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358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doc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次

前言 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指标体系 3

5评价方法 9

6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1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钢铁生产企业轧钢工序及钢研压加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企业炼钢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

“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

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i

1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生产工艺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热轧部分适用于生产中厚板、棒线材、热轧带钢产品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冷轧部分适用于工作辊辊身长度大于900mm,0.38mm以下厚度的冷轧板以及热镀锌工序(不含彩涂、不锈钢、电工钢)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456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665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632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GB50506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

HJ-BAT-006钢铁行业轧钢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南(试行)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3号公告)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

3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绿色发展

指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具体体现为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产生与排放最少、二次资源与能源得到循环利用,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

3.2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3中厚板

厚度4mm以上的钢板材称中、厚板,简称中厚板。

用于造船、建筑构件、机器制造、交通运输、军事工业等部门,以及用于制造大口径焊管、容器、锅炉等。

3.4棒线材

棒材是指产品断面形状为圆形、方形、矩形(包括扁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简单断面,并通常以直条交货的钢材,不包括混凝土用钢筋。

线材是指经线材轧机热轧后卷成盘状交货的钢材,又称盘条,其横截面通常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六角形、八角形、半圆形、带肋钢筋等。

含碳量在0.6%以上的线材俗称硬线,在0.6%以下的俗称软线。

线材主要用于建筑和拉制钢丝及其制品。

热轧线材直接使用时多用于建筑业,充当光圆钢筋。

3.5带钢

热轧带钢通常用连续式带钢热轧机、炉卷轧机、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生产的热轧宽带钢经过剪切得到。

单张生产或叠轧生产的热轧薄板生产工艺属于淘汰工艺。

3.6连铸坯热送热装

指铸坯在400℃以上热状态下装入加热炉,而铸坯温度在650~1000℃时装入加热炉,节能效果最好。

3.7双预热蓄热燃烧

指将燃烧器与蓄热体相结合,利用工业炉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蓄热体将低热值高炉煤气、助燃空气预热到较高温度后再进行燃烧的技术。

3.8加热炉汽化冷却

指利用加热炉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换热器产生高温蒸汽以回收废气中的余热的技术。

3.9酸洗-轧机联合冷连轧工艺

将连续酸洗工艺和连续轧制工序通过一个联机活套形成一条联合机组,进行钢带连续酸洗和轧制的冷轧钢带生产工艺

3.10连续热镀锌机组

热轧酸洗钢卷或冷轧钢卷经开卷、焊接、脱脂、退火、热浸镀、冷却、光整、拉矫、化学处理、涂油、卷取、分卷等工序,在钢带表面进行连续热浸镀锌(或锌合金)的生产线。

3.11罩式退火炉

在充有保护气体的内罩中,对立放叠加的钢卷进行再结晶退火的退火炉。

3.12连续退火机组

冷轧钢卷经开卷、焊接、脱脂、退火、平整、(拉矫)、切边、检查、卷取等工序,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连续退火处理的机组。

3.13浅槽紊流酸洗技术

浅槽紊流酸洗技术是在浅槽酸洗的基础上,在槽内形成良好的紊流流态,强化酸洗效果。

该技术加强了酸洗中的紊流、热导率和物质传动,可缩短反应时间,减少酸雾的排放。

3.14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指单位热轧/冷轧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

3.15管理指标

指钢铁生产企业轧钢工序及钢延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应满足国家对钢铁行业相关管理规定要求的指标,包括:

产业政策符合性、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节能减排与减碳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等。

3.16一级指标权重值

指衡量各一级评价指标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的值。

3.17二级指标分权重值

指衡量二级指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清洁生产水平影响大小程度的值。

3.18二级指标基准值分级

根据清洁生产需要,为评判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将二级指标基准值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分别代表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3.19限定性指标

指对清洁生产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在对轧钢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定时必须首先满足的先决指标。

本指标体系将限定性指标确定为:

工序能耗、废水排放量、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环境污染事件预防等5项指标。

4评价指标体系

热轧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1。

冷轧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2。

清洁生产管理技术指标见表3。

13

表1 钢铁行业(热轧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二级指标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生产工艺及装备

0.25

1

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

0.36

热装温度≥600℃,热装比≥60%,热轧薄板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热装温度≥500℃,热装比≥50%

热装温度≥400℃,热装比≥40%

2

加热炉余热回收

0.24

双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化冷却

双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化冷却

双预热蓄热燃烧

3

辊道连接保温设施

0.20

采用该技术

-

-

4

采用废气净化处理技术

0.12

采用该技术,并稳定达标

5

加热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0.08

采用低氮燃烧

-

资源与能源消耗

0.25

1

工序能耗(中厚板/棒线/热轧薄板),kgce/t产品*

0.40

45/48/48

48/53/50

53/58/53

2

燃气消耗(中厚板/棒线/热轧薄板),kgce/t产品

0.36

39/32/40

43/35/52

47/39/45

3

吨产品新水消耗,m3/t产品

0.24

≤0.60

≤0.75

≤0.9

产品特征

0.05

1

钢材综合成材率,%

0.60

≥99

≥98

≥97

2

钢材质量合格率,%

0.40

≥99.8

≥99.5

≥99

污染物排放控制

0.20

1

废水排放量,m3/t产品*

0.30

≤0.20

≤0.30

≤0.40

2

COD单位排放量,kg/t产品

0.15

≤0.01

≤0.02

3

石油类单位排放量,kg/t产品

0.15

≤0.001

4

颗粒物单位排放量,kg/t产品

0.10

≤0.02

≤0.03

≤0.05

5

SO2单位排放量,kg/t产品

0.15

≤0.04

≤0.04

≤0.07

6

NOX单位排放量,kg/t产品

0.15

≤0.13

≤0.13

≤0.17

资源综合利用

0.15

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0.53

≥98

≥95

2

氧化铁皮回收利用率,%

0.47

100

注:

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

采用双预热蓄热燃烧技术不包括纯燃焦炉煤气的加热炉。

表2 钢铁行业(冷轧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Ⅱ级基准值

(0.8)

Ⅲ级基准值

(0.6)

生产工艺及装备

0.25

1

采用酸洗—冷轧联合生产工艺技术

0.24

采用该工艺

2

采用浅槽紊流酸洗技术

0.20

采用该技术

3

采用废酸再生回收利用技术

0.20

采用该技术

4

是否采用无铬钝化

0.16

无铬钝化

有铬钝化

5

氧化铁红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技术

0.20

采用该技术

资源能源消耗

0.25

1

原料卷消耗t/t

0.16

≤1.03

≤1.10

≤1.15

2

工序能耗(酸轧/退火/镀锌),kgce/t*

0.36

≤17/≤35/≤48

≤20/≤41/≤50

≤23/≤45/≤52

3

燃料消耗,kgce/t

0.16

≤36

≤37

≤38

4

电力消耗,kWh/t

0.16

≤130

≤140

≤150

5

单位产品取水量,m3/t

0.16

≤1.0

≤1.2

≤1.4

资源综合利用

0.15

1

水重复利用率,%

0.27

≥96

≥95

≥93

2

新酸耗比率,%

0.27

≤8

≤12

≤20

3

氧化铁粉回收利用率,%

0.20

100

100

100

4

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0.26

采用该技术

污染物排放控制

0.20

1

颗粒物单位产品排放量,kg/t

0.05

≤0.043

≤0.043

≤0.062

2

HCl单位产品排放量,kg/t

0.05

≤0.0017

≤0.0021

≤0.002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