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120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doc

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路径

陈士勋李利人黄廷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时代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辩证自然观、合理消费观和正确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路径,解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思想认识问题、公众基础问题和根本思想要求问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路径;

TalkaboutEcosystemCivilizationConstructionPrinciplePath

CHENshi—xun

Lili—ren

Huangting--an

(PetroleumChemicalEngineeringUniversityinLiaoning,FuShun,Liaoning,113001,Chian)

(MediumtotalcopperWeipartyschoolinRenCity,copperReninGuizhou554300,Chian)

Abstract:

Stronglyexpandapersonandnature,societyharmonygetalongwithofagesvalue,firminthewholesocietythenaturalviewforsettingupadialecticalandreasonableconsumptionviewandcorrectecosystemcivilizationview,formecosystemcivilizationconstructionprinciplepath,Solveanexactitudeprocessingpersonandthethoughtofthenature,socialrelationrealizeaproblem,publicfoundationproblemandbasicallythoughtrequestaproblem.

Keywords:

Ecosystemcivilization;Constuct;PrinciplePath;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就应在建设理念上理清思路,大力弘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时代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辩证自然观、合理消费观和正确生态文明观,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路径,解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思想认识问题、公众基础问题和根本思想要求问题。

一、树立辩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思想前提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其首要前提是树立辩证自然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认识问题。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辩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并获得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

物质不灭、运动不灭定律和自然界演化的普遍趋势:

太阳、地球、人类、个人都既发展,又衰亡。

“一切产生出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

”演化是最彻底的历史方法,也是如何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思维方式[1]。

其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凝聚。

一是人类产生于自然。

人是自然的产物,更是劳动的产物。

在自然性上,人是自然的生命有机体,自然界既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又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除了只有1%左右的氟、硌、锌、锰等微量元素与构成自然的化学元素有一点差异,以碳、氢、氧、氦为主的人体原生质与以硅为主的地壳有所区别外,其他化学元素在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是基本一致的。

人简直就是自然的“同一体”[2]。

同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人的进化亲缘关系的研究发现,愈是接近于人的动物,其细胞色素C与人的成分愈相似[3]。

此外,分类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生理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病理学、心理学、古生物学等都证明和再现了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历史过程[4]。

二是人类生存依赖自然。

“人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人的一切,包括肉体和意识精神社会和物质生活等,全部依赖于自然界,也全都是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才得以持续下来的。

不仅人的肉体需要以自然界作为对象,才能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即使人的精神也必须以自然界作为对象。

”,人与自然进行能量转换、物质变换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和平衡人的生存,否则,就会影响人体健康乃至死亡。

三是人类发展依靠自然。

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以不断地生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实现生存和发展,是“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

人类在“实践上”主客体关系不能消除在“存在论”上的部分与整体关系,改变不了人类对自然界整体的依赖性和不可超越性。

人类的劳动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平衡、动态平衡。

否则,就会出现恩格斯所说的: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再其次,人类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中,人类向自然逐步进军,从纯自然到人工自然再到人造自然的结果,使得人由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物种,崛起成为一种与自然界对等,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界发展进程的力量。

“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了报复。

”特别是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开发观念和行为准则违背了人和自然关系的辩证法而藐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人类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

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引人类社会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

”为此,“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最后,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和谐统一关系。

一方面,从存在空间看,人类是自然界物质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却和这个环境在一起发展起来的。

”从演化时间看,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演化过程分化出来的。

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5]这就表现为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联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形式是人的劳动,“劳动”实现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自然必然性。

”劳动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辩证统一的中介和桥梁是实践,实践既使“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又使“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成为可能。

”[6]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7]由于人类对自然界不尊重、热爱和善待,结果,自然界对人的“报复”:

一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局限,结果又“消除了”二是忽视长期社会影响,结果“完全被忽视了”因此,针对人类遭受自然界“报复”的根源,恩格斯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指出了从根本上使人类免遭自然界报复的实践方向即实现“两个和解”[8]和“两个提升”,从而达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形成合理消费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思想基础

形成合理消费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公众基础问题。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行为、水平、方式和内容等问题持有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消费观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因此,确立合理消费观,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中外经济思想史上存在三种消费观—节俭消费观、奢糜消费观和合理消费观。

合理消费观是一种既吸收了节俭、奢糜消费观的合理因素又屏弃了它们的消极因素,既不为清贫所迫,又不为物质所累的消费观,既不主张对物质财富一味节约吝惜又不赞成对物质财富毫无节制的消耗滥用的消费观,体现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消费观。

它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要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且要考虑他人利益乃至社会的利益,不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消费观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还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等的影响。

合理消费观要求: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人们既不要过量消费,也不要被迫消费不足,而是要在提高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简朴生活。

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既要有食品、用品、环境和享受四个方面的物品要符合高标准的商品,又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生态意识和俭约意识,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通过绿色消费来推动对生态技术的消费以及绿色生产的发展,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转变。

四是超越物欲,崇尚精神消费。

实现超越物质消费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人类消费具有多样性,优先满足基本的消费、限定不合理的拓展性消费以及发展并满足合理的拓展性消费。

合理消费在本质上体现生存发展要求和趋势,是人道和社会公正的表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即使是合理的消费,一旦超出一种界限,就会变为奢侈甚至畸形或贪婪,无止境的消费必然会受到有限的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目前为止,整个自然界(认识范围内)的能量、物质和活动总量是有限的,任何时候生产相对于无限制的消费都是短缺的,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是“无限”,人类仅有改变世界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应有改变自身的愿望,人不能超越环境的制约,却可以超越自身,改变自己的消费定位,改变以消费物质资料为主的生活方式,确定人的消费方式,扭转至今仍在延续的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倾向,使人们自觉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在与自然的和谐协调中永续发展。

在“消费社会”时代,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了一切事物围绕的中心,消费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许多人不是为了生存而消费,而是为了消费而生存,消费俨然已成为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唤起人们对金钱贪婪的同时,过度消费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甚至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危害,给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带来严重损害。

有关统计表明,美国占6%的人消费30%的资源,一个人消费是印度人的60倍,发达国家一个居民的消费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居民消费的3-8倍,美国人均消费的粮、煤和石油分别是非洲居民的8、500、1000倍。

据有关研究预测,我国每个人的消费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现在的一个人是20世纪50年代一个人的6倍左右[9]。

有关调查表明,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程度与其占有并享受财富的数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降低我们的消费不会使我们丧失真正重要的物品和服务。

”经济收入和物质财富并非决定幸福程度的充分条件,更非唯一因素,而只是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才对人们的幸福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艾伦·杜宁指出:

“……。

人类的消费在整个社会中是有限的,并且真正个人幸福的源泉是‘另外的东西’”,“另外的东西”即“我们能够培养深层的,非物质的满足,这种满足是幸福的主要心理决定因素;它包括家庭和社会关系,有意义的工作以及闲暇。

……最值得优先去做的事情,是无限可持续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