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4835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docx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组图)

2015-10-0608:

09:

00 来源:

海南日报(海口)

分享到:

0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新华社发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

新华社发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新华社发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

  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付一鸣和苗)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

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

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屠呦呦获奖情况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与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中和)

  中国之蒿:

屠呦呦和“523”项目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

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

“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付一鸣和苗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来源:

南海网-海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