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066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doc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一、公平和效率

1、公平:

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

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2、效率:

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效率是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人类任何活动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事倍功半,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

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o

M

H

L

人口比重

洛伦兹曲线

收入比重

1、洛伦兹曲线:

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Lorenz)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也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①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分配的平等程度。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②如果任一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此时洛伦兹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OL,这是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线。

③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口一无所有,显然,这时洛伦兹曲线为图中OHL,这是完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线。

2、基尼系数:

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和完全平等线所围成的面积与完全平等曲线和完全不平等线所围成面积之比。

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其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3、奥肯定理:

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即奥肯定律。

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

请说明理由。

(1)吴敬琏的观点认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

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他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敬琏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

(2)是否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经过小组讨论大多数同学同意吴敬琏的观点,目前人们对中国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因为市场化改革过度强调“效率”而相应忽略了“公平”。

对于上述混淆“公平”概念的观点显然是应该被质疑的,经济发展关注的是“机会公平”而非“结果公平”。

“机会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劳动者报酬主要由其生产率决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禀赋条件以及个体努力水平的差异自然应该在收入分配中得到反映,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也被普遍接受是公平的。

公平的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改善,而且通过政府的制度调节也完全可以控制在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范围之内。

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

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

在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平。

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

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

其实,“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

四、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及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经过小组讨论认为:

①城乡居民收入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也伴随着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在传统体制初步建立的1957年,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3.48倍。

到文革前的1964年,前者是后者的2.38倍左右。

”在过去的3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52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和绝对数值方面的差距表明,我国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很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③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

尽管这里面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④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

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

⑤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一些行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一些行业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出场费等。

这些被称之为“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的部分,往往难以统计,也难以纳入收入调节范围。

⑥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不相符。

一些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给工人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

⑦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

⑧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

⑨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⑩财富分布不公平,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

2、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经过小组讨论认为:

①城乡差别是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

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

分别就农村和城市本身来看,收入差距并不那么大:

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只有0.36,城市的基尼系数也只有0.32。

但是把城乡合起来看,基尼系数就到了0.45。

②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

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

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③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

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

④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⑤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

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

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

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

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

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

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⑥国资企业享有政府赋予的各种优惠政策,部分行业更是国资垄断,享有着不对称的竞争优势,挤压了民资的发展空间,造成不合理的超额利润,使得体制内人员独享不合理的高收入。

据推算中国的贪腐成本占到了国家GDP的15%,几乎所有行政部门都要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寻得利益,财富集中于一小部分既得利益集团,企业与人民得不到一个机会公平的经济环境,磨灭了创造力,阻碍了社会效率的提升。

国家分配政策的双轨制,及错误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健全的二次分配体制都是分配不公的原因。

3、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晓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郑州大学学报》,1994

2.杨泽军.《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统计研究》,1994

3.曹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理论界》,1994

4.宋冬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当代经济研究》,1995

5.黄邦根;构建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6.卫兴华;孙咏梅;;2005年政治经济学理论热点问题综述[J];理论视野;2006年02期傅前瞻;

7.黄一超;;论公平、效率与和谐社会[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版。

高鸿业,

9.《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版

10.汪祥春,《微观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