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分组实验教案.docx
《三年级科学下分组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分组实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下分组实验教案
中小学
分组实验教案
三年级下册
课题
研究根的作用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观察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一、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二、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选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重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授课方式
分组探究
授课教师
刘金银
课时
1
实验器材
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说明
小结
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分组探究实验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课题
测量水的温度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
(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重点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难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授课方式
分组探究
授课教师
刘金银
课时
1
实验器材
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说明
小结
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
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分组探究实验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课题
水结冰了
内容与过程
目的
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冰的观察
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重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
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授课时间
课时
1
实验器材
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说明
小结
水在0℃时会结冰。
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课题
冰融化了
内容与过程
目的
探究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怎样加快冰的融化。
一、观察冰的融化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二、加快冰的融化
1.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
2.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重点
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
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授课时间
课时
1
实验器材
烧杯一只,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
说明
小结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课题
水和水蒸气
内容与过程
目的
研究蒸汽的形成及怎样加快蒸发
1、水到哪里去了
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空气中的水
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盛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重点
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难点
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授课方式
分组探究
授课教师
刘金银
课时
1
实验器材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说明
小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分组探究实验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课题
磁铁有磁性
内容与过程
目的
研究磁铁的性质:
能吸铁及隔着物体吸铁
1、问题导入:
2、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3、隔物吸铁:
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
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授课时间
课时
1
实验器材
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说明
小结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课题
磁铁的两极
内容与过程
目的
知道磁铁有两级及各部分的磁力大小不同
一、情景导入: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
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
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
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
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
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
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
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
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
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授课时间
课时
1
实验器材
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说明
小结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题
磁铁的相互作用
内容与过程
目的
知道磁铁有两级及相互作用
一、回顾引入:
二、磁极与方向:
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
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重点
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难点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授课时间
课时
1
实验器材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
说明
小结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分组探究实验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课题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内容与过程
目的
知道增加磁铁,探究磁力大小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2、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
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难点
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授课方式
分组探究
授课教师
刘金银
课时
1
实验器材
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说明
小结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