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288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关于加强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切实加强矿井雨季顶板管理工作,提高现场顶板风险管控效果,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确保雨季期间顶板安全,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路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XXXX为指导,结合雨季顶板特点,突出抓好顶板管理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规程措施现场执行,确保顶板隐患全面排查和有效治理,实现雨季顶板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杜绝顶板重伤及以上责任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

(二)矿井顶板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有效治理。

三、时间安排

雨季顶板管理的时间为5月20日至9月30日,并与集团公司雨季顶板管理文件要求时间一致。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保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1.界定管理范围,明确责任分工

(1)日常顶板隐患排查分工:

采煤工作面、安撤工作面及两巷由生产科负责排查;掘进工作面从巷道开门点至迎头由开拓科负责排查;矿井总回风巷、采区回风巷以及无采掘活动的巷道、密闭至联络巷地点由通风防尘科负责排查;矿井(采区)轨道运输巷、胶带运输巷、行人缆车道由机电运输科负责排查。

(2)顶板隐患治理分工:

采煤工作面及两巷排查的隐患由采煤专业负责治理。

矿井主要巷道(南北翼轨道大巷、胶带运输巷、回风巷、主要硐室)、各采区巷道(轨道巷、胶带运输巷、回风巷、主要硐室)、掘进工作面巷道隐患由掘进专业治理。

较大隐患必须经现场会诊,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处理。

需立即治理的隐患汇报给雨季顶板管理XX小组,由分管XX和相关副总牵头,成立工作组,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盯靠治理。

雨季期间排查的顶板隐患根据分管范围统一汇总到生产科和开拓科,登记上表,对照整改,并报到安全监察处,安全监察处负责监督治理进度,并进行跟踪验收。

2.强化制度落实,严格管理流程

(1)雨季期间,加强采掘地点月度和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周的安全大检查必须将顶板隐患排查列为重点,覆盖井下全区域,并单独汇总列表,信息公开。

必须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制度,确保隐患快速有效治理。

(2)根据隐患等级,各分管XX、副总、科室、区队、班组、岗位逐级落实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无盲区,确保每个地点有人排查,每项隐患有人负责整改。

(3)安全监察处、生产科、开拓科要把好隐患治理关,严格按照治理措施限期整改;安全监察处负责对公司各单位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牵头进行信息公开、动态跟踪督促整改,及时通报整改进度,做好闭合验收工作。

3.坚持两个结合,促进安全管理

一是坚持与投入的新装备、新工艺相结合。

雨季期间,对掘进投入使用的掘锚一体机、掘进钻车、挖掘式装载机等新设备,以及带来的工艺变革,xxx工作面智能化生产新工艺,要确保先进设备的安全性能,把控新工艺的作业安全,落实好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

二是坚持与双重预防机制相结合。

按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按照新标准要求抓好顶板管理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系统设计方案、指导现场施工,提升顶板安全保障能力。

同时,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工作机制、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监督管理、保障措施等相关要求,将雨季顶板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实处。

4.落实两项措施,狠抓管理成效

一是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要求,5月20日前开展一次矿井雨季顶板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排查顶板离层仪、矿压监测等系统是否完善,现场牌版管理、记录是否符合要求;按照责任分工,对全矿井在籍采掘头面、巷道、硐室等顶板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顶板隐患、失修情况,认真填写巷道顶板隐患、失修情况统计表,分别汇总到生产科、开拓科进行分析梳理,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生产科、开拓科拿出巷道修复治理方案,施工单位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整改措施及时到位;二是坚持公司每月一次、专业每旬一次、区队每天一次、班组每班一次、岗位作业人员随时排查顶板隐患,重点加强沿空掘巷、巷道变形区域的顶板隐患排查,高度重视顶板潮湿有淋水、三(四)岔门、过断层、火成岩等地质构造区以及其它压力集中地点的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顶板管控到位

1.优化布局设计,减少施工应力集中

(1)从设计源头把关,准备巷道、开门位置、煤柱留设、采掘关系等必须统筹考虑系统优化和联合布置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避免应力集中。

(2)在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及开采顺序选择上,要科学、合理,减少采掘相互影响,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

(3)巷道布置要尽量避开构造应力集中区,支护强度、支护方式、支护参数要科学、合理。

(4)掘进期间,充分利用现有巷道和探测手段,对相邻工作面、相近煤层、相邻构造进行探测,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5)采煤工作面末采期间,要对断层、应力影响认真分析,优化设计停采位置。

2.加强预测预报,提高顶板防控超前性

(1)地质测量科要针对雨季特点,结合煤层赋存、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淋水涌水情况,及时发布《地测防治水专业预警通报》,进一步明确采掘施工地点预计出现的风险,并提高预测预报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有效指导顶板管理。

(2)工作面掘进和回采前,要提前编制地质说明书,要详细说明地质构造、岩浆岩体、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老硐、积水区、采空区等情况,为规程编制和现场施工提供完整的地质资料。

(3)采掘工作面要利用现有的观测手段加强现场矿压观测预报、顶板离层监测、支护质量监测,充分利用顶板压力在线监测系统做好压力数据的分析,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顶板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3.完善规程措施,突出现场指导针对性

严格规程措施的编写、审批、传达贯彻及现场落实等程序的严肃性。

由总工程师牵头,各专业组织,结合雨季顶板特点,5月20日前对各施工地点采掘规程措施组织一次全面复查,重点检查断面、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现场管控是否合理,并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提高规程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开展两项活动,提高自主保安主动性

(1)6月中旬,对采掘职工进行一次顶板管理知识全员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顶板事故案例剖析,提高职工对顶板危险因素的认识、对顶板风险、隐患的辨识和管控能力。

(2)6月下旬,各采掘工作面开展一次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演练,教育施工人员掌握顶板事故处置方式、避灾路线,提高职工现场应急避灾能力。

(三)加强现场管控,确保措施执行到位

1.采煤工作面管控重点

(1)强化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期间的顶板管理。

xx工作面过落差xxm断层,且工作面两巷压力较大;xx外面机尾带沿xx逆断层推采;xx工作面初采过火成岩侵入区域,针对上述现状,要严格落实好工作面过断层(火成岩)专项措施,合理控制推采层位,对工作面断层下盘顶三角煤和顶板破碎区域,及时采取上网上料和拉移超前架、提高支撑力等强化支护的措施,保证支架良好的支护状态和支护强度。

(2)强化工作面安撤、初采和末采期间的顶板管理。

重点管控的是xx面多级切眼的安装、xx面的安装、xx外面回撤的设备转到xx面安装,各施工地点设备吨位重、工序环节多、多岔门跨度大,顶板管控难度较大。

尤其要抓好xx面的初采、xx面的初采、xx外面的末采、xx面、xx面末采期间的顶板管控。

重点强化工作面安装、回撤期间切眼及上下端头与两道连接范围的顶板管理,确保液压支架和液压单体的初撑力,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杜绝空顶作业。

(3)强化工作面多岔门的顶板管理。

xx工作面从里向外共设计xx个切眼,面内有中间联巷,工作面多岔门较多。

工作面安装前,要对每个多岔门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支护方案,并有计划进行支护。

开拓科、生产科提前准备好工字钢、锚索、单体、交接顶梁等支护材料,严格按照支护方案强化现场顶板管理,确保顶板安全。

(4)强化工作面应力集中区管理。

xx面两巷受采空区压力和推采动压集中影响,顶板压力大,巷道变形量大,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强化顶板管理。

对帮部鼓出严重地段采取扩帮后补打单体一字梁支护,工字钢棚腿蹬出及弯曲变形严重的,要有计划进行更换或补打单体及配一字梁进行复合支护。

(5)强化带采区、挑顶区和高位区顶板管理。

xx面在推采期间,机尾进行带采、正巷进行挑顶,材巷外段过“楼上楼”推采。

带采区域与机尾段层位一致,面前及时联网上料,非工作面侧煤帮按照措施要求挂网、打锚杆支护;正巷挑顶作业时,及时伸出滑移梁支护顶板,并利用护帮板护紧机尾挑顶台阶,加强机尾段支架和材巷巷道支架支支撑力管理,及时采取上网上料强化支护,同时做好机尾割煤和拉移材巷巷道支架工序衔接,减少机尾顶板台阶处空帮空顶时间。

材巷外段推采“楼上楼”高位区时,提前对高位区进行接顶支护,严格控制推采层位和采高,保证支架支护状态完好,合理控制初撑力,严格控制巷道支架和工作面对应液压支架的拉移步距,确保支护可靠。

(6)强化工作面支架防倒和防片帮管理,重点对xx面大坡度地段支架采取好防倒措施,动态调整层位,严格控制工作面倾向角度,经常检查防倒千斤顶和防倒链的位置和状态,并配合调整支架状态,加强支架架型和架向的调整,歪斜度和仰俯角符合标准要求。

防片帮方面,重点抓好液压支架支撑力管理,正确使用好支架滑移梁和二级护帮。

进一步规范职工行为,做好人员进入面前作业期间的护帮管理。

另外,严格控制端面距,及时拉超前架,并加强液压系统完好,保证液压支架初撑力。

(7)加强液压系统管理,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3%-5%。

坚持好二次注液制度,确保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工作面所有单体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11.5MPa),及时动态注液,保证单体时时处于完好状态。

(8)液压支架必须支撑顶底板,保证不低于200mm活柱行程,严禁支架超高、过低使用,支架蹬空时要接实顶,顶板破碎时要及时上网上料并拉好超前架。

(9)加强两顺槽超前支护管理,严禁支(架)柱超高使用。

单体支柱必须拴齐安全绳或防倒装置。

受采空区压力影响,巷道压力大、变形的巷道加密、加长支护,单体必须选择合适型号,并接实顶板。

(10)加强单体支设质量,严禁缺柱少梁,支柱(架)支设迎山有力;特殊支护齐全、可靠,底板松软、钻底量超过100mm时,必须穿铁鞋,并拴好防倒绳或安设好防倒装置。

(11)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人员进入煤壁、顶板破碎区,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悬矸(煤),并及时支护。

所有作业地点顶板支护完好,不片帮、不漏顶煤(矸),严禁空顶作业。

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严禁随意进入机道,杜绝进入老塘,人员通过工作面时必须在支架内行走,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12)采煤机司机必须严格掌握采高,采高必须与支架有效支撑高度一致,严禁采高超过支架允许的最大有效高度。

(13)抓好各个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两道沿断层施工巷道、硐室、三岔门、四岔门、宽断面巷道及老巷等应力集中区域的顶板巡查和支护工作,按照规定周期做好顶板离层监测记录,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治理。

2.掘进工作面管控重点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开工前,由班组长负责对迎头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由外向里、由顶到帮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悬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准作业人员进入迎头,在迎头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做好顶板安全确认,确保顶板安全。

(2)认真执行围岩观测制度(含顶板离层仪观测制度),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巷道必须进行围岩观测。

掘进巷道每50米安装1个顶板离层仪,每100m设置一个围岩观测测点;沿空掘巷、沿断层掘进巷道每50m设置一个测点;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区、应力集中区,三岔门、四岔门等地质构造带附近,必须加设一个测点,并挂牌管理,建立健全围岩分析制度。

(3)炮掘必须实行光面爆破,根据不同岩性合理选择炮眼布置方式及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破坏。

(4)严禁空顶作业,综掘(挖掘式装载机)迎头坚持使用好机载临时支护装置,炮掘必须使用前探梁,并接实顶。

迎头施工人员严禁随意进入空顶区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