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9873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99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经过三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趋于精准,学生规模和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显着提高。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坚持就业导向,为把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湖南一流高职精品专业,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1、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

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现代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

一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南物流园、华粮集团物流分公司等。

二是民营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如宅急送、申通物流、天地物流、华宇物流等。

三是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

如DHL、UPS、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四是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如金霞物流园、中南物流园等。

目前全国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社会背景

1、长沙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长沙自古交通发达,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两个通江达海大市场的腹部,是内陆通向两广沿海和西南边陲的前缘地带。

目前长沙已构建了向东南西北辐射的立体交通网络,提高了与国内外进行广泛联系的能力,大大完善了长沙市场的聚集、辐射和媒介功能。

107、319、106国道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相联,长沙已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省内石长铁路与枝柳线连接,石长铁路开通后,东南沿海至西北各省的货物运输至少有一半必经长沙;黄花机场为国际空港,已开通35条航线;水路通江达海,航运经长沙上达重庆,下至上海。

长沙已成为中部物流市场主体,已被国家定为中小企业物流试点城市,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共有物流企业460家,涌现了像京阳、白沙、实泰、恒荣、金园、湘湖等物流公司和配载市场。

在物流园区方面,长沙应当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力争打造一支货畅其流、竞争力强的“物流湘军”。

在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泛、商品集散能力强的中心城市筹建物流园区。

如规划在星沙、望城坡、暮云、捞霞建设4大现代物流园区。

长沙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有明显的优势和条件,一是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腹地比较广阔的长沙发展潜力愈来愈大;二是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初步形成以湘江河港、空港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把长沙与国内国际的广大地区和市场联接起来,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三是长沙已建成一个大容量、高速度、立体化、宽带化、多媒体的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技术档次在同等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四是近年来长沙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物流专业化水平低、成本高、难度大,制约了其生产流通和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是突破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

2、大长沙带发星沙“物流热”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长沙市新的总体规划分为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主城区五个空间层次,城市建设目标按照“一主(城市主体)、两次(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组团)”,构筑青山、秀水、绿洲、名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

正是瞄准了长沙城市不断拓展的前景,长沙县政府也积极利用这一区位规划优势,制定了“长沙县5年发展纲要”,并将物流列入优先发展产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星沙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星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物流城”。

围绕星沙,中南汽车世界、湖南星沙湘绣城、星沙通程商业广场、世界500强企业“易初莲花”、星沙商业乐园、农机市场、茶叶大市场......有机地汇聚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物流城”,有效地形成了人气、商品、财气等的互相补充。

目前,星沙拥有两个专业物流中心。

其一是“湖南星沙物流中心”,位于319与107交汇的东北角,东出西进的长途货运无不经过此地,但该中心现在早已严重超负荷经营,两边的道路都成为临时停车场所,周边所在地都成为了与物流相配套的附属产业;其二是星沙北部沿317国道两厢地段建立起的平方公里的毛塘铺物流园。

在107国道以西的星沙西城区,聚集了中南汽车世界,湖南星沙湘绣城,农机汽配城三大专业市场,它们与广电中心、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三大娱乐文化中心共同构成长沙商业文化中心,形成极具市场前途的商业物流区。

(三)人才需求背景

1、长沙市物流人才需求将显着增加

物流市场的发展,经过物流企业形成直至生产、生活消费为终点的物流产业链,使物流管理人才呈现强大的社会需求,而长沙目前物流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长沙市近3年内将需要采购、配送、仓储和物流管理操作人员3000人以上,服务地方经济,为本地培养专业人才是我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

2、长沙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但据我们调查,目前长沙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有从业人员存在“两低一差”现象,即学历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到20%),专业对口率低,综合能力较差。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处于星沙物流圈,毗邻毛塘铺物流园,在专业建设中一直以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为己任,专业规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随着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定能为企业输送大批能胜任物流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与优势

(一)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初具雏形

目前学院已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物流实训室,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POS机超市系统,机器人、AGV小车、物流沙盘等物流专业设备;4个专业机房、拥有教师机2台、学生机100台、投影仪2台,并装备有第三方物流软件、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软件,可以开展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单证制作等实训;另外还有1个商务谈判室,实训基地设计理念较新、装备水平较高、共享程度较好、专业特色鲜明。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与长沙市塞普尔物流有限公司、中南物流园、长沙迅通物流园等多个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课堂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的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业务操作人员的岗位标准。

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无论是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能力、教学设备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已完全具备培养该专业高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有利条件。

(二)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学院历来重视专业教学管理,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了多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四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讲课,丰富教师的教学素养。

经过多年办学的积累,形成了一个注重知识结构更新、工作方法创新、不断进取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我院现有能从事物流专业的师资有专业配备教师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

所有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或研究生,且均有执教过本校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曾在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上工作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基本可以胜任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三)相近专业办学经验丰富

学院已开设了多个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等,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实行了“模块式”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办学成果丰硕,办学经验丰富。

(四)社会服务已具品牌优势

学院在2008年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多年的办学历史、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打造了优质的社会服务品牌,组织过多种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如:

助理物流师、会计证、助理营销师等,同时我们还有多名教师在多个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担任兼职,为社会财经系统培养了大量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了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品牌优势。

三、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学院“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立足星沙、辐射三湘”的办学服务定位,根据“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长沙的地方产业链,与毛塘物流园、中南物流园等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力争在二至三年内,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工学结合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为社会培养物流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建设思路与原则

1、制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学院“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以企业物流为主的“专业+项目+公司”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考证课程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以物流管理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仓储管理、货运代理和物流企业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依据,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并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道德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按照物流管理相关流程工作岗位的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扩大加深与企业合作范围和层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课程设计上,依据物流技术标准和物流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建设和开发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学生的实训既包括在校内的实习实训,也包括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

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条件。

严格管理的校外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重要保证。

3、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开发配套的校本教材

与行业企业合作,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围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通过与合作企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间的业务合作,广泛地征求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和行业企业一线员工的意见,配套开发具有本校和地方特色的优质课程校本教材。

4、建设好一支满足工学结合模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依据学院“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创造条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让专职教师参与到物流企业一线的实践,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同时通过对外引进和聘任等方式,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建成一支由本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团队。

四、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专业内涵建设创建“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

构建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物流管理企业岗位群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精心设置情境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打造“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完善校企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对接工作过程的“三模块、四环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大力促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校本教材开发模式,以超强的职业性、前瞻性、实践性引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办新事、走新路,突出民办学院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面向物流管理行业第一线的、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1、将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零适应期”为原则,树立面向行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念,结合湖南省“十一五”规划和未来“十二五”规划,积极预测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每年对省、市支柱产业或“长株潭”两型社会经济,尤其是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开展一次专项调研和分析论证,利用与挖掘学院自身资源,动态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运输、配送、仓储、报关报检等专业核心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现代物流相关技术与流程,会经营、懂管理,适应产业发展、就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完善突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本专业所对应的物流管理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导向”,以职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双证融通”专业教学模块3个,按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职业技能课程1门,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职业技能课程2门,按学院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职业技能课程2门,形成特色鲜明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完善校企一体情境教学“现代置业集团”的实训体制,巩固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经过三年的建设,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省内一流的特色专业。

3、成功组建“三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三位”是指“讲师(或正、副教授)+高级职业资格(高级工程师等)”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高校教师资格+中级职业资格水平证书”的“双师”素质结构专业课教师,“高学历+优良职业道德”的“综合”素质型基础课教师。

“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三类人员共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师在教技能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尤其是诚信教育。

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还要将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入专业教学的各个阶段,为专业技能形成服务。

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吸纳高水平的现场专家,优化“双师”职称结构,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知识与技能素质。

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之比达到85%,专兼职的专业教师之比达到1:

1,打造一支由教授和名师、高级技师领军的高师德、有造诣、可实操的专业教学团队。

2009年物流管理另配备2名有较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会带团队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2010年“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教师通过企业或认证单位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轮训,聘请2名从企业一线专家来校指导学生实训。

4、完善对接物流行业工作过程的“三模块、四环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三模块是指物流管理情境教学职业能力实训,职业定位专项实训和顶岗实习职业实训,四环节是指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情境教学校内实训工厂,校企合作企业和顶岗实习单位。

专业课采用行为导向情境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光华物流有限公司平台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一切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岗位所需核心能力来设计。

充分发挥“现代置业集团”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三年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专项实训,免费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创业,并以自主创业来带动就业,真正达到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目的。

5、开发3门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类校本教材

物流管理专业采用骨干教师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培训,通过到企业轮流见习,以了解物流管理工作流程,分析物流管理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确定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的课程整体设计目标与综合项目,最终形成科目课程的办法。

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完成物流管理技术支持工学模块《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

6、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本专业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在严格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导向模块化教学质量标准,对项目选择、项目任务和教学内容确定、备课、授课、实训、考核、应提交的工学成果等工学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采用行为导向情境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基于校企一体情境教学“现代置业集团”平台下“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另外,针对目前学生自主性欠缺的特点,本专业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渠道培养的获取式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学习、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根据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计划和质量标准的滚动修改,完善“教、考分离”的质量监控体系。

五、建设内容

(一)“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建设

1、建设内容

依据学院“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要求,按照对接物流行业、工学结合、与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物流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图

(1)校企共同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利于更好发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目标牵引作用。

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的合作分析思路和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流程图

(2)校企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及科目课程

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拟采用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模块化课程体系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构成。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物流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因此与物流企业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显得尤为必要。

构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科目课程开发思路如图3所示,合作企业对实际工作中的任务提出、任务归纳整合、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工学单元形成以及案例提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流专业计划三年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科目课程若干门,包括《运输实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实务》等,基本实现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情境化和职业化。

(3)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是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因此依托学院“现代置业集团”,物流管理专业将依托企业生产型的真实任务和情境,与合作企业共建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情境教学实训基地、仿真型实训基地和生产型实训基地,形成与合作企业互利双赢的实训实习基地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路线图如图4所示:

(4)校企一体化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要保证承载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展开和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德、识、艺三磬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如图5所示。

而要建设这样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是必须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在开辟渠道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的基础上,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院兼课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监控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真正能够形成出得去、来得了、可干事、能作为和大绩效的“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和素质提升机制。

同时,这还能为产学结合、合作研究和共同攻克合作企业在物流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难题而提供条件,增强企业竞争力。

(5)校企共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为激励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表现优异的学生,学院和物流企业拟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利用学院的奖学金、企业的奖金和工作岗位以及精神激励等手段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性任务、企业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项目课程教学任务和实训实习指导任务、物流专业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6)校企共建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

与物流专业建立了稳定合作联系的企业,除了能提供物流专业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的企业优势资源外,也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人才输送渠道。

物流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有学生被实习企业留用而形成的就业渠道、发挥合作企业向同行企业和有业务往来企业的推介作用,而形成的就业渠道、因通过合作企业实习强化职业技能,提高择业能力而形成的市场择业渠道等。

2、建设步骤

(1)2009年1月~12月

①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共建组织机构,配备承担各类建设任务的人员,制订工作章程;

②制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共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情境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及科目课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分项建设三年规划,明确分项建设的年度指标、主要工作、经费安排和其他保障措施;

③启动分项建设具体进程。

(2)2010年1月~12月

①检查2009年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分项建设指标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认真整改;

②安排2010年分项建设经费,落实年度经费保障;

③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使之定位比较准确;

④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型实训实习基地至少达到2家;

⑤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课程项目,完成开发2-3门科目课程,投入教学;

⑥来源于物流企业的有一定学历知识修养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与本院物流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之比达到:

1的比例,完成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实践轮训;

⑦校企合力打造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平台基本形成,当年毕业生就业率有明显提高。

(3)2011年1月~12月

①检查2010年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的分项指标落实情况,整改问题;

②完善分项建设管理制度,使之建设纳入制度化和常态化轨道;

③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型实训实习基地至少达到5家以上;

④开发物流管理专业科目课程2-3门,基本完成科目课程开发任务;

⑤来源于物流企业的兼职教师与本院专业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

1,完成工作1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到物流企业的实践轮训;

⑥校企合力打造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平台得到完善,就业渠道得到拓宽,当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明显提高。

3、运行模式

(1)校企共建物流专业情境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