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4021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遗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遗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遗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遗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遗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遗址.docx

《古遗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遗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遗址.docx

古遗址

河套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0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萨拉乌苏河(即红柳河)沿岸一带。

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23块,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

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文化年代距今约3.7—5万年。

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之一。

原与宁夏银川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统称河套文化,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后将“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为“萨拉乌苏文化”,或称“大沟湾文化”。

另一个单独命名为“水洞沟文化”,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萨拉乌苏文化见“河套文化”。

水洞沟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灵武水洞沟附近。

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共发现石制品1万多件,和用火痕迹。

参见“河套文化”。

李家村遗址

位于陕西西乡县城附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面积2.6万平方米。

1960—1961年经两次发掘,发现房子、窖穴、墓葬等遗迹和陶器、石器等遗物。

陶器均手制,火候较低;石器磨制为主,打制仍占一定比例。

具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

曾被认为是探索仰韶文化来源的线索之一。

仰韶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曾称“彩陶文化”。

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

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心。

已见同类遗址1000多处,经大规模发掘的10余处。

碳B14测定时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可划分为半坡、庙底沟、后岗、大司空等不同类型。

共同特征为: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刀、斧、锛、凿等,也存在少量打制石器;骨器精致。

主要日用器为陶器,以细泥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

细泥陶上常见彩绘图案,多为几何纹、鱼蛙纹、人面纹等,特征明显。

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有一定排列方式。

有共同的氏族墓葬区,成人墓为长方竖穴土坑,儿童实行瓮棺葬。

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猪、狗等家畜。

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彩陶文化即“仰韶文化”

仰韶遗址

位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21年发现。

仰韶文化因此得名。

后经研究证明,遗址中不仅包含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龙山文化遗存。

贾湖遗址

位于河南舞阳县贾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面积约5万平方米。

年代距今7900年左右。

1983年起发掘6次。

发现一批房址、窖穴、窑址、墓葬。

出土陶、石、骨、甲等各种质料的遗物数千件。

所见刻于龟甲、兽骨、石器上的符号,有的形体与殷墟甲骨文相似。

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七孔骨笛为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乐器。

半坡遗址

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54年发掘。

分布着氏族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和大壕沟等遗迹。

出土大量陶、石、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彩陶发达,后为红地黑彩,以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为主。

现在原地建有半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宁波—绍兴平原一带。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

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木作技术十分突出,石器简单粗糙、量少而原始。

陶器主要为夹碳黑陶、夹砂红陶。

农业较发达,出现大量水稻遗存,经鉴定为栽培型秈亚种晚稻型水稻。

饲养猪、狗等家畜。

渔猎采集经济仍占一定比例。

盛行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兰式房屋建筑,技术相当进步。

墓葬不见墓坑和葬具。

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大汶口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

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另有骨、蚌器。

陶器特征明显,以泥质红陶、夹砂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鬶、觚形杯等为典型器,黑陶器十分精致。

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发达,发现大量粟和家畜遗存。

渔猎经济占一定比例。

氏族有公共墓地,中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墓及随葬品悬殊的现象。

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马家浜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59年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

碳B14测定年代约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

石器制造技术较高,常见锛、斧等加工木器的工具。

陶器多手制,火候不高,技术较落后。

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种植秈稻、粳稻。

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发现以野生葛为原料的纺织品。

盛行俯身葬,随葬品多为日用陶器。

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红山文化中

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20世纪3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左右。

主要分布于内蒙、辽宁、河北交界地区。

石器多磨制,有掘土、收割和加工谷物的工具。

陶器多手制,夹砂陶多褐色,作炊器,泥质陶多红色,作容盛器。

房屋为长方形半地穴式。

原始农业是主要经济,辅以渔猎。

家畜有牛、羊、猪。

玉器是重要遗物,很精美。

马家窑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20

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甘肃。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

石器多磨制,常见穿孔。

彩陶特别发达,图案复杂多变,画彩技术十分成熟。

主要农作物为粟和黍。

家畜、家禽有猪、狗、羊、鸡。

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

盛行土坑葬。

彩陶上墨笔书写符号达130多种,常见十、一、E等。

发现陶祖和陶塑男性裸体像。

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良渚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1936年发现浙江余姚良渚遗址,1959年提出该文化的命名。

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

各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代表了长江三角洲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发展水平。

石器磨制精细,出现犁形器、耘田器等先进工具。

陶器普遍轮制,器形规整,胎薄而坚硬,工艺之精为同时代罕见。

农作物主要为粳稻、秈稻。

手工纺织业发达,发现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

房屋为干兰式建筑。

墓葬差异悬殊。

发现大量精美玉器。

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薛家岗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79年发现于安徽潜山县薛家岗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巢湖以西、大别山以东的江淮之间。

薛家岗遗址新石器遗存第三期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220—前3030年。

石器磨制精细,钻孔技术发达,特征明显,朱绘钻孔石铲和朱绘多孔石刀为国内罕见。

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豆、壶、鬶、鼎都具特征,陶球是常见器。

房屋建筑有地面式和半地穴式两种。

水稻是主要农作物。

屈家岭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55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前2600年。

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一带。

石制生产工具常见斧、锛、凿、镞、镰等。

陶器多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彩陶纺轮和陶球较有特色。

房屋为单间或连间地面式,建筑技术进步。

农作物为粳稻。

家畜有猪、狗等。

墓葬多为竖穴土坑,随葬品多寡不一。

分前后两期,后期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龙山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

曾称“黑陶文化”。

20世纪30年代将其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杭州湾3个区。

1949年以后至今认识更深入,发现其来源并非单

一。

因地区和文化内涵不同区分为:

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

有的将来可单独命名。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1900年。

早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晚期进入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的

现象。

近年在西安附近发现该文化晚期的甲骨文。

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

王城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王城岗。

1977年以来经多次发掘。

发现东西并列的两座城堡,城堡内有夯土建筑遗存,夯土层之间埋有成年人和儿童,还发现奠基坑。

遗物有青铜容器残片,各种陶、石、蚌制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装饰品。

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

登封一带是夏王朝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

该遗址对探索夏文化有重要意义。

齐家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初期文化。

因20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

碳B14测定上限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更晚。

石器、骨器发达,耕种、收割、加工工具齐备。

家畜有猪、羊、狗、牛、马。

农作物主要是粟。

制陶业发达,典型器为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

房屋为方形、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内地面和墙壁下部常抹一层白灰面隔潮。

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发现木质葬具,多见夫妻合葬墓,各墓随葬品差别甚大。

发现小型红铜器和青铜器以及原始宗教遗迹。

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文化之一。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

主要分布于伊、洛、颍、汝流域及汾水下游一带。

年代约自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石器多见铲、镰、斧、锛、凿等。

还有骨、蚌、木质工具。

陶器有鼎、罐、三足盘、深腹盆、澄滤器、大口缸、盉、觚、爵等,酒器占一定比例。

发现一批中国较早的青铜器,有爵、铃、镞、戚、戈、刀、锥、鱼钩等。

农业和手工业已分离。

家畜饲养量增加,品种有猪、狗、马、牛、羊等。

各种形制的墓葬反映出阶级、等级差别.宫殿遗址的存在表明国家机器的强化。

在一些遗址的陶器上发现20多种刻划符号,还发现一批卜骨。

处于早期奴隶社会阶段。

二里头遗址

夏晚期王都遗址。

一说商汤都城西亳遗址。

位于河南偃师县。

1959年始发掘。

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

面积3平方公里。

二里头文化堆积厚3—4米,另有商代二里冈期和汉代文化层。

已发掘2座宫殿建筑基址,保留早期宫殿特点,为“四阿重檐”式。

还发现制陶、铸铜等手工业作坊址、墓葬等。

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

青铜器的发现意义特别重大,标志着此时已进入青铜时代。

陶器中炊器以夹砂罐为主,鼎、鬲次之;食器多见盆、豆、簋、三足盘;储盛器有大口尊、瓮、缸等;酒器有壶、盉、觚、爵等。

遗址中的二里头文化可分4期。

对探索夏文化和

商文化渊源有重要意义。

东下冯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重要遗址。

位于山西夏县。

面积约25万平方米。

1955年发现,1974年起连续发掘多次。

遗址中除二里头文化遗存外,还有河南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及商周时代遗存。

二里头文化遗存有房屋建筑遗址,石、骨、陶、青铜等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等。

出土青铜器尤为重要,此时已进入青铜时代。

对于深入了解二里头文化的内涵,探索夏文化有积极意义

夏文化

夏王朝时期夏人活动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

主要包括夏王朝纪年内豫西登封、禹县一带和晋南汾水下游地区的古文化遗址。

20世纪30年代即已提出“仰韶文化即夏文化”和“龙山文化即夏文化”二说。

1949年后,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认识更深入。

现在一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是解决夏文化问题的重点对象。

偃师商城遗址

商代早期重要都邑遗址。

位于河南偃师县尸乡沟。

城垣大体为长方形,残存三面城墙,南墙被洛水冲毁。

东西1200米,南北1700米。

1983年发现,后经发掘。

城内偏南有长宽各200米的宫城,内见大型建筑基址;还有数条纵横交错的大道。

外城墙发现7座城门。

时代早于二里冈文化。

对于认识早商文化和探索夏文化有重要意义。

二里冈遗址

商代前期重要文化遗址。

位于河南郑州市东南部。

1950年发现,1952年始发掘。

地层关系表明其时代早于殷墟。

包括上下文化层,陶器多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

下层的鬲、甗、斝多作卷沿、薄胎、高锥足,饰细绳纹且与矮颈大口尊伴出;上层的鬲、甗、斝多折沿、敛口、且与敞口长颈大口尊伴出,绳纹较粗。

以该遗址为代表的同类遗存称二里冈文化,由二里头文化发展而来。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重要遗址。

位于河南郑州市区及郊外。

面积25平方公里。

1950年发现后已经大规模钻探、发掘。

碳B14测定年代约公元前1500年。

遗址包括郑州商城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址,墓葬、窖藏等遗迹和大量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原始瓷器、蚌器、玉器、象牙器等遗物。

郑州商城遗址

商代早期重要都邑遗址。

位于郑州商代遗址中部。

城垣平面近长方形,周长约7公里,黄土夯筑而成。

城墙内外侧以护城坡加固。

城内东北部发现大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