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6072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docx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定稿

说明

为了指导现场施工,根据现行规范,并结合汤盘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我总监办组织人员编写了此沥青路面及基层监理控制要点,以便于现场监理人员方便使用。

由于水平相对有限,编写时间较短,本书中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监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批评指正,多提修改意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及时函告编写小组,以便修改更正。

 

主编:

杨金棋、兰世俊、张凯

主审:

李向阳

 

二〇一五年六月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一、路面结构:

1、主线结构路面

主线路面包括新建机动车道、硬路肩、路缘带、分隔带开口及平交路口,路面结构类型、结构层厚度为: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玄武岩)

下面层:

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封层:

0.6cm稀浆封层,

基层:

36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稳定土,

总厚度:

68cm

2、非机动车道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封层:

0.6cm稀浆封层,

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稳定土,

总厚度:

50cm

3、桥面沥青铺装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玄武岩)

下面层: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4、相交道路行车道、硬路肩

A、二级公路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封层:

0.6cm稀浆封层,

基层:

32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稳定土,

总厚度:

62cm

B、三、四级公路

面层:

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其下设置沥青封层

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稳定土,

总厚度:

45cm

C、宁泉分离式立交

面层:

22cm水泥混凝土

基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2%石灰稳定土,

总厚度:

62cm

注:

本项目底基层为石灰土,施工要点同路基施工,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检查承包人为开工所做和各项准备工作,合格后方可施工;

2、施工段面下承层应为验收合格的段面,施工前应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并碾压1至2遍;

3、施工前应对路线精确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做出标记,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平曲线段为5m,其它路段为10m,根据松铺厚度,确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

4、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5、严格控制摊铺层的高程、厚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6、施工时日最低温度应在50C以上,雨季施工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集料和混合料被雨淋湿,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必须在下雨前碾压密实并覆盖;被雨淋的松散混合料应废弃;

7、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拌合机生产能力应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并保证速度、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平整度、振动频率一致,接缝应平整;

8、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检查混合料离析现象,应铲除局部粗集料过多的铺层,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9、应紧跟摊铺机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碾压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10、碾压应按照稳压(静压)---弱振---强振---最后稳压工序进行压实,直至表面基本无轮迹。

碾压过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

11、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12、静压时压路机应重叠1/3至1/2轮宽,振压时压路机应重叠30-50cm;

13、压路机换档要轻,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尽量按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错开,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进行铲平处理;

14、压路机行驶速度第1至2遍宜为1.5-1.7km/h,以后各遍宜为1.8-2.2km/h;

15、压路机停车应错开,相互间距宜不少于3m为宜,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16、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好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17、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缘强度,应设置一定的超宽或支档;

18、碾压过程中,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须用喷水壶或喷雾器洒)严禁洒大水碾压,应避免碾压时出现推移和弹簧现象;

19、应避免设纵向施工缝,不可避免时应设置竖直纵缝,且上下两层的接缝应错开1.0m以上;

20、混合料摊铺时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需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21、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按以下方法施工:

A,压路机碾压完毕,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

B,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基层面,离开三米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面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C,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正常碾压;

D,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2、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并开始保湿养生。

底基层和下基层保湿养生期,施工温度在200C以上时不少于7天,200C以下时不少于10天,上基层在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施工透层与稀浆封层代替保湿养生;

23、养生方法:

可以用土工布或薄膜覆盖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时应注意选用透水式土工布全断面覆盖,并注意缝之间的搭接,不留有间隙;同时要及时洒水,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而定,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采用薄膜养生时,宜用厚度不少于1mm的薄膜,且在混合料摊铺碾压成型后即可覆盖薄膜,薄膜之间应搭接完整避免漏缝,覆盖后应用土等材料呈网格状堆填,避免在养生过程中被风吹开,当局部薄膜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24、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应为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

25、基层保湿养生期应封闭交通,洒水车应在另一侧车道上行驶,工人手持水笼带跨过中央分隔带喷洒养生水;

26、各层养生期满后,应及时铺筑上一结构层,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撒少量水泥净浆,上下层施工间隔不超过30天。

27、裂缝的处理:

下基层和裂缝间距大于5m且50m长度内出现的裂缝少于6条时,采用玻璃纤维格栅补强,否则返工处理;

28、上基层裂缝间距大于10m的部位采用玻璃纤维格栅补强,否则返工处理;

29、基层出现纵向裂缝,应调查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30、无论纵缝还是横缝,返工的长度为沿路线(纵向)长度10m的倍数,宽度为半幅路基;

31、对裂缝采用玻璃纤维格栅补强或处理,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A,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查清裂缝的位置、长度、缝宽等情况做上标记;

B,采用热沥青对清理干净的开口缝隙进行滴灌,防止水分浸入结构层;

C,在裂缝处采用玻璃纤维网对裂缝进行覆盖,格栅应有一定的张力,玻璃网张拉后用直径6mm长8-10cm的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5-30cm;

3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质量标准和检查频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1)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规定

要求值或容许误差

质量要求

频率

方法

压实度(%)

不少于98(极值为94)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处/200m/层

每处每车道测一点

平整度(mm)

不大于8

平整、无起伏

2处/200m

3M直尺连续量10尺

纵横高程(mm)

+5,-10

平整顺适

1断面/20m

每断面3-5点,水准仪测量

厚度(mm)

代表值-8

合格值-15

均匀一致

1处/200m/车道

每处3点,挖坑丈量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边缘线整齐、顺适、无曲折

1处/40m

钢尺丈量

横坡度(%)

±0.3

3断面/100m

水准仪测量

水泥剂量(%)

±0.5

每2000m2

6个以上样品

EDTA滴定及总量校核

级配

符合规范范围

每2000m21次

水洗筛分

强度(Mpa)

代表值不小于设计值

符合设计要求

2组/每天(上、下午各一组)

7天浸水抗压强度

含水量(%)

±2

最佳含水量

每2000m2一次

烘干法

外观要求

表面均匀、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注:

1、检测频率除注明者外,系指双车道单幅;2、压实度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

三、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及下封层

1、一般规定:

1)施工透层、粘层、防水粘结层、稀浆下封层之前,应全面检查确认下承层的质量和桥面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应将表面的松散颗粒、泥土、杂物等清扫干净;

2)对横向构造缝、施工缝、裂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A,桥头搭板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接缝,应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之前,在接缝处铺1.5m宽(两侧各75cm)的玻璃纤维格栅;

B,不设伸缩缝的小桥、明涵、明通的构造缝应先将缝内的泥土、杂物清刷干净;再用不小于1.5倍缝宽的沥青麻絮凿进缝内,嵌填紧密。

嵌填厚度不小于5cm,沿缝铺玻璃纤维格栅,绷紧压实后用射钉固定。

同时在缝的中轴线两端做好标记以便在铺筑上面层后再沿该轴线切2cm深,0.4-0.6cm宽的应变缝,并灌填橡塑沥青;

C,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对墩顶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锯缝后,亦按B要求铺设玻璃纤维格栅进行处理;

D,对预留的桥梁伸缩缝,采用袋装砂将缝隙填平并铺设钢板,钢板顶面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平齐;

3)施工透层、粘层、防水粘结层和稀浆下封层的气温不应低于100C,大风、有雾、降雨或即将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4)喷洒透层、粘层和防水粘结层前,应用塑料薄膜将缘石、纵向排水沟、混凝土护栏等结构物的外露部分严密覆盖,防止被沥青污染;

5)正式施工透层、粘层及下封层之前,应通过不少于300m长的试验路段进行试配试喷试铺,确定下列主要事项:

A,检验,确定所用材料的性能、配合比等以及施工质量效果;

B,施工工艺、机械、小型机具及人员配置,掌握沥青洒布机、稀浆封层机的工作状态及调控要领;

C,与下层和上层施工工序衔接时间以及合理的作业段长度;

2、透层:

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应喷洒透层沥青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采用竹扫帚或用机械钢丝刷进行全面清扫,再用高压水枪清洗干净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孔隙中没有泥浆杂物;

2)半刚性基层表面风干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

3)透层沥青洒布后应封闭交通,避免污染并尽快施工下封层;

3、粘层:

各沥青混合料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沥青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1)喷洒粘层油之前需对下层沥青层表面进行清扫或清洗;

2)沥青层清扫,清洗风干后,喷洒沥青粘层油,喷洒的粘层油应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喷洒不足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以刮除;

3)喷洒粘层油后,摊铺沥青混合料之前,严禁运料车以外的其它车辆和人员通过;

4、防水粘结层:

在桥梁、明涵、明通及桥头搭板等水泥混凝土基面上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均匀设置防水粘结层

1)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必须将原桥面上和缝隙处的泥土、水泥浮浆、油污等清除干净并凿除尖锐突出物,磨掉钢筋头,然后用高压风枪或射水将桥面上的灰尘清除干净;

2)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