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884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docx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和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汁酸TBA:

(1)测定方法:

A、酶循环法,B、3a-HDS法(3-a羟类固醇脱氧酶)

(2)测定原理

方法A:

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a-HSDH)及口-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特异性的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及}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此外,生成的3酮类固醇在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及β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以上依据循环酶而放大量的胆汁酸测定生成的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的吸光度,计算血清中胆汁酸的量。

方法B:

在3-a羟类固醇脱氧酶作用下,各种胆汁酸C3上α位的羟基脱氧形成羰基,同时氧化型NAD还原成NADH随后NADH上的氢由黄递酶催化转移给硝基四氮唑蓝(NTB)产生甲替,用磷酸中止反应,甲替的产量与总胆汁酸成正比,在波长540nm比色,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计算其含量。

(3)临床意义

1.测定血清中胆汁酸可提供肝胆系统是否正常,肝、胆疾病时周围血循环中的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

急性肝炎早期和肝外阻塞性黄疸时可增至正常值的100倍以上。

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2.可敏感地反映肝胆系统疾病的病变过程。

肝胆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浓度的升高与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肝组织学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血清胆汁酸的升高,常比其他检查更为灵敏。

据报道,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内胆汁郁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其血清胆汁酸均100%出现异常。

上述疾病时均有血清胆汁酸含量的增高。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测定方法:

酶偶联法,赖氏法,连续监测法

(2)测定原理: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ALT----L-丙酮酸 + L-谷氨酸 

丙酮酸 +NADH+H+---------LD-------L--乳酸+NAD+

 

(3)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

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转氨酶升高。

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谷丙转氨酶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

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测定方法:

酶偶联法

(2)测定原理:

(3)临床意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脏损害时也可使其血清浓度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正常值为0~40U/L,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ALT/AST)比值大于l时,就表示肝脏发生了实质性损害。

四、碱性磷酸酶ALP

(1)测定方法:

连续监测法

(2)测定原理:

在pH=10的环境中,ALP催化磷酸二苯钠的水解,生成苯酚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色素原,该色素原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亚胺衍生物。

测定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就可以计算酶活力的大小。

 

(3)临床意义:

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1.生理性增高。

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5、乳酸脱氢酶LDH

(1)测定方法:

连续监测法、比色法、荧光法。

(2)测定原理:

乳酸脱氢酶(LDH)在辅酶I的递氢作用下,使乳酸脱氢而生成丙酮酸。

氧化型辅酶I(NAD+)还原成还原型的辅酶I(NADH),引起340nm处吸光度的改变,其吸光度的增加速率与标本中LDH浓度成正比。

(3)临床意义:

1、用于AMI和亚急性MI的辅助诊断:

AMI后8~18小时开始升高,peaktim为24~72小时,持续时间6~10天。

AMI时LD的升高倍数多为5~6倍,个别可高达10倍。

2、由于LD特异性低,通常可用于观察是否存在组织、器官损伤。

如LD持续正常,可除外组织、器官损伤;如LD总酶活性升高,可能有组织、器官损伤,常用于广泛性癌症化疗时的监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各种疾病的急性时相、血液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心肺疾患(AMI、肺梗塞)、肝胆疾患(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心力衰竭和心包炎时肝淤血)、恶性肿瘤、肾疾患、脑血管病变、肌病、休克等LD及其病变部位相应优势的同工酶含量均可增高。

6、谷氨酰转肽酶γ—GT

(1)测定方法:

速率法

(2)测定原理:

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甘氨酰甘氨酸----γ-谷氨酰甘氨酰甘氨酸+5-氨基-2-硝基苯甲酸。

生成的5-氨基-2-硝基苯甲酸在41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γ-GT活性成正比,故通过测定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测出γ-GT的活性

(3)临床意义:

(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

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谷氦酰转肽酶(y-GT),正常值为50单位。

急性乙肝时可升高,但持续1个月左右就会下降;如果长期升高不降,可能会向慢性肝炎转化。

慢性乙肝有时可达200单位或更高,且不容易消失,目前还缺少特效使其下降其他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石病、肝内胆管结石等也可以升高;黄疸长期不消退(胆汁淤积)时也会升高。

要注意的是,若发生肝癌时,y-GT的上升值可达正常值的10倍以上,对其升高者一定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加以综合分析。

7、胆碱酯酶CHE

(1)测定方法:

纸片法

(2)测定原理:

丁酰硫代胆碱被ChE水解,生成硫代胆碱和丁酸;所释放的硫代胆碱与二硫代硝基苯甲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硝基苯甲酸衍生物,在405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变化的速率就可以检测ChE的活性。

(3)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乙肝:

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慢性乙肝:

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

 肝硬化:

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亚急性重型乙肝:

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

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 酶活力下降。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时胆碱酯酶明显降低,慢性胆道疾患, 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胆碱酯酶降低。

 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感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降低。

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

8、腺苷脱氨酶ADA

(1)测定方法:

Kaplan法奈氏显色法、Kalckar氏法PNP法

(2)测定原理:

ADA催化腺嘌呤核苷脱氨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用生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经次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转变为尿酸和过氧化氢(H2O2)。

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存在的情况下,可与N-乙醛-N-(2-羟基-3-硫丙基)-3-甲基苯胺(EHSPT)和氨基安替比林(4-AA)生成醌染料,醌染料生成速率与ADA含量相关。

(3)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时ADA仅轻中度增高;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时,ADA活性的阳性率可达90%左右,增高程度也较明显;重症肝炎时,ALT不高,但ADA常明显升高;在阻塞性黄疸时,ADA活性升高很少。

2、测定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中的ADA活性,有鉴别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腹水中ADA活力显著高于癌症及炎症胸腹水中ADA活力,对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腹膜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

3、脑脊液ADA检测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结核性脑膜炎ADA活性升高,病毒性脑膜炎不升高。

9、总胆红素TBil

(1)测定方法:

重氮盐法

(2)测定原理: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胆红素,所以称为直胆,因此重氮法又称1min胆红素测定法,非结合胆红素测定时要以咖啡因-苯甲酸钠为加速剂破坏胆红素氢键再与重氮试剂反应,抗坏血酸破坏剩余重氮试剂,加入碱性酒石酸钠使最大吸光度由530nm转到598nm,非胆红素的黄色色素及其它红色与棕色色素产生的吸光度降至可忽略不计,使灵敏度和特异性升高,最后形成的绿色是由兰色的碱性偶氮胆红素和咖啡因与对氨基苯磺酸之间形成的黄色色素混合而成

(3)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

(2)肝外的疾病:

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降低见于:

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5]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

厌食的人如果缺锌,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

10、直接胆红素DBIL

(1)测定方法:

重氮盐法

(2)测定原理:

胆红素呈黄色,在45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胆红素氧化酶(BOD)催化胆红素氧化,随着胆红素被氧化,A450nm下降,下降程度与胆红素被氧化的量相关。

在pH8.0条件下,未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均被氧化,因而检测450nm吸光度的下降值可反映总胆红素含量;加入SDS及胆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其氧化。

 在pH3.7~4.5缓冲液中,BOD催化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mBc)、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dBc)及大部分δ胆红素氧化,非结合胆红素(Bu)在此pH条件下不被氧化。

用配制于人血清中的二牛磺酸胆红素(ditaurobilirubin,DTB)作标准品,检测此条件下450nm吸光度的下降值可反映结合胆红素的含量

(3)临床意义:

血清直接胆红素超过4.5mg/L有临床意义。

正常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仅占总胆红素的4%-5%,其浓度一般<1mg/L,上限不超过3mg/L。

正常血清内测的直接胆红素基本上不反映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的胆红素,而在黄疸时,则基本反映后者的水平。

胆汁瘀积性黄疸时,由于结合胆红素不能从肝细胞和细毛胆管排出,使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也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及胆汁瘀积性黄疸。

在肝细胞性黄疸时比值>40%,而胆汁瘀积性黄疸时常在60%以上,最高的可达90%,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11、血浆总蛋白TP

(1)测定方法:

化学法、物理法、染料结合法。

(2)测定原理:

利用蛋白质中相对恒定的含氮量(16%),芳香族氨基酸上苯环共轭双键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酸性下与某些带负电荷染料特异结合

(3)临床意义:

(1)血浆总蛋白生理性波动:

直立体位由于体液分布原因,血液相对浓缩,而长久卧床者血液较直立体位稀。

因而久卧床者血清总蛋白比直立活动时约低3-5g/L。

新生儿血清总蛋白可比成人低5-8g/L。

60岁以上的老人约比成人低2g/L。

(2)血浆总蛋白增高:

①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

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

休克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渗出血管,血液发生浓缩。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丢失钠的同时伴随水的丢失,血浆也可以出现浓缩现象。

②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

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3)血浆总蛋白降低:

①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

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获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②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

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均可造成血清蛋白浓度降低。

③蛋白质丢失:

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大量失血,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尿等,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12、白蛋白ALB

(1)测定方法:

盐析法,免疫法,染料结合法

(2)测定原理:

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630nm波长处有吸收峰。

(3)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减低:

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13、白球比A/G

(1)测定方法:

同白蛋白

(2)测定原理:

同白蛋白

(3)临床意义:

总蛋白高,白/球低是由于球蛋白偏高,原因有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红斑狼疮等

总蛋白低,白/球低是由于白蛋白偏低,见于肾病,营养不良等

如果白/球低并且白蛋白低,球蛋白高的话,提示是肝病,比如,肝炎.

如果三个蛋白都高,是大量呕吐或烧伤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血液浓缩.

白球比正常范围是应该1.1~2.5,小于1是白球比倒置,这种情况往往表明有纤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