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1.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和星云。
2、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由低到高: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3、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
4、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
①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
木星、土星
③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5、地球的普通性
公转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
6、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处于中壮年时期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运行轨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②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态水——原始海洋的形成,生命的摇篮。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
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为一个氦原子。
2、太阳表面的温度:
6000K
3、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①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直接或时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4、规律:
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辐射量减少(赤道最多两极最少)。
5、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
光球、色球、日冕。
肉眼可见光为:
光球。
6、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是:
耀斑。
黑子出现在光球上,耀斑出现在色球上。
黑子的活动周期是:
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发射电磁波——影响无线电短波。
②抛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是罗盘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抛出高能带电粒子——冲进北极,产生极光。
诱发自然灾害(地震、水旱灾害)
1.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太阳日:
24小时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表面除南北极两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15度每小时。
线速度(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4、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每年1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每年7月初。
(夏天比冬天要漫长)
5、自转平面——赤道平面。
公转平面——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
6、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圈)。
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
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7、地方时差:
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8、地转偏向力: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9、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10、华盛顿、纽约:
西五区。
北京:
东八区。
东京:
东九区。
伦敦:
中时区。
11、国际日界线:
180°经线。
“东加西减”原则进行日期变更。
12、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1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4、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15、五代的划分:
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1.4地球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被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左右。
莫霍界面位于地下33千米处。
3、地震波有横波纵波之分。
纵波传播速度比较快。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
4、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是指: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5、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热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散射和反射。
3、太阳的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的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又将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
4、夏季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温度比晴天低。
冬季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反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高。
5、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热力环流。
6、引起大气运动(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大气运动(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
7、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8、摩擦力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9、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高空中的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
2.2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分为: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气压带与风带季节性移动: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相一致。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亚欧大陆
太平洋
1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7月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5、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实现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
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均匀
地中海气候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季风气候
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流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纬度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干旱少雨。
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暖湿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7、纬度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暖湿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过境时多出现大范围降水或雾,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常形成“梅雨”。
4、低压(气旋):
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近地面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北逆南顺),中心气流被迫上升,多阴雨天气。
5、高压(反气旋):
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近地面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北顺南逆),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4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的概念:
长期大气状况变化的一种反应。
2、主要表现在:
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3、全球气候总趋势:
在不断的变暖。
温室气体增加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量森林被毁。
4、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区带来巨大的影响,海拔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②影响农业生产,A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同时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B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
C位于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加。
③影响水循环: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和降水分布格局,旱涝灾害增多,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5、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多使用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消费,减少废气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
植草种树。
采用固碳技术。
防止森林火灾。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措施: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沿海地区建设海岸提坝。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的分类:
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的96.53﹪.
2、陆地水: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是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三分之二。
3、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循环环节:
蒸发、蒸腾、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5、意义:
(1)使水体不断的更新,从而维护全球的水动态平衡。
(2)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
3.2大规模海水运动
1、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海水运动。
2、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高纬流向低纬)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低纬流向高纬)
2、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信风和西风)。
3、分布规律:
中低纬地区: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高纬:
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中纬海区: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全球。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冬天逆时针,夏天顺时针。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四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有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海区有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污染物:
加快进化速度,扩大污染面积。
(4)影响航海:
顺洋流航行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减慢航速。
3.3水资源合理利用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3、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亚洲径流量最多,南美州次之,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
5、我国水资源世界第六,时空分布不均:
南方多,北方少。
夏秋多,冬春少。
6、水资源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
7、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地壳运动可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岩石圈三大岩石: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5、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如花岗岩、玄武岩)
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形成沙子和泥土,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如页岩、砂岩)
沉积岩在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如大理岩、板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嫆再生又称为新的岩浆岩。
4.2山地的形成
1、山地类型:
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皱曲有两种形态:
背斜、向斜。
3、一般情况下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
但在地貌上,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因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谷。
4、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5、断层的典型山有:
华山、泰山、庐山。
6、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交通运输首选公路。
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河谷间。
7、地质构造意义:
背斜地层有石油、天然气;向斜地层有水;隧道工程建设应选址背斜处。
4.3河流的发育
1、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河流的侵蚀地貌:
V型谷、U型谷、槽型谷。
3、河流的堆积地貌:
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洪积平原发育于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中下游,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
2、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功能: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4、生物最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次之,岩石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在自然界重视普遍存在的。
2、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受热量影响,沿纬度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受水分影响,从沿海向大陆内部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受水热状况的影响,沿海拔更替。
5、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6、非地带地域分异规律:
沙漠中的绿洲、新疆的绿洲、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总人口数×100%.
2、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3、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几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
5、世界人口增长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非洲,最慢的是欧洲;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
6、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
7、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传统型像现代型的转变。
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8、原始型: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传统型: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9、近十几年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是应为: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1.2人口空间的变化
1、人口迁移是指:
在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通常指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一年以上。
2、19世纪以前的人口迁移总特点是: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以欧洲向美洲和大洋洲为主。
二战以后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以战争自然灾害影响为主。
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口迁移主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流向西北和东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农村流向城市,内地省区流向沿海城市。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5、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品、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人口问题导致: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资源消耗多、转嫁污染。
发展中国家问题:
人口增长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5、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合理人口容量,任务十分艰巨。
措施:
(1)控制人口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都有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常见功能区:
①住宅区: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在大多数城市中,所占空间比重大40%--60%.
②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分布。
③工业区: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地带。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
3、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4、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的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地租因素对商业区的区位影响比较大,对工业区的区位影响比较小。
5、影响地租的因素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2、城市按等级划分可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3、我国的设市城市,按市区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分为:
特大城市:
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
50万——100万
中等城市:
20万——50万
小城市:
20万以下
4、城市小级别低,服务的种类少,服务范围小。
城市大级别高,服务的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5、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6、级别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
级别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
7、城市服务范围一般呈六边形。
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城市化
1、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推力:
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压力大。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自然灾害。
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3、标志: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4、意义: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5、世界城市化进程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成是一条被稍拉平的“S”型曲线。
6、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7、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比较慢。
中期阶段:
城市化推进快,郊区城市化。
出现问题:
劳动力过剩、住房紧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品较高,停滞,出项逆城市化。
出现问题:
城市中心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