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803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纸质安全文化宣传栏.doc

安全谜语

1.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打一安全用语(操作规程)

2.不劳动者不得饮。

打一劳保用品(工作服)

3.上岗必戴安全帽。

打一字(密)

4.引火烧身。

打一消防用语(自燃)

5.保全你我他。

打一安全用语(三不伤害)

6.保险拿第一。

打一安全用语(安全第一)

7.怒则伤身。

打一四字职业卫生用语。

(有害气体)

8.顺得销往国外。

消防用语(安全出口)

9.扑克上面作记号。

打一安全设施(标志牌)

10.边界完全开放。

打一安全用语(消防)

11.头戴安全帽,心中不惊慌。

打一字(实)

12.安全规章天天讲(安全用语)──警钟长鸣

宁做安全平凡人,

莫当违章英雄汉。

安全是朵幸福花,

合家浇灌美如画。

预防观念汇入血液,

滴滴流动吉祥, 

安全意识注进神经,

根根绷紧警惕。

安全小故事

 夏天天热,一只乌鸦坐在树上。

树叶挡住了太阳,它无所事事地悠闲地纳凉。

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

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凉凉快快,什么事也不干吗?

乌鸦答道:

地上树阴里也很凉快,你为什么不像我这样坐着呢?

于是,兔子来到树阴里,收起了前爪,像乌鸦一样坐着休息。

突然,一只狼出现了,猛地扑向兔子并把它吃掉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怎么做(坐)无所谓,关键是必须做(坐)得安全。

清朝末年,北京城流传过这么一个故事——

理发店徒弟学功夫,“光光头最难剃”。

师傅拿一个西瓜出来让他练习。

师傅的老婆、孩子住在里屋,孩子哭了叫了饿了渴了,师娘总是叫小徒弟。

小徒弟每次一听到师娘喊,就把剃刀往西瓜上一扎:

“来了……”等徒弟学成后真正为客人剃头时,里屋孩子一哭,师娘还是叫了他,他考虑都没考虑,习惯性地把剃刀往客人的脑袋上扎去:

“来了……”客人脑袋鲜血直流,疼的大喊大叫。

师傅赶忙过来问怎么回事,小徒弟憋出一句话:

“我……我……我把他的脑袋当西瓜了!

北京的艺人把这个传说编成了相声,香港导演李翰祥把它拍成了电影,我把它制作成一个安全管理案例,意在说明:

自我管理,从一开始就要按照规则去做,重复去做就会养成习惯;好习惯是工作需要,坏习惯就是隐患,并且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爆发。

你瞎了吗

在繁荣的市区发生交通意外,两辆小轿车迎面相撞。

其中一位司机怒气冲冲大叫∶『你瞎了吗?

另一位司机不甘被辱,反唇相讥∶『谁说的?

我不是把你撞个正著吗?

安全检查

一架飞机刚抵达某机场,机上的空服员立刻将一个可疑的罐子交给当地的航警。

航警打开一看是粉状的物质,于此把手伸进去沾了一点放在舌尖测试。

“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我知道不是毒品,可是也不是糖?

”正当空服员和航警在狐疑之际,一位老太太慌慌张张的跑过来。

“我上飞机时带的一个罐子不见了,请问你们有没有看到?

里面装的是我先生的骨灰!

给司机看的牌子

瑞士入境处的公路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请司机多加注意。

当前,医生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休假。

安全小笑话

(1)

没想到!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老王一只手提着包,另一只手抓着扶手,他身后有一漂亮的妙龄少女,随着汽车的行走,忽而把身体贴在他的背部,忽而又用一只手扶站他的肩膀,老王回过头,又见她挑逗地一笑,老王感到很舒服。

汽车到站,少女下了车,老王还恋恋不舍地望了她一眼。

汽车开出很远,老王还沉浸在甜美之中。

忽然,他发现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恍然大悟道:

“这女人。

我以为是作风问题,没想到是经济问题!

守法司机

交通警察看到一个司机在大街上吃力的推着汽车,就走过去问:

“先生,是不是出了什么故障或者是没汽油了?

“哦,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刚才我发现忘记带驾驶执照了。

经典安全故事:

只因为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

这个著名的案例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任何一些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大的灾难。

安全不牢,地动山摇。

安全目标的实现需要人人抓安全、管安全,人人不违章。

2004年1月13日,作为我国科考船大副的赵文斌先生在巴西的桑托斯参观了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

该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5米宽2米的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葡萄牙文。

当带领参观的巴西港务官员轻轻地用英语从头到尾念完了上面的文字,所有参观的人都沉默了。

那是关于责任的,让人心情沉重的真实故事。

下面就是石头上所刻的文字。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

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

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

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

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

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

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

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

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

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

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

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

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

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

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

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

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

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

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

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

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

然后问乌苏拉:

“我们这里都安全吧?

二厨乌苏拉:

我回答,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

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

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理斯:

我没有巡视。

电工荷尔因:

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

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

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儿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后记:

此后的40年,这个公司再没有发生一起海难。

小心,电脑火灾也会夺人性命

当电脑爱好者们正津津乐道着上网升级、乐此不疲地给自己的电脑换上奔腾的“心”时,他们也许想不到,平时颇为听话的电脑有可能身藏“暗疾”,甚至会狠狠地“咬”人一口,夺人性命。

今年3月6日,北京天气晴好,国内贸易局研究院的王款整理房间时,搬动了一下去年刚买的某知名品牌电脑,这一搬险些要了他的命。

当王款将电脑音箱电源接好,闭合开关时,感到手被“打”了一下,随即房间里保险丝被烧断了。

这样一插电源就掉闸的现象持续了几次后,邻居门找上门来,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不相信这怪事,自告奋勇将王款的音箱接到自己家的电脑主机上,刹那间,只见主机里窜出橙黄色的火苗,伴随着“吱吱”的燃烧声——电脑的硬盘、主板、声卡全被烧了。

当检测专家打开这只肇事音箱时,里面的走线让王款惊出一身冷汗:

火线赫然直接连在开关上,开关螺丝下就是铁板!

这位专家告诉王款,使用这种音箱似赌博:

两相插头若插对了就没事;插反了,并且对消费者在闭合开关时触及墙面或赤脚,就可能触电死亡!

据王款回忆,当他闭合开关时,仅离墙面几厘米远,这表明他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北京某航天研究所26岁的干部刘某就没有王款这样幸运。

1999年8月末,这位来自吉林长春的年轻人买了一台品牌电脑,兴致勃勃地搬回宿舍。

由于天热,便赤着脚忙着插线,当他双手抱起机箱准备换张桌子时,一股强大的电流击穿了他年轻的躯体,刘某当场死亡。

事后检测发现,该电脑的电源线有致命缺陷,可惜的是刘某父母痛失独子后,心力交瘁,已无精力向厂家索赔,抱恨回了长春。

变成“老虎”的电脑远不止这两台:

1999年6月,北京西城区一住宅突起大火,房间里落下黑色粉尘。

消防队灭火后写出证明:

起火点是卧室里的一台电脑显示屏……

1999年12月31日,北京某大厦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电脑发生自燃,幸亏楼内自动喷淋系统洒下“及时雨”才消除火患……

面对惊人的事故现场,也许有人会满不在乎地说:

这只是个别现象罢了。

然而,专家们却不这么认为。

一、隐患易出现在复杂的电路上

国家计算机质检中心主任罗洪元针对电脑的安全隐患告诫消费者:

电脑比电视机等普通家电在使用环境上要复杂得多。

电脑主机只是一块“平台”,音箱、电源、打印机等外设都是连接上去的,而任何一个外设的故障或电路设计缺陷,都可能导致电脑丧失“理智”,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罗主任说,最易出问题的便是电脑电源插座。

电脑电源插座基本上是三插头,上面接地线,下面左为零线右为火线,而许多家庭中往往只有双相插座(照明电路),使用者很难辨别哪个是火线,哪个是地线,一旦插错就容易出问题。

品牌机电脑本身已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可保零线火线自动变换。

而有些不规范的电脑制造商为节省成本面是除去了该装置,从而带来隐患。

前面提到的刘某的悲剧就是因此发生。

二、外设产品可能是隐患区

由于近几年IT产品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不少小型企业把体现竞争力的“宝”全压在低价上。

即使品牌电脑,其外设也常常从其他企业采购,也可能存在隐患。

以差点让王款丧命的对那只电脑音箱为例,据其经销商董先生介绍,音箱产自北京市郊一家作坊工厂,零部件是散购来的,线路焊接仅靠工人的经验,检验设备几乎没有。

工人一打盹儿,火线就被接在开关上,这个电脑音箱的隐患就此埋下。

而这只音箱被整机生产商购去后,同样没经过仔细检测就到了消费者手中。

这时,危险已一触即发……据悉,此类低价位电脑外设很受欢迎,甚至得到个别品牌电脑商的青睐。

据电子仪器检测专家刘全透露,目前电脑用户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明明是外行却也要自“攒”电脑;有的将电脑三相插头掰成两相使用;有的在通着电流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电脑;有的在电脑带电时乱拔接头……他们在无意中给自己带来了无法预料的危险。

而国家有关部门虽然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有关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