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3075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整体规划:

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虹桥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诗歌虽然长短不齐、作者不一,但都于含蓄朦胧之中隐匿着一个丰富斑斓的情感世界,充盈着美的享受,活跃着灵动的情感,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净化学生的心灵,叩问学生的灵魂。

比如《沁园春·长沙》里生机勃勃的秋景和壮怀激烈的人生豪情,《雨巷》中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这些丰富的美与情就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金钥匙,教师要以诗歌中的美情为线,引导学生以美读诗,以情赏诗,在情感融合共振、诗意个性化的品读中进行探索式对话。

要想实现诗歌教学里“以美读美,以情品文”的生动风景,教师首先要唤醒学生与文本相似的、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情感体验、心灵感受,以“我”观诗中之物,以“我”品诗人之情,由己推人,读懂诗人,最终达到与作家气息相通、心灵默契的结果。

学生一旦产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以及争鸣,就能由此掀起共性群体的审美品读热潮,从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刻的个性化的心灵解读,使文本意义世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引人去解读领悟,去品味沉醉,使文本解读呈现出绚烂多姿的生动局面。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重视体验涵咏式的诵读,尽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还可以采用以写促读的方式,比如描绘《沁园春·长沙》里的秋景,可以对一句话或几句话进行想象拓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习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延伸与文本的个性化心灵对话活动。

如布置随笔,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随笔的形式,自由抒发对课文真诚的感动或对课文神韵的感悟,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涵咏诗歌语言,感受体验作者的境遇、情感,能使学生继续与作者进行精神的交往、融合,心灵的碰撞、沟通,生成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延伸课堂上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活动,使心灵得到净化提升。

简言之,诗歌单元的导学就是要实现以美读美、以情品诗,引导学生先调动己情,唤醒个性化审美体验,再在共性群体的审美活动中共赏诗歌原意,最后进行更深刻的个性化心灵解读,从而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虹桥。

这样学生不仅仅是理解感悟到作品的“原意”世界,更重要的是建构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文本意义。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课文:

《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诗两首》两课时,《大堰河——我的保姆》两课时;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两课时;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三课时。

 

沁园春·长沙

一、教学目标:

1、唤醒学生对蓬勃秋景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对诗歌中的湘江秋景展开个性化品读活动。

2、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并结合诗歌潜藏的背景寓意,知人论世,在群体审美活动中共赏诗歌原意,实现与诗歌情感的高度融合共振。

3、激活学生对本首诗歌的个性化心灵解读意识,建构诗歌丰富多元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虹桥,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与诗歌诗人展开深入深刻的心灵对话。

三、教学难点:

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四、教学方法:

体验涵咏式的诵读法,联想比较法,想象描绘以写促读法等。

 

教学流程:

一、调动个性化审美体验,进入情感共鸣的前奏。

1、唤醒体验,进入情境(回忆体验过的蓬勃秋景)。

请学生描述交流在现实中真实发现的或在课外阅读中欣赏感悟到的蓬勃秋景,唤醒学生对蓬勃秋景的个性化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赞赏和对生命的讴歌礼赞,营造学生与《沁园春·长沙》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

2、以美读美,以我观物(个性化品味湘江秋景)。

让学生带着对蓬勃秋景的审美体验来欣赏品味诗歌里的湘江秋景,对领字“看”统领的七句秋景进行自由开放的品味,然后以写促读,结合想象描绘的片段写作,如每个学生任选一句进行秋景想象扩写,然后在全班交流个性化的品味赏析,从而感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视角变化、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万”“遍”“染”“漫”“透”“争”“击”“翔”等展开个性化鉴赏活动,可采用换词比较法领悟湘江秋景的神韵。

 

二、开展共性群体审美活动,实现情感高度的融合共振。

1、以情品文,将心比心(领悟诗人笔下的湘江秋景、感受诗人流露的人生豪情)。

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带着对蓬勃秋景和生命人生的热爱,对上阕反复进行体验涵咏式的诵读,激发与诗人相似的人生豪情。

学生鉴赏“谁主沉浮”的哲理性诘问,在交流中体悟:

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气勃勃的湘江秋色图,自然界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

诗人由此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流露了壮怀激烈的人生豪情。

教师点拨:

如果离开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情感,单凭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是不会如此富于诗意的。

把握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2、知人论世,共赏原意(把握诗歌潜藏的背景寓意)。

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在词里表现的献身革命的伟大理想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对下阕反复进行涵咏式的诵读,感受作者革命的情怀。

学生思考下阕与上阕的关系,并体会“恰”领起的七句,在交流中明确:

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领起的七句,是对“峥嵘岁月稠”的展示,把生气蓬勃、乐观向上、蔑视权贵的“同学少年”的风华、意气、奔放的特点和革命活动溶为一炉,集中喷发了革命的豪情。

反复诵读整首诗,领悟“怅寥廓”三句显示的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已任”的宏大心胸与高远志向,领悟“曾记否”三句流露的作者的激昂豪迈。

教师点拨:

本诗先围绕“立”字,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看”字总领七句,描写了湘江秋景,为下文蓄势,进而从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书写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愤心情(“怅”)和由谁主宰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虑(“问”);下片主要以“携”、“忆”引出旧事,其中以“恰”字领出七句,突出了敢于“主沉浮”的豪情和为“主沉浮”而作的努力。

最后借“记”设问,引出击水湘江的情景和豪气作结。

 

三、推进个性化心灵解读,建构诗歌丰富多元的意义。

1、课内激发个性化心灵解读:

让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谈谈喜欢的理由或心得感悟。

示例如下:

“独立寒秋”让人感受到身处逆境坦荡从容,砥柱中流的气概。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人领悟到:

面对浩瀚的宇宙,每个人如渺小的蜉蝣,但对于自己,却是整个宇宙。

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贝多芬说,扼住命运的喉咙。

活着就要自信蓬勃,站出独我的风采。

2、 课外延伸个性化心灵解读

(1)选择你喜欢的诗歌语句,结合现实生活、人生体验写一篇随笔,谈谈自己的感悟。

(2)借鉴本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手法,选择生活中你喜欢的自然景物,抒发你的独特情怀。

 

四、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比较它与《沁园春·长沙》表达情感的不同与相同。

 

附:

相关知识

 1、词的有关知识。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词有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词牌之下是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2、背景介绍。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雨巷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韵律,品味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悟诗歌真情。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情境导入:

课件展现江南小巷暮春景象。

 

二、介绍作者:

(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

1、集体朗读,先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并总结朗读本诗歌的要领如语气、语调等。

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指导:

本诗歌的基本情感是低沉幽怨,朗读时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

 

四、深入朗读: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全班学生采取形式丰富的朗读方式,读出诗韵诗情。

 

五、品读意象解真谛:

 

1、提问:

作者为了能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营造意境?

 明确:

    油纸伞。

这是一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丁香。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易落。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浣溪纱》中的“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商隐也有诗: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2、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提问: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

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

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六、重读诗歌,了解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

以第一节为例: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

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歌标准做原则。

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音节特色:

运用复沓句式、词的重叠运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

3、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附:

李璟《浣溪纱》全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再别康桥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四、教学方法:

1、知人论世法: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

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

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小结:

表现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之情。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

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

青荇(xìng) 斑斓(lán) 河畔(pàn)  长篙(gāo) 漫溯(sù)

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细化问题:

(1)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

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

“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

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

“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

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

“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

“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

“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

夏虫也为我沉默。

(2)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金柳”示例:

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

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3)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

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3、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

示例:

“不带走一片云彩”——洒脱。

 

四、课堂作业:

对比赏析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离别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感伤,也充满了依恋,更让许多东西变得美好。

离别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

《再别康桥》跟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相关离别诗名句: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附相关资料: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

“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其他名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①第一单元教案

(二)

备课人章习友(马鞍山市二十二中)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教学流程:

一、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

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

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

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

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

 小结:

第一部分(1——3节)怀念、痛悼──身世悲苦低微。

 第二部分(4——8节)眷念、感激──勤劳善良无私。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控诉──命运悲惨。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赞美──灵魂高尚。

 

三.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

1、请学生思考、充分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

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

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

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节便是明证。

第13节,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语言罗嗦,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四、分段朗读,揣摩体会诗的节奏和旋律:

1、朗读提示:

   第一部分:

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

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

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第四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

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2、请学生自由朗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布置作业

   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教学流程: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布置预习思考题:

  ⑴ 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⑵ 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⑶ 为什么说大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