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433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uf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维新派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的清帝是(C)。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2.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C)。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4.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5.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C)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

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7.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

B.天京变乱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0.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C)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B)

A.国共对峙取代了南北对峙

B.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

C.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对象

D.封建军阀已经被打倒

12.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

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13.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D)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14.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犯了(D)错误.

A.左倾盲动C.左倾冒险主义C.左倾教条主义D.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15.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C)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16.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A)

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

C.中共六大D.古田会议

17.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C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18.

19.1952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确立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B.人民公社体制

C.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20.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D农业

答案A

2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的对象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动力不同

答案B

2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答案B

23.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4.1941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陆军第二OO师师长(A)在缅北殉国。

A戴安澜B张自忠C佟麟阁D赵登禹

25.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运动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

答案D

26.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答案B

27.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土地革命掀起B、解放战争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D、《土地改革法》颁布

答案C

28.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A

29.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的是(A)。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拨乱反正

C.改革开放

D.“两个凡是”

30.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31.邓小平说,1957年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其标志性事件是(C)。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B.整风运动的开展

C.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32.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是在(B)。

A.1964年10月

B.1967年6月

C.1970年1月

D.1970年4月

33.1975年邓小平推动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其中,经济工作的整顿首先是从(B)展开的。

A.军队

B.交通运输

C.工业领域

D.农业领域

34.在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批判了“废除商品生产,实现商品调拨”的错误主张。

提出这个错误主张的人是(B)。

A.林彪

B.陈伯达

C.张春桥

D.康生

35.蒋介石敢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主要是由于(B)

A.拥有处于绝对优势的嫡系部队

B.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的支持

C.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密切支持

D.陈独秀下令解除工人武装

3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D)

A.《劝学篇》

B.《醒世恒言》

C.《盛世危言》

D.《天演论》

37.戊戌变法的性质是(C)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D.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38.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39.“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C)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40.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41.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揭开全国抗日战争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因为(C)

A.它是日军于20世纪30年代制造的第一个侵华事件

B.在事变后,中国军队进行了第一次有组织的抵抗

C.在事变后,中国军民进行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D.它促成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2.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答案】A

A.《反分裂国家法》B.《国家安全法》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9月3日B.1945年9月19日

C.1945年10月10日D.1946年1月10日

44.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B)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

45.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B)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保路运动D.五卅运动

46.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指它(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能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能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4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

A.康有为

B.谭嗣同

C.严复

D.梁启超

48.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要包括了(BC)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49.《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ABC)。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D.均贫富,等贵贱

50.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BC)。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E.资本主义

51.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BC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

52.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指责为(ABC)

A.狭隘的经验论B.富农路线

C.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D.“左”倾机会主义

53.关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正确的是(ABC)

A.都是城市起义B.都失败了C.都处于十年内战时期D.秋收起义不是城市起义

54.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辛亥革命(DE)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国体

E.采用了革命的方式

55.北伐战争作战的目标有(ABC)

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冯玉祥

5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ABC)

A.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B.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C.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D.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7.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是(ABC)

A.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B.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C.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D.党的纲领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不犯或少犯错误

58.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主要表现在ABCD

A.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B.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C.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D.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

5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深远的意义,表现在(ABC)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C.开辟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持和发展力量的正确道路

D.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60.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后又制造(BE)事变,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A九一八B华北C七七D八一三E一二八事变

61.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方针是(ABCD)。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推陈出新

6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ABCD)。

A.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B.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C.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D.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63.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ABC)。

A.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C.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64.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BCE)。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对社会主义体制的简单修补

E.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65.《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BCD)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

督官员

C.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D.“准富者请人雇工”

解析: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6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除了生产发展,还有(ABCD)。

A.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67.中共八大(ABCD)。

A.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B.毛泽东致开幕词

C.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D.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68.中共八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ABD)。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体,以轻工业、农业发展为补充

D.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6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D)。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70.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经济陷于空前严重的危机中。

导致这种危机的原因是()

A.美国加紧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野蛮掠夺

C.大规模战争的巨大消耗

D.民族资本家将资金转移至境外

【答案】ABC

71.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的红军主力是()

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十五军团D.红四方面军

【答案】ABD

72.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BC)

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B.宋教仁被刺杀

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D.张勋复辟帝制

73.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官兵有()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林永升

【答案】ABCD

74.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ABCD

75.天京变乱爆发的原因有()

A.清政府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渗透

B.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C.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D.根深蒂固的封建帝王思想的影响

【答案】ABCD

76.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进行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

D.实施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答案】AC

三、判断题

77.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学说,是维新运动最重要的理论。

(√)

78.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

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

79.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是中国人学西方的实践。

(√)

80.外国侵略者在租界逐步排斥中国的主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81.19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半岛。

(√)

8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83.郑观应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主张与西方国家“商战”。

(√)

84.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ⅹ)

85.1903年,章炳麒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86.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甘当“洋人的朝廷”。

87.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8.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

8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90.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国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91.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即宣布对日作战。

×

92.日军对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

×

93.1928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文件是《训政纲领》。

94.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

9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96.1945年10月,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A)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国共合作协定》C.《国内和平协定》

D.《国共停战协定》

解析: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

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97.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

(√)

98.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

99.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

(√)

100.1973年8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