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与资源评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441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要与资源评估.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

一、需要 一个社会的责任在于满足其成员之基本生存需求,包括:

生理、社会、情绪、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

这些需求的内容会随时代变迁而不同,但是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于这个标准——Ponsioen(1962) 需要是社会工作者理解案主及其环境的重要切入点。

 专业社会工作就是在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案主之所以陷入困境或面临困扰,常常是由于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满足需要的内容或途径方面出现了问题。

因此,理解有关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是社会工作者理解案主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的关键。

在实务工作中,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意识和能力把问题转化为关于需求的概念和表达。

 

(一)概念与性质 “需要”是英文“NEED”的中译。

约翰逊认为,需要是“在一个既定的情景中,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系统于合理期望内发挥功能所必须的东西”。

 从这个定义中,大致可以对此处所说的“需要”作出以下限定:

 1、需要与特定的情景有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受社会、政治及经济环境影响。

 2、需要的满足必须是基于合理的期望之内,包括需要的内容必须是现实条件所允许的,满足相关需要的途径必须是社会可接受的(这里的社会不意味着简单多数) 3、这个需要必须是特定的个人或系统发挥社会功能所必需的。

 一般来说,需要本身具有弹性与相对性,而非静态或绝对。

期待愈高,需要会愈高。

需要被满足后,会有更多或更高需要出现,而非静止状态。

 影响需求因素 生活水平(standardofliving):

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原有状态的标准会提高人们期待会改变,需求也会增加。

如:

贫困线、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等。

 社会政治环境:

对于人民各种需求的认知,会随时间变迁而改变。

如民主、人权、政府责任理念的传播和发展等。

 资源存在与否与现有的服务技术:

主要表现在需求与资源互为影响。

比如独生子女现象——托育服务减少,但质量需求提高;老龄化——健康照护需求提高。

又如跨国婚姻家庭服务——先有资源、再创造需求。

 

(二)共同的人类需要 人类个体虽然千差万别,但作为一个种群,大部分学者认为人类有许多共同的基本需要。

 H-HEPWORTH 对人类基本需要的观点 需要:

正向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自尊、自信心 资源所在地:

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教师、同辈群体等)所提供的安抚、接纳、爱和正向回馈 需要:

情绪——感觉被他人需要和尊、同伴、归属感 资源所在地:

父母、配偶、朋友、手足、文化上认同的团体、社会网络 需要:

个人实现——教育、休闲、自我实现、审美的满足、信仰 资源所在地:

教育、休闲、信仰、就业和其他社会机构 需要:

生理需要——食物和衣物、居处、健康照顾、安全、保护 资源所在地:

经济、法律、医疗单位、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体系、急难救助团体、法律协助单位 TOWLE对人类基本需要的观点 物质福利——食物、住所和健康照顾 情感和智力成长的机会 与他人的关系 精神需要的提供 上述两种观点大致相同,都考虑了人类基本的物质的、情感的和社会的需要。

 陶乐还指出,人的需要与年龄和生活情景相关。

例如婴儿的需要一定包括身体照顾、学习机会和与爱他的人建立关系等,而承认的需要一般是生存机会以满足衣食住等,不需要身体照顾(老弱病残除外)。

 马斯洛(Maslow1962)逐级上升趋势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需要,这类需要的级别最低但也最基本,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

   安全需要:

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

或者说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等。

它指那些需要感到被人所爱,被人需要,渴望与人建立一种充满深情关系的需要。

   自尊需要:

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

   自我实现需要:

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

 还有两种需要马斯洛认为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但他有详细说明。

这两种需要是:

 认知和理解需要:

指获得知识,满足了解自我、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

 审美需要:

对平衡和对称等美的需要。

 在马斯洛理论中,为了满足每一个需要,人们必须满足前面那一层次的需要,而基本的生理需要,又是考虑其他社会需要之前必须满足的需要。

我们承认,求得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其他需要满足的前提,但它与其他需要之间并不一定是高低层次的关系。

有时它们是被同时满足,不分轻重。

例如,根据依恋理论,幼年与父母长期分离或遭受情感痛苦的儿童,其中许多人,日后更有可能遭遇行为的、情感的和精神健康的问题。

也就是说,爱、关怀、抚摩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与生理需要具有等价性。

 需求层次理论与工作情境具体说明表

阶段

工作情境体说明

高 自我需求

自我成长与期待自己成为希望成为的人,即是人类的最高需求

自尊需求

员工与工作场所中,有自尊与被尊重的需求。

包括地位、自信、升迁机会等需求

社会需求

爱与被爱、友谊与归属感,都是员工在工作场所中与其它同事互动时所渴望得到的,进而得到接纳与认同。

安全需求

避免不良的工作环境而危害到身心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需求工作的稳定所带来的安全感。

低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的满足通常与金钱有关,在此的金钱是指金钱所能购买的事物。

对于员工而言,生活的需求在追求温饱,要求薪资以维持人类基本生活需求。

奥尔德弗(Alderfer1969)ERG需要论 奥尔德弗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中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3种: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 

(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elatedness),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

 (3)成长的需要(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

 ERG理论以三个假设为依据:

一、每一层次的需求愈不满足,则欲望愈大,例如生存的需求愈缺乏满足,则对此需求的欲望愈大;二、层次愈低的需求愈满足,则对高层次需求的欲望愈大。

例如生存的需求已充分满足时,对关系的需求(人际关系)就会产生高度的期望;三、较高层次的需求愈不满足,则对较低层次的需求产生期望,即产生需求挫折现象。

   与马斯洛的的需要层次论理论的不同点是:

奥尔德弗经过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

需要层次论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ERG理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理论,而且也提到了的挫折——倒退这一方面(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

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主要关注三种需要:

成就、权力和归属。

它们的界定如下:

 1、成就需要:

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2、权力需要:

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 3、归属需要:

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增权的需要 近年来,西方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案主增权的需要,即感觉自己有力量或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改变影响满足需要的情景所需要的控制感(详见增权部分)。

 总之,社会工作在致力于满足案主基本需要的同时,应牢记案主同时还有其他的社会需要。

这对社会工作者提供适切而更富人道的服务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意义。

 (三)共同需要的特定化及其辩识 约翰逊从人的发展和人的多元性两个视角探讨了人类特定的、适切的共同需要。

 人类发展视角下的需要 从人类发展的需要来看,一个人在身体、认知、社会、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发展贯穿其一生。

很多学者比如艾里克森生命周期的八阶段表就是测量社会情感领域发展状况的有用参考,它建立在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把握上,为社会工作者判断案主是否已获取预期的心理社会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社会工作者应该熟悉人类在以上各个领域发展的参考基准,以作为评估案主发展需要满足状况的参考。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辨识人类特定的需要:

 

(1)在每个生命阶段,人都应该以一定的与特定年龄相吻合的方式发展,为了出现这种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例如,6个月—2岁的孩子,为了建立他对成人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他需要与主要的照顾者建立一种亲密的依恋关系,照顾者应提供及时而有效的舒适的身体照顾和抚摩、亲吻、眼睛接触等爱的表达。

 

(2)注意在一个特定的生命阶段预期应出现却没有出现的那些发展。

这包括过去未被满足的需要和现在正导致社会功能出现问题的需要,也包括辨识发展滞后或预期的发展将不会出现的危险情景。

从发展的视角来回应人类的需要,为发展的进展、消除阻碍的因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的具备与否又和个人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密切相关。

 人类多元视角下的需要 人类虽然有共同的需要,但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到多元因素的巨大影响,例如文化因素,或身体失能、性别、性取向及社会中对某些群体的歧视性举措等。

这个视角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本质及其对人类发展和功能发挥的影响。

一个同性性取向的人在与相爱的人建立家庭的需要的满足上遇到的阻碍整体上要远高于异性性取向者的同样需要。

而一个肢体失能的孩子受教育的需要,也许仅仅因为没有无障碍设施而比一般孩子经历大得多的障碍和痛苦。

 人类多元性视角从文化相对和文化多元的立场来考虑人类的行为。

在一个情境中的实用的行为,在另一个情景中则可能是失功能的。

在不同文化中所发展的发展模式的偏差不应该被认为一定是反常的或者变态的。

这样,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需要的反应就不是为了测量是否规范,而是确认在案主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当多元因素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功能时,其感知、经历和事件对他们的意义。

 为了理解人的需要,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充分了解环境因素对人发展功能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气候的条件,它们构成了个体最直接的环境,歧视性态度、社会文化期望和极端的气候都对人的行为有影响。

 此外,工作者也应该充分理解失能的条件对个体功能和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偏见、歧视和身体及精神失能。

社会工作者只有对人类的多元性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需要,进而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多元需要。

 (四)需要评估 四种测量需要的观点Bradshaw(1972):

 规范性需要(normativeneed):

以现存的某些标准或常模来界定需要,标准通常来自惯例、权威或一般共识。

优点:

客观、约定成俗。

缺点:

易受知识、技术、价值等改变影响;易否定少数需要; 感受性需要(perceived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来界定。

人们透过想象及感受,来觉知自己有何种需要及需要程度。

优点:

真实。

缺点:

易高估或低估;没有绝对标准,因人而异;容易诱导需要产生。

 表达性需要(expressed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真正寻求得到的服务来界定。

以满足与否或是满足程度来定义。

优点:

将感受转换成实际行动,明确程度高。

缺点:

有时缺乏服务;有些人不认为自己有需要;无法全面评量小区整体需要。

 相对性需要(relativeneed,也可以称为比较性需要comparativeneed):

以相似的区域或人口群作为比较,评量两者间所得到服务的差距。

优点:

重视公平性议题。

缺点:

有时资源会过度集中。

 四种观点仅能用于为推估提供视角。

工作者要意识到,评量需求时,希望得到最精确的数据是不实际的期待,因为实务工作中资料取得的障碍很多,比如数据不存在、无法取得、无法应用等。

但尽可能或得详实资料是努力的方向。

特别是在针对社区或某一特定群体展开服务或总体方案设计时应接受“现有数据比完全没有数据好”的实际状态,运用替代性指标,间接测量需求。

比如社区幼儿日间托育需求数量的测评,就可以通过对下列数据的分析来获得初步的评估结论:

就业妇女家中有六岁以下儿童之家庭数及百分比;单亲家庭的数量或百分比;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数及百分比等。

 二、资源视角 假如要算一下一个社会工作者有多少时间花在与案主以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