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615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素厂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碳素厂焙烧二作业区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

编制日期:

2016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碳素厂焙烧二作业区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

法人代表

卢东亮

联系人

肖伟峰

通讯地址

****

联系电话

****

传真

--

邮政编码

730080

建设地点

****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722大气污染治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1925.85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3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8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的前身是兰州铝厂,始建于年,是国家“二五”期间在大西北建设的第一家电解铝厂。

****目前装备有两套预焙阳极碳块生产装置,其中400kA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设计产能为15.6万吨/年,200kA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设计产能为7.2万吨/年。

这两套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分处不同的生产厂区。

400kA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地处********岗子村,于2007年建成投产。

200kA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以下称炭素二厂)地处********河湾村,于2002年建成投产。

根据2015年3月23日****环境保护局关于召集兰州分公司等企业和政府部门约谈的《约谈会议纪要》以及2015年3月19日********环保局《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等相关政府文件,****碳素厂焙烧二作业区烟气净化系统烟尘超标排放,烟气发黄,烟气净化喷淋系统回水管及电捕系统无法正常使用,造成项目区大气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采取措施。

建设单位为响应环保部门相关决议,拟采取全面整改措施,对现有阳极焙烧炉配套的一套烟气处理设备进行维修后留作备用,新增一套“干法电捕除尘器+石灰-石膏文丘里湍流湿法净化”综合废气治理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因此,****委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编制《碳素厂焙烧二作业区烟气净化系统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二、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三十八项: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综合治理工程”,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二厂区现有废气处理区,属于现有企业用地,选址符合要求。

三、现有项目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二厂区(碳素厂)预焙阳极生产系统介绍

(1)预焙阳极生产规模

200kA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以下称炭素二厂)地处********河湾村,于2002年建成投产,预焙阳极碳块生产系统设计产能为7.2万吨/年。

炭素二厂现有1个焙烧车间,焙烧车间配置1台34室焙烧炉,8个料箱、2个火焰系统,设置1套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用来处理阳极焙烧炉产生的烟气。

(2)原料来源及产品

炭素阳极生产是以石油焦为主要原料,液体沥青为粘合剂,石油焦煅烧后经粉碎筛分贮存在配料仓里待用。

沥青经破碎后加热熔化,与煅后石油焦、电解返回的残极以及收下的粉尘等按一定的配比配料后,混捏成型,焙烧后组装成阳极供电解槽使用。

(3)焙烧废气

煅烧过程中,石油焦中所含的可燃硫分燃烧生成SO2进入煅烧烟气中,煅烧烟气中含有少量粉尘和SO2,采用回收余热后旋风除尘。

由于生阳极中配入了一定量的残极,当阳极在焙烧炉内高温焙烧时,氟气化挥发逸出,随烟气进入排气系统。

此外,填充焦及沥青中所含的硫燃烧生成的SO2、沥青挥发份在烟道内的未完全燃烧部分以及填充焦细粉等,均随烟气进入排气系统,焙烧烟气中含有氟化物、沥青焦油、粉尘和SO2,现有项目采用干法对焙烧烟气进行净化。

(4)二厂区(碳素厂)预焙阳极生产烟气治理过程主要设备及设施

二厂区(碳素厂)预焙阳极生产烟气治理现有设施及设备情况见表1。

表1二厂区(碳素厂)预焙阳极生产烟气治理设备及设施

序号

设备(设施)

数量

运行状况

备注

1

预除尘器

1套

故障

维修后留作备用

2

卧式冷却塔

1套

正常

留作备用

3

电捕焦油器

1套

正常

留作备用

4

电捕焦油器整流装置

1套

正常

技改后利用

5

阀门及其管道

1套

故障

维修后留作备用

6

供配电系统

1座

正常

技改后利用

7

控制室

1座

正常

技改后利用

8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1套

正常

技改后利用

9

引风机

2台

正常

留作备用

10

烟囱

1根,高50m

正常

技改后利用

2、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现状

在焙烧炉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沥青烟、SO2、颗粒物等的有害烟气,而如果将电解生产过程中的残极破碎后重新加入到阳极生产系统,则在焙烧烟气中还会含有一定量的氟化物。

现有净化系统于2001年设计,2002年投产运行。

系统设置1台预除尘器、1台卧式冷却塔、1台电捕焦油器、2台风机(1用1备)、烟囱高度50m。

原设计中,石油焦中的SO2含量≤1.0%,在此条件下焙烧炉出口烟气中相应的SO2浓度将不超过42mg/Nm3,排放速率不超过3kg/h,不需要脱硫便可满足2010年前《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要求;根据多个项目的实测数据,焙烧炉出口氟化物、NOx和苯并芘等有害物在不经过处理的条件下也均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只有颗粒物和沥青烟出口浓度和排放速率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因此,现有净化系统对沥青烟和颗粒物具有净化作用,确保净化后烟气中的沥青烟排放浓度<40mg/Nm3,沥青烟排放速率<3.6kg/h,颗粒物排放浓度<120mg/Nm3,颗粒物排放速率<60kg/h。

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当时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3、焙烧烟气净化系统达标性分析

2013年12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已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等六项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的公告(以下称《公告》)。

在《公告》中,对“重点区域”铝用炭素厂阳极焙烧炉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炭素二厂阳极焙烧烟气净化系统已无法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及其修改单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特别是在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后,企业将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压力,如不及时改造将面临停产整顿的风险,因此对现有焙烧烟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显得迫在眉睫。

表2《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

mg/Nm3

标准

阳极焙烧炉污染物名称及排放限值(mg/Nm3)

颗粒物

SO2

氮氧化物

(以NO2计)

氟化物

沥青烟

苯并芘

GB25465-2010

针对现有企业

100

850

不限

6.0

40

/

GB25465-2010

修改单

10

100

100

3.0

20

/

实际排放指标

26.0~27.9

159~281

16~86

2.66~2.88

1.99~4.07

未检出

注:

实际排放指标数据来源于2013年度监测结果汇总

由此可见,颗粒物、SO2和氮氧化物均不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修改单的要求。

4、焙烧烟气净化系统“三废”产生及排放情况

根据项目现状调查,现有工程废气处理经1台预除尘器+1台卧式冷却塔+1台电捕焦油器处理后,废气经50m高烟囱排空。

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污染物为除尘器收集粉尘、电捕焦气产生废焦油;各类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冷却废水及冷却塔废水;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等。

根据项目运行过程中监测数据分析,项目主要运行过程中“三废”排放情况如下:

(1)废气污染源分析

由于项目二厂区属于老旧生产线,生产系统废气处理现已不能达标排放,根据“****大型预焙槽电解铝技改工程”环评数据及项目可研报告内容焙烧炉系统废气产生情况见表3。

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依据2013年度监测结果,具体监测结果见表4所示。

表3焙烧炉系统废气产生情况

项目

氟化物

沥青烟

烟尘

SO2

苯并[a]比

浓度mg/m3

72

700

300

500

0.00001

排放速率kg/h

5.04

49

21

35

0.0007

产生量t/a

39.92

388.08

166.32

277.20

0.0055

表4焙烧烟气处理设施烟气排放监测结果

项目

设备名称

频次

测试位置

标干烟气量m3/h

烟尘

氟化物

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1台预除尘器+1台卧式冷却塔+1台电捕焦油器

排放口

80560

36.3

2.9

44.8

3.7

排放口

78135

33.9

2.6

52.4

4.1

排放口

69418

47.9

3.3

46.6

3.2

排放口

69712

39.2

2.7

41.5

2.9

GB25465-2010修改单

/

10

/

3.0

/

达标情况

/

超标

/

超标

/

续表4焙烧烟气处理设施烟气排放监测结果

项目

设备

名称

频次

标干烟气量m3/h

沥青烟

苯并[a]芘

二氧化硫

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浓度ug/m3

排放速率kg/h

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1台预除尘器+1台卧式冷却塔+1台电捕焦油器

80560

46.3

3.5

/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