实验;有定性实验的设计,也有定量实验的设计┉┉从题型上看,有简答题、填充题,也有两者兼有的混合题。
这些简单实验的试题,大都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考生必须细心、冷静地审题,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技巧,进行知识迁移、联想、重组,全面而细致地思考,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方案或回答试题中的问题。
3、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识别典型实验装置和绘制其简图,也是从事化学实验的一种必备的能力。
在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识图的试题也是很多的,主要是有图示实验,由图来说明某具体实验;对一些基本操作或实验装置图判断正误,或将错误部分改正;对所给的单个仪器、导管、或者几个小装置的识别,然后加以组装,连接成大装置图。
绘图的试题目前还不多,主要是绘制很典型的实验装置简图,或是在题中所给的位置补绘一些仪器简图。
所有这些试题都要求学生熟悉常见仪器和典型实验的装置图,并掌握一定的绘制简图的方法。
1、实验复习必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提高重要实验的复现率
“集中”,就是集中复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集中复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专题,集中归纳总结实验知识。
而“分散”则是指一些性质实验、制法实验、验证或探索性实验等应分散到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基本理论等的复习过程中去。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一步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提高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节省复习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2、训练发散思维以增强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信息迁移水平
实验方案的设计往往有许多途径。
为了适应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中学课本中的某些实验可能不是最优的方案。
所以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培养和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