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283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doc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

班级:

2008级城市规划2班

小组成员:

郑文静(组长)李娜

朱加菊芦小英

董青松郭康太

郭非凡张庆鹤

田山林

指导老师:

郭楠

日期:

2011年03月23日

【摘要】: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最初发现于1955年,是中国商代早期规模最大的都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但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商城遗址存在墙体破坏严重、城墙不连续等诸多问题。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城遗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恢复被占压城墙、复原墙体原貌、保持墙体历史文化廊道的连续性、开发建设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提出了商城遗址恢复重建的对策,并对商城遗址恢复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郑州商城遗址的特点及文化地位,提出了未来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模式。

【关键字】: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规划

一、商城遗址的简介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自治区,东临城东路,西邻杜岭街、顺城街,南靠城南路,北至城东路、紫荆山公园、金水河和杜岭街围合成的区域。

郑州商城遗址距今约3600年。

商城近似长方形,遗址内容包括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作坊遗址(冶铜、烧陶、制骨等)、窖藏坑等遗迹类型。

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公里的(内城)城垣遗址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遗址保留最为完整,也最具历史文化价值。

三重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垣周长6960米,有11个缺口,其中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墙长约187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700米。

目前仍保留有总长2,586米高大连续的地面墙体遗存,展示出商代城市的宏伟气势。

城墙底宽20米左右,顶宽5米多,墙基最宽处达32米,地面上残留最高约5米左右,复原后约10米。

以全部的城墙长、宽、高计算,郑州商城约用夯土量为87万立方米,夯前挖土量约174万立方米。

城墙采用分段版筑法逐段夯筑而成,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

在城墙内侧或内外两侧往往发现夯土结构的护城坡。

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发现宫殿基址多处,其中心有用石板砌筑的人工蓄水设施。

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

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

小型墓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中型墓多随葬青铜礼器、玉石器及象牙器,一座墓中有殉人。

在南城外侧还发现一段外郭城墙。

此外,发现两处铜器窖藏,内有杜岭方鼎及圆鼎、提梁卣、牛首尊等,被认为是商王宣的礼器。

遗址中还出土原始瓷器和刻辞卜骨等。

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对认识商代前期历史、对商文化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州商城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郑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支撑内容。

考古学家安金槐认为该城是商代中期仲丁所迁之隞都;而北京大学的邹衡先生认为是商汤所都之亳。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郑州商城应为亳都。

本组认为该城为亳都并对之进行调研。

二、商城遗址的现状

我们重点对商城遗址的宫殿区和内城垣遗址进行调研,具体遗址现状如下:

1、宫殿区遗址主要为地下考古遗址,在完成发掘考古研究和出土器物保护转移后,地下考古遗址大都回填并继续进行地段的建设项目,遗址本身几乎未得到保护,对整个郑州商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都带来巨大威胁。

2、城垣遗址可分为有城墙、无城墙、公园3类。

(1)有城墙段:

包括南学街以南的西城墙的一部分、南城墙的全部、城北路以南的北城墙一部分、商城路与城北路之间止于距城东路600米处的一段。

在该类中,位于城南路北侧,紫荆山路以西200m处到西城墙与南城墙的拐角处这一段城墙较低,且上部分多为建筑垃圾所覆盖,表面绿化较差,水土流失压制,部分墙体挖损严重,城东路西侧东大街南侧100m处墙体挖损严重,多为新填的土壤;其余部分保存相对良好一些。

(2)无城墙段:

包括城北路以南200米向北到紫荆山公园的东城墙和顺城街东侧大同路以北除三角公园外的西城墙以及除紫荆山公园段外的所有北城墙,该段由于被一些高层建筑、临街商业用房、医院等建筑占压,基本上已没有城墙痕迹。

(3)公园段:

商都艺术馆、紫荆山公园、三角公园三个部分,上面无墙体或者有少量城墙,但上面绿化较好,景观效果较好,而且文化气息浓郁。

三、商城遗址的价值

1、文化价值。

郑州商城遗址在国内属于比较典型的极具价值有缺乏保护的古代遗址。

该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有城垣的古都——商汤之都“亳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遗址。

目前商城遗址的历史价值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该城墙遗址向世人展现出了商汤时期都城的建筑技术和城池规模,反应出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对研究这个时期我国的城市建设状况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而从城东北部的20多处宫殿基址,断定为商代王室贵族的宫殿区。

商城内外发现的多处商代青铜冶炼,骨、陶器制作的作坊遗址,大量的墓葬区,青铜窖藏和祭祀场地更能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商代早期的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这正好和古书的记载相符合,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和精神财富,对研究商代的文化、生产、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对这些进行很好的保护,将能更清晰得探索商城文化,使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八大古都”之一。

这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增强郑州人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对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上光辉的一笔。

2、生态环境价值。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偏南的地方,由于周围工业的发展而对绿地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但周围绿地因面积的狭小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商城遗址的出现正大大缓解了这一矛盾。

商城遗址公园因其绿化覆盖面积之广而对该地区的气候调节效果非其他绿地所能代替,在此建设的商城遗址公园,将能很好地加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其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小环境气候,为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3、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遗址区域位西邻二七纪念塔和商贸中心这个郑州市的中心商业区,东北与郑东新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围经济发达,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而且由于商城遗址的文化价值而带来了很好的旅游潜力将带动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快速蓬勃发展。

因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该地区,将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动整个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四、郑州市政府对保护商城遗址做的努力

1961年7月,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发布商城遗址保护的通知,并公布《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城内外10米为保护区,并划出城墙重点保护地段。

并对沿城单位颁发保护委托书。

1975年4月,省文化局规定郑州商代遗址保护范围。

9月,郑州市革委会颁布《关于郑州商城遗址保护范围和加强对遗址保护工作通知》。

郑州市博物馆制作水泥商代城墙保护牌17个,立于城墙各处。

1993年1月13日,为做好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工作,市政府组织拆除了南城墙外乱搭乱建的窝棚,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建设商都文化街。

8月5日建成,并举行了郑州商都文化街试开放仪式。

8月12日,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1994年,4月郑州商城第一期保护工程基本完成。

6月7日。

郑州市政府召开郑州商城保护工作汇报会。

1999年11月3日,商城保护区内第二批违章建筑开始拆迁。

  2000年5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发《郑州商代遗址保护管理规定》。

年内,完成郑州东大街南北两侧的城墙保护,建成商城文化广场。

  2001年一2002年,开展对商城东城墙的保护基础工作,其中对商城路口南侧城墙西侧进行绿化保护,对城墙进行加固试点工程等。

2003年4月,请清华大学编制商城博物苑详细规划。

6月,管城区政府开始拆除商城东南城角内侧的大片违章建筑。

拆除了西南城角外侧违章建筑,修建了保护城墙的小竹园。

拆除了南大街路口违章建筑,修建了保护城墙的小型公园。

修建了紫荆山路口东侧城墙保护的小游园。

目前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东大街截断的商城遗址的东城墙两侧正在进行加固维修,而西大街东大街以南城南路以北的大面积“贫民区”还没有进行拆除,原定的在此建设公园的目标并没有付诸实施;城南路旁的商城文化街的一些仿古建筑拆了又建,并没有给遗址保护带来帮助,反而导致民怨载道;紫荆山路以东城北路以南的那段城墙紧紧夹在居民区之间,表面遭到当地居民破坏的现象并没有丝毫改善;紫荆山路以西的南城墙上面的建筑垃圾堆积很严重,政府原来制定的保护维修计划迟迟未见具体行动。

当地居民纷纷反映政府的保护工作雷声大,雨点小,老是搞面子工程,对城墙的实际保护工作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五、商城遗址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既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又要满足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的目标要求。

郑州商城遗址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如此。

对墙体进行恢复和重建,目的在于恢复商城遗址的原貌,体现商朝文化,增加郑州作为中国第八大古都的知名度,而这些必须要通过旅游开发和文化宣传来实现。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遗址的保护。

另外对遗址进行后期旅游开发,不仅仅局限于城墙和遗址本身,而应将其置于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历史文化之中。

具体应注意坚持以下思路和模式。

1、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开发模式。

商城遗址保护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空间体系,尽管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其保存环境状况异常脆弱,但其大环境及其基本格局仍然存在,从遗址的本体来说,不能只看到优先的几个重要遗迹而无视商城遗址的空间格局。

商城遗址的开发要重视各个功能区的空间格局以展示其整体风貌,其次对地上宫殿遗址进行覆盖复原来作为展示的核心以体现遗址的原真性与可读性。

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体现商都文化为主线来进行设计和规划,不能以点代面,偏离遗址保护的初衷,应当注重商城遗址及其遗迹的整体格局和风貌。

如果因为困难而分期开发,也须注意建筑风格及遗迹空间布局的连续性。

2、概念性——保护性开发模式。

可以在商城遗址恢复重建的同时建设商城遗址主题文化公园。

主题公园应以商城遗址为依托,可在商城遗址保护范围之外或近边依照历史的原貌,科学地复原历史场景,让观众从现实与远古历史文化遗址的鲜明对比中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借以发展旅游。

建设环商城遗址绿化带和遗址公园,在恢复商城风貌的同时又要留出一定的公共空间,这样既能发挥遗址的展示教育功能,又能在公园内开展公共性户外游憩活动。

3、战略性——区域联动型开发模式。

从这个方面来说就是把商城遗址的保护开发与河南博物院、二七纪念塔、黄河博物馆、郑州文庙、郑州城隍庙、商都艺术馆等重点历史文化景点形成联合开发,而且纳入整个管城区,整个郑州市,甚至整个河南省的统一规划发展中区,把这些区域重点以“点轴开发”的模式建设成旅游区,在这个区域建设成郑州的文化艺术核心地区,同时经过辐射带动效用,扩散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实行重点开发和协调发展相结合。

六、对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开发方案

(一)用地功能调整与各区域规划

1、严格控制郑州商城遗址保护控制重点实施范围内的建设强度和住宅建设规模,逐步降低该区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