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8093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docx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

 

中国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第一篇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案例1河滨工业锅炉厂采购案例

河滨工业锅炉厂是一家市属国有企业,财经学院应届毕业生赵小丽在该厂进行毕业实习。

有一天,赵小丽在翻阅以往会计凭证时,发现该厂一张记账凭证上的会计分录为:

借:

原材料--生铁198600

贷:

应收账款--东方汽车有限公司198600

但是,购进生铁没有发票,也没有收料单,只是在记账凭证下面附了一张由该厂开具给东方汽车有限公司的收款收据,而东方汽车有限公司并不对外经销生铁。

后来,赵小丽从一位老会计那里了解到真实情况。

原来是该厂以购生铁为名,行购车抵债之实。

东方汽车有限公司以一台自产东方牌小轿车抵偿了欠该厂的货款。

看到赵小丽一脸的疑惑,老会计并不以为然,认为这在企业都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并劝赵小丽多学点实际的东西。

要求:

1.河滨工业锅炉厂的会计处理,违背了哪些会计核算原则;

2.河滨工业锅炉厂应怎样纠正发生的差错;

3.谁应对河滨工业锅炉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4.对赵小丽遇到的事情,应怎样评价。

第四章货币资金

案例1:

中信公司银行存款清查案例。

一、资料

1.中信公司近期准备从江西购进一批商品,业务部门蔡部长向财务部长询问资金情况。

财务部长说目前还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负责银行往来账目的崔会计正在与银行对账,稍后再给你淮确的答复。

崔会计对账时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月末余顿为177600元,银行对账单月末余额比企业账面余额多725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下列末达露项及错误记录:

(1)企业已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企业存入转帐支票16000元,

(2)企业购材料开出转账支票13000元,银行尚未人账;

(3)企业将销售收入存入银行的转联支票1000元错记为100元

(4)银行已入账;企业未人账的银行代收贷款9000元,

(5)银行已入账,企业未人账的银行存款利息350元。

2.某次,中信公司宋经理与安海房地产公司洽谈一笔生意,需要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让财务部刘部长落实资金。

刘部长向宋经理汇报了资金拮据情况,并让宋经理看了整个公司资产负债表。

宋经理看后说颐海公司汇来的资金你们给弄到娜里去了?

刘部长很委屈地讲,我们根本没见到一分钱。

随后,刘部长找来负责银行账的汪铃了解该笔资金情况。

据汪铃讲,从银行取回的对账单中确实有这笔资金,由于未收到银行结算凭证,所以未将颐海公司汇来的款入账。

刘部长给开户银行打了电话,对方说颐海公司汇款的收款通知刚发出尚在途中。

二、要求

1.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联与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在与银行对账时,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2.调整错误记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指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重要作用。

4.对于银行已入账而企业尚未人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当

  A.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人账

  B.根据“银行对账单”记录的余额人账

  C.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入帐

  D.根据对账单和调节表自制凭证入账

5.根据资料2,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未达账项不能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为原始凭证,据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记录。

只有等到有关银行结算凭证到达企业时,才能进行相应的账各处理。

你认为这样处理有无其合理性?

指出理论依据。

(2)未达账项只有等到有关银行结算凭证到达企业时,才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的局限性表现在娜些方面?

(3)试设想对未达账项做一改进。

第五章  应收及预付账款

案例1金路公司应收账款业务 

君威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金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年终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对应收账款进行发函询证,收到回函后发现应收账款中存在如下问题:

1.金路公司“应收账款--民生公司”明细账的余额为100500元,而民生公司账上记录为1350000元。

原因是金路公司于2003年12月20日销售给民生公司一批货物,已开出发票,货已发出,但未确认收入,而民生公司已经入账。

金路公司销售价格是以成本加价30%来确定的;

2.金路公司“应收账款--健民公司”明细账的余额为340000元,而健民公司账上记录为200000元。

原来健民公司于2003年12月28日已付出140000元,而这笔账款尚未到达金路公司;

3.金路公司“应收账款—明达公司”明细账的余额为293500元,而明达公司账上记录为270000元。

原因是2003年1月16日有13500元的货物发生变质,金路公司同意退货并已开出红字发票,但尚未入账,另外金路公司将10000元作为佣金支付给业务员;

要求:

1.作为一名准会计从业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应作何调整?

2.这些事项,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何影响?

案例2:

中达公司应收账款业务

一、资料

安倍公司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通过新闻媒介打出广告,凡是从本公司进货100件以下享受商品销售价格5%的优惠,100件――500件享受商品销售价格8%的优惠,1500件以上享受商品销售价格10%的优惠。

同时承诺,货款无须立即支付。

可在3个月内付情。

如果客户提前付款,可享受一定优惠.具体优惠办法是;2/10、I/20、N/30。

中达公司孙经理看到广告后很感兴越,恰逢该公司正需要安倍公司的商品.马上让财务经理筹款准备进货。

货款备齐后,孙经理琢磨:

一个广告那么多的优惠条件,里面会不会有陷阱?

于是让财务经理估算一下,其价格是否合算,财务经理讲:

该商品的价格可以接受。

这祥,孙经理决定从安倍公司进货。

事后,孙经理问财务经理,安倍公司广告中提到两个优惠,它

们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优惠条件,你们会计上是否都要核算?

财务经理对孙经理的问题逐一作了回答后孙经理说.这种优惠条件还有这么作用。

于是,中达公司也仿效安倍公司的做法.对部分商品做起了广告。

由于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中达公司应收账款的数额猛增,坏账也接踵而来,公司决定对应收账款采取计提坏账准备的办法核算坏账损失。

截至20×1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2000000元,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坏账,20×2年发生了坏账损失12000元,其中A单位2000元,B单位10,000元,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400000元。

20×3年发生与应收账款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已冲销的上年B单位应收账款l0 000元又收回,

(2)经与客户C公司商定,将C公司所欠中达公司的款项300000元,由C公司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方式结算,票据期限为9个月,(3)票据期限到期,中达公司通过银行向C客户结算,但C客户无款支付。

2003年末中达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600000元。

二、要求

1.如果你是中达公司财务经理,如何回答孙经理上述两个问题?

2.计算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末应提、补提或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分录。

3.对下列问题作出选择:

(1)除应收账款的余额百分比法外,估计坏账损失方法还有()。

A.账龄分析法B.贴现法c.直线法D.销货百分比法

(2)案例中商业汇票的期限是否正确,你认为应是()。

A.6个月B.7个月C.8个月D.9个月

(3)中达公司通过银行向C客户结算票据款,但C客户无款支付。

C客户

银行应如何处理()。

A.对中达公司处罚  B将委托凭证阿姨汇票退给中达公司

C.向C公司收取罚款 D.停办C公司银行业务

4.回答下列问题:

(1)应收票据在什么情况下提取坏账推备?

(2)预付账敦在什么情况下提取坏账准备?

第六章 存货

案例1安信公司存货计价业务

安信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决定缩减部分老产品的生产,创出一些新品牌产品。

产品的品种发生了变化,其所耗原材料的结构也随之变化。

企业原材料品种由原来比较单一的情况,增加到现在十几个品种,材料收发也频繁起来,原先会计部门对材料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法,产品耗用材料品种增加后,财务部门没有改变材料的核算方法,感到工作强度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导致有时核算资料滞后,总经理对会计部门的工作很不满意。

财务经理召集有关部门商讨解决办法。

财务部主管提出要改变材料的核算方法,转而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大家对这个建议表示赞同。

于是,财务经理让财务部主管一周内拿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案。

财务部主管发动大家共同完成这一任务,将工作分工如下:

1.周娜写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前提条件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

2.许波制定该方法会计科目的实施方案及业务流程图。

3.贾微设计一套业务。

一周后三个人提交了设计方案。

其中,贾微设计的一套业务如下:

安信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材料按类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A类材料包括甲、乙两种(其他类别略),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0元,乙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85元。

按每笔业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于月末一次结转。

发出材料按每笔业务结转材料的计划成本及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计。

该公司A类材料的月初余额为350000元(计划成本),A类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月初余额为6024元(贷方余额)。

该公司本月发生如下业务:

1.5日,从外地采购甲材料16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690000元,销货方代垫运杂费2000元,材料尚未运到。

根据货款、增值税额及代垫运杂费的金额,签发为期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2.10日,本月5日从外地购入的甲材料已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为15920

千克,经查实短缺的80千克材料为定额内自然损耗。

3.15日,从本市购入乙材料808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646400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价款及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

4.18日,从外地购人乙材料2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20000元,材料尚未运到,货款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汇出。

5.20日,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500千克,材科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单据尚未收到,贷款末付。

6.31日.本月20日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发票等单据仍未收到。

7.结转本月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8.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14000千克,车间一般耗用乙材料200千克,管理部门耗用乙材料800千克。

9.本月在建工程领用乙材料2000千克.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增值税,按材料实际成本和规定的增值税率17%计算。

10.本月销售甲材料3000千克,每千克售价120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锐),销售价款及收取的增值税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11.本月用甲材树2000千克向中星公司投资,双方协商投资额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作价。

计税价格为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值税率为17%。

二、要求

1.产品耗用材料品种增加后,财务部门没有改变材料的核算方法工作强度一下子增加很多,有时核算资料滞后,其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许波需要设置几个会计科目,其结构和业务流程图是什么样子?

请画图说明。

3.按照贾微设计的经济业务,请你完成下列工作:

(1)计算A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及专栏)。

(3)计算甲类材料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甲类材料应计人“存货”项目中的金额。

4.比较原材料两种计价方法的优缺点。

案例2:

金华公司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原则的应用

金华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计价。

该公司2003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余额为400000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余额为20000元。

2002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种类及相关资料如下:

项目

A公司股票

B公司股票

C公司股票

合计

成本

200000

100000

200000

500000

市价

191000

93000

204000

488000

跌价准备

9000

7000

0

16000

2003年金华公司将B公司股票以95000元售出,售价和按市价调整后的账面数之差被计入出售股票收益。

2003年12月31日的市价情况如下:

A公司股票187000

C公司股票209000

要求:

1.金华公司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是采用按单项投资、投资类别、还是投资总体为基础?

2.金华公司对出售B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正确吗?

3.金华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还需要做什么会计处理,以体现其按成本与市价孰抵法原则?

第七章投资

案例1长胜机器制造厂长期债权投资业务

长胜机器制造厂于2002年1月2日购入吉化公司于2002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公司按1080元的价格购入100份,并支付相关税费600元。

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并付清最后一年利息。

要求:

1.采用插入法确认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

2.若按实际利率法摊销,长胜机器制造厂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各年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分别是多少?

3.若按直线法摊销,长胜机器制造厂每年应确认的债券投资收益分别是多少?

4.作为长胜机器制造厂的管理者,选择哪一种摊销方法对本企业有利?

5.假如2002年1月2日,长胜机器制造厂还可选择投资于股票市场,由此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作为管理者,如何进行决策?

案例2长江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2003年1月5日,长江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鸿基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票300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支付价款4650000元(含相关税费),占鸿基公司总股本的15%,长江公司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2003年2月25日,鸿基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长江公司于2003年4月2日收到现金股利50000元。

2003年7月1日,长江公司对鸿基公司进行追加投资,用银行存款购入鸿基公司普通股股票3000000股,实际付款5210000元(含相关税费),使其占鸿基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到30%,决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2003年1月1日,鸿基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000000元,分派的现金股利为500000元;2003年度净利润为750000元,其中,1~6月实现的净利润为350000元。

长江公司与鸿基公司的所得税率均为33%,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分期摊销。

假定不考虑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1.2003年1月5日,长江公司应作何会计处理;

2.2003年2月和4月,长江公司应作何会计处理;

3.2003年7月1日,成本法改为权益法,长江公司应作何会计处理;

4.2003年7月1日~12月31日,长江公司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5.2003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鸿基公司”账户的账面价值是多少?

6.试分析,采用追溯调整法和不采用追溯调整法对长江公司的影响。

第八章固定资产

案例1:

安倍公司融资租赁设备案例

安倍公司扩大生产规模需要部分新设备,这些设备需要投资多,企业一时又很难筹集这么多的资金,公司决定采取融资租人方式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起草了一份报告,上报总经理。

其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公司拟准备以融资租入方式取得生产用固定资产设备一台。

租赁合同的全部租赁费150000元,分两年支付,每年各付50%。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输费500元,保险费2500元,安装调试贾15000元。

总经理看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安装工程由谁组织?

与自营相比,出包核算有什么特点?

2.在法律上,我们公司在租赁期并没有获得租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会计对其如何处理?

财务经理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答复。

之后,财务经理又具体布置了固定资产租人后的一些会计问题:

首先让张会计测算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时每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假定预计可使用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

其次,出于谨慎考虑,让张会计设计一套固定资产可能发生意外的经济业务,分析可能发生的损益。

张会计设计的背景如下;

“该设备安装完毕后交付使用,第一年运转正常,第二年初设备提前报废;报废时清理费用9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变价收入6000元,已存入银行。

经法院调解,制造商同意赔偿净损失的50%,其余损失由企业自己承担。

该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拆旧,残值率为5%。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工作:

1.以财务经理的身份回答总经理的问题。

2.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1)取得租入固定资产;

(2)支付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3)支付第一年租金;(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5)计提第一年的折旧费(按年折旧额计提);[6]第二年清理报废,(7)应收制造商赔款,(8)结转清理净损失。

第九章 无形资产

案例1健民制药厂无形资产业务

健民制药厂拟整体改组为健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向社会公众募集股份并上市交易。

该厂账面净资产为53090000元,评估后的净资产为68000000元,其中可辨认净资产的评估增值为10090000元。

原厂评估后的净资产折为50000000股。

同时向社会公众募股30000000股,每股发行价定为4.8元。

要求:

1.在评估商誉后,能否再溢价发行?

若溢价发行,能否评估商誉?

如何确定溢价数额?

   2.改组后的公司应确认的商誉是多少?

若原厂净资产所折股份不变、股票发行价不变、可辨认净资产的增值不变,所确认的商誉价值受不受是否再评估商誉的影响?

3.作为一名准会计从业人员,对健民制药厂的股份制改制有何评价?

 

第十章 负债

案例1:

南洋公司发行债券及购建设备业务

南洋公司发行债券及购建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

(1)1998年1月1日,经批准发行两年期面值为800万元的公司债券。

该债券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馈券,票面年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812万元(发行费用略)。

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已收到。

该债券的溢价采用直线法摊销。

(2)1998年1月1日,公司利用发行上述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购置了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680万元,增值税额为115.6万元,价款及增值税己用银行存款支付。

购买该设备支付的运费为16.4万元。

(3)该设备安装期间领用工程物资34万元(含增值税额);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3万元,应转出的增值税额为0.51万元;支付安装人员工资6万元;发生其他直接费用3.99万元。

1998年3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成并交付使用。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00年3月31日,将该设备出售,收到价款306万元,并存入银行。

另外,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0.4万元。

假定不考虑与该设备出售有关的税费。

二、要求

1.编制该公司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应付债券”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2.计算该设备的人账价值。

3.计算该设备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4.编制出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案例2:

春光公司负债案例

一、资料

春光公司是一个季节性生产企业,一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为生产淡季。

根据市场预测结果,20×4年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企业生产极为有利,生产任务有望大幅度提高。

为了适应生产的发展,公司决定开辟新的市场领域,需要招算大量人才。

其中,财务部准备招聘会计主管1名,出纳2名。

但由于会计主管岗位比较重要,公司决定不进行外部招聘而从本公司现有的合计人员中提拔—名。

招聘2名出纳人员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方式。

笔试时间安排在20×4年1月10日上午。

试卷内容如下:

春光公司招聘会计人员试卷

笔试题;

1.春光公司是一个季节性生产企业,一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为生产淡季。

在这一段时期,生产任务少,但需要储备库存材料,为生产旺季做准备。

材料储备不断增加,只靠自有的生产周转资金难以满足资金的需要。

每年进入11月份,公司就要预测资金需求量,筹划资金取得渠道,进行筹资决策。

公司决定20×4年仍需要从金融部门筹借资金950000元。

20×4年10月1日向工商银行借人金额为480000元,是期限5个月,年利率10%的短期借款。

按月预提利息费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2.20×4年11月5日由新兴企业购人材料一批,价款50000元,增值税略,付款条件为2/10,N/30。

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采用总价法核算应付账款。

付款期限己到。

因故无法偿还所欠新兴企业的贷款。

经与新兴公司商定,由春光公司向新兴企业出具商业汇票一张,期限4个月,票面利率12%,票面额50000元。

3.20×4年3月10日春光公司与中宁公司签订一批订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200000元,预计4个月完成。

按合同规定.中宁公司预付货款40%,余60%待完工交货时再支付。

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由于公司预收款项少,预收的资金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要求:

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口试题:

(1)应付账款入账金额是如何确定的?

应付账款带有现金折扣应如何处理?

(2)短期借数利息是否一定采取预提方式核算?

(3)请说明预收账款两种设置科目方法的优缺点。

应聘人员张钒答卷情况如下:

(1)借入时:

借:

银行存款     8000000

  贷:

短期借款    8000000

还本付息时:

借:

短期借款     8000000

 财务费用      480000

  贷:

银行存款     8480000

(2)借:

原材料       50000

 贷:

应付账款      50000 

 借:

应付账款--公司   50000 

 贷:

应收票据      50000

(3)借:

银行存款       80000

贷:

应付账款       80000

财务经理一边看试卷,一边唠叨“水平太差,不能录用”。

而第二个应聘者陈敏笔试得了满分。

并在口试题中回答的也很出色,公司决定膊用陈敏。

二、要求

1.根据笔试题中的业务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2.回答口试题的问题。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案例1:

丙文实业有限公司实收资本案例

公民李丙辉和王文力于2003年8月6日将从中国工商银行河滨市三桥分理处开具的10000000元人民币虚假进账单提供给金利会计师事务所,骗取了虚假的验资报告,并依此报告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河滨市丙文实业有限公司的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了营业执照。

要求:

1.丙文实业有限公司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2.公民李丙文和王文力的行为应如何处置?

3.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2:

唐华实业有限公司资本金案例

唐华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注册资金为20000000元,其中国家资本金为16000000元(包括国家以土地使用权出资5000000元)。

2003年12月20日,该公司会计主管来到省财政厅会计处,专门咨询一笔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

原来,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在2003年10月2日,将占该公司40%的一块土地划转给了帝豪公司,又于2003年10月26日将其下属的另一家国有独资企业的一台进口设备,拨付给唐华公司,以顶替其土地出资额。

要求:

1.唐华实业有限公司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作为准会计从业人员,对已经发生的这笔事项,应该如何处理。

第十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