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419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总结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1.时空观念:

掌握明中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的发展等内容。

2.史料实证:

根据具体史料,探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内容。

3.历史解释: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随着欧洲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4.唯物史观:

明清时期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

5.家国情怀: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活跃,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时空定位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教材清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1)高产粮食作物①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手工业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商业

货币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商帮

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

市镇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史料阅读

(教材P84)阅读史料,从中你可以得知哪些经商特点?

名师点拨外出经商时间长;大贾资本多,人员多;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为商等。

二、局限

1.经济:

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知点研析

研微点

易错点拨1.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模式受到冲击,但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的农业发展衰落。

2.江南地区曾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供应区,但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

这是由于当时江南地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这并不意味着当地农业衰落。

特别说明明朝中后期,在一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其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雇佣关系。

概念阐释“商帮”

“商帮”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其中最突出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分别代表了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商人群体。

知识点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教材清单

一、陆王心学

1.兴起:

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明朝中期,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2.内容:

“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3.评价:

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二、李贽

提倡③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严厉抨击④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

顾炎武还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知点研析

研微点

易错点拨1.王阳明鼓吹人的主体精神,认为“心即理也”,天地万物之理只是我心;

人要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有激励人们冲破传统束缚、诱发新思想的积极意义。

2.陆王心学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明末清初的思想虽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

知识点三小说与戏曲、科技

教材清单

一、小说

1.背景: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成就

时间

作者

作品

评价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⑤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

二、戏曲

1.传奇:

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昆曲:

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3.京剧:

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三、科技

1.明朝后期重要科技著作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

(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

意大利人利玛窦等来华,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体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

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政府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知点研析

知教材

思考点(教材P86)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

思考角度小说主人公的变化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尤其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结合当时商业经济发展来分析。

答案:

提示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城镇繁荣,思想领域的变化体现在小说主人公形象的平民化。

研微点

图解历史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2.京剧的发展过程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史料探究

1.

史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读史指导

史料一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等信息反映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

史料二

注意史料二的出处及史料中“古”“今”的变化。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等信息反映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案:

提示主要特点: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迷信孔子的思想,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的特点。

(2)史料二中黄宗羲提出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否等同,并说明原因。

答案:

提示不等同。

两者有本质不同: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而中国的早期民主思想并不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而中国的早期民主思想的倡导者本身还属于地主阶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后来逐渐发展为西方社会的主导思想、主流思想,而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发展比较缓慢,并没有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

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童心说”等理论

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这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提倡“经世致用”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针对训练

1.(2020江苏南通海门高级中学高一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于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社会担当精神

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答案:

C

解析:

材料选取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这两个社会动荡、历史转型的时期,以孔孟追求天下安定、治国安邦之理,顾炎武著书抨击君主专制为典型,意在说明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道德,A项错误;先秦时期孔孟并不主张君主专制,明清之际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儒学的启蒙作用”无关,D项错误。

课时归纳总结

知识联网

史论术语

1.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2.明朝后期,江南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由于自然经济发达,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3.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4.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多是总结性的,缺少创新。

5.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推动了小说、戏曲的繁荣和世俗化。

思维拓展·素养提升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需要。

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雇工。

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试题设计

1.(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

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这说明,此时江南地区()

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

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地主通过养鱼、养猪、种植经济作物等,将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这表明其经济活动与市场结合紧密,这是对传统的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的突破,故答案为B项;A项错在“开始”,排除;从材料内容看不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农户将农副产品拿到市场出售,无法说明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故D项错误。

课时评价作业

基础达标练

题组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2021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

与下图时空对应准确的经济现象是()

A.非洲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B.外贸税收成为了国库的重要财源

C.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传入

D.始设榷场与长城外民族互市贸易

答案:

C

2.(2020山东泰安高一期末)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

D

3.(2020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商人把粮食运到边仓后,可以折价领到“盐引”,凭“盐引”到内地盐场支盐、业盐),山西是“试点之区”,加上市场需求的扩大,晋商迅速崛起。

材料反映出晋商()

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

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

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

答案:

B

4.(2020江苏徐州九校高一期中)《江宁府志》记载:

“(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封建制度阻碍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B.政府管理严密规范

C.商帮出现使棉纺织业步履维艰

D.国家税收来自机户

答案:

A

题组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5.(2020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王阳明要人们“致良知”以期消解社会矛盾而统一于心灵的“无对”,这起着一种反个性斗争的麻痹人们头脑而甘于妥协的奴婢作用。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B.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答案:

B

6.(2020山东德州高一期末)明清之际,某位思想家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该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黄宗羲

C.王夫之D.顾炎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家是黄宗羲,B项正确。

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男尊女卑观念B.反传统的叛逆思想

C.破除对孔子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李贽提倡自由恋爱、否定男尊女卑、赞颂变革以及肯定农民起义,反映了李贽反传统的叛逆思想,故选B项。

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题组三小说与戏曲、科技

8.(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下列作品中生动再现了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被称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是()

A.《水浒传》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D.《红楼梦》

答案:

D

解析:

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D项正确。

9.(2021湖南宁乡高一期末)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京剧产生。

这主要说明了()

A.京剧是多剧种融合的产物

B.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C.京剧的形成得益于政府支持

D.道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京剧是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京剧是多个剧种互相融合的产物,故选A项。

京剧后来发展为我国的“国粹”,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府支持,排除C项;道光年间京剧正逐步形成而非成熟,排除D项。

10.(2020辽宁辽阳高一期中)这是一部总结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的书,书中对每种手工业从原料到制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和工序都有较详细的说明,其反映了明朝一些手工作坊或工场的面貌。

材料评价的科技著作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D.《梦溪笔谈》

答案:

B

解析: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技著作,B项正确。

A项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C项是农学著作,D项是宋代科学著作,均排除。

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11.据《古今图书集成》载: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织纹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首先出现于明朝的()

A.苏州B.西安

C.北京D.洛阳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由此可知,苏州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12.(2020山东济宁高一期末)到明代后期,任何东西几乎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从远途贩运而来的商品,不仅有满足王公、贵戚、官绅、地主需用的奢侈品,而且更多的是与一般人民生活有关的生活用品。

这反映出明朝()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现象

C.商人的经营范围日渐扩大

D.大批工商业市镇相继出现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看,明朝商品种类丰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的需求之物均有涉及,表明商人的经营范围日渐扩大,故C项正确;中国封建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及大批工商业市镇相继出现,排除B、D两项。

13.(2020江苏南通海门高级中学高一期中)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

这些观念()

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和体现,这些思想促使传统儒学进入了反思和批判阶段,故选B项;明末清初中国尚未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排除A项;这些思想虽然与正统思想相叛离,但并没有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更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C、D两项。

14.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对“活跃”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这些思想家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明清之际的这些思想家挑战正统的儒家思想,B项正确;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提出了挑战,但宋明理学的正统地位并未丧失,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故D项错误。

15.(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成就,还是对世界影响很大的四大发明,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满足了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

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具有()

A.实用性B.经验性

C.总结性D.规律性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满足了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服务于生产生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中国古代科技的经验性是指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总结性是指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B、C两项;中国古代科技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所进行的探索不够多,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0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社会发展不平衡。

在某些地区自然经济还居于统治地位;在另一些地区,“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村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商业资本比较普遍地深入农村。

由于南方的农产量和人口密度都比北方高,所以南方的商业也比北方繁荣。

顺治时,姚延启做了一个对比:

西北地广人稀,镇店市会有常期,商贩歇宿有定所。

南方庐舍稠密,人烟辏集,贸易者趾接于途,往来者肩摩于道。

——摘编自柯建中《略论明清时期小农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材料二皇权社会末世,君主专制的弊害昭彰,市民意识初步觉醒。

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那里,被推进到“新民本”阶段。

新民本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承袭民本论的基本元素(重民、恤民、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弘扬原始民主精义(众议、禅让、公天下等),吸纳中古非君、罪君的犀利批判精神,采取明代书院品议朝政之风,将先秦以来与尊君论相反而又相成的民本论提升到新阶段。

——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本”思想形成的背景。

答案:

(1)状况:

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南方和北方商品经济均得到发展;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商业资本渗透到农村;等。

(2)背景:

封建制度衰落,弊端日益暴露;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意识觉醒;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等。

解析:

(1)状况,根据“自然经济还居于统治地位”得出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根据“商业资本比较普遍地深入农村”得出商业资本渗透到农村,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根据“西北地广人稀,镇店市会有常期,商贩歇宿有定所。

南方庐舍稠密,人烟辏集,贸易者趾接于途,往来者肩摩于道”得出南方和北方商品经济均得到发展;根据“南方的商业也比北方繁荣”得出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背景,根据“君主专制的弊害昭彰”得出封建制度衰落,弊端日益暴露;根据“市民意识初步觉醒”得出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意识觉醒;根据“新民本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承袭民本论的基本元素”得出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根据所学,还可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角度分析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