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3814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docx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转)

早期蒙古民族的“尼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转)

 

鲍尔吉·原野

 

前几天去asuult的论坛看蒙古国学生讨论蒙古历史,对ih

nirun

uls(jujan)这个国家名称感到很陌生,后来有朋友告诉我是指的柔然。

在中国历史中,没有柔然国的历史,因为柔然不在中国的范围内,但是柔然和蒙古的密切联系远比秦、汉、三国、宋、明等国家要重要的多。

一说起柔然就很熟悉了,那是南北朝期间在北魏(鲜卑)北部的一个民族,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叶驰骋北方草原,所控制领土包含了今天整个喀尔喀蒙古及呼盟大部分地区,与北魏对持了一个多世纪后于公元552年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

西支3000多人南逃到西魏,被宇文泰交于突厥使者,在长安青门外全部杀害。

东支逃进北齐。

大部分人东迁入室韦人的地域,与室韦人融合在一起,成为了蒙古人和部分契丹人的祖先。

“尼伦国”就是蒙古人对柔然国的称呼。

古代蒙古氏族部落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尼伦蒙古,一类称为迭列列斤蒙古。

尼伦蒙古出自阿兰豁阿夫人圣洁的腰身这个传说在蒙古人中间尽人皆知,阿阑豁阿之子孛端察儿的子孙繁衍为日益众多的氏族和部落,组成孛儿只斤部。

后来,孛儿只斤诸部落中的乞颜部和泰赤乌部逐渐发展成为两个强大的部落。

属于尼伦蒙古的还有合答斤、散只兀、札答阑、八邻、忙兀、主儿乞等许多部落。

迭列列斤蒙古中,有的氏族部落繁衍很快,如从弘吉刺部中分出了亦乞列思、斡勒忽讷惕、火罗刺思、燕只斤等氏族部落。

弘吉刺部世居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湖一带,在十二世纪,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部落。

尼伦蒙古和迭列列斤蒙古合在一起称为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人。

从《蒙古秘史》和《史集》中关于蒙古族源的传说与《魏书》中关于柔然族源的相关记叙有很大的相关性,成吉思汗22代祖先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有可能就是被青突厥人所灭的柔然残余贵族后裔。

在公元330年——502年间,生活在蒙古高原东部的蒙古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开始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据史书记载:

当时强大的鲜卑民族在打败了称雄北方草原500余年的匈奴政权,征服统一了北方草原之后,开始挥师南下,入主中原,建立了雄踞北方的元魏政权。

于是,在鲜卑部首领猗卢攻占草原时虏掠的一名叫木骨閭的俘虏,因作战勇敢而被解放成为一名骑兵。

他就是一名来自蒙古部落的战俘。

 

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他因延误行动时间而获罪,而在当时这种罪名是死罪,于是他只好逃亡至蒙古高原的大漠峡谷。

后来,他又集聚了众多因罪逃亡的族人达百人之众,渐渐成势。

但是,在当时由于他们势力单薄而投靠了一个具有血亲关系的部落。

 

木骨閭死后,他的儿子查如贵成为部落的首领,掌管了部落的军队和部众,而且逐渐发展成了拥有了众多的氏族部落的氏族联盟,因此,自称为汗,建立了国家形式的蒙古王国,借民间传说中的蒙古贵族出身于阿伦挂母系纯洁的腰部的故事,将国名定为“尼伦”(蒙古语:

腰身的意思)。

 

木骨閭是在鲜卑族首领猗卢在位时期被俘的(公元277年),被俘时大概是少年,因此才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为骑兵。

他死于公元316年,约为50余岁。

查如贵称汗则是在公元330年左右。

所以,尼伦国的建立应从那一年算起。

 

当时因为鲜卑国家的强大,他们不得不臣服于魏国。

在查如贵称汗时期,他们常年向元魏国进献贡品,包括:

骏马、壮牛、貂皮、狐皮等。

 

他死后,其子图努贵即位。

图努贵死后其子布泰即位。

布泰死后,其子德希衮即位.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毕图巴特和翁古代俩人将国家分为东西两部分,长子毕图巴特统治东部,次子翁古代统治西部。

《南齐书》中记载:

前秦时期,鲜卑族的拓拔硅进入中原之地,而占据草原的尼伦国则“尽占匈奴之地,并西侵西域之国”。

《宋书》中则记载“

自索虏破慕容蛮马二万余人,攻围义阳据有中国,而芮芮虏有其故地,盖汉世匈奴之北庭也。

芮芮一号大檀,又号檀檀。

亦匈奴别种。

自西路通京师三万余里。

僭称大号,部众殷强,岁时遣使诣京师与中国亢礼,西域诸国焉耆、鄯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属之。

 

“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随所迁徙。

其土地深远,山则当夏积雪,平地则极望数千里,野无青草,地气寒凉,马牛齿枯,啖雪自然肥健。

国政疏简,不识文书,刻木以记事。

其后渐知书契,至今颇有学者。

去北海千余里,与丁零相接,常南击索虏,世为仇雠。

故朝廷每羁縻之。

其东有盘盘国、赵昌国。

渡流沙万里又有粟特国”

 

由于其部众不断强大,便与位于其南部的南匈奴部落联合,以抗衡元魏的统治。

因此,魏国于公元386年—395年的九年间,派大军征讨尼伦国,使其部落的氏族民众四处逃难,躲避魏军的杀戮。

 

此时,翁古代的儿子扎伦为躲避战乱,从西部逃到东部的伯父毕图巴特处时,毕图巴特把他安排在距王庭较远的一个地方,并派四个儿子监视其动向。

于是,扎伦叫属下将其四个儿子抓住,并发动叛乱抓住了毕图巴特。

而他的其余的儿子们则逃亡到了高车部。

 

扎伦是个凶残狡猾的人,他将毕图巴特好言相抚后释放,让其投往他的儿子处。

待他们丧失警惕的时候,他突然出兵高车部,将他擒获杀死,毕图巴特的十五个儿子逃往魏国。

所以,扎伦占据了全部漠北东西的地方。

 

公元408年,扎伦与西秦建立友好关系,因此,元魏以背叛宗主国为由发兵征讨其位于西秦境内的楚伏、苏古阳两个部落,扎伦为保护这两个部落而与魏军作战,受到打击,再次向北迁徙。

在向北迁徙时,于公元402—410年间度过鄂尔浑河,将位于尼伦国西北的匈奴余部白音呼其日贺部的首领里巴耶策吉消灭,并将其部落归于属下。

由此再次壮大起来,自称为呼塔格泰汗。

同时,将位于其北部的一些小国征服纳于统辖中。

此时他开始制定法律,组建军队。

 

公元402、409年,扎伦为支援姚洗而侵犯元魏国边境。

期间的402—408年间,他的族弟尤代与达那合谋,准备发动叛乱,杀死扎伦,立达那为汗。

因阴谋败露而逃亡元魏国。

 

公元410年,元魏举兵征讨尼伦国。

扎伦在逃亡途中死去。

因其子年纪尚幼,其弟呼和鲁继汗位(公元410—414年)。

称阿古高汗。

向北征服了呼什野古国,向东征服了毕里陈部(裨离国

)。

 

公元414年,呼和鲁为抗衡元魏的统治,决定与北燕联姻结好。

正在这时,呼和鲁的侄子,扎伦汗的儿子布鲁策真与大臣舒里合谋,发动了叛乱,将呼和鲁抓了起来,连同其女儿送至北燕的都城和龙。

就这样,布鲁策真夺得汗位。

他即位后,将国家政事交给大臣舒里掌控,自己则每天荒淫放荡,不理朝政,渐渐失去政权。

 

因为布鲁策真与扎伦的另一个儿子舍巴台共同同奇老浩乌的妾妃私通淫乱,其妾妃便鼓动怂恿他们攻打消灭奇老浩乌。

奇老浩乌是高车部的首领,在扎伦汗在位时,为支持扎伦汗而率部归顺,并拥推他为塔塔尔汗而送给他金马辔。

布鲁策真听信了她的谗言,起兵攻打高车部并将奇老浩乌杀害。

在这场征战中布鲁策真和舍巴台也被杀死。

德希衮的儿子普呼之子塔塔尔被立为汗(公元414年—429年),封号冒和吉赫。

此时的尼伦国又称塔塔尔。

据《宋书》记载:

芮芮一号大檀,又号檀檀,亦匈奴别种。

即塔塔尔的汉音异译。

 

逐渐强大的塔塔尔尼伦国,于公元414年又开始侵扰北魏的边境,为此,魏帝分别于公元424年、429年派兵征讨尼伦国。

公元428年8月,塔塔尔汗率部众一万人侵犯魏国境,魏国派已经归顺他们的高车部迎击他们。

429年又派大军入其境内征讨,击溃塔塔尔汗的军队。

并缴获马匹百万,俘虏部众30余万人。

可见其势力一斑。

 

公元429年,塔塔尔汗在溃逃途中病死。

其子恩古代立,号称腾格尔汗(公元429年—444年)。

恩古代即位后,休养生息,与魏国结好,纳贡称臣。

期间,他于434年迎娶了魏帝公主为妻,并将妹妹送至魏帝处做东昭仪,但是,仍于436年中断与魏国的往来,再次侵袭魏国边境。

因此,魏帝于438年、443年分别派出15位大将军,统帅大军征讨尼伦国。

公元444年,恩古代之子陶高沁即位称哲布汗。

 

公元449年、458年魏国又分别两次派大军讨伐尼伦国。

 

陶高沁死后,其子伊金即位号昭勒宝沁汗(意为:

威严者)(公元464年—485年)。

首次使用“永安”年号。

 

伊金即位后,又于公元464年、470年数次侵犯魏国边境,对此,魏国于470年派大军回击他们的进攻,消灭了五万余人,掳掠一万人,俘获众多马匹武器。

 

于是,公元476年,伊金汗向魏国遣使求和。

477年、478年派遣使者携带良马、貂皮大衣等贵重礼物示好。

虽然得到了魏帝的接纳,但没有签定任何有关协议。

 

公元485年伊金死去,其子图伦即位,汗号太平,年号布格德。

(公元485年—491年)。

 

图伦与魏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他又将多次向他进谏,要他亲近魏国的大臣浩伊尹和西老浩乌以谋反的名义杀掉,灭其三族。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与他们是魏国的亲近派有关。

 

492年8月,魏国又派12名将军率大军征讨尼伦国。

此时,原来臣服于尼伦国的高车部首领阿夫策日老率众十余万西迁,准备自立为王。

所以图伦发兵从北部,请求其伯父那盖从西部阿尔泰山脉出兵两路出击攻打高车部。

在这次征战中,图伦几次遭到高车部的反抗而败,那盖却获得几次胜利。

因此,部落联盟的贵族们认为是上天在保佑那盖,众议推举那盖为汗,而那盖说道:

连奴隶仆人都管理不了的人,怎么能做主人呢?

于是,将图伦和妻子杀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