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743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docx

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西第3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班级:

______ 姓名:

______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确凿(záo)感概 人声鼎沸(dǐnɡ)油然而生

B.鉴赏(jiàn)贪婪高枕而卧(zhěn)美不胜收

C.书塾(shú)奥秘豁然开朗(huò)浑为一谈

D.蝉蜕(duì)惭愧恍然大悟(huǎnɡ)小心翼翼

【解析】A.感慨;C.混为一谈;D.蜕(tuì)。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我市率先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实践证明管与不管,交通状况截然不同。

C.这位少年听了老者的话,恍然大悟,所谓的读书妙法其实就是“勤奋”二字。

D.夜深了,寒气渐重,他油然而生地打了一个寒战。

【解析】油然而生:

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用来修饰“寒战”不恰当。

 

3.(2019·百色)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互联网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

B.自“乐业一百色”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全市人民都期待这条路能按计划今年年底通车。

C.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大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D.这次脱贫攻坚阶段总结会尽管时间短,内容很丰富,主题很鲜明,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

【解析】A.主语有误,应该是“大部分老年人”和“年轻人”对“网购”的态度;C.量词缺失,在“建设”后面添加“一支”;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改为“总结会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很丰富,主题很鲜明”。

4.(2019·南充)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

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A.①②④③⑤⑥B.⑤①④③②⑥

C.⑤③①④②⑥D.①④②③⑤⑥

【解析】此题注意⑤总起,提出总观点。

③承接上文,提出怎样成为英雄的问题;①引证,引用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④“领跑者”承接上文,并指出这样才能“占尽了先机和风流”;②解释上句“占尽了先机和风流”的原因;⑥得出结论。

因此选C。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赵刚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赵刚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______

A.张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要好好学习呀,不能像这样。

B.上次老师批评你的话,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这是不长记性。

C.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就是对不起家长,对不起老师,更是对不起自己。

D.张海,“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甲】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甲诗中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B.甲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景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了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

C.乙诗是一首赞咏秋令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晚秋景色之美,实际上是用傲霜枝来比喻诗人自己,颂扬自己孤高傲世的品格。

D.乙诗后二句所写的秋末冬初的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硕果累累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的生机。

作者这样写是来比喻人到暮年,虽是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之际,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不可意志消沉。

【解析】用傲霜枝来比喻刘景文。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甲诗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诗中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B.甲诗中诗人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

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C.乙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为后两句议论作铺垫。

D.乙诗中诗人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解析】甲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林琴南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①纾②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③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④其窃,却⑤弗受。

林归以告母,母笑曰:

“若心固⑥善,然此岂束脩⑦之礼?

”即呼备⑧,赍⑨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孝廉:

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②纾(shū):

林纾,字琴南,福建闽县人。

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

③亟(jí):

急忙。

④谓:

说。

⑤却:

推却。

⑥固:

本来。

⑦束脩:

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

⑧呼备:

叫人准备。

⑨赍(jī):

携带。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B.师/贫甚

C.以袜/实米D.林归/以告母

【解析】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负( 背,背着 )   

(2)若( 你 )   (3)乃( 才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师贫甚,炊不得米。

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

(2)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之礼?

你的心意本来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

11.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

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

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参考译文】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朝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

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

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

“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

”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袋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

(2019·岳阳)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

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

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

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

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

因花了心思,俗菜也做出了几分特色。

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

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

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

“老板,要小工吗?

”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

“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

”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

“老板开玩笑呐。

”“开啥玩笑?

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

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

“老板,点菜!

”“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

瓜脸女子点点头。

陈八碗说:

“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

”“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

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

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

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

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

陈八碗一吁:

“都不容易呵。

”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

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

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

“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

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

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

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

”“好好好,谢谢老板!

”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

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

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

“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

”“什么汤?

”有个胖男子问道。

“鱼头汤。

”“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

哪个店子没鱼头汤?

”“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

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

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

“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

你今天算运气好。

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

”瓜脸女子笑道:

“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

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

他跟朋友说:

“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

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

”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⑪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

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

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

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

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

鲜而不腻,回味无穷。

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⑫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

瓜脸女子笑道:

“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

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⑭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

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

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

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

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⑮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

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

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

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

“怎么馆子不开了?

”“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

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

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⑯“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

”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

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

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

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天呐,原来是这样!

”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⑰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

不过,店名并没换。

因为女老板也姓陈。

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

陈八碗说:

“这行不行呢?

”瓜脸女子爽朗地说:

“有啥不行的?

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⑱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文/王琼华,有删改)

13.根据小说中“瓜脸女子”和“老板”的情节,概括文章的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

请求打工,反做“老板”→

(1)____→新换老板,婉被辞工→

(2)____

(1)推荐鱼汤,生意好转__

(2)女子开店,老板收银

14.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

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4分)

属于动作描写。

反映了陈八碗当时不仅感谢女人给他老板的自信,还特意在他店里消费的图报心理。

15.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有什么作用?

(4分)

一是给小说留有悬念,鱼汤为什么会好喝?

引起读者思考。

二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因为不知道,才有女人被辞退,小店倒闭等情节。

16.这篇小说是以隐身的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的叙事视角有什么效果?

(5分)

这样叙事便于铺开情节,无论人物或故事情节都有充足的展开空间,便于作者自由把控。

另外,人物情感和作者立意就直接交由读者自己感悟和体会,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及阅读空间。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

(13分)

(2019·张家界)笼子里的花

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

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

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

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

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

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

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

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

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

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

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

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

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

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

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

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

它比原来高了许多。

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面。

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

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

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

⑦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林间斑斑点点的阳光下,花儿虽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

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

“笼里开花笼外香”,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

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

淡香氤氲,让人几乎会忘了笼子的存在。

⑧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

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

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

生活重复而匆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便又收了回来,继续在尘世里辗转奔波。

⑨再次与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

也是无意间散步,就到了旧处。

想起春夏里的种种,目光依然细细抚过熟悉的地方。

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叶片已经稀疏黯淡,花儿也早已谢落。

那个笼子已经没有了踪影,我蹲下来,看着地上,笼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条,半入尘埃,和它们在一起的,还有花谢后成熟脱落的种子。

⑩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

(选自《意林》,有删改)

17.文章写了“我”和笼子及一株植物的几次遇见,第四次遇见时,作者看到的笼子和植物的状态是怎样的?

请简要概括。

(3分)

笼子:

松松散散,破败无比。

植物:

花儿已经竞相绽放。

18.第⑧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

(3分)

担心花会因为笼子的束缚而死亡。

19.请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意图两方面比较第④段画线句与链接材料有什么不同?

(3分)

链接材料: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老舍)

第四段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突出了笼中花的孱弱。

链接材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坡雪景的喜爱之情。

20.请说说你对结尾段“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4分)

理解:

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希望与信心将永存。

感悟:

在学习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去解决,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能战胜困难。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

要求表达合理、得体,200字以内。

“哇!

又超了一辆‘宝马’!

真带劲儿!

“爸!

这里限速50!

“有啥关系!

没警察。

这段路我熟,没测速的。

放心吧!

示例:

爸,这是马路,不是赛道,我们没必要争分夺秒,还是安全第一,开慢点吧。

这里没有警察,没有测速的,不等于没有规则。

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爸,您说呢?

(二)写作(50分)

22.请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