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2902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docx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

多角度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016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与练

细胞代谢是高中生物课中的重点内容,为历年生物高考中必考的重点,其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部分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故有人称之为细胞代谢的“绝代双骄”。

且二者的生理过程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同学们对此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一、从[H]的角度拓展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光解时产生的H与NADP(氧化型辅酶Ⅱ)在相应酶的作用下生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即光合作用中的[H]。

在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及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NAD(氧化型辅酶Ⅰ)与H在相应酶的作用下生成NADH(还原型辅酶Ⅰ),即呼吸作用中的[H]。

当然,尽管[H]类型不同,其作用对象也不同,但它们都属于强还原性物质,从这个角度又可将它们统称为[H]。

在中学阶段,当试题中给出[H]时,它既可表示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也可表示呼吸作用中产生的[H]。

在光合作用中,[H]在暗反应阶段为还原剂还原C3,而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H]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关于[H]的来源、去路如图所示。

[典例1] 如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

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

D.无氧条件下④过程产生的[H]会在细胞中积累

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①过程表示光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A错误;②过程通常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故光不是必须条件,并且也可发生在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中,此外,还有一些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CH2O),此过程也不需要光,也没有叶绿体参与,B错误;真核细胞的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C正确;④过程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无氧呼吸产生的[H]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细胞内[H]的积累,D错误。

答案:

C

二、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再审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但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此阶段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过程,并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以葡萄糖为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多,一部分以热量形式释放,另有一少部分能量则转移到ATP中,故此过程产生的能量不等同于ATP中储存的能量,且只有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才能作为直接能源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对一个正在生长的植物来说,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ATP应多于呼吸作用过程产生的ATP。

因为一方面正在生长的植物有机物有积累,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要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另一方面,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都来自ATP中能量的转化,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关于ATP的来源、去路如图所示。

[典例2] 试验田中某棉花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生长,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有         。

根尖细胞中能产生[H]的物质有                  。

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

根尖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                              。

解题思路

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而根尖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源于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源于丙酮酸和水。

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呼吸作用中在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答案: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葡萄糖、丙酮酸、水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三、从水与二氧化碳的转化角度看反应

1.水:

光合作用既消耗水(光反应),同时也产生水。

有氧呼吸也是既消耗水(第二阶段),同时也产生水(第三阶段)。

总体来说,光合作用消耗的水多于产生的,而有氧呼吸产生的水多于消耗的。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光解产生O2和[H]。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和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产生CO2和大量的[H]。

对于呼吸作用来说,产物中有水的一定是有氧呼吸,产物中无水的则为无氧呼吸。

2.二氧化碳

(1)呼吸作用中二氧化碳来历

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二氧化碳产生的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无氧呼吸。

若无二氧化碳释放时(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乳酸发酵或细胞已死亡。

当产物中酒精的物质的量(单位用mol表示)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时,只进行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当产物中酒精的物质的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时,既有进行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多余的二氧化碳来自有氧呼吸。

(2)光合作用中的二氧化碳去向

①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若无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时,真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②在二氧化碳处于未饱和之前的某一浓度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提高真光合速率,而当温度不变时呼吸速率不会变化,与原来相比,较小的光照强度就能达到原来的真光合速率,因此光补偿点(即净光合速率为0时的光照强度)下降。

在达到光饱和点时,限制真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条件是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低,此时如果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真光合速率还会增加,光的饱和点也会上升。

③植物光合作用优先利用叶肉细胞自身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当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足时才从外界吸收。

[典例3] 选取长势相同的若干同种植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培养在CO2浓度为0.05%的环境中,丙组培养在CO2浓度为0.01%的环境中,其他条件适宜。

在一个无云的晴天,甲、丙两组做了轻微遮光处理,乙组不遮光,测定得到的三组植株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Ⅰ、Ⅱ、Ⅲ曲线分别表示   组植株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2)一天内,Ⅱ曲线所示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在    点对应时刻最少,原因是              

                。

(3)在h点对应时刻,Ⅰ、Ⅱ曲线产生氧气量较多的是    组植物,原因是            。

(4)Ⅰ曲线在f~g段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此时细胞叶绿体内[H]的含量    ,C3的含量。

(5)在a~b段,Ⅱ曲线所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此时若提高环境中CO2浓度,则光合速率将    。

(6)Ⅲ曲线d点后趋于稳定,原因是                  。

解题思路

(1)甲、乙、丙三组的外部条件分别是:

轻微遮光、CO2浓度为0.05%,正常光照、CO2浓度为0.05%,轻微遮光、CO2浓度为0.01%,因此可以判断Ⅰ、Ⅱ、Ⅲ曲线分别表示乙、甲、丙组植株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2)一天内,Ⅱ曲线所示植株在c点对应时刻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0,还没有进行有机物的积累,所以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

(3)在h点对应时刻,Ⅰ、Ⅱ曲线产生氧气量较多的是乙组植物,原因是乙组植物所处环境是正常光照,而甲组植物所处环境是轻微遮光环境,故乙组植株由于叶温较高,呼吸速率大于甲组植株。

(4)Ⅰ曲线在f~g段逐渐下降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限制了光合作用暗反应。

此时细胞叶绿体内,CO2固定速率减弱,CO2还原仍在继续,因此C的含量会减少;由于C的含量减少,导致CO2还原速率下降,对[H]的消耗速率下降,而[H]还在继续形成,故[H]的含量会增多。

(5)a~b段对应的时间为凌晨,光照较弱,因此在a~b段,Ⅱ曲线所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此时若提高环境中CO2浓度,则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6)丙组植株(轻微遮光、CO2浓度为0.01%)与甲组植株(轻微遮光、CO2浓度为0.05%)相比,丙组植株所处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较低,因此较早达到光饱和,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

正确答案

(1)乙、甲、丙 

(2)c 此刻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零,还没有进行有机物的积累 (3)乙 乙组植株由于叶温较高,呼吸速率大于甲组植株 (4)光照过强,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增多 减少 (5)光照强度 基本不变 (6)光照达到饱和,CO2浓度较低,限制光合速率的提高

四、从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影响来思考

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点之前),适当升高温度,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加较快,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加较慢,故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温度较高时(A点之后到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之前),与呼吸作用的有关的酶活性增加较明显,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反而会下降。

一般地说,同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此外,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净光合速率为0。

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提高植物白天的光合速率,降低晚上的呼吸速率,则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并非昼夜温差越大越好,因为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全部来自呼吸作用。

[典例4] 如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不变

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解题思路]

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所需二氧化碳由CO2缓冲液提供,而产生的氧气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因此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如果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植物呼吸消耗氧气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CO2缓冲液吸收,因此有色液滴向左移动,A正确。

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虽然光照条件不变,但由于无二氧化碳提供,也即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与NADP等物质,从而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B错误。

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时再升高温度,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会下降,真光合速率下降,而一般情况下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较高,此时酶活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呼吸速率会升高,C正确。

光合速率由a到b变化,说明光合速率升高了,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大光合速率,D正确。

正确答案:

B

五、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角度再分析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的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一般情况下,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所测得的变化量即为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的吸收量或O2释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由于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一定有呼吸作用,因此通过实验直接测出的是净光合速率。

而植物真光合速率则指的是植物实际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即真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一般地,试题中出现有机物的“制造量”“产生量”“同化量”“合成量”时,常表示真光合速率。

如果试题中出现气体的“吸收量”“释放量”或有机物的“积累量”时常表示净光合速率。

对于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的曲线图来说,当光照强度为0时,如果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负值则表示纵坐标代表净光合速率,此时的负值则表示呼吸速率。

[典例5] 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

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浓度的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 菰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

(1)分析图1,在温度为    时,菰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同。

(2)分析图1,用CO2消耗量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光合速率约为

   μmol·m-2·s-1。

(3)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2、图3所示。

图2的曲线是在温度为    ℃时作出来的。

(4)种植菰的最适条件是温度    ℃,光照速度    μmol·m-2·s-1。

(5)研究发现,在一天中,菰叶片中细胞间隙CO2的浓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值呈现出负相关性,请简要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解题思路】

(1)图1的左边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菰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同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对应的温度为3℃和50℃。

(2)从曲线图可知,35℃时的净光合速率为20μmol·m-2·s-1,呼吸速率为4.5μmol·m-2·s-1,故真光合速率为24.5μmol·m-2·s-1。

(3)当光照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随光照强度增大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是指真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净光合速率为0时的光照强度。

由图2可知,光饱和点为104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45μmol·m-2·s-1,对应图3的两条曲线可知,光的饱和点为1040μmol·m-2·s-1时,对应温度范围为25~35℃,而光补偿点为45μmol·m-2·s-1,时,对应的温度为30℃。

由此可知图2曲线是在30℃时作出来的。

(4)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条件应是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条件。

对应图1中的温度条件是30℃,对应图2中的光照条件是1040μmol·m-2·s-1。

(5)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因此净光合速率越大,消耗的二氧化碳越快,则留在叶片间隙中的二氧化碳越少。

【答案】

(1)3℃、50℃ 

(2)24.5 (3)30 (4)30 1040 (5)净光合速率越大,二氧化碳的消耗就越快,叶片间隙中(外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越低

六、对惯性误区再辨析

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只是生物学的一般规律性知识,由于生命世界有其共性的同时还有其个性,因此在试题中有时会以新信息的形式给出一些与我们平时认识相左的内容。

正确读出题中信息并迁移利用新信息是解题的前提,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时不要把知识学的太死。

下面列出一些试题中曾出现过的误区,解题时一定要避免出错。

(1)不要认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与光合细菌等不含叶绿体。

(2)不要认为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如好氧细菌不含线粒体。

(3)不要认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一定下降。

对于绝大多数种子来说,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会使干重减少,但对于含脂肪较多的油料种子来说,由于脂肪在氧化过程消耗较多的氧气,干重反而会上升。

(4)一株放在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当给以光照,此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时,不要认为此时叶肉细胞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事实上是整个植株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等。

因为植株还有非绿色组织,该部分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而对于叶肉细胞来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释放量。

(5)真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表示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不要认为净光合速率曲线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也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真光合速率恰恰是呼吸速率的2倍。

[典例6] 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一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图中b曲线在10:

00后下降的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

其中    时刻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

14:

0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

解题思路

本题是对净光合速率暂时下降原因的分析。

平时同学们做类似图中光合速率曲线变化趋势的试题很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导致CO2供给不足,但本题却不是这样。

图中b曲线表示CO2吸收量,曲线纵坐标有负值出现,因此该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而曲线a表示CO2消耗量,因此表示总光合速率。

由于12:

00左右CO2消耗量即总光合速率最大,则不可能是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所致。

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之差表示呼吸速率,因此此时原因应是呼吸作用增强所致。

在18:

00时净光合速率为0,有机物积累量应是最大。

14:

00以后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都下降,说明此时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

正确答案

呼吸作用强度(速率)增强 18:

00 光照强度减弱

 

 

高考命题热点对位练

一、选择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图中C代表含有三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有氧时,在线粒体基质中会发生①②过程

B.光照、有氧时,在叶绿体基质中会发生③④过程

C.光照、有氧时,①②过程产生[H],③④过程消耗[H]

D.黑暗、无氧时,①②过程产生ATP,③④过程消耗ATP

解析:

光照、有氧时,水稻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①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在线粒体基质中,故A错误。

光照、有氧时,④③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的固定过程和C3的还原过程,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故B正确。

光照、有氧时,水稻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产生[H],③过程消耗[H],④过程不消耗[H],故C错误。

黑暗、无氧时,水稻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①②过程分别为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①过程产生ATP,②过程不产生ATP,③④过程不进行,故D错误。

答案:

B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分别完成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全过程

B.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均能形成和利用[H]

C.在叶绿体内膜上有氧气的形成,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气的利用

D.叶绿体中光能可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中化学能可转变成热能

解析:

在真核细胞中,叶绿体中能完成光合作用全过程,而线粒体中只能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光合作用过程中,[H]的形成和[H]的利用分别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形成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H]的利用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氧气的形成,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气的利用。

在叶绿体中光能可转变成化学能,在线粒体中化学能可转变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答案:

D

3.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依图可知,水绵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

B.图中水绵细胞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25℃

C.每天光照10小时,最有利于水绵生长的温度是25℃

D.在5℃时,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消耗氧气的速率的2倍

解析:

图中纵坐标表示光照下吸收CO2的量(即净光合速率)或黑暗中释放CO2的量(即呼吸速率)。

由于没有对高于35℃条件下水绵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行研究,因此,不能说明水绵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

水绵细胞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是指净光合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5℃时水绵细胞在光照下吸收CO2的量最高,即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大。

每天光照10小时,最有利于水绵生长的温度应是20℃,因为在20℃时,每天光照10小时,一昼夜水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11.5(3.25×10-1.5×14=11.5)(用CO2吸收量表示)。

在5℃时,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1.5(用CO2量表示),消耗氧气的速率是0.5(用CO2量表示),可知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消耗氧气的速率的3倍。

答案:

B

4.如图表示两个分别放置甲、乙品种大豆幼苗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CO2含量变化,光照强度、温度等条件适宜且相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强

B.甲植株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0~15min乙植株释放O2的速率逐渐增大

D.30~45min甲植株净光合速率为零,CO2含量相对稳定

解析:

在15~30min期间,乙植株玻璃罩内CO2含量还在因为利用而不断减少,而甲植株玻璃罩内CO2含量不再减少,所以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强;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此时O2充足,所以甲植株进行有氧呼吸,甲植株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0~15min期间乙植株吸收CO2的速率在减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在减弱,因此释放O2速率也在减慢;30~45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CO2的浓度较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低,此时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答案:

C

5.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与y点相比较,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3化合物还原减少,导致C3化合物较y点时高,A错误;题目中提到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B错误;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错误;z点在图Ⅰ曲线上,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此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温度和光照强度,可能是CO2浓度,故D正确。

答案:

D

6.使用下图实验装置A测定种子萌发时因细胞呼吸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

气体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液面至同一水平的目的是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B.图B中,6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释放的CO2被KOH吸收

C.图B中,10小时后曲线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种子已经死亡

D.该实验用萌发的种子而不用幼叶的目的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图B中,10小时后曲线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被KOH溶液吸收。

答案:

C

7.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

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

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解析: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在C3的还原过程中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