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329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doc

1.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 1

1.1.造船老大盛极而衰 1

1.2.造船老大的发家史 2

1.3.背负200亿巨额债务 4

1.4.江苏省的作为 6

1.5.转型能源公司 7

1.6.白衣骑士王平被拘 8

2.熔盛重工2014年亏损高达78亿 11

2.1.称今年拒接船舶订单 12

3.熔盛重工退出资本舞台 14

3.1.第一民营船企更名华荣能源 14

1.熔盛重工背负200亿巨债

1.1.造船老大盛极而衰

最大造船厂梦碎熔盛重工回生术:

背负200亿巨额债务原福布斯神秘富豪盛极而衰

濒于破产的熔盛重工将花落谁家,华荣能源将如何转型,答案或许即将揭晓。

2015年3月13日,熔盛重工(01101.HK)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高票表决通过对公司更名的特别决议案,公司更名为华荣能源(中国华荣能源有限公司)。

此前的2014年10月,熔盛重工公告称,公司与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宏易胜利将通过认股权证按每股1.2港元到1.6港元的价格认购熔盛重工最多17亿股新股。

熔盛称此举将能为熔盛重工带来25.5亿-32.3亿港元资金,主要用于投资能源项目。

如果新股认购成功,宏易胜利将成为熔盛重工第一大股东。

孰料,2月23日,宏易胜利实际控制人王平突然被北京警方刑拘。

3月9日,熔盛重工宣布终止与宏易胜利订立的认购协议,并无限期延期认股权证的发行,宏易胜利之前支付的500万港元押金归熔盛重工所有。

熔盛重工的重组就此横生变数。

濒于破产的熔盛重工将花落谁家,华荣能源将如何转型,答案或许即将揭晓。

1.2.造船老大的发家史

按照公司官网介绍,熔盛重工是一家具有领先地位的大型重工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

熔盛重工在香港与上海设立总部,并在上海设立研发、营销、采购中心,在江苏南通和安徽合肥分别设立大型生产基地。

熔盛重工的创始人为来自江苏如皋的张志熔。

张志熔1972年出生,其父长期在上海从事建筑工作。

1994年,年仅22岁的张志熔在上海成立弘耘置业,后成立上海阳光集团,其后又改组为恒盛地产,2009年在港交所上市。

靠房地产发家的张志熔颇有雄心壮志,曾有意进入钢铁业。

2001年结识时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后,其转而对造船业产生兴趣。

在造船行业浸淫多年的陈强告诉张志熔,造船业现在还很落后,又受到国家扶持,市场空间很大。

其后,张志熔开始筹备进入造船业。

2005年,张志熔从外高桥造船挖来陈强,成立熔盛重工,张志熔任董事长,陈强任总裁。

有媒体报道,陈强赴熔盛重工任总裁时,带来了49艘船舶制造合约,总值32.37亿美元。

陈强又从外高桥造船和江南造船挖来陈国荣等人组成业务团队。

有此基础,加上如皋、南通、江苏三级政府的支持,熔盛重工迅速脱颖而出,次年即成为手持订单最多的民营船厂。

张志熔、陈强与时任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被称为“熔盛三剑客”。

2007年10月,高盛、新天域等5家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入股,以3亿美元取得熔盛重工母公司熔盛控股约20%股份。

熔盛重工的产能和实力由此大增,并计划在次年上市。

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了熔盛重工当头一棒。

2008年,公司净亏损5.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百分之百。

高盛等基金退出后,熔盛重工并未放弃上市计划。

在2009年实现扭亏为盈后,熔盛重工于2010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内地民营企业。

在上市公司,张志熔及其家族持股95.5%,陈强持股3.5%。

上市后,熔盛重工的接单量持续上升,即使在2011年全国造船厂行业严重不景气、全行业新增订单下滑近50%的情况下,依然逆势接获39艘新船订单,合同总价18.1亿美元。

熔盛重工手持订单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事后的情况表明,此时熔盛重工已经危机重重,许多所谓订单,不过是自买自卖充充门面而已。

熔盛重工需要以持续发展的假象,源源不断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2011年中开始,熔盛重工股价开始不断下跌,2012年9月跌破1港元,大批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资金压力下,张志熔不惜铤而走险。

2012年7月,张志熔深陷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内幕交易案,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后以缴纳1400万美元罚金并辞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职务与SEC达成和解。

祸不单行,2012年8月,熔盛重工又因在关键时刻放弃收购来自安徽全椒的全柴动力(600218)而遭到投资机构起诉。

此后,熔盛重工每况愈下,弃单、欠薪等情况接连发生,为了节约成本,公司总部亦从上海搬回江苏南通。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张志熔与陈强失和。

2012年,陈惠娟亦辞任如皋市委书记,曾经的“熔盛三剑客”宣告解体,熔盛重工的形势急转直下。

1.3.背负200亿巨额债务

熔盛重工是国内造船业的后起之秀,其爆发式发展,令业内人士惊诧不已。

张志熔个人的财富亦水涨船高,2010年即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榜第10位,被贴上“神秘富豪”的标签。

张志熔极少现身公开场合,据称其政商人脉深厚,交际能力超强。

在发生多次未能按时交付订单后,熔盛重工危机开始凸显,此前极力向熔盛重工放贷的银行,纷纷开始抽贷。

但熔盛重工早已深陷债务泥潭。

据财新报道,熔盛重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总负债高达204亿元,牵涉14家银行、3家信托、3家金融租赁公司。

其中,中国银行近6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约40亿元,国开行、民生银行各约20亿元,浦发银行10多亿元。

此外还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

熔盛重工的信托存量余额总计超过20亿元;金融租赁公司约10亿元。

在熔盛重工负债高峰时期,银行业对熔盛重工的总贷款超过25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是熔盛重工最大债权行,也是手中固定抵押资产最多的银行,贷款规模一度突破100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一些小行2013年就收贷退出,国开行则是大行中第一个抽贷的。

银行的抽贷,让熔盛重工彻底陷入绝境。

除了金融机构的巨额贷款,熔盛重工还拖欠供应商大笔资金。

因为未能偿还15个债权人1110万元债务,今年2月,熔盛重工被告上法庭。

如皋市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文件显示,这批债权人全部为船厂的供应商。

在2013年和2014年债权人就收到要求熔盛还款的法院裁决。

然而,由于熔盛重工一直没有支付这些债务,债权人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此类诉讼还有多起。

2014年4月25日,基于熔盛重工2013年度净亏损68.51亿元、部分银行贷款逾期等事实,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熔盛重工2013年的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结论。

2014年7月24日,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直接下调至BBB,评级展望维持在负面。

1.4.江苏省的作为

为了拯救熔盛重工,2014年4月,江苏省金融办发文,明确由中国银行江苏分行、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牵头,成立债务优化银团,帮助熔盛走出流动困境。

除协调银企关系,当地政府还积极推动熔盛重工重组。

2014年5月,江苏省政府、如皋市政府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开会,希望由中船集团牵头对熔盛重工进行重组,但双方最终未能谈妥。

2014年8月,熔盛重工以定增14亿股新股的代价收购了由前国家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前通达能源副总裁刘步若以及张继平与李东泰等四人持有的新大陆油气公司(NewContinentalOil&GasCo.Ltd。

),获得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经营权益。

熔盛重工就此进入能源领域,为近期更名埋下伏笔。

熔盛重工当时解释称,在造船市场环境相对不利时,能源行业的合适投资机会可以增强多元化经营及拓宽收入来源。

1.5.转型能源公司

2014年10月29日,熔盛重工公告称,公司与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宏易胜利将通过认股权证按每股1.2港元到1.6港元的价格认购熔盛重工最多17亿股新股,公司将更名为华荣能源。

熔盛重工公告,假设认股权证所附购权数悉数行使,预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总共为25.5亿港元或32.2亿港元,其中80%款项将支付吉尔吉斯斯坦项目所需各项资本及营运开支,余下所得款20%将作本集团一般企业用途。

刚刚缓过一口气的熔盛重工,旋即又陷入新的危机。

2015年1月15日,有媒体报道张志熔疑与刚刚被查的令计划兄弟存在交集,并早已远赴美国。

当天,久未现身的张志熔亲自赶到该媒体澄清“跑路”传闻,并称与令氏兄弟素不相识,从未有任何形式的交集和商业往来。

此后,《财新》刊发封面报道,对熔盛重工自买自卖、深陷债务危机等内情进行了深度披露。

3月9日,张志熔接受财新采访,检讨熔盛重工陷入危局的前因后果。

张志熔称,他现在只是熔盛的大股东,在公司没有职务,也不是董事。

张志熔对银行颇有怨言,称“银行撤贷,不开保函,尤其是小银行,贷款进来晚,但闻风而动撤贷却很早。

银行不开保函,我们在建订单无法正常生产,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要渡过这轮下行周期,熔盛还需要引入新的大股东来重建银行的信心,增强公司的资信”。

关于重组进展,张志熔表示,现在是政府协调,熔盛重工、债权银行、重组方几方在谈。

债权银行组成银团,由中国银行牵头。

更名后,熔盛重工希望利用上游能源公司的优势,增加油气开采,成为油气能源装备的制造商。

在3月13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熔盛重工更名事宜获得高票通过。

公司首席财务官王少剑表示,今后熔盛将专注于能源领域的发展。

据其介绍,熔盛重工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油田开采的是优质的轻质油,总储量超过3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约8900万吨,即6.3亿桶。

王少剑介绍:

“这个油田的油井较浅容易开采,最浅的地方500米就能抽到油,最深的地方3000米,一般是在800-1000米,因此单井开采成本很低。

”张志熔此前在接受财新网(微博)专访时也表示:

“油田的开采成本只有30美元,而且全部在当地消耗,即使油价跌到40美元,我也能赚钱。

但已经更名华荣能源的熔盛重工能否借转型起死回生,眼下还是个未知数。

1.6.白衣骑士王平被拘

背负沉重债务的熔盛重工,曾迎来一线生机。

2014年10月29日,熔盛重工公告,按发行价5.1亿港元发行认股权证给予宏易胜利,股权证持有人可以凭认股权证认购熔盛重工最多17亿股新股份,预期募集为25.5亿–32.3亿港元。

交易完成后,宏易胜利将持有熔盛重工19.1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原大股东张志熔及熔盛重工总裁陈强的股份则被稀释至18.34%和9.34%,降为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宏易胜利已经不是第一次与熔盛重工发生关联。

2013年7月后,熔盛重工总共发行了5次、合计54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其中,宏易胜利及其关联公司博大宏易(一期)基金共认购了2014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可转换债券,认购金额为18.5亿港元。

宏易胜利是一家投资公司,由王平全资拥有。

公开资料显示,王平,1969年出生,会计学博士,高级会计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历任厦门市审计局审计师、厦门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财务总监、厦门市水处理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厦门环境科技发展执行董事、中科招商教育产业投资公司执行总裁、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在出席活动时,王平的身份是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但他还是上海裕元投资、深圳宏信联华创业投资、厦门中科创投等多家创投公司的董事长。

此外,王平还曾担任上市公司三五互联、彩虹精化、昌红科技及北京央广视讯、乔丹体育、福建中金在线网等多家公司董事。

王平是国内创投领域的红人,据称有15年投资经验。

2009–2010年度,王平当选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还曾担任中国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及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常任理事。

一位接触过王平的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形容王平为“靠关系为生的投资人”,主要操作方式是锁定一个项目后募集资金来投。

此番斥巨资入股熔盛重工,王平被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