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567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doc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变迁,一波又一波的弄潮儿前赴后继,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创业潮,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环境并不相同。

“创业潮很大程度与政府的支持、社会资金的宽裕程度、投资人的态度、社会的包容度有关。

”一名在资本市场辅导企业上市15年的深圳保荐代表人表示。

如今,中国正掀起第四次创业潮。

今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这再次回到关键词——创业者。

随社会演化而形态多变,创业者从个体户到合伙人,从小商贩到创客……创业者,从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时代的大众创业潮,如何推动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升级,值得期待。

1979-1989年草根创业:

个体户爆发

“个体户”刚“重出江湖”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它最初是“待业青年、劳改犯”的代名词,往往会遭到嘲笑、诋毁与蔑视。

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情况,《邓小平文选》曾总结指出,“中国社会实际上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二十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而在文革结束后,800万知青返城,就业成为社会问题。

机关单位安置有限,知青只能靠摆地摊,从事理发、修鞋、磨刀、修伞、修家具、卖小吃等行业维持生计,人们管这叫“练摊”。

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温饱问题。

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允许“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个体户”从此应运而生。

个体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冲击终于导致1982年的大整肃,温州发生“八大王事件”。

个体户的出现,激活了一个封闭已久的经济体对物质的渴望,王石、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亦在这时“倒腾”出第一桶金,并借助时代的机遇,成就各自非凡的事业。

1992-1997年下海潮:

扔掉“铁饭碗”

自个体经济为人们打开新天地后,市场经济迅速席卷全国,发财致富日渐成为全民理想。

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掀起一股全民经商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国企员工下海”。

1987年现SOHO集团董事长潘石屹放弃石油部管道局“铁饭碗”,揣80元钱南下广东。

冯仑原是国家体改委下属研究所的干部,后被派往海南省筹建改革发展研究所,但到达海南不久,冯仑与潘石屹等四个同伴成立公司,做房地产买卖。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南巡”进一步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激发人们跳出体制,投身市场经济之海的热情。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据了解,面对充满未知数的商海,公职人员更多以“停薪留职”或请长假的方式“下海”,为自己留后路。

这一代的创业者中,诞生了俞敏洪、郭广昌、王传福等后来的业界大佬,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逐渐成长为奠定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石。

1997-2000年浪潮之巅:

互联网袭来

经济体制的改变,让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科技的发展,却改变生活方式。

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在1997年开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在1997年12月1日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全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

该中心自此后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

1997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次年2月,他在中国“克隆”雅虎,推出中文网页目录搜索的软件,名叫“搜狐”。

同年6月,26岁的丁磊设想网民们应有自己的信箱,于是在广州创办网易公司,写出了第一个中文个人主页服务系统和免费邮箱系统。

10月,29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志东领导的四通利方获得第一笔风投,该网站体育论坛因帖子《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而倍受关注;次年,四通利方开办新闻频道,并收购北美网站华渊资讯网,网站更名为“新浪网”。

1998年,马化腾成立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时ICQ很火,QQ默默无名。

1998年,雅虎进军中国,成为1998-1999年连续两年网民网页首选。

1999年,马云在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确定要成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域名就叫阿里巴巴。

同样在1999年,刑明把1996年从股市赚来的钱投资在3个网站项目上,其中一个叫“天涯社区”。

“天涯社区最初只是一个萌动的人文意念与单纯的模仿,我当时看到了网易社区的雏形,做一个充满人文情结的个性化的网络虚拟社区。

”刑明曾表示。

同年8月,22岁的小伙子孙鹏与另外4位网友一起建立个人网站——红袖添香。

“做文学网站,最初只是缘于梦想,终极目标也不是为了赚钱。

”孙鹏曾表示。

如今,这个纯文学网站,拥有完善的投稿系统、个人文集系统、媒体联络发表系统及原创书库。

尽管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惨烈溃败,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并未减缓。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正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新兴经济的代表。

而其所代表的互联网,将在未来以“颠覆一切”的形象,改变着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

2014年至今大众创业:

新时代的个体崛起

时间推进到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一波新的创业浪潮也正在兴起。

从这轮“草根创业潮”的发生起因来看,多名机构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源于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

“创业潮往往出现在股市最低迷、房地产最火爆的时候。

经济转型中,投资人与社会上的资本都在追逐创业企业。

”一名在资本市场辅导企业上市15年的深圳保荐代表人表示。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姚安民从科技角度解释,这股创业潮的动因主要是技术的发展根本上打开创业的空间。

“智能手机出现后,创业机会比PC端时代更多了。

因为手机可以做到实时地把人、服务、位置、产品联系起来,可以提供原来在PC端时没有办法提供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例如020,当下可以网上点餐送外卖等。

这都是因为手机on-demandservice带来的变化,很多好的创业公司出现了。

同时,消费者亦有需求。

“技术使得消费者希望获得的服务和产品能提供出来。

此外,最近资本市场比较火、国家支持创业的政策较多,所以当下创业热情很高。

”姚安民表示。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央政府“三大施政清单”、“简政放权”为创业潮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推力。

同时,2014年3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放松企业准入条件的管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金”的限制。

这轮创业潮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年龄分布较广,85-90后创业者更多。

以柴火创客空间为例,据潘昊介绍,“从成立以来陆续加入的会员数量超过1000,最小的会员只有7岁,也有部分50-60岁的爱好者,行业也是五花八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度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双引擎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