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773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的基础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篆刻的基础知识.doc

篆刻的基础知识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至周代,以青铜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

周玺大、小各种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

韵味苍厚、结构严谨,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字体完美、秀丽、笔势挺拔,结构舒适奇特,耐人寻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灿烂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

汉印的印形、钮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形成的艺术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们奉为典范。

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说:

“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十六世纪以后,金石学盛行,有些书画家以花乳石代替坚涩难刻的硬质印石,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

 近代,中国篆刻艺术得到了发扬,名家林立,风格更加多种多样。

 

二、印章的用途:

 

印章的出现和使用大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奴隶制社会急剧衰落,封建时代开始萌芽,社会处在动荡和复杂的勮时期。

显示身份、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俗话说:

“口说无凭”,印章即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物件,用以证明政治身份和行使、授与的权力(权力的象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

 

“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

 

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

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

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

它虽是文字,却抽象于画,但又不是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们以无边辽阔的想象。

 

篆刻艺术熔书法,雕刻、绘画于一炉。

与书画作品同居一席,有力的渲染了书画的艺术魅力。

 

现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雕刻合成的艺术形象,存在于中国文化艺术园林之中,以其高格调的艺术欣赏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多见于名言、警句、吉语、肖形等印。

除了书法、绘画艺术工作者外,一般人不用篆刻印章作往来印信。

但由于它所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使它非凡地活跃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三、印章的种类:

 

1、周玺印:

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当时,印章大约有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印钮有坛、台、龙、虎等各形状。

布局无拘无束,气势雄健挺拔。

 

2、秦汉官印:

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

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又名为白文印,形成也与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长方形官印(低级官吏)则采用“日”形边框。

文字生动,线条均匀协调、顾盼有情。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时期,汉印多不采用边框,虽以小篆为主,但结体方中带圆,章法严谨稳重,明朗、朴实、整体大方。

 

3、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官印一律用朱文,印钤盖于纸帛上,以篆体细朱文将笔画曲折、叠绕,使印面铺得平满整齐。

 

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则用“九叠篆”,入印。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

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

 

4、姓名印:

也叫“私章”,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

(1)只刻姓的,

(2)名后加印,

(3)„„之印,

(4)„„印信。

5、闲文印:

又名“闲章”,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

如:

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

 

6、收藏鉴赏印:

分为三类:

(1)收藏类:

收藏、考藏。

(2)鉴赏类:

珍赏、清赏、心阅。

(3)校订类:

考定、审定鉴定等。

古代收藏鉴赏印,给后人提供了鉴别书画真伪与艺术价值高低的可靠依据。

 

7、肖形印:

周秦时代已出现,汉代最多,秦汉的肖形印图案生动,种类繁多。

 

8、吉语印:

是把吉利话刻成印章,常见的有“美意延年”、“长寿”、“日贵”、 “出入大吉”等。

 

四、治印的基础知识:

 

1、准备工作:

 

(1)印石:

常见的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田黄”、“鸡血”是极珍贵的印石。

先在细砂纸上将印面磨平,才能作印文设计。

 

(2)刻刀:

“棱刀”、“角刀”一般篆刻刀一头是棱一头是角,可调换使用。

 

(3)印泥:

上等印泥,是西泠印社的朱砂和堆朱印泥。

一般印泥会有沁油现象。

印文会模糊不清。

 

(4)砂纸:

一般选用600号水砂纸。

 

另外还有小圭笔,毛刷、查找印文的篆刻工具书。

 

2、篆印:

印文一般以篆体文字为主,因此称为篆刻,古人认为治印,必先通篆。

印文内容确定后,要构思,类似于书法中的结字与章法。

 

一是确定印文书体;二是篆法布局。

从印章内容及使用对象出发,设计出最佳的印稿。

学习篆印宜先临摹,程序如下:

 

(1)确定印文内容。

 

(2)布局章法。

 

(3)在毛边纸上按印面的形状,布局好内容。

(用钢笔)书写标准整齐。

 

(4)把毛边纸反过看,背面,将背面的文字直接以小圭笔描写在印面上,保持设计原状。

(铅笔) 

(5)以刻刀篆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