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317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3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doc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强化我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我矿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变能力,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矿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管理、救援和处置程序,保证矿井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保证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节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规程》(2012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另依据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金兰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金兰煤矿(变更)安全专篇》,贵州省蒙特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由提交的《贵州省黔西煤矿区金兰煤矿勘查地质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黔西县金兰煤矿M1、M5、M8、M12、M13煤层煤炭自然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等资料,制定本预案。

第三节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金兰煤矿重大安全事故。

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等。

第四节应急预案体系

金兰煤矿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其中专项预案有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矿井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职业卫生事故专项预案。

第五节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项目部配合建设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建设单位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第二章矿井危险性分析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简介

金兰煤矿属新建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省国土资源厅已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610372,矿区面积:

4.057平方公里(1、x=2970550.00、y=35601140.00,2、x=2973230.00、y=35604440.00,3、x=2973500.00、y=35603320.00,4、x=2973280.00、y=35602250.00,5、x=2970810.00、y=35600680.00),开采深度为1450m—600m标高;现有属6证齐全的生产矿井。

二、自然地理条件

1、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金兰煤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县南西的猴场和羊场之间,行政区划属羊场乡管辖。

其形状大致呈北东-南西向的长条状,长3km,平均宽3.48km,面积4.057㎞2。

矿山距黔西县城33㎞,有公路相通。

由黔西县城至黔西火电厂所在地甘棠乡约14㎞,交通方便。

2、地形、地貌

煤矿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区地形起伏中等,最高点为南西的营盘坡,海拔1623m,最低点在北东端熊家湾的冲沟中,属侵蚀切割中高山类型,一般海拔标高1400~1600m,相对高差约200m。

地貌类型可分为三种,其一为下三叠统玉龙山组发育地区的岩溶陡坡——峰丛地貌;其二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发育地段的缓坡—沟谷地貌;其三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地区的溶蚀凹地、漏斗、峰丛等地貌。

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1000m。

3、气象与地震

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35.4℃,最低气温-10.4℃。

年平均降雨量1006mm,四至十月为丰氺季节,降雨量多达858.5mm,占全年降雨量的81%。

4、地震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在《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6度区。

三、矿井地质条件

1、矿区构造

矿区的构造位置处于北东向的羊场向斜南西端的北西翼,基本形态为一单斜层,岩层总体走向北东—南西,煤系下部地层倾角在近地表处由于受F2断层及羊场向斜相邻的猴场—陇坤背斜影响而局部较陡,一般为40°—45°,在地下深部则迅速变缓为30°,煤系上部地层倾角变化不大,一般为28°—32°。

断层不发育,仅在矿区南西端之外见到F1正断层,在区内见到F2断层。

F1断层呈北西—南东向,横切羊场向斜南西端,为正断层,断面倾向北东,其北东盘端上升二南西盘下降,造成北东龙头组煤系地层与南西盘三叠系地层接触,垂直落差在100m以上,由于其分布在煤矿范围之外,对煤层的空间位置影响较小。

F2断层见于1—1′剖面TC—2、TC—3两探槽及PD—1、XJ—26中,呈北东—南西向,其南西端起于XJ—26之南西,南东过(1—1′)剖面后延出于区外,区内长约2km为逆断层,断层倾向北西,在XJ—26中量得断层产状285°—35°,其西北盘上升逆覆于南东盘之上,垂直落差最大为5m(PD—1洞中所见)向北东及南西两个方向落差均逐渐减小,至XJ—26之南西则渐消失。

由于该断层落差很小,且发育于煤系底部近露头部分,对煤层空间位置的影响很小。

2、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

矿区内的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厚170m,主要灰至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粘土岩,煤层多层,下部夹薄层灰岩。

含可采煤层8层,由上至下编号为M1、M5、M8、M9、M10、M12、M13、M15根据岩性及含煤特征,可将煤系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由长兴组底至M10煤层下的砂岩顶,厚81m,含M1至M5五层煤,下段由M10煤层下的砂岩顶至茅口组顶,厚90m,含M12至M15三层煤。

3、煤层及煤质:

(1)煤层赋存情况

M1煤层:

位于长兴组(P3c)与龙潭组(P3l)界线下0.5—1.0m,厚0.86—1.96m,平均厚1.68m。

全区可采,结构单一,无夹矸。

顶板为灰色舍腕足动物的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5煤层:

剖面上,上距M1煤层30m,俗称“大砂煤”,厚0.95-2.50m,平均厚1.67m,全区可采。

中常含一层厚0.10~0.42m的粘土岩夹矸,一般结构式0.43(0.42)1.65m,顶板为灰色薄层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8煤层:

位于煤系上段,上距M5煤层8-15m,俗称“小砂煤”。

厚0.84—2.23m,平均1.54m。

厚度稳定,全区可采,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

中常含一层厚0.05~0.10m的粘土岩夹矸,一般结构式0.68(0.10)0.45。

顶板为灰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9煤层:

位于煤系上段,上距M8煤层8-25m,厚0.86-2.37m,平均厚1.38m。

厚度在全区稳定,结构单一,无夹矸。

顶板为灰色薄层细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10煤层:

位于煤系上段,是该段中最下的一层煤,上距M98-20m,俗称“夹

夹煤”。

厚0.7-2.12m,平均厚1.11m。

厚度稳定,全区可采。

性硬,常呈块状,结构单一,无夹矸。

顶板为灰色条带状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

M12煤层:

位于煤系下段上部,上距M10煤层27.3m,俗称“大面煤”。

厚1.70-5.64m,平均3.09m。

它是区内最厚的煤层,厚度稳定,全区可采,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

性较脆,多呈碎块及粉末状产出。

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矸,仅ZK301孔见含有二层粘土岩夹矸。

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13煤层:

位于煤系下段中部,上距M12煤层6-12m。

俗称“小面煤”。

煤层厚0.9-1.61m,平均厚1.31m。

一般结构单一,仅局部地段含一至二层厚0.05~0.10m的粘土岩夹矸,一般结构式:

0.44(0.12)0.50m。

顶板为深灰色含菱铁矿结核的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15煤层:

位于煤系下段底部,上距M13煤层32m,下距煤系底界2~11m,俗称“五花煤”。

煤层厚0.43-1.6m,平均厚1.02m。

厚度不稳定,仅在区内2—2′线南西可采,北东至1—1′线则厚度变薄或结构变得极为复杂而不可采。

结构交复杂,常含二层夹矸,一般结构式:

0.40(0.20)0.30(0.30)0.30m顶板为黑色炭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常为黑色或灰白色含黄铁矿的粘土岩(硫铁矿层)。

(2)煤质:

区内各可采煤层外观均为黑色,小碎块状,仅M12煤层多呈粉末状,视密度1.44-1.52t/m3,肉眼煤岩类型多是半亮及光亮煤条带相间组成。

4、水文地质:

(1)、地表水: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有季节性溪沟存在。

(2)、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1)茅口组强含水层(P2m):

分布于羊场向斜两翼周边龙潭组(P3l)外侧,主要为石灰岩组成,其中溶洞、溶蚀漏斗及溶蚀管道极为发育,地表未见泉点出露,也未见到溪、沟发育,但常见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下三叠统各含水组的泉水通过溪沟流入这些溶洞及溶蚀漏斗中消失,最后流入区域南侧的臭皮河(乌江直流)中。

(2)龙潭组弱含水层(P3l):

分布于向斜周边,主要为砂、泥岩、煤层及少量石灰岩夹层构成,厚170m。

含裂隙水,其含水性弱,泉流量0.014~1.05L/s。

(3)长兴组强含水层(P3l):

分布于龙潭组弱含水层之上,为燧石灰岩夹层构成,厚10~15m。

含岩溶裂隙、管道水,泉流量2.31~5.69L/s。

(4)沙堡湾段隔水层(T1Y1):

分布于长兴组强含水层之上,为薄层泥质粉砂岩,厚45m。

区内未见到泉水出露。

(5)玉龙山段强含水层(T1Y2):

分布于沙堡湾段隔水层之上,为薄至中厚层细晶石灰岩,厚230~300m,含岩溶裂隙管道水,泉流量0.21~5.90L/s。

(6)九级滩段隔水层(T1Y3):

分布于玉龙山段强含水层之上,为紫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厚40m,区内未见到泉水出露。

(7)茅草铺组强含水层(T1Y3):

分布于九级滩段隔水层之上,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细晶石灰岩及白云岩。

岩溶裂隙管道水,泉流量5.30~25.69L/s。

(3)、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区内未来矿井的直接充水岩组为龙潭组(P3l)弱含水层岩组,其富水性弱,龙潭组之上的长兴组(P3c)及之下的茅口组富水性虽较强,但它们于龙潭组内可采煤层之间皆有十余米至数十米的砂、页岩相隔,由这两个富水岩组向矿坑充水的可能性较小。

再则,区内仅见一条断距1~5m的小逆断层一条,其破碎带仅宽0.10~0.20m,且其中为断层泥充填,不易导水;矿区外北侧虽有规模较大的猴场断层,南侧虽有F1断层,但二者距矿区均有200m以上,不会因其于玉龙段强含水层岩组发生水力联系而影响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

全勘查区内亦无大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

因此,勘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其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可定为IIa型,即以风化于构造裂隙为主,顶、底板直接进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

4)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为22~125m3/h。

井巷内无大的出水点,主要为采掘井巷及原采空区滴水、渗水,经汇集后从主斜井排出。

四、矿井瓦斯等级、煤尘及煤的自燃:

1、瓦斯等级:

金兰煤矿为新建矿井,2012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勘查地质报告对瓦斯含量分析粗略。

专篇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标准,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相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经计算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54m3/t。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联合下达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西县金兰煤矿被划定在文件规定的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范围内。

综上所述,金兰煤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2、煤尘爆炸性与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黔西县金兰煤矿M1、M5、M8、M12、M13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M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