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专题训练.docx
《初中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专题训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专题训练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专题训练
江西真题精选
1.(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2.(2013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B.t℃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3.(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向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__________
4.(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为__________
针对强化训练
5.(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6.(江西样卷二)现有ZnCl2、NaOH、H2SO4、Ba(OH)2、Na2CO3五种物质的溶液,将其两两混合如下图(前者溶液持续加入后者溶液中),其反应可以得到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7.(烟台改编)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Mg、Fe、Zn与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耗金属的质量关系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8.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9.(自贡改编)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向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a表示钠离子数目,b表示硫酸根离子数目
C.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D.向一定量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10.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B.可表示反应:
2HClO
2HCl+O2↑
C.将一定量的NaOH固体加入水中
D.氧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关系
11.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根据实验实际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D.c至d段,溶液pH不断__________
12.(贺州改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B.向含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D.向等质量的镁、氧化镁固体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图中物质Y是________
13.(随州改编)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X溶液,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4.下列实验符合右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选项
实验
横坐标
纵坐标
A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放置时间
溶质质量分数
B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反应时间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将一定量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时间
溶剂质量
D
向一定量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的质量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高温条件下,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总质量不断减少,错误;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但是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是0,错误;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总质量不断减小,当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正确;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Cu+2AgNO3===Cu(NO3)2+2Ag
64 216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错误。
综上本题选C。
2.D 【解析】A项,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错误;B项,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时,生石灰能和溶剂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减少,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使得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减小,错误;C项,镁在氧气中燃烧时,镁和氧气的质量减小,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但是镁和氧气充分反应时,不可能二者都有剩余,错误;D项,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时,如果加入二氧化锰,反应时间短一些,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反应时间长一些,但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正确。
综上本题选D。
3.C CO2(或KCl,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可)
【解析】A.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较快,错误;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正确;D.向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钾,盐酸反应完,碳酸钾溶液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由图像可知,一开始,纵坐标的数值逐渐增大,说明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钾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故图中物质R是二氧化碳或氯化钾。
4.C 稀盐酸(或稀硫酸)
【解析】A项,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会先与盐酸反应,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开始不产生沉淀,错误;B项,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中仍有固体,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错误;C项,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正确;D项,氢氧化钙溶液的pH大于7,溶液中加入X溶液后,pH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故图像是酸碱中和反应过程,所以X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5.A 6.C 7.D
8.A 【解析】A.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时,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镁完全反应后,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因此氯化镁的质量增加,当镁完全反应后,氯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B.因为氧化镁在镁的外面,盐酸先和氧化镁反应,因此开始时不能产生氢气,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当氧化镁、镁和盐酸完全反应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仍然增加,错误;D.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当氧化镁、镁恰好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时,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不可能大于7,错误。
综上本题选A。
9.B 【解析】A.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错误;B.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钠离子数目不变,硫酸根最终是以硫酸钡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最终没有硫酸根离子,正确;C.开始时氯化钠溶液不饱和,随着水分的蒸发,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是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就会保持不变,错误;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综上本题选B。
10.D 【解析】A.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正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HClO
2HCl+ O2↑
105 73 32
由以上质量关系和图中质量关系可知,105g的HClO完全分解后生成73g的HCl和32g的O2,正确;C.NaOH溶于水放热,开始时溶液温度逐渐升高,NaOH完全溶解后,溶液温度达到最高,随后溶液温度逐渐降低至室温,正确;D.氧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综上本题选D。
11.C 增大 12.B MgSO4
13.C AgNO3
【解析】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只与硝酸铜反应,置换出来的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会减小,错误;B.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错误;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是稀硫酸的量,故等量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小,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多,则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正确;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X溶液,反应一开始就有沉淀产生,则X是硝酸银。
14.B 固体质量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将会减小,但不会减小到零,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溶质过氧化氢逐渐减少,到完全反应时只有水是液体,但不是溶液,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但溶剂的质量不变,错误;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溶于水,所以随着稀盐酸的逐渐加入,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到零,故纵坐标是固体质量。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
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
(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答案】铝粉、铜粉 。
Cu+2AgNO3=Cu(NO3)2+2Ag 。
硝酸铜、硝酸铝 。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 ,
【解析】
【详解】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
(3)取
(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BaCl2、③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解析】
【分析】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碳酸钠反应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不能除去,离子沉淀完全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氯化钙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就应该先排除碳酸钠的的影响,即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详解】
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不能将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溶液的方法是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点睛】
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4.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D为_____;G为_____。
(2)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反应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在电解A实验中,_____极产生物质乙。
(3)H和E反应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工业上可以用甲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制取硅单质。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氧化钙氨气3:
1正极CuO+CO
Cu+CO2SiCl4+2H2
Si+4HCl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是水,通电时生成氢气甲和氧气乙,氢气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G,熟石灰F和硫酸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氨气;B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C和氧化钙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F;二氧化碳C和木炭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E,氧气和铜戊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H,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单质和氯化氢气体。
【详解】
(1)由分析可知,D为氧化钙,故填氧化钙;
G为氨气,故填氨气。
(2)由分析可知,甲为氢气,丙为氮气,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3:
1,故填3:
1;
由分析可知,乙为氧气,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故填正极。
(3)由分析可知,H为氧化铜,E为一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uO+CO
Cu+CO2。
(4)甲为氢气,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SiCl4+2H2
Si+4HCl。
5.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以下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操作I和操作II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
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
(2)反应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反应
(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蒸发浓缩过滤镁2NaCl+2H2O
2NaOH+H2↑+Cl2↑复分解
【解析】
【详解】
:
(1)操作Ⅰ中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过程,属于蒸发结晶;操作Ⅱ分离粗盐和母液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加入石灰乳能生成氢氧化镁,故一定含有钠元素和镁元素,故填:
蒸发结晶;过滤;钠和镁;
(2)反应
(2)是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
(1)是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
2NaCl+2H2O
2NaOH+H2↑+Cl2↑;复分解反应。
6.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F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
铁、生石灰,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水。
他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B+F)、受热分解反应(E)、置换反应(A+C)、中和反应(C+D)、复分解反应(B+C)等反应类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名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常温下铁参加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B+F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苏打NaOH置换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E受热发生分解反应,故E是碳酸氢钠,置换反应(A+C)、中和反应(C+D),所以C使硫酸,A是铁,D是氢氧化钠;化合反应(B+F)、复分解反应(B+C),说明B是氧化钙,F是水,带入检验,推导正确。
【详解】
(1)碳酸氢钠的俗名:
小苏打;
(2)D的化学式为:
NaOH;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B+F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7.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F是单质。
将A高温煅烧,得到B与D,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C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写出一条)_____;
(3)D+F→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此反应的类型为_____;
(4)正是因为大气中有D等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_____,使得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答案】CaO改良酸性土壤CO2+C
2CO化合反应温室效应。
【解析】
【分析】
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B为氧化物,所以B是氧化钙,将碳酸钙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钙与D,所以D是二氧化碳,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F是单质,所以F是碳,E是一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B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氢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
(3)D+F→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正是因为大气中有D等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8.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图乙表示的是A、C的相关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
(2)C的用途之一为_____.
(3)①②③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可能为_____.
(4)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CO3冶炼金属化合反应CO2+Ca(OH)2===CaCO3↓+H2O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因此D是氧气,E是碳酸钙;故E化学式为:
CaCO3;
(2)C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和还原剂;
(3)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它们都属于化合反应;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9.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甲属于常见的酸,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
(1)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与丁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O=Ca(OH)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CO2+Ca(OH)2=CaCO3↓+H2O(或SO2+2NaOH=Na2SO3+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其他合理描述均可)
【解析】
【分析】
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乙是水,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甲属于常见的酸,结合图中各物质间的转化或反应关系,可推知:
甲可能是盐酸,丁是氢氧化钙、丙是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水和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
(1)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或SO2+2NaOH=Na2SO3+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甲与丁反应是中和反应,微观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点睛】
要想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即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如;反应条件高温的初中就两类反应:
碳酸钙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被还原。
蓝色的溶液一定是含铜离子等。
10.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为常见的化肥,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